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论文:小议体育文化环境的考察

时间:2022-02-02 11:48:52

体育文化论文:小议体育文化环境的考察

本文作者:辜德宏刘雪勇常德胜工作单位:上海体育学院

研究方法

访谈法首先,笔者利用体育课中学生的自主练习时间,对5个班级15名大学生进行了自由式访谈,了解他们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相关看法。发现学生对体育场地、设施、器材等物质条件,体育课堂常规、考核的要求、标准等规章制度,体育知识、信息的传播等关注度高。其中引起笔者注意的是,学生较为重视体育物质条件的质量好坏和先进程度,体育制度的合理程度,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时尚性。其次,笔者对3名非体育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进行了结构性访谈,了解他们大学期间对于校园体育环境的看法。发现他们较为关注体育物质条件的种类、数量和质量,体育规章制度的合理性,体育知识、信息传播的有用性和准确性。最后,对所带学习小组的6名社会体育专业本科生进行了访谈培训,然后分发了结构性访谈问卷提纲,让他们在暑假期间找1-2名同学进行了访谈。结果发现除印证了第一次自由访谈的结果外,大部分学生认为体育制度环境较好,但需要更加人性化,体育物质环境较落后,体育精神文化感受较弱,部分学生提出体育场馆收费,体育知识、信息接受的太少。文献资料法查阅了文化、文化环境、体育文化环境等方面的相关书籍及科研论文,针对文化环境的概念和内涵,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作为观察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三个维度指标。同时根据课题组查阅的文献资料、课题组的8轮研讨、专家的3次咨询和修改,最终将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划分为物质的质性和物质的文化意蕴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划分为制度的合理性和制度的执行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将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划分为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和精神文化的效力两个下位的维度指标。问卷调查法课题组查询相关文献,制定了初步问卷,经过8轮问卷的制定、讨论、修改后,形成调查问卷的指标。之后采用特尔菲法,请了马卫平等20位省内专家对问卷指标的确定进行了2轮意见咨询和修改。然后针对长沙市6所高校分发了100份问卷进行预调查,针对调查情况,对于多选排序题进行了删减,从而形成最终调查问卷。最后,请这些专家对最终的调查问卷进行了效度检验。其中,18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合理,2位专家认为问卷效度很合理。问卷调查于2011年5月10日至20日进行,选取了湖南师范大学等20个省内高等院校,每个学校分发问卷50份,合计1000份调查问卷,回收961份,回收率为96.1%。其中有效问卷943份,有效回收率为94.3%。为了检验问卷的信度,间隔10天再次从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和湖南农业大学的调查对象中随机选取了50人发放问卷,对两次调查的客观性进行相关系数的计算,求得平均相关系数为r=0.87,表明问卷的信度较高,可靠性较强。数理统计法使用SPSS17.00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频次和均数统计处理。首先,为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现状,笔者对有效问卷的总体回答情况进行了频次统计分析,计算了每一题目每一选项的被选频次及其所占该题目选择总人数的百分比,并根据正向和负向选项所占百分比大小进行了现状情况的分析。其次,为进一步了解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笔者按五级量表的计分形式,分别赋予正向到负向选项5、4、3、2、1分,计算了各级指标的总分和均数,并根据均数大小分析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即正向和负向的分界中点为3,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正向,数字越大则正向程度越强。如果调查数据的均数﹤3,则说明负向,数字越小则负向程度越大。

