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体育论文5篇

时间:2022-07-08 03:12:53

城市公共体育论文5篇

第一篇

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概念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指由城市政府主导或直接提供的可供城市居民大众进行体育活动的场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非公共体育空间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公共性”。这种“公共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服务目的的公益性:即原则上可供任何城市居民使用,强调居民进入和使用的权利,所提供的是一种社会福利;(2)供给主体的公益性:即城市体育空间的供给主体是政府,或是在政府的主导下的市场或第三方组织等。只有在目的属性和主体属性同时具有“公益性”时,才能够称其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城市公共空间一样,也具有一定的层次、结构及功能,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是构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相互作用方式,它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各要素的形式、序列、规模以及相互组合关系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合理与否,关系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对居民体育活动的承载能力,以及是否能够引导和激发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

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特征及布局原则

2.1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特征

2.1.1层次性

所谓层次性是指根据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若干等级,各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可以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需要,或达到为同一居民群体提供不同层次服务的目的。根据前期研究,一般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划分为城市级、地区级、乡镇街道级、居住区级和居住小区级5个等级,它们在特征上呈现出一定的差异。

2.1.2开放性

开放性是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以不断地与其他体育空间进行转化。从城市空间多功能化的角度,一方面,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可以吸收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作为其重要补充,或者直接将其他类型的公共空间转化为专门布置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另一方面,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也可以转化为其他的空间类型。正是这种开放性,是整个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系统”得以发展的前提,也是其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2.1.3渐变性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本质是城市空间不断适应城市功能变化的要求所致。这种演变在理论上存在渐变和突变两种形式,渐变是指当外部环境变化不大时,城市功能处于不断充实和完善的量变阶段,为了适应新的城市功能,城市空间结构在其弹性范围内缓慢变化,更多的是继承和发展。因此,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的演变通常是一种渐变的过程,是城市空间结构的量变过程。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体育活动需求高涨,健身人群逐渐扩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逐步完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和建设正在悄然进行。

2.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布局原则

2.2.1公平性原则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作为一种福利设施,大多是由政府拨款或公益基金建设而成,其使用范围应面向全体居民,其选址与布局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每位城市居民的切身利益和合法权益。我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坚持体育事业公益性,保障公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合法权益”的指导思想决定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和建设,须做到公平、公正。坚持公平性原则,即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出发,将有限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均衡地分配到不同社会群体。研究小组在对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的研究中发现,上海市中心城区公共体育空间与居住空间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各区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能力存在较大差异。这无疑造成了现实中的不公平。

2.2.2高效性原则

所谓高效性原则是指高效地配置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资源。主要是从政府和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本体的角度来考虑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有限性决定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选址与布局必须讲求效率,既要有一定的覆盖面,但又不能太大。若服务半径太小,容易造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重叠,从而导致利用率不高和闲置浪费;若覆盖面太大,则会造成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差,从而制约城市居民的健身热情。因此,合理地确定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是保证其高效运转的前提。研究小组根据上海市中心城区居民访问调查结果,结合专家意见及前人研究,将5级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按照由低到高的顺序)分别确定为500、1000、1500、2500、5000米左右。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不尽相同,每个公共体育空间的也会因其自然地理条件、人口分布情况等因素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要做到绝对的公平很难实现,但各级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半径须有上限和下限。调查发现,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沂新村及周边地区存在重复建设的现象,共聚集了25个健身苑,但从居住空间分布情况来看,该区域居住密度并不高,健身苑的服务效率较低。

2.2.3便捷性原则

即选址于方便接受服务的居民到达的区位。如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设置在通达性好、交通便利的地方,规模较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需配置一定数量的停车位等;再如较低级别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步行可达,中等级别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非机动车可达,较高等级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主要基于机动车可达进行布置。在我国,为大型体育赛事而建的体育场馆,普遍建于郊区,可达性较差,周边各类配套设施相对滞后,因而导致闲置的情况不在少数。第十、十一及十二届全运会比赛新建主场馆在赛后都存在这种情况。2010年广州亚运会赛场天河体育中心和2011年上海世游赛主赛场都是在原有体育场馆的基础上经过改扩建完成,相比之下,它们的周边配套设施比较健全,通过坚持社会公益性并对市民开放,聚集了较高的人气,在当地的全民健身活动发挥着积极地作用。

2.2.4中心性原则

根据中心地理论,各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常选址于服务区域的“中心地”,以便更好地向“腹地”提供服务。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及城市规划等因素的影响,现实中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服务区域并不一定是规则的正六边形,中心地的位置也并不一定是其服务区域的几何中心,而是往往需要选址在靠近行政中心、公共活动中心的地方,以达到聚集人气的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类型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都必须选址于上述中心位置,而是应与城市发展的总体方向和总体规划,以及其他因素结合进行。在对上海市中心城区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城市级和区县级公共体育空间应主要按照交通原则进行布局,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受行政原则的影响比较大,居住区和居住小区级公共体育空间则应以市场原则为主进行布局比较适合上海的实际情况。

2.2.5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

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和布局,应做到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所谓“集中”,一方面是指不同类型的公共体育空间形成组团及功能互补,另一方面是指公共体育空间与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形成组团效应。所谓“分散”,即同级体育空间的服务范围尽可能做到不交叉、不重叠。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根本目的是为了兼顾公平与效率,既能充分地利用有限的公共体育资源,又方便居民多目的出行。将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与文化、休闲、娱乐、旅游、餐饮、商业等其他类型的公共服务设施集中、组合布置,在保持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可以形成多目的链的出行,对形成集约型消费大有裨益。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调查显示,不同层次的公共体育空间服务的人群有所差异,单一层面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不能满足所有人群的需求。在对35位上海居民的访问调查中发现,65.7%的居民倾向于多目的出行,希望在健身前后参与其他类型的活动,其中购物最为普遍。部分被调查居民因健身场馆到其他目的地距离较远或交通不便存在不满。

