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创新与文化管理的联系

时间:2022-09-17 10:24:41

科技创新与文化管理的联系

一、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相互促进的波动现象

科技对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影响地位不断提升"制度安排属于社会规范的范畴,取决于法律、政治、经济等的需要和行为准则,并受科技水平的影响和制约"文化产业首先属于一项经济活动,其产生、发展和变化首先必须遵循经济规律和经济管理制度"其次文化产业是以文化为内容的产业,还必须符合文化的发展规律,遵循符合文化规律的管理制度"再次,才是科技进步对文化产业的制度安排的影响"不过,随着文化科技的发展,文化与科技之间结合得越来越紧密"尤其是在现代文化产业之中,不少新兴文化业态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文化、经济层次,转而依托科技手段和科技载体"随着文化与科技的融合越来越紧密,文化科技的不断发展变化必然对文化产业制度安排的要求越来越高"科技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相互作用关系可以用匹配程度来衡量"但是两者间的匹配程度呈现出波动现象,而且必然存在波动现象"这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文化企业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深刻变革.出现了两极化趋势,一方面,由于不同媒体的相互融合,不同生产方式间的相互嫁接,加上全球文化市场的形成,使文化企业规模迅速扩张,文化企业总体量不断增加,出现了一些巨型文化企业;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类型文化生产关联度增加,延长了产业链,极大地刺激了文化服务业的需求,带来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大量涌现"其二,文化管理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文化管理由原来侧重分业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在现代科技推动下,各种文化产品生产越来越呈现出相互融合的趋势,包括通信、网络、广播电视、图书出版等越来越相互融合、相互依赖,各种技术行业之间密不可分.这就要求文化管理体制要适应文化产品生产、传播、消费等环节相互融合的需要,从原来注重分业管理,转变为综合管理"上述两点说明,近几十年来,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来说,两者间的紧密程度呈现出向上波动的趋势"科技创新促进文化产业的管理制度安排"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与科技发展水平的匹配程度,反映了科技与制度之间的互动"首先,科技进步突破了原有的管理形式和模式,对文化产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管理制度必然产生以适应科技发展的需要"管理制度要适应科技发展,是因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体现"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无论是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产业制度,都必须尽量与文化科技发展程度相匹配"其次,科技进步创造了新的技术,这些技术包括管理技术、运行技术、制造技术等等"这些技术为创新管理制度创造了技术和硬件上的可能.比如,网络技术的出现,为规范网络行为创造了条件;数字版权的出现,为制定数字版权保护提供了条件.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建构水平与科技发展水平匹配图〔.〕制度建构长波制度建构集聚.吸大技术.主要制度创新不过,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只能得到一般的经验性结论.上图展示了100年来科技发展水平与产业管理制度化建构之间的匹配关系.图中引用了熊彼得的经济长波理论来说明,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上世纪90年代,科技的发展速度开始超过了产业管理制度的建构速度"不过,该图所反映的仅仅只能看做一种质的趋势,而不是量的变化.因为对重大科技发展的衡量标准很难确定,每一阶段内的科技创新数量也就更难以确定"另外,从整个世界范围内来说,文化产业的兴起也只不过是上世纪中期之后的事情,如果抛开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建构,而对其它产业管理制度进行统计则模糊了科技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总之,对科技发展水平和文化产业制度建构的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难以确定,这就导致了两者之间的匹配关系难以用精确的数量关系进行准确表示.这也是研究这一问题并不适用实证主义研究方法的原因"。