研究结果与分析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既然物质文化是由实物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那么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就是由学生在校园内进行体育运动所需要的场地、设施、器具等体育物质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物质自身具有某些性能,体现一定的性能水平,即具有一定的质性,它不仅影响运动参与及效果,而且构筑着自身的器物文化。体育物质的质性就成为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一个组成部分。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场馆的有无、场馆的建设质量、器材设备的多少等是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学生对学校可利用的体育场馆设施的满意程度。[5]同时,这些体育物质是由人来使用,体育物质因而呈现某些富有人文意义的状态或特征,使得体育物质蕴含了一定的文化意蕴,这就构成了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另一个组成部分,即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高校体育物质的质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种类的齐全性、体育场(馆)数量的充足性、体育场(馆)质量的好坏性、体育场(馆)设备的先进性、体育场(馆)卫生的好坏性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质性指标。图1体育物质的质性学校体育场(馆)的种类情况中,非常齐全和比较齐全的比例占据了56.7%,这说明高校现有体育(馆)的种类较为丰富多样,能较好地保证学生多元化的体育运动兴趣得以实现;学校体育场(馆)的数量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占据了35.8%,同时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占据了22.7%,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数量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人数尚有一定差距,这会造成学生运动“堵塞”,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学校体育场(馆)的质量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39.0%,远大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12.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质量较好,有利于消除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时对于硬件安全性的心理顾虑;学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中,非常先进和比较先进的比例占据了28.8%,比较陈旧和非常陈旧的比例占据了17.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设备条件与学生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尚有一定的差距,陈旧落后的体育设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体育运动对于追求时尚的大学生这一群体的吸引力;学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占据了46.9%,远高于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9.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卫生条件较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外在运动环境,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具有较好的心理舒适度。图2体育物质质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质性的总体均数3.295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质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它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科学规划设计与管理,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质性水平。其中体育场(馆)的种类、卫生条件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设备先进条件、数量情况、质量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三个薄弱环节。高校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体育场(馆)环境卫生的保持、体育场(馆)场地设施的爱护、体育场(馆)体育知识的传递、体育场(馆)体育精神的传递作为观察体育物质的意蕴的指标。图3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学校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中,非常文明和比较文明的比例占据了59.0%,这说明学生对于高校体育场(馆)的使用较为文明,能够较好地引导学生的言行举止朝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学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39.5%,比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为28.2%,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与学生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距,这等于给学生在校园内参与体育运动设置了一个门槛,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或积极性;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60.4%,这说明学生们较为爱惜高校体育场(馆)的环境卫生,有利于规范引导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环境保护意识和习惯;同学们爱惜学校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情况中,非常爱惜和比较爱惜的比例为40.1%,比较不爱惜和非常不爱惜的比例为22.9%,这说明学生对于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尚存在不小的缺陷,这将形成一种负向的行为导向,对学生的行为习惯产生消极的影响,需要广大体育工作者引起重视;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宣传体育锻炼常识、奥林匹克知识等的海报、墙报、宣传栏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5%,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5.0%,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知识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知识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知识、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学校体育场(馆)及附近是否有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中(比如关于拼搏、竞争、合作精神之泪的体育口号、图片等),有很多和有一些的比例为47.3%,基本没有和完全没有的比例为21.3%,这说明高校体育场(馆)及附近对于体育精神的宣传存在不小的缺陷,缺乏体育精神承载的体育物质环境,学生在其中较少受到有形体育文化的冲击与强化,难以对自身体育精神、观念、文化形成主动、高效的影响。图4体育物质意蕴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的总体均数3.3494>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这一层面,高校也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物质文化环境,但是它同样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言行的引导,弘扬积极健康的人文精神,提升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文化意蕴。其中体育场(馆)的文明使用状况、对环境卫生的爱惜情况相对领先,体育场(馆)的公共开放状况(或免费开放状况)、学生对体育场(馆)的场地设施的爱惜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知识的宣传情况、体育场(馆)及附近的相关体育精神的宣传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优先发展完善后四个薄弱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制度文化是由制度、条例、法规等所表现出来的文化,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影响学生体育运动的制度、条例、规矩等所体现的文化所构成。体育制度用来引导学生体育行为,使学生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学习,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自身的言行。制度是由人制定而施用于人,制度的制定与实施都是人的活动,具有文化背景的人使得这两个相互联系相互区别的实践活动,深深地烙上人文理念、人文精神的痕迹,从而构筑了丰富的制度文化。那么这就涉及到从两个方面看待制度文化。其一是制度的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即制度的合理性;其二是制度的实施是否有效力,即制度的执行力。因此,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主要从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与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两个维度来观察。正如研究者所说[6]:制度环境指课堂内外的各种规章制度、管理条例以及各成员对这些规章和条例等的认识态度和执行情况所形成的制度氛围。高校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要求的合理性、免考、缓考要求的合理性、教学内容规定的合理性、教学要求的合理性、考试要求的合理性、补考要求的合理性作为观察制度的合理性指标。图5体育制度的合理性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76.0%,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较为合理,在学生中具有较高的认同度,能够有效形成一种外在的制度张力,给学生的课堂行为予以合理的引导和约束;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6%,这说明高校体育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较为合理,不仅能够有效规范学生的体育免考、缓考行为,而且制度设计考虑了学生的伤、病、痛等实际情况,能够使体育运动更好地为合适人群的身体健康服务,体现了制度的科学化与人性化;学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7.4%,这说明高校体育教学内容的规定比较合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教学内容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9.5%,这说明高校体育课堂教学要求较为合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对于课堂教学的组织与管理更加科学化、人性化,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学生对教师或学习产生心理认同,避免逆反心理的产生;学校体育考试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8.5%,这说明高校体育考试要求比较合理,学生较为认同体育考试的评价标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课程改革中对于教学评价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校体育补考要求是否合理的情况中,非常合理和比较合理的比例为65.0%,这说明体育补考要求较为合理,对于体育基础较差的学生予以了充分的考虑,体现了制度对于“弱势”人群的关照。图6体育制度合理性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的总体均数3.7998>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合理性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它拥有一定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学生的合理需求与实际情况,增强教师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合理性。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教学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领先,学校体育补考要求、免考、缓考的条件规定、教学内容的规定、考试要求的合理性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大力发展完善后四个环节。