2.2.6结合居住空间结构进行布局的原则

人口分布是研究人地关系的重要指标,居住空间结构是配置资源的重要基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应建于服务区域的居住密度中心,一方面可以保证每位居民具有比较公平的机会和便捷地享受服务,另一方面也可以维持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最低人口门槛。根据居住空间布局公共体育空间,即:(1)在人口居住密度高的地方多布置,在人口居住密度低的地方少布置,在无人居住的地方(暂时)不布置;(2)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布局须有前瞻性,不但要根据当前的人口分布现状进行布局,还应与居住空间规划联系起来。利用ArcGIS9.3对上海市中心城区5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进行可视化表达,发现每个级别都存在与居住热点相偏离的情况。例如具有承上启下作用的社区公共运动场(乡镇街道级公共体育空间),浦西的总体建设情况较好,布局也较为合理;而浦东却呈串珠状及零星分布,花木(上海4个城市副中心之一)以南的大型居住社区基本上未受到辐射。

3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空间引导和激发

3.1环境与行为的互动

环境行为学中的行为是指在外界环境刺激作用下,人类为满足自身的某种需要而做出某种反应或采取某种活动的过程。广义的行为可分为外在行为和内在行为[1],外在行为指一切能被观察到的外在活动,内在行为指内在心理过程。行为动机理论认为需要产生动机,动机促发行为,但要使人的需要转化为动机,还需要一定的诱因。这种诱因除了人的内在需要外,外界环境刺激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勒温(K.Lewin)用行为公式B=f(PE)来解释人的行为与其所处环境的关系,人的有机体(P)和环境(E)为制约人的行为(B)的两个变量,两者的状态及相互作用决定了人在某时某地的行为。在需要未被满足的情况下,人将产生一种紧张状态(即内部力场张力),外部环境允许时促发行为,这其中的环境起着“导火索”的功能,这种将环境作为行为的重要驱动力的观点被学界普遍认可。行为主义学派认为环境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在本质上是一种双向交互作用。一方面,环境影响人的行为,对行为起着限制或促进作用,它作为一种潜在因素在适当条件下可以诱发相应的行为,改变有机体所处的环境可以改变人的行为;另一方面,行为也会对环境产生反作用,促使环境发生变化。人的有机体与其所处的环境互动的中介恰恰是人的行为。

3.2空间行为决策机制

空间感知是对结构、实体和空间关系的内心描绘或认识,换言之,是对空间和思想的重建和内在反映[2]。行为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向心理学方向的转向)将空间感应-认知行为作为人本主义基本法则,认为人从环境中获得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形成“映象”(或称“意象”),以此为外在行为提供依据[3]。感知空间(亦称意象空间)是由于周围环境对居民的影响而使居民产生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认识空间,是居民头脑中经过想象可以回忆出来的环境意象[4]。通过空间感知来把握城市内部空间结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受城市空间影响的个人和集体行为上,已成为西方现代城市规划和设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5]。人通过与城市空间环境交换信息,不断循环积累经验,改变思维建构模式,进而影响自身行为。空间感知是人类行为决策的基础,人们常用城市意象空间分析来度量城市居民对城市环境的感知。空间感知作为先验性的东西,影响着城市居民的行为。在城市空间环境中,居民处理由感知所获得的信息,做出决策并形成在物质空间中的行为[5]。

3.3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与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之间的互动作用模型

城市空间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行为而建立的,城市空间的变化与扩展是人们日常生活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它们相互作用的结果产生了现在的城市空间模式与结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正是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与城市空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在改造城市空间的同时,其体育活动行为也正在被城市空间所“改造”着。然而,城市空间对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并不全都是正面的,正如克莱尔•库伯•马库斯(美)指出的:某些环境的布置能够促进某些人类活动,某些环境则阻碍某些人类活动,还有一些则显然呈现中性。不合理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不仅不能满足居民对体育活动的需求,更重要的是对居民体育活动行为产生了的阻碍和制约。城市规划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合理布局体育空间,引导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掌握人类认知城市空间环境的过程,才能将其应用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规划建设中,引导人们进行体育活动,塑造健康的生活方式。城市居民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对现有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进行感知,逐步形成先验性的城市意象,成为居民体育活动行为决策的基础。在居民的内在体育需求与外在空间环境刺激的共同作用下,触发其一次性体育活动行为。当一次性需求得到满足,又会产生新的需求,如此循环往复并逐渐演变成为体育生活方式。综上所述,居民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是其体育活动行为决策的基础,而居民体育活动需求及行为,构建着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反过来,现有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又影响(制约或引导)着人的空间感知及行为决策,最终影响着人们的体育活动行为,从而影响体育生活方式的形成。

4城市居民公共体育空间感知对体育活动行为的影响———基于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调查

