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透析

时间:2022-05-18 08:54:00

3G时代的新闻传播活动透析

论文摘要:本文立足于传播学5W模式理论,对3G时代来临后新闻传播活动所呈现的若干新特征,进行概要性质的考察与描述,试图通过这些呈现和分析,更好地把握未来新闻传播事业的走向与趋势。

论文关键词:3G时代媒介融合手机媒体传受关系

3G是“第三代移动技术”ThirdGen—eration英文缩写的简称,是将语音通信与多媒体通信相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与2G相比。3G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有了新的提升,最先普及的“无线宽带上网”。让手机用户随时随地手机上网。其流媒体业务则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等媒体形式,提供电话会议、手机电视、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

有学者指出,3G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生活观念,而且冲击并改变着传媒与传播的面貌。那么,3G时代的到来对现代新闻传播活动又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根据传播学家拉斯韦尔的5W理论,我们对新闻传播活动中的5个要素——传播者(who)、收受者(whom)、传播内容(what)、传播渠道(whichchannel)以及传播效果(whateffect)进行考察,并对其在3G影响下呈现的新变化作出粗线条的描述。

一、传播者与收受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传受关系走向一体化

进入3C时代后,传统的传播观念被颠覆,传受关系面临着新的调整。3G技术运用到手机,使得人人都有机会成为传播者,这一方面让新闻传播越来越个性化,因为“受众”作为“整齐划一的大众”的时代已经过去,目前传者所面临的则是需求个性化的受者;另一方面,让手机用户参与到媒体互动中来,让受众借助手机就能实现信息的传播,由此,传统传播模式中传受双方固定的角色区分被3G技术打破。比如。在突发事件的新闻现场,在职业记者到达之前,目击者完全可以用手机拍摄现场,然后通过网络上传。

因此,3G时代的新闻传播理念可以概括为:传者和受者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关系是平等的,传者和受者的界限逐渐模糊,两者正走向双重化、一体化。正如一些学者预测的那样:“新闻成为所有参与者共同的作品、共同的产物,可以说,一种新的角色即产消者(prosumers)在新闻活动中已经出现。”

但是也应看到。在真实的传播环境中,由普通民众收集的草根新闻毕竟不是新闻的主流,组织化、专业化的采编人员仍是采写大军的主体。当然,普通人制作新闻从没有机会到拥有机会,已经是传播的开放与进步了,同时,这既是对传播资源和权利的一种普及。也是提高传播效果的需要。

同时,受众的话语权在传播中得到加强,这得益于3G为传播中反馈环节的畅通、多元和便捷的技术支持。传者更加重视受者所反馈的信息与要求,传者理解受者的感受,受者支持传者的表达,传受双方在逐渐成为朋友和伙伴,共同参与并完成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解释。

二、传播内容的平民化、娱乐化增强,方式上以图像传播为主

内容为王是这个时代传媒的主题词,3G技术的普及运用,让传播变得更有效率,其与流媒体业务的开展,也更促进了视频、音频与图像等多媒体符号形式的传播。具体说,3G对传播内容的最主要影响就是,平民化的成分凸显增强,娱乐、服务消息的比例将不断增加:与此适应的文本载体,则以图像化传播为主导,文字报道居于次要地位。

手机报在近些年的兴起,是借助3G技术来传播信息的典型表现。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人乐于使用手机消遣生活,尤其是3G带来的流媒体传播革命,大大方便了手机用户登录手机网站、进行网络游戏、观看娱乐视频。随着草根化新闻传播思想被接受,不管是何种媒体,都在不断运用平民与百姓意识进行传播,市民新闻、民生新闻、社区新闻、娱乐新闻将越来越受到青睐。

而在传播的文本载体上,由于手机媒体屏幕小的天然限制,以及受众快速阅读习惯的客观制约,文字化的符号形式将不再是以往传统报刊传播时的主流,取而代之的是图片和视频类图像化符号形式。而这要归功于3G的二维码技术。其便捷性在于,它省去了读者在手机上输入相关网址的麻烦,通过识别软件自动打开网页下载或直接观看关联视频。而关于图像化符号传播的趋势,中国人民大学的杨钢元教授曾这样说过:“它是真正而彻底的眼和耳的延伸。是真正突破时空限制的‘耳闻目睹’。突破符号性,正是活动声像超越于任何传播媒介的革命性价值所在。”