高校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课堂常规的重视性、课堂常规的应用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课堂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作为观察制度的执行力的指标。图7体育制度的执行力学校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是否经常被强调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31.7%,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3.1%,这说明教师对于课堂常规的重视尚有不足,学生心理缺乏足够的强化,课堂常规的效力将打上一个折扣;同学们的言行不符合体育课堂常规要求时,是否经常被纠正的情况中,非常频繁和比较频繁的比例为40.2%,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19.1%,这说明教师在课堂常规的应用性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学生错误的课堂行为不被及时的指出和纠正,课堂常规就流于了形式,不利于引导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学校体育免考、缓考的审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5.5%,这说明体育教师对于学生免考、缓考的审批较为规范,学生更为深刻的体验制度的有效性,体现了较好的制度执行力。学校体育教学内容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3.2%,这说明体育教学内容的安排比较规范,避免了随意性和无序性的教学内容安排,学生能更为有效的学习;学校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6.8%,这说明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较为规范,教师以身作则,按部就班组织教学,能够更好的引导和规范学生学习;学校体育考试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64.0%,这说明体育考试较为规范,有效的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再加上学生对于考试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学校体育补考是否规范的情况中,非常规范和比较规范的比例为58.2%,这说明体育补考较为规范,再加上学生对于补考要求的认同,有利于对学生形成一种积极的制度文化影响力。图8体育制度执行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的总体均数3.5249>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制度的执行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管,定期检查和非定期检查相结合,不断发展完善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执行力。其中学校体育课堂常规教学的规范性、考试的规范性、教学内容的规范性、补考的规范性、免考、缓考审批的规范性的情况相对领先,对课堂常规的重视性、对课堂常规的应用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重视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2.3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精神文化是思想、意识、观念等凝结而成的文化,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由校园内建构学生体育思想、意识、观念等精神文化的活动中所体现出的文化构成。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运动中主体在意识层面进行的一种实践活动,主体对于体育运动呈现出一种意识形态。而这种意识层面的实践活动一旦受到主动的、有序的引导,将会产生更为积极有效的结果。尤其针对大学生这一价值观、人生观尚在逐步形成的群体,在校园中引导他们形成一种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具有重要作用。无疑体育精神文化环境就是一个在校园中建构积极体育精神文化的实践活动环境。那么,校园内是否科学地进行了体育精神文化的建构活动,即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以及这一建构活动是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即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就成为了观察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两个主要维度。正如研究者所说:体育运动宣传是大学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组成部分,可以使大学生积极关注大学体育运动,了解大学体育文化价值观,激发大学运动文化的认同感和荣誉感。[7]体育精神文化形态一经形成就成为校园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影响和规范每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决定他们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品质的形成,成为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时间的充裕度、传播时间段的合适度、传播频次的充裕度作为观察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指标。但考虑到体育物质和制度条件是高校体育工作正常运行的必备条件,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则不一定。所以研究增加了传播体育精神文化载体的有无、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两个问题,并将其放在此部分最前面,从而判断高校是否有进行体育精神文化的传播。学校校园内有哪些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校园电台(555人)、体育社团(728人)、图书馆(342人)、校园体育活动(718人)、体育教师(734人)、其他教师(195人)、辅导员(245人)、同学(419人)、宿管员(124人)、其他人员(113人)、完全没有(0人)、其它(2人)。该题是可多选题,考虑到同一学校不同学生可能由于个人感受或体验不同而产生不同选择。通过数据可以得到的判断是校园内肯定有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载体,其中学生感受最明显的三大传播载体是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活动;学校校园内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传播体育精神文化(比如:体育知识、精神、信息等)的人或事物为:校园电台(281人)、体育社团(493人)、图书馆(149人)、校园体育活动(572人)、体育教师(614人)、其他教师(75人)、辅导员(111人)、同学(256人)、宿管员(41人)、其他人员(51人)、完全没有(24人)、其它(2人)。该题是限选3项的排序题,但是不少同学没有排序,故只能通过选项频次来进行重要性分析,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是对学生影响最大的三项传播载体。上述两个问题提示我们,高校建构体育精神文化时,需要在发挥体育教师、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的重要作用基础上,加强其它传播载体的作用,尤其是校园电台这一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载体。图9体育文化传播的有序性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充足与否情况中,非常充足和比较充足的比例为38.0%,比较不充足和非常不充足的比例为,20.1%,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总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学生未能有足够多的时间感受体育精神文化,缺乏时间保证的文化侵染难以对他们形成显性的影响;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与否情况中,非常合适和比较合适的比例为45.8%,比较不合适和非常不合适的比例为10.3%,这说明高校内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时间段总体来说较为合适,大部分学生在合适的时间接收了体育精神文化信息,能够较好的引起他们的注意,有效地产生一种积极的心理强化。同时仍有为数不少的人认为不合适,这提示我们需要考虑不同人群的实际情况,设置多个时间段进行传播;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多少情况中,非常多和比较多的比例为32.0%,比较少和非常少的比例为25.7%,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频次存在较大的不足,学生缺乏足够多的刺激,难以对体育精神文化形成深刻的认识。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的总体均数3.2291>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这一图10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有序性均数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一个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重视对于体育精神文化的宣传,将科学有序地弘扬体育精神文化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常态,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有序性。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时间段的合适度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时间充裕度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努力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经过课题组的多轮研讨,结合专家们的观点,本研究将传播内容的全面性、传播内容的科学性、传播内容的时尚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作为观察精神文化的效力指标。图11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全面的情况中,非常全面和比较全面的比例为36.2%,比较不全面和非常不全面的比例为19.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全面性尚存在欠缺,未能全面引导学生了解体育精神文化,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科学的情况中,非常科学和比较科学的比例为45.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科学性情况较好,传输了学生科学准确的体育精神文化信息,有利于保证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内容是否时尚的情况中,非常时尚和比较时尚的比例为36.3%,比较不时尚和非常不时尚的比例为16.9%,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内容的时尚性存在一定的缺陷,这与学生们追求时尚的心理特点有一定差距,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精神文化的效力;学校校园内是否形成了较好的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的情况中,非常好和比较好的比例为47.3%,比较不好和非常不好的比例为11.8%,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总体具有较好的影响,形成了较好的体育风气或氛围,有利于对学生形成积极影响,反映出良好的体育精神文化效力。同时仍有一定比例的人认为不好,这说明不良校园体育风气或氛围依然在一定范围存在,提示我们要继续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转化或消除消极体育文化环境因素,构建良好校园体育文化环境。图12体育精神文化传播效力均数按照五级计分统计各题均数,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效力的总体均数3.3136>3,总体表现趋于正向,这说明针对体育精神文化的效力这一层面,高校给大学生创建了积极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但是它也拥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意味着高校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审核,多渠道汇集先进、科学的体育信息,多途径扩大校园影响力,不断发展完善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效力。其中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科学性、传播行为的影响性的情况相对领先,校园内传播体育精神文化内容的全面性、时尚性的情况相对落后,这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发展完善后两个环节。