在居民访谈的基础上,编制《居民公共体育空间感知与体育活动行为问卷》,于2012年4月7日-29日在江湾体育场、源深体育中心、中原体育场(分部)、杨浦体育活动中心、黄兴体育运动公园、政悦路公共运动场、工农四村健身点、上海体育学院、浦东新区进才试验小学9个公共体育空间共发放居民问卷472份,共回收430份,有效问卷412份,有效回收率87.3%。被调查居民中男性251名,女性161名。18岁以下16人,18-29岁248人,30-39岁113人,40-49岁12人,50-59岁11人,60岁以上12人;研究生24人,本科192人,大专103人,高中/中专/技校65人,初中20人,小学及以下8人。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通过可达性、可入性、适停性、服务水平及情感激发5个因素来体现。其中,可达性是指城市居民到达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难易程度,通常用居民出发地到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或时间来表达;可入性指城市居民进入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难易程度或门槛的高低,用是否收费或费用的多少来衡量;适停性是指城市居民使用交通工具到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健身时停车的便易程度;服务水平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为居民提供健身服务的水平,如服务内容的多寡、管理水平和指导水平等;情感激发指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激发居民健身热情的能力。研究发现,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与其行为具有正相关关系。即:可达性、可入性、适停性、服务水平和情感激发水平越高,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越高,每次体育活动的持续时间越长,用于体育活动的消费越高。另外,调查发现,随着公共体育空间等级的降低,被调查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随机性增强。在相对固定的一段时间内,居民倾向于将公共体育活动场所固定于1个,但由于体育活动项目多样化及闲暇时间的限制,居民也存在到不同场所进行体育活动的需要。居民属性差异是影响公共体育空间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收入和学历较高的居民倾向于到较高级别的公共体育空间健身;相反,则倾向于较低级别。被访居民主要以家为体育活动出行点,多目的链出行的比例较少。到较高级别公共体育空间进行锻炼的居民倾向于机动化程度较高的出行方式,而到较低级别公共体育空间的居民趋向于非机动化出行方式。通过调查分析,笔者将影响城市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归纳为空间、时间、居民对公共体育空间的感知及居民个人属性4类。其中,空间因素是最主要的因素,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呈降低趋势,这与专家访谈的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被访专家普遍认为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数量和布局是阻碍居民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

5小结

“公共性”是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的根本属性,这种“公共性”主要体现在服务目的属性的公益性和供给主体属性的公益性两个方面。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对城市公共体育空间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方式具有内在的规定性。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结构合理与否,影响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规划建设能够引导和激发城市居民体育活动行为的城市公共体育空间,是当前城市体育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顺利完成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环节。构建能够激发和引导居民健身热情的外部空间环境,是需要贯穿于城市公共体育空间研究及规划建设实践始终,且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

作者:蔡玉军1邵斌2工作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2.上海大学体育学院

第二篇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调查对象

运用分层随机抽样法在上海市抽取杨浦区、黄浦区和青浦区3个区作为实际调研区域,将以上3个区部分社区居民作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专家访谈法

为了保证编制问卷的有效性,研究采用专家访谈的形式征询公共体育服务研究领域专家意见,共访谈专家7人。

1.2.2问卷调查法

根据黄浦区、杨浦区和青浦区户籍人口数量,参照一定比例标准,在以上3个区分别发放《上海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900份、900份和600份。共发放问卷2400份,回收问卷2140份,有效问卷1989份。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布表略。

1.2.3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等相关统计分析。

2研究结果

2.1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的特点

在调查过程中,选择“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基本满意”、“满意”的人群分别占1.2%、4.6%、30.3%、43.7%和20.2%,可见选择“基本满意”的为最多,选择“不满意”的最少。通过计算,上海市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的平均值为3.77,换算成百分比为69.3%。这一结果表示受试者对于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稍微偏高17]。将公共体育服务5个维度的满意度平均值排序,结果显示上海市居民对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最高,对于体育活动满意度次之,体育组织满意度排名第三,体育信息满意度排名第四,体育指导满意度最低。

2.2不同性别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男性与女性两个群体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p=0.004<0.05,已达到显著水平,这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男性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72,女性值为3.83,男性满意程度低于女性。对男性与女性两个群体的各分项满意度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体育组织和体育指导满意度的p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存在显著差异。通过数据比较发现,3个维度男性满意度均值均低于女性。在与受试者交谈过程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男性比女性参与体育锻炼的频率高,因此对于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要求也较高。另外可能由于性格特征决定,男性更倾向于一些有组织、有人指导的体育锻炼,而女性的锻炼大多是自发的简单的锻炼,因此,男性对于体育组织和体育指导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2.3不同年龄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p=0.409>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上海市不同年龄阶段居民的各分项满意度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表明,仅体育组织满意度p<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表明存在明显差异。计算不同年龄阶段居民体育组织满意度均值,其中60一69周岁对于体育组织满意度最低。通过与受试者的访谈发现,60一69周岁的人群满意度偏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目前适合老年人加人的体育组织和健身团队数量相对较少。

2.4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p=0.456>0.05,未达到显著水平。因此不同文化程度的居民对于公共体育服务的总体满意度不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文化程度居民的各分项满意度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体育活动满意度和体育信息满意度的p值都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说明存在明显差异。计算不同文化程度居民体育活动与体育信息满意度均值,其中最小的均为研究生及以上群体。通过访谈发现,研究生及以上人群对于体育组织管理与体育信息咨询的认知程度较高,因此期望也相对较高。就目前体育活动和体育信息的供给现状而言,这类人群满意度相对较低。

2.5不同职业居民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的特点

对上海市不同职业居民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显著性概率值p为0.000<0.05,已达到显著水平,表示存在显著差异。对不同职业人群满意度均值进行排序结果显示,总体满意度最高的为军人。通过访谈发现,军人所享受的公共体育服务绝大部分由部队提供,由于部队中的体育场地设施较为完善,组织的体育活动较为丰富,也会有固定的、专业的体育指导等,因此军人的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处于最高。位于第二和第三位的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干部和管理人员。满意度最低的为工人。通过访谈发现,目前政府供给的公共体育服务中很多项目是收费的。对于项目的价格定位,不同职业群体感受也明显不同。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大多认为项目收费价格较为合理,而工人等群体对于目前收费项目的承受能力较为有限,因此公共体育服务总体满意度也相对偏低。对从事不同职业居民的各分项满意度也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体育信息满意度和体育指导满意度的p值均小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对以上3个维度的满意度均值进行排序,其中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体育信息满意度均值最高的均为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事业单位干部(科级及以上),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最低为工人,体育信息和体育指导满意度最低均为农民工。通过对受试人群的访谈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方面,目前上海市公共体育场馆有一部分是收费的,对于收人较低的职业人群来说,收费价格相对偏高。另一方面,很多公共体育场馆的免费开放时段较短且开放时间不太合理,工作较为辛苦与繁忙的人群几乎享受不到免费开放的福利。另外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可能由于其自身意识问题和生活条件问题等,对体育信息不是十分关注;很多农民工不了解社会体育指导员,也几乎从未接受过指导。因此造成这一现象也可能是由于目前城市对于农民工弱势群体的很多政策与服务还尚不完善造成的。