三、媒介融合大势所趋,未来将聚焦于手机实现真正的融合

在3G时代,作为通信工具的手机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在技术的支撑和应用下增添了许多新的功能,成为新闻传播活动中新兴而重要的媒体。但手机媒体又并非仅代表了一种传播渠道,更是成为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融合聚焦的载体。

手机媒体被称作是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后的“第五媒体”,作为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即时信息传播载体。它有着“分众传播、个人订制、随身携带、互动便捷”的优势,因而,被人们看好成为媒介融合最终聚焦实现的媒体。

而媒介融合实现的关键还要依靠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三网合一将有力地促成媒介融合。所谓“三网合一”,是指现有的电信网络、计算机网络以及广播电视网络相互融合,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系统。而3C-的移动网络技术,恰恰为构筑三网合一提供了条件。三网合一加上其他的通信技术,如宽带无线传输技术、高性能芯片、存储与搜索引擎技术、新能源新材料开发、操作系统与应用软件更新等,将会为受众提供更加丰富多元的信息产品和更加人性化的服务。

3G技术与媒介融合密不可分,在三网合一的大平台之上,自然会造就更多新的媒介形态,如手机报纸、手机电视、IPTV、车载广播、网络电台等。其实,这些都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并以其交叉多元性、娱乐体验性、整合互动性,推动着媒介化社会的塑造。

四、传播效果不尽如人意,在变革中逐渐走向优化

任何的传播活动都需要追求效果,这在3G时代也不例外。“完整的新闻传播过程就是在传播者追求传播效果、收受者追求新闻满足的互动中进行的。”根据使用与满足理论,我们可知,在这个快节奏、高科技、物质化飞速前进的时代,受众希望尽快获得自己最需要的欲知和未知的新闻,受众的口味与兴趣更加多样和不同,这就造就了传播的“分众化”与“窄播化”,把传播效果的精准、优化摆在了更显著的位置上。

3G的变革源自技术的变革,因为手机的实时拍摄视频功能,可以尽可能真实记录完整的新闻现场,向着发现真相努力;因为无线上网技术,我们可以在第一时间最新信息。向着快速及时努力……3G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传播的高效率与真实性。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看到,传播致效的原则追求往往会受挫。3G时代,草根新闻已然兴起,但也带来了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真伪难辨、鱼龙混杂;二是因为缺乏专业素养而造成采访不全面,看问题角度偏颇;三是夹杂个人观点,新闻报道不客观;四是采访设备不专业,传播手段不先进。而这些无疑会影响到传播的最终效果,因而成为媒体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

人类媒体的发展史本质上是技术的发展史,每一次技术进步,对新闻传媒的发展都带来了巨大影响。对未来新闻传媒的展望,我们不容质疑,科学技术是传媒变革的最关键因素。当然,传媒自身队伍的建设也更需要全媒体型的记者编辑,全媒体并不意味着摄影、文字、摄像能力统统具备。“一肩担尽所有活”,而是要求我们“形成一种全媒体的思维方式,在面对一个新闻题材时能很快地作出判断和选择。规划出用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的方案,并且迅速找到自己的位置”。

同时,未来的新闻传媒也会更加重视传播效果,为实现真实自由、全面及时而做出最大努力;会更加重视倾听受众的声音,尽可能满足受众的各种需求。媒介是人的延伸,3G让手机融合了多种传播手段,也全方位地带给受众以综合的感官体验。就像默多克所说的那样,“新一代媒体消费者对内容的要求是:何时提供、怎样提供,以及所提供的内容究竟有多大吸引力”。可以预见,随着3G时代的到来,新闻传播活动将朝着更开放、更多元、更丰富的方向发展演进。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0页。

2、李凌凌:《网络传播理论与实务》,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38页。

3、杨保军:《简论“后新闻传播时代”的开启》,《现代传媒》,2008(6)。

4、杨钢元:《具象传播论——形名学之形学》,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38页。

5、徐沁:《泛媒体时代的生存法则——论媒介融合》,2008年浙江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论文。第26页。

6、杨保军:《新闻理论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版,第245页。

7、姜长勇:《3G难撼现有媒体格局》,《青年记者》,2009年3月(下),第18页。

8、彭兰:《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青年记者》,2009年2月(下),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