结论与建议

(1)体育文化环境的总体均数3.4187。从均值的大小来看,高校体育文化环境的态势虽然表现正向,但距离正向高分值仍有不小距离。这说明高校体育文化环境建设工作任重道远,需要每一位体育工作者的长期努力和积极付出。因此,我们要积极弘扬校园体育文化,凝练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环境,使学生侵染在一个积极向上的体育文化环境氛围中,从而形成积极的体育价值观,养成良好的体育行为习惯。(2)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均数3.3224。其中,体育物质的质性的均数3.2954,体育物质的文化意蕴的均数3.3494。这说明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体育物质的质性条件更是相对落后。对此,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体育场(馆)的设备先进条件、数量、质量等方面的建设与发展。并对其进行定期的检测、维修,及时更新体育场地、器材、设备。从学校的规模和条件出发,对体育场地、器材、设备进行合理的调整与配置。(3)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均数3.66235。其中,体育制度的合理性的均数3.7998,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的均数3.5249。这说明高校体育制度文化环境的发展相对领先,而其中体育制度的执行力相对落后。对此,我们要一如既往的加强建设师德师风方面的工作,合理的制定有效的监督、考核、评价机制,以进一步提高相关制度的执行力度,让它同制度文化环境的发展相协调,从制度文化环境层面的发展带动物质和精神文化环境层面的发展。(4)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均数3.27135。其中,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的均数3.2291,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效力的均数3.3136。这说明高校体育精神文化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体育精神文化传播的有序性更是相对落后。对此,我们要十分关注对于建设与发展传播体育精神文化的频次、时间充裕度等方面的问题。借助于体育教师、体育特长生、体育爱好者等中坚力量,并以学生体育社团活动、校园电台、校运动会、校际间体育活动等为依托,主动有序地传播与建构校园体育精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