3对策与建议

3.1规范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布局,提高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与利用

首先,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构建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体系,定期对城市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规划。政府应对体育行政主管部门构建的体系与制定的规划进行监督与调整,将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规划纳人城市整体规划当中,促进公共体育场地设施与城市和谐发展18〕。其次,各区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定期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进行普查,对居民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进行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及时调整公共体育场地设施的收费标准和免费开放时段,对于一些已经破损的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应及时进行维修。另外,可以充分利用城市绿地、公园等自然景观修建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在提升市民体育锻炼意识的同时也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3.2完善体育组织制度与管理,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与发展

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有关体育组织的规章制度,加强对体育组织的登记、行政审批与管理。特别是对于一些自发性“自然人组织”19],其组织与管理较为松散,因此应逐渐促使其向制度化与规范化转变。同时也要重视基层体育组织建设,使居民能够自愿加人到自己身边的体育组织当中。可以在各社区建立体育健身俱乐部,使其定期组织多样化体育活动,加强社区居民沟通与交流。活动应兼顾社区中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特别是可以开展一些针对社区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活动,切实提高社区老年人身体素质,丰富其业余文化生活。另外加快街道(镇)体育协会建设,可以组织各街道(镇)体育协会进行体育活动或体育比赛,对于在活动或比赛当中表现优秀的街道(镇)体育协会予以表彰或奖励。

3.3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机制,提升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能力与水平

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方面,应遵循“数量”与“质量”并重原则。对于已经取得资格认证的社会体育指导员要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各级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可以定期对其所管辖的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培训、考核与测评。对考核测评中表现相对较差的人员,应该开展再培训工作,以提高其指导能力。同时体育行政主管部门也应当加大对于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力度,加大对其资金投人,可以专门拨出一部分资金用于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另外可以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使社会体育指导员形成一个可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与自我管理的组织网络l‘0]。

3.4重视农民工等弱势群体,保证其享有公共体育服务的权利

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过程中,应重视农民工、工人和商业服务人员等群体,应保障能够向其供给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能力。首先,应积极向农民工等弱势群体提供公共体育场地和设施,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单位和组织可以建立一些小型简易的公共体育设施或者体育活动室。可以成立专门针对流动人口的体育组织,开展一些符合这一群体特征的体育活动。另外,也应重视对于弱势群体的体育指导和体质监测,保证其体育锻炼的科学性和体质的健康。

作者:王梦阳1张林2工作单位:1.上海体育学院研究生处2.上海体育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第三篇

1公共体育服务概念

体育是一种社会现象,属于社会文化教育的范畴,并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体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身体活动增强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发展[2]。在我国,任何公民均有权利享受体育活动并依法享有平等的体育运动权利。公共体育是一项公共事业,是我国体育事业的主要组成部分[3]。“公共”是一个整体概念,而“服务”要针对一定对象发挥作用,公共服务可以定义为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根据多种多样公共体育需求,我国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容大致包括:公共体育设施建设服务、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公共体育指导服务、公共体育组织管理服务、国民体质监测服务、公共体育政策服务、公共体育保险服务等[4]。

2城市化发展对公共体育的影响

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相对于农村地区,城市体育具有一定的区域资源及发展优势。在城市化过程中,人们对城市本质和体育功能认识的不断加深,促使体育与城市的结合更加密切,城市化对体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2.1城市有序化管理

体育的运转离不开城市有序的管理。任何城市都是一个经济、社会、文化意义上的社会资源集合体。城市人口聚集,交通便捷,通讯技术发达,环境卫生整洁,是一种社会属性存在的有机体。城市内容复杂,体系庞大,公共体育作为一种社会事业,在以自己的方式存在和运行的同时也在完成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功能,是城市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体育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体育想要健康长期有序地发展,需要城市化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

2.2城市经济发展

城市体育的发展依托于城市经济支持。城市体育的发展包含了交通、建筑、科技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一个城市化经济水平相对较高的区域,能聚集更多的人才,并且有充足的资金来完善体育基本设施的建设,这样人均占有的体育资源越来越多,城市体育就更容易开展起来。对个人而言,经济能力直接影响人们的消费水平和参与体育活动的时间,最终制约了体育活动开展的规模和水平。因此,城市化经济的发展与公共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2.3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公共体育的开展需要一定的设施空间。城市的基础性体育设施相对完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体育场所的个数、类型和场所的分布都在不断地扩大。公共体育场所的规模趋于标准化,设施优越环境良好,有着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服务质量的保障,具有较好的服务性。同时,城市建设更加注重体育场地的规划建设,结合城市交通设施建设、园林、人文景观等方面,推进社区体育建设,提高人均体育健身场地占有率。为城市居民提供公共健身活动场所更多的集中于公园、广场、街头巷尾等分布较广、人口相对聚集的公共空间,以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们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

