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探讨

时间:2022-09-19 08:23:27

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探讨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力资源将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对于推动社会经济、国家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就社会体育发展而言,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促进体育人才的自我发展以及实现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就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关键词:社会体育;人力资源开发;课程

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实现国民素质的提高以及推动国家体育事业的发展等有着重要的意义的,但是如何进行人才资源的开发却成为了社会面对的重要难题。从我国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实际情况来看,其在开发过程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需有关部门和人员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应对[1]。文章就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有关问题进行具体探析。

1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问题分析

就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现状来看,其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方面,我国在进行社会体育人才资源时并没有认识到个体和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人才群体结构没有得到有效的调整,影响了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整体效益。个体资源是整体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的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过程中,人们必须要求认识到人才结构调整的问题,以此彰显和发挥人力资源的群体价值及功能[2]。但是我国在开发过程中显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因此影响了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结果;另一方面,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指导员结构出现了不少的问题,包括培训课程的设置、培养方法的选择以及质量和数量的控制等,当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发展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2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的对策和建议

2.1丰富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

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应该也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这就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要更加丰富,以便适应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类型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体育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例如,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现实以及体育项目的差异等,我国可以将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以下几种:竞技体育指导员、医疗康复体育指导员、职工体育指导员、娱采体育指导员、社区体育指导员、老年人体育指导员以及青少年体育指导员等,根据不同的类别进行不同的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培养。

2.2调整队伍结构

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要求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社会体育人才资源的开发奠定基础。但是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却还有待提高,因此要求加强对队伍结构的调整,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素质,做好社会体育人才资源开发工作。首先,要求国家能够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重视,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和年轻的社会体育指导员[3]。社会体育人力资源开发以及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项长期事业,因此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也应该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尽量培养中青年人才;其次,从高等院校着手,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基地。我国的高等学院尤其是体育专业院校在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因此可以从这方面进行考虑和着手;最后,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管理,保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控制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防止出现政事统一的情况,影响社会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效果。

2.3调整课程结构

调整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队伍结构之后,我国还需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课程结构进行相应地调整,以便实现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综合发展。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主要培训课程为指导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其中指导专业课程在总的课程中能够占据的比重较大,基本超过了50%,基础性课程则占据小部分。在指导专业课程中,竞技体育指导又占据大多数。这种课程的调整对于提高专业指导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还需要注意两点:首先,对于基础课程的设置要重视[4]。基础课程是理论基础,只有掌握充分的理论知识,指导员才能够获得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课程需要包括运动营养学、心理学、医学和生理学等多方面的知识;其次,基础课程需要设置在指导课程之前,这样可以发挥基础课程的理论指导作用。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对于实现社会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就当前我国社会体育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来看,其在开发的质量、规模以及培训课程设置等方面均存在较多的不足,因此要求能够从这些方面着手,加强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专业素质的重视,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类别的丰富、课程体系以及队伍结构建设等方法来进行社会体育人力资源的开发,推动社会体育的更好发展。

作者:雷羽 单位:邵阳学院

参考文献:

[1]舒刚民,胡安义,康军辉.我国竞技篮球教练员人才资源开发与管理概念的逻辑解读[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2):24-28.

[2]明大阳.我国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政策评析——以《辽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办法》为例[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2):74-78.

[3]温志宏,王树宏,陈丽.对山西省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2(6):56-59.

[4]郝小刚,高雪梅.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与社会需求的对比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14(6):11-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