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时间:2022-06-06 09:36:24

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行业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然而,高职院校移动通信技术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适应当前移动通信行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借鉴国外职业院校的联合办学经验,结合教学实际,探讨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关键词:移动通信;校企合作;人才需求;教学模式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移动通信行业对高职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增大。为了进一步适应当前移动通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推进教学改革,进行课程设置,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加贴近实际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目前高职院校移动通信专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本文以阜新高等专科学校为例,对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探究。

1移动通信专业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下存在的问题

1.1高职院校教育与企业人才需求脱节。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高职院校应依靠企业的技术力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技能培养。但在具体面对某一通信企业时,并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部分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主要表现为技术工种单一,学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企业要求,职业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等。当前企业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型人才,更需要复合型人才,更注重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和处理上下级人事关系的能力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高职院校应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2教学设备更新过慢。移动通信技术突飞猛进,半年甚至几个月就升级换代,然而部分高职院校的教学设备不能及时更新,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能及时学习到最先进的、前沿的移动通信技术。为了使学生更快捷方便地学习到主流技术,高职院校应及时更新教学设备,积极寻求与企业合作的机会,开阔学生视野,锻炼其实践操作能力。1.3学校与企业的考核体系不一致。学生在校期间,主要以考核基础知识和实际操作能力为主,兼顾学生的出勤和作业完成情况。而企业在实际考察学生素质时,首先是综合素质的考核,其次是专业素质的考核,即实际操作能力。企业和学校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有很大不同。

2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成熟经验

目前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可以借鉴。以德国为例,德国是目前机械加工大国,许多机械标准和现代化的加工技术都来自德国,并成为世界标准。德国的职业教育分为校内理论学习和校外企业培训,即“学徒制”和“双元制”两种方式。德国职业教育的一大特点就是以当代最先进的技术为准绳,培养企业应用型人才。德国大多数先进技术仍旧在企业内部产生,而非高校或其他科研单位,企业会为优秀人才提供锻炼提高和完善技术的平台。国外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有一些成熟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以学生就业为主导方向。校企合作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有一个良好的过渡和衔接,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问题,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工作经验,在就业市场上占领先机。不少国外校企联合的实例证明,以学生就业为主导方向的实习经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就业率。2.2顶岗实习和有偿劳动。学生在企业实习,真正承担起企业员工的角色,真正参与企业的生产,接受企业管理人员的监督。在生产过程中,接受企业的实习工资,同时也接受相应的“惩罚”制度。学生实习的工资标准参考当地的消费水平、地区差异和学生学历层次等情况。在实习期满之后,企业人员参与学生实习情况的评定,由企业和校方联合推荐优秀者成为企业正式员工。这一制度,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社会就业中的实习培训费用和生活费用来源等问题。2.3对实习期学生实施就业管理。学生进入实习期以后,高职院校的就业管理部门即进行全程跟踪,为学生建立个人就业档案,包括实习的工种、实习企业、实习表现等,进行全方位的数据采集。同时积极联系国内对口企业,分期分批推荐学生,并说服企业到学校进行面对面的招聘工作,既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又提高了企业的招聘效率。同时,学校还开设就业技巧、就业心理等方面的课程。甚至在学生工作阶段,仍经常与他们保持联系,解决他们在就业初期的实际困难。同时把学生的工作情况反馈给学校,以便更好地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3基于校企合作的移动通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05年,阜新高等专科学校开设了移动通信专业。多年来,学校不断创新教学理念,进行教学改革,使学生的课堂学习和实际工作更加贴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结合本校实际情况,笔者对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下几点思路。3.1及时更新设备。以光纤通信课程为例,课程内容以光纤基本构成、光纤特性和光纤器件为主,然而现有的光纤教学设备有限,学生动手实践机会不多,教学效果欠佳。为此,学校投资100万元引进了SDH数字交叉连接设备,使学生对数字同步体系、光纤通信和光交换原理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3.2调整学生培养方案。3.2.1增加校外实习时间。借鉴国外职业院校成功的办学经验,学校尽可能多地增加学生企业实习时间,将移动通信专业学生在校学习时间削减到一年半到两年,重点培养学生在企业的工作能力。3.2.2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学生经过理论学习,对现有的技术和硬件设备都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却缺乏实际动手能力,这一点在企业实习阶段可以得到解决。例如,学校与联通维护公司合作,将学生和一线技术员进行混编,让学生真正参与实际施工现场。在现场实习中,学生真正“触摸到”光缆结构,学习了光功率计的实际使用,丰富了线路查找的经验,了解到拓扑图的结构、施工要求和标准、有线和无线设备衔接、设备操作规程等。3.3加强教师培训和企业交流。教师的素质决定学生的素质。移动通信专业作为一门科技含量较高的学科,其发展速度和更新频率较快,因此学校应及时和主流通信企业保持对接,将教师送到企业进行培训,从而更好地促进教学。同时可以邀请一线优秀的技术人员和工程师到学校授课,进行业务交流,使学生对最新的主流技术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使学校的培训更有目的性。另外,创新是学校办学的生命,传统课程设置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和学生的需要,因此需加快课程改革。

综上所述,从借鉴国外的校企合作经验,到本校移动通信课程的改革创新,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有效地解决了就业问题。事实证明,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的校企合作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也是学校赖以生存的生命力和竞争力。

作者:杨舜尧 单位:阜新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阳希.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移动通信技术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探讨[J].智能城市,2016(7):284-285.

[2]孙鹏娇,黄博.校企合作模式下的移动通信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探索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6):165.

[3]刘志锋.职业教育集团运行机制与人才培养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4(2):12-13.

[4]陈婷.高职通信技术专业“订单式”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广西轻工业,2011(7):18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