2.4城市体育组织

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的人口高度密集,健身人群规模越来越大,可选择的体育项目和体育服务较多,体育组织的数量繁多,各类基层体育健身组织、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健身站点层出不穷。一些大中型城市不仅有专门公共健身机构,还配有专职人员指导群众体育。城市社会健身指导人员数量比例逐年高升,各种志愿性的公益或互益体育活动能有序地开展起来,为公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根据不同的城市特征和体育资源情况,市、区、街道、社区四个层级分别开展、创建体育活动,一些大型体育活动项目和主题赛事自发地组织起来,形成特色城市品牌体育活动。城市化多主体的供给模式能够更有效地回应居民的社会需求,补充了政府在公共体育供给中的缺失。

2.5城市信息化

城市化的发展伴随着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充斥着大量的信息。在繁忙的城市生活中,许多人通过体育新闻报道、体育刊物、体育赛事及广播宣传了解体育,并最终参与了体育。城市居民健身更多的取决于自身休闲、娱乐、健身需求,体育健身逐渐成为人们追求的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信息内容丰富、形势多样、增长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在全社会,特别是城市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分权、平等、灵活、快捷,具有普遍性和跨时空性,能为公民提供最新的方式和最便捷的服务。城市化、数字化公共体育信息网络的构建,势必能让人民享受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让更多的个人、家庭和组织了解和分享体育娱乐内容,并有效地支配余暇时间参与到体育活动及文化事务中。

3城市化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

我国改革开放35年来,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从1978年到2012年为止,城市化率由17.92%升至52.57%,提高了34.65个百分点,平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预计到2030年,中国城市化率更将高达65%。而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进程中,伴随其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提高城市化质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

3.1城市人口膨胀

城市人口数量的激增必然引起人均占有资源减少的问题,尽管近年来体育财政拨款总额有所增加,人均体育经费却依然少之又少。同时因商业建设和城市资本的聚集,城市中的公共活动场所不断减少,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与运动场地的相对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清晰便捷的城市交通网络,为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然而城市人口的增长造成了一系列的交通问题,使人们不能快捷地到达各类体育场所参与体育活动,这将大大削减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城市人口的增加使人们承受了更大的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人们更加无暇分身享乐,这严重阻碍了体育事业的发展。

3.2城市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对体育运动者的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据报道,“人类污染使得空气中的PM2.5污染增加,PM2.5可以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导致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这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在工业化集中发展的城市,大量有害气体的排放,使人们面临着严峻的环境问题,参与体育锻炼反而诱发了吸入更多的被污染的空气,摄取更多的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环境污染使体育锻炼背负起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负作用。

3.3政府管理水平低下

面对迅速扩张的城市和日益兴盛的群众体育事业,各级地方政府并没有适应好发展的节奏。由于缺乏公共体育人才的前瞻性培养,现有的体育资源及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大量健身群体的需求。公共体育网络通讯信息化建设滞后于人们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需求。体育场所的规划往往缺乏连续性,在建设项目上盲目地模仿他人,缺乏针对性,导致与现实体育需求的脱节,公共体育财政资金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场馆的利用率偏低。同时,我国公共体育设施的损坏程度严重,长期维护不及时或无人维修,存在诸多安全隐患,影响了公民健身活动的开展。

4结论

(1)体育作为一个相对新鲜的、独立的生活视角,人们认识它、了解它、参与它、喜爱它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因此,体育要融入到生活中需要城市化过程中对其进一步推广,依靠城市有力度的宣传,使其逐渐地从一个独立的领域交集到多元的文化中;

(2)城市经济对体育发展的推动占着主导的地位,城市人的生活状态和消费结构影响其投身体育运动的热情。为缓解城市化过程中一定程度的体育资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政府资产,合理的片区规划和社区体育的组建。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方式,特别是通过民间资金的投入,拓宽城市体育市场化融资渠道,构建融合政府———社会———个人的多元化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机制;

(3)体育的建设离不开政策支持,政策的针对性改革对体育的发展方向有导向性的作用。城市化改革进度依靠的是相关法规制定和实行的灵活度及政府的协调能力。政府应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管理体制改革的要求,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公共体育志愿服务,建立动态监测体系,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规范、有序运行。运用数字化、信息化手段搭建公共体育信息化服务平台,让人们享受更好的公共体育服务;

(4)每座城市都有自己的辉煌历史,悠久的文化、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丽的自然风光。城市是居民生活的地域载体,环境质量是城市体育发展的重要载体,社会和谐为公共体育创造了和谐的环境,注重城市化环境合理开发和保护,能保障体育的发展;

(5)城市人生活态度和城市的休闲指数对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有着关键的作用,文化繁荣为公共体育提供精神动力。城市的人文气息会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和折射出城市的发展状况,在城市化过程中注重人文精神的培育,构建都市体育圈,重组城市体育空间,使得城市体育富有地域内涵和更丰富的发展脉络,提高城市体育资源的利用率,并使健身运动迅速成为一种文化生活方式;

(6)高度的体育组织化使体育社团组织工作更加朝气蓬勃,可以让体育生活深入人心。城市化推进各类体育组织建设和城市体育活动品牌化发展,大力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满足公民多样化、个性化的体育需求。同时建立起良好的公共体育设施建设的管理机制,设立专项建设与维修资金,逐步提高公共体育设施建设与维修的质量,使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得到有效的利用,确保公民放心地参与体育健身之中。

作者:高晓薇工作单位: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第四篇

1概念界定

“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体育组织和公共体育服务人员,为社会公众的体育活动所提供的体育产品和体育劳务〔1〕。公共体育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下位概念,是政府公共服务政策在体育领域的体现,是一种相对的要求,一般是指公共组织考虑到公民的体育需求,能够按照全国一般和一致的标准,提供基本的公共体育产品和服务。

