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研究

时间:2022-11-24 08:22:07

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研究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移动通信设备开始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人们对于移动通信设备的要求也开始逐渐提高,科技的进步为移动通信设备的变革提供了先决条件,各项技术开始被应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更新换代中。切换技术在移动通信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能够改善移动通信设备的信号问题,保证用户对移动通信设备的正常使用,对移动通信中切换技术的应用研究能够促进移动通信技术的进步,影响当前移动通信设备用户的生活。

一、移动通信切换技术概述

移动通信切换技术主要指的是在通话过程中,由于用户所在位置处于基站覆盖的重复区域,或者用户所在地区不利与移动通信信号的传播,用户的通话因此而受到影响,原有的通话质量因此而下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给用户带来了众多的困扰。面对这一问题,移动通信公司改变原有的语音信道,在一条语音信道受到影响时使用新的语音信道进行通话,保证信号的传输与用户的通话质量。切换技术就是为了改变语音信道而存在的,但是在切换过程中难免会对用户的正常通话造成影响,因此,移动通信公司需要降低应用切换技术的次数,当出现必须应用这一技术的情况时,就需要更好的完成相关工作,减少用户所受的影响。

二、移动通信切换技术的种类

(一)软切换技术。在频率相同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基站之间的切换即为软切换,在切换过程中,用户可以和原来的基站联系,又与新的基站建立的连接关系,这样的联系可以维持到终端的检测,只有用户与新基站建立的联系达到一定标准后,才会断开与原有基站的联系。软切换需要一定的辅助设备,在切换开始之前,移动台需要对相关信号进行搜索,测试相关信号的频率与强度,只有信号的频率与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时,切换工作才能够正式进行;在切换工作开始前,需要与原基站取得联系,报告交换中心,交换中心会告知移动台相关信息,允许其进行切换工作,在切换工作开始后,移动台与两个基站都需要对自身进行调整,切换工作完成后,将相关结果告知移动台与基站。(二)硬切换技术。硬切换技术在用户进行通话时应用,在硬切换过程中,移动台会暂时断开用户的通话,系统会自动选择信号通道,建立与新频道之间的联系,完成切换过程,当整个切换过程结束后,用户才能够恢复通话。断开通话进行切换是硬切换技术的标志,但是这样的时间并不长,由于新的信号通道与原有信号通道不同,需要一个转变过程,因此会出现通话中断的现行。硬切换过程需要频道交换中心介入才能够顺利完成,用户在与他人进行通话时,最为接近用户的移动台会分析自身所接到的参数,对是否需要进行切换作出判断,如果需要进行切换,就会向频道交换中心发出相关请求,交换中心就能够以移动台发出的参数作为基础,联系新的频道,进行转换核准,最后完成切换过程。(三)接力切换技术。这一切换技术是目前较为新颖的切换技术,其中包括上运行步骤,即测量、判决以及执行。在测量过程方面,其步骤与要求和硬切换技术具有一致性,同样需要频道交换中心对信号在质量以及强弱程度进行检测,保存相关数据,但是与硬切换相比,接力切换对设备设施影响较小,如果信号质量与强度满足条件,就可以进行接力切换;判决过程是接力切换独有的过程,它需要无线网络控制器对移动台发出的报告进行检测,对其中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之后做出判决,信号强度是最为常见的标准,但是当前的判决标准存在一定问题,移动通信公司需要对判决标准进行优化与完善;执行过程在无线网络控制器发出命令后进行,通过对目标位置、信号频率等信息的对比,控制相关功率,完成最后的切换。(四)三种切换技术比较。硬切换技术与接力切换技术在资源利用率上要明显高于软切换技术,这二者对信息通道造成的负荷较少,但是接力切换技术不需要切断用户通话;软切换技术与接力切换技术是成功率最高的切换技术,软切换技术对信息通道造成负荷较多,所使用资源较多,而且资源利用率较低。目前,软切换技术与硬切换技术使用率较高。

三、移动通信使用切换技术的条件

移动通信技术使用切换技术应该减少对用户通话的影响,但是由于切换技术以及与其相关的准备工作较为复杂,因此不到一定条件下建议不要使用切换技术;在使用切换技术之前要进行判断,减少在切换过程中对相关资源的浪费。进行切换的过程中,需要保证信号通道的质量,在进行前对信号强度进行判断,在保证用户通话不受影响的前提下进行切换,让用户的移动设备能够在完成信号切换的同时,保持通话状态,让切换技术起到其应有的效果。

作者:田爱芹 单位:中国通信建设第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陈希湘,刘益成,沈孝科.移动通信中语音编码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电信快报,2005,(8):110-111

[2]罗芳.数据挖掘技术在移动通信决策支持系统中的应用[J].交通与计算机,2004,(4):46-47

[3]聂航超.苏开荣;王坚.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技术研究[J].通信技术,2009,(8):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