2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现状

2.1公共体育服务有形产品供应数量稳步增加

近年来,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有形产品供应数量不断增加,如群众体育场地数量、社会指导员审核培训人数的数量都逐年升高。天津市体育局突出“服务利民”,狠抓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见表1)。按照市政府20项民心工程的总体要求,大力加强了群众身边的场地设施建设,全市体育设施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人均达到2.23平方米,市民体质总体达标率为88.6%〔2〕。一批更加具有现代气息、彰显人文关怀、高标准高档次的文化体育设施正在积极建设和筹建之中。2010年以来,天津市在350个社区兴建了健身公园,为13个乡镇文体中心配建了室内外健身器材,为市民提供了良好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2011年天津市进一步加大改善全民健身设施力度,在新建、更新全民健身路径设施的同时,又建设30个体育公园;创建职工体育健身基地50个,更新、配建的1500个社区、行政村健身园已经完工。2011年初,天津市体育局还将全民健身户外器材的标准由过去4~6年的使用期,提升到8年。2012年,天津市致力把全民健身活动建成民心工程、健身工程、幸福工程,继续建设30个体育公园,更新、配建1500个社区乡村健身园。还在有条件的公园和区域建设塑胶健身步道,建设规模化的健身广场,提升健身设施水平。社会体育指导员是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我市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宝贵的人才资源。根据2010年天津市体育局群众体育基础数据统计,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已达2.9万多人(见表2)。2010年以来对3100名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进行了培训,还新增了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513名。2011年培训、审核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000名,审核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000名。成立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天津市马球运动协会和天津市手扑运动球协会。自1996年至2012年,天津市范围获得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称号的指导员已经达到219人,他们绝大多数仍活跃在全民健身事业的第一线,在县级和市级以上区域开展志愿服务达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同时,与天津体育学院联合建立了天津市部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基地,通过培训,提高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业务水平,增强了社会体育指导员能力素质,更好地为全民健身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2.2体育法规制度不断完善

天津市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法规文件:《天津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对于落实国务院《2011-2015全民健身计划》和《天津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11-2015)》,落实天津市“十二五规划”,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体系,为“2012大运会、2013东亚运动会和2017全运会”赛事成功举办提供支撑。明确规划内容:编制未来十年天津市在体育事业领域中以公共管理为主要手段,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以满足公众需求为主要目的与大型竞技体育赛事相结合的体育公共服务设施(主要包括竞技体育设施和群众体育设施),重点落实主要体育设施的空间布局〔3〕。《天津市全民健身活动经费配比办法》针对存在的区县全民健身经费不足的实际问题,及时进行政策兑现,为基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4〕。《天津市中国体育全民健身工程管理办法》规定了全民健身工程的选址应是已建立基层体育组织,具有较好的基础条件,便于日常管理,方便群众参加体育健身锻炼的居民小区、行政村、公园、广场等室内、户外场所。2012年又出台新《办法》尤其强调了工程选址应“防止扰民”,可谓有关部门规划决策中“以人为本”的一种进步。明确全民健身工程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收取费用,明确的表述彻底断绝了有些地方或机构利用健身工程收取费用的可能。将对在全民健身工程的建设、投资、使用管理和开展活动中取得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而对损害、侵占、故意破坏全民健身工程设施的单位和人员,日常管理单位责其照价赔偿或进行修复,情节严重、触犯刑律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此外,新《办法》对有关单位和部门在全民健身工程管理过程中的责任也给予了明确。

2.3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已经形成,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

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已经得到天津市体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天津市政府政策已形成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明确认识,天津市体育群众工作树立新思想,建立新机制,采取新办法,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形成理性惠民、普及便民、服务利民、组织乐民的新局面和新特色。天津市提出致力把全民健身活动建成民心工程、健身工程、幸福工程。为提高全民健身水平,天津市在全市范围内创建了200个健身气功“和谐站点”。目前,我市有各种群众体育社团107个,这些社团在组织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承办天津市全民健身运动会比赛项目中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5〕。天津市举行的全民健身运动会参加市级决赛的运动员达4万多人,各区县和有关单位开展运动会系列活动达950多场次,累计参加人员达400多万人次,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2012年,天津市把全民健身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社区乡村星级全民健身站点建设工作。各级体育组织把举办好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在项目设置上继续增加群众喜闻乐见的项目,比如健身秧歌、传统武术、钓鱼等;在报名组织上,坚持全免费办法,既可以单位报名,也可以个人网上、电话报名;在比赛安排上,增强参与性、互动性和趣味性,切实让广大市民“练起来、赛起来、乐起来”。各区县体育局分别组织开展本区县全民健身运动会,开展本区县全民健身特色活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载体,成为推进全民健身活动的助推器。同时,各区县体育局、各行业体协和系统单位积极组织全民健身运动会的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市民、更多的群众参加到全民健身行列中来。市体育局和市教委联合组织好中小学阳光体育展示活动,进一步推进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阳光体育活动,把中小学生体育运动作为全民健身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继续抓好元旦登天塔、健身大拜年、全民健身日纪念活动、奥林匹克日长跑等大型活动,努力形成全民健身全民参与的新气象。元旦、春节和全民健身日期间,各区县、有关单位就组织群体活动达150多项〔6〕。

2.4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已明确,资金供给逐年上升

“以公众需求为中心”的服务价值已经从理念、政策向实践领域逐步推进,天津市提出要深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突出“理性惠民”,着力打造天津群众体育工作新特色。根据2010年天津市地(市)和县(区)两级政府“三纳入”落实情况统计,本省(区、市)所辖县(区)16个,已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9个,写入《政府工作报告》13个,列入2010年地方财政预算金额共12812.1万元。2011年全市16个区县用于全民健身组织活动的专项经费达1600多万元,为基层深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供了有力保障和支持。到2012年本省(区、市)所辖县(区)16个,已全部将全民健身经费纳入政府财政经费,并全部将全民健身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见表4)。各区县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想方设法筹措资金,大力兴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设施。东丽区先后投入资金3亿多元施工建设区体育中心,提升改造东丽区游泳中心;蓟县投资2.6亿元建设蓟州体育馆。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明确了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定位,即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是重要的提供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其中,应当以成为服务者作为首要任务,而成为管理者和提供者则是为了更好地配合公共体育服务的实施,以满足全体社会成员的公共体育需求。所以,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无论是有形产品,还是无形产品,都应当以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为前提,这样的供给才能真正实现体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履行中存在的问题

3.1公共体育服务产品供应总量相对于需求还不足

尽管天津市体育产品供应的数量不断地增加,天津市人均体育用地、人均体育消费在全国还有待提高;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体育发展不平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和活动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公共体育设施和健身场地总量不足、标准较低,对群众体育的科学指导和服务,还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2003年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体育育场地达85万多个,每万人仅拥有6.58个体育场地,与同时期的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平均每万人拥有200多个体育场地的状况根本无法相比。而根据2011年的数据计算,天津市体育场地数量累计为1,623个,天津市常住总人口为1293.82万人(天津市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每万人占有公共体育场地数量1.25个。比第五次全国场地普查结果还低。而且现有体育场地大多数设施不足,质量普遍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依然显著。

3.2社会体育指导员整体发展不平衡,培训完成率较低

目前,天津市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达2.9万,数量上在全国前列,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天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在人均占有量上还比较小,各区县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的不平衡依然存在(见表5),尤其社会体育指导员注册还没有形成规模,这些问题的存在,极大地影响我市全民健身的发展,影响到体育强市的建设。2012年度天津市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的合格率很高,参加考试且合格的比例能达到100%。但是从完成率来讲,区县间出现很大差异。本年度参加培训的以红桥、南开、河西、河东、河北、滨海、武术协会人数居多,宝坻、北辰较少,宁河没有参训学员。通过访谈调研发现,各推荐单位参训人数与如下因素相关:各区县经济发展状况;其对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各区、县体育局群体工作管理队伍的稳定性等〔7〕。

3.3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已经得到天津市体育行政部门的认可,天津市政府政策已形成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的明确认识,公共体育服务意识已形成,但服务效率不高、质量还比较低、供给总量不足,投入多产出少。其原因一方面是长期以来,政府居高临下的指挥管理意识浓厚,受传统观念束缚,“主导”思想严重,往往将自己看成是高高在上的“管理者”,总是命令指挥,并已形成了特有的管理模式;另一方面是政府垄断地位未能完全打破,竞争机制缺乏。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的提供中仍然占主要地位,但政府本身并不是生产单位,不能直接生产物质产品,所以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首先是由政府在市场中作为买者购入的,然后再服务于社会公众。在这种情况下,政府必将成为市场中众多生产单位的追逐者。由于政府处于垄断地位,具有强大的优势地位,在供给和需求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导致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缺乏竞争机制。

4提高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实现途径

4.1正确界定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职责,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

明确公共体育服务性质和政府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职责,正确定位政府和社会服务组织的角色和作用,体育行政部门在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中的规范角色是:授权、资助、监督和管理。许多公共体育服务只需要政府进行完善的监管。有些公共体育服务只需要政府付费,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公共部门提供者来提供,因为这些服务也可以外包给其他性质的机构或个人。实际上,政府的责任是确保服务以一种令人满意的形式得到保障,而不一定是自己亲自提供服务。因此,应实行兴办主体多元化,政府职能管办分离,引入市场机制和大力培育民间服务组织等。充分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以补充政府能力,形成更广泛的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丰富公共体育服务内容,创造更多的公共体育服务产品,逐步实现公共体育服务社会化。

4.2制定完善的体育法规保障体系,使公共体育服务有法可依

加快体育法律制度建设步伐,不断完善体育法律法规保障体系,使各项公共体育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日益法制化、规范化、系统化。制定颁布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法规,完善依法行政服务体系,加紧制定体育产业、体育市场的管理、体育竞赛管理、全民健身设施管理等法规、规章。不断完善监督管理机制,明确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和公共体育服务中的权利义务,紧密结合体育改革发展实际和需要,加快地方体育法制建设,有利于维护体育市场秩序,有利于促进公共体育市场规范发展,使公共体育服务有法可依。同时,在立法的基础上还应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监督,确保各项法律规定能够真正落到实处,有效执行。

4.3打破“官本位”观念,树立“民本位”理念和服务

天津市政府和体育部门必须树立全新的、正确的公共体育服务观念,增强各级体育行政部门领导干部和行政机关人员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强化对其的培训,牢固树立“民本位”的理念,必须从公众真正的体育需求出发,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立足于促进全体公民的身心协调发展,向公众平等地提供公共体育服务,更多地提供体育健身设施、体育健身指导和服务、体育竞赛表演等切合群众需求的体育公共产品,并促进全社会体育健身文化的形成,倡导良好的体育健身意识和观念,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基本体育权利。

4.4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政府公共体育服务支出

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调整和优化政府公共体育服务结构,加大财政监督管理力度,实施财政资金专项审计,确保公共体育服务资金切实落实到位,使政府公共服务支出稳步增加,切实解决公共体育服务投入不足的问题。对财政支出进行统筹安排,有重点地、有步骤地开展和实施公共体育服务产品的供给,避免重复建设,资金浪费,以满足社会公共体育需要而生产或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体育物品或服务。

4.5深化体育体制改革,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

实现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提高公共体育服务质量和效率,前提是要改革现行的体育体制和机制。以不断加强各级政府体育行政管理部门、基层体育组织、体育设施、体育活动的建设为方向,以努力构建便民、亲民、惠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为重点,积极推进体育工作制度改革。优化机构设置和办公流程,加快行政审批制度及运行机制的建设,进一步深化政府体育部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提高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提高体育运行机制的效率,为政府公共体育服务职能的全面履行奠定基础。改革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模式,要在继续由各级政府和体育部门提供基本公共体育服务的基础上,积极探索政府向社会公共体育组织等专业组织购买公共体育服务或委托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以不断提高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的质量和效率。

5结语

近年来,天津市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臻健全,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为群众参与文化体育活动、丰富精神生活、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创造了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但在提高公共体育服务水平过程中,仍然存在公共体育服务资金不足、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定位不准确、竞争机制缺乏、服务效率低下等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所以要正确定位政府的公共体育服务职能,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稳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树立“民本位”的服务理念,进一步完善体育发展规划,继续构建多元化体育服务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天津市公共体育服务职能,更高效地贯彻落实全民健身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

作者:刘泽林1,2程洪玲3工作单位:1.天津大学教育学院2.天津体育学院3.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第五篇

1、研究结果与分析

1.1遂宁市公共体育场馆管理方式的现状分析。目前遂宁市大型体育场馆有船山区体育馆、遂宁市河东体育中心以及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为筹备2014省运会建设中的综合球馆,其投资都是以政府为主,建成的大部分体育场馆都进行了经营性的开放,政府对场馆拥有管理权。随着市政府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的投入逐年增加,开展体育项目的场次也逐年增加,为居民参加体育健身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虽然绝大部分已向社会开放,但全部免费的比例不大。据调查显示,按照资金的运行机制遂宁市的体育场馆有以下几种现状:一是锻炼者付费式的管理模式增加;二是针对市民运动需求大、服务内容多样化,但管理的本位功能发挥不足致使经营收入增长效果不佳;三是在管理模式上部分场馆由政府的体育行政部门进行承包管理,呈现多种经营模式共同发展;考核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主要指标就是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体现在第四方面就是在开放时间上,调查的全部人群中,63%是在17点到21点到场馆从事体育锻炼,选择在上午与下午的则较少,分别为8%与29%。

1.2遂宁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与开发收益的现状分析。由实地考察与访谈法可知,大部分公共场馆都属于外包有偿开放,采用年卡等会员制度。服务类型有体育馆外包部分场馆开办健身综合中心、乒乓球馆、羽毛球、游泳馆、体育舞蹈健身中心等,到目前为止,各健身场馆在扣除缴纳的税种、固定资产折旧费以及各种附加费用后,能够赢利的并不多。目前遂宁市体育健身场馆在扣除租赁费用后,能够赢利的屈指可数,占调查的7%,63%处于维持状态,27%处于半负债状态。

1.3遂宁市公共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不足。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一方面由于场馆经营管理权使用权责不清,经济效益始终是摆在第一位,于是经营项目就不在乎是否与体育、与市民群众活动需求有关。承包经营者往往会改变公共体育场馆的用途。体育场馆在向社会开放过程中,主管部门不定期地承担各种体育活动、运动训练和比赛任务等,影响了场馆的正常经营;二方面是维修资金缺乏、各种税费征收更造成公共体育场馆额外经济负担过重;三方面现有的遂宁船山体育馆简单粗放的经营现象,引起了大家的反思,全市新建改建的14个体育场馆应该如何运用进一步引起了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广大老百姓的关注。由于“后省运效应”,2014年省十二运会将在我市结束比赛,预示着遂宁随即进入“后省运”时代,如何发挥新建起来的这批体育场馆的作用,这是我市正在研究推进的、全新的课题;四方面由于非康体产业的存在,需要体现场馆经营方式的多元化。

2、对策

2.1革新体制机制,解决“脱离本位”的现状。作为体育基础设施,应该把体育公益性和公共基础设施的社会功能摆在第一位。以船山体育馆为例,船山体育馆是除河东体育馆外,目前市城区仅有的综合性体育馆。场馆分为主管和副馆两大部分,承接了篮球、乒乓球、游泳等多种体育比赛,同时也出租其它非康体经营项目。如果各种经营项目规划布局不够科学合理,会使体育基础设施应有的社会功能、体育公益性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那么回归体育本位,将非康体经营项目将陆续收回,解决“脱离本位”的现状。革新经营体制机制,由政府主管、主导和扶持,尽最大力量开放部分体育馆场地和设施,使体育馆成为群众体育活动的集散地,才能解决体育馆脱离体育本位的症结,而不是死板的租赁经营。

2.2提高体育场馆社会服务质量,构建体育场馆运作体系。推行场馆利用开发公益性原则,探索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场馆大众化、市场化运作体系的道路,把体育健身、体育训练等引入市场,承办重要品牌赛事。如各单项体育协会定期免费接待群众训练、培训和健身,并承办和主办各类群众体育健身和赛事活动,体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此进行考核,对活动开展得好的体育协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扶持,让他们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

2.3规范管理,破解新建场馆后期利用难题。选择不同的经营管理方式,通过企业行为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提高经营管理的效率。对新建体育场馆在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到后期体育公益功能的发挥和长远利用;在满足赛事要求的基本前提下,对接国内场馆专业运营公司,引进企业发展相关体育文化产业,同时为不同消费层次的市民提供有偿和免费相结合的健身平台。这样才能发挥体育中心展示城市形象的名片,利用社会资源推进场馆大众化、市场化运作体系的道路。

作者:青小力工作单位:四川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