二、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

科技与文化产业制度之间的匹配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却并不能说明两者之间是完全同步或完全匹配了"事实上,两者之间并非完全同步,亦非完全匹配,而是存在着严重的时滞.这里有两种可能:一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超前于科技发展水平;二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滞后于科技发展水平"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第一种现象比较普遍,因为这一阶段的科技发展速度有限,从人们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到技术本身再次发展之间的时间间隔,足以让人们制定出完善且有预见性的产业管理制度"从上世纪末(尤其是本世纪初)之后,则出现了与之完全相反的现象.一方面,科技发展大大加速,科技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人们制定相关产业管理制度的速度;另一方面,作为一种文化与文化科技相结合的产业,兴起时间不长,结合程度不够,人民在面对科技快速发展所带来的正反面影响时,还没有太多的应对经验.上世纪90年代即出现了数字影视技术,我国到2002年才实施5数字电影管理暂行规定6"我国于1992年首次接人互联网,网络成了新兴文化业态的主要阵地之一,但是我国至今仍无专门立法来规范网络行为,到2000年才出台5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而其他关于互联网文学产权、网游管理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出台"同样是1992年出现了世界上第一条手机短信,而我国却在2008年才出台关于手机短信的5通信短信息服务管理办法6,而且该制度在实践中还极不完善"上述事例说明,我国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基本上都滞后于技术出现之后约10年左右的时间.在对技术的成熟程度、管理制度的试运行时间等因素进行纠偏之后,两者之间仍然存在有大约5年的时滞"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间存在时滞现象并非不好的事情"相反,这种现象是一种客观必然.时滞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时滞的存在同时也是必要的.正是因为这种时滞现象的存在,才造成了两者间发展不同步,这也正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围绕科技创新波动前进的前提"科学技术的兴起不是一种偶然现象,而是各种内因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某项科学技术本身需要经历谋划、提出、产生、发展、完善等阶段"所有这些科学技术个体的叠加,最终就会形成技术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发展模式"另外,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是波动前进的"按照经济波动理论,经济发展是在周期性波动的"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变化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的影响"技术和管理制度两者各自都是周期性地波动前进,两种波动之间也会发生影响,形成干扰"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所以在同一时间里,两种波动相互叠加的时候,必然的结果就是不同步"也就是说,两者之间叠加的结果仍然会出现波动现象,只不过叠加后的波动周期和波动范围不再具有直观的规律性"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围绕科技创新而不断波动前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最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科技具有工具属性,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种使用工具,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这种推动力作用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管理制度来加以保障"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文化产业管理制度就是维护科技推动其发展的保障.科技和制度不可能处于同样重要的位置,前者必然起主导作用,而后者永远处于从属地位"当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走向成熟和完善的时候,就会对文化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作用"这个时候,就需要与之配套的管理制度才能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作用的正向效益最大化"比如,当互联网技术成熟之后,文化信息中的加密、传播技术盛行,就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文化管理制度加以保障,才能保证这类技术给文化传播、消费,甚至是文化发展带来最大的正向效益"否则如果失去了管理制度的制约,就可能会导致互联网领域文化服务质量和内容的混乱"又比如,当印刷技术普及之后,成册的文字宣传已经平民化,就需要相应的印刷行业管理制度,否则印刷产品就会无节制发展,落后愚昧文化产品就会泛滥"科技除了主导文化产业管理制度的发展之外,科技还为文化管理制度的订制提供了可能条件"而科技的进步,将促使这一可能条件的改变,并进而要求出现与新条件相符合的制度"所以,文化管理制度只能根据科技的变化而变化,根据科技的完善而完善.当科技创新过程存在波动时,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也必然随之产生波动"同时,由于时滞现象的存在,这种波动还不可能是同步的"。

三、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正向效益最大化的途径选择

科技创新与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之间的时滞程度体现了两者间的不匹配程度.如果两者之间的时滞程度偏大,不匹配程度严重化,将对双方均产生制约作用.技术波动论的研究者之一康德拉季耶夫曾指出:/科技发明本身并不足以给生产技术带来真正的变化,只要有利于采用它们的经济条件还不具备,它们就没有用"0闭这里所谓的/经济条件0应该如何理解呢?如果说经济条件与科技发明严重不符,事实上是不存在的"很难想象物物交换的经济状态下,会存在电子支付技术;也很难想象市场经济条件下,会发明先进的黄金携带工具.经济发展和技术发明大体上是一致的,所以,这里的经济条件更应该理解为/进行经济生产的条件0,也即进行经济活动的产业管理制度"时滞是一种客观现象,问题不在于如何消除这种时滞"问题的关键在于,这种时滞现象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可以维持在多大的范围之内,并保证科技之于文化产业的正向效益最大化"促进两者协调波动,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的权衡来实现"第一,技术要等待制度"自从第四次技术革命以来,技术创新的速度大大超过了任何一项制度的制订速度.技术创新是推进其自身前进的历程需要,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具有双刃剑的作用"文化科技的创新和科学知识的快速应用性转化,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来不及制约和规范科技的作用行为,来不及保障科技对文化产业及其社会效果的正向性,这就使得科技的消极作用更加凸显.比如,手机信息技术是与人们生活紧密相关的一项技术"在信息管制与技术水平相匹配的时候,手机信息服务就有助于人们传递信息"然而,现状却是大量的垃圾短信在手机网络中泛滥"针对技术大大超前于制度的问题,最有效的解决办法就是以更新的技术来拦截"极端的办法就是,直接弃用这样的技术"当然,并不是说所有可能带来负面效果的技术都加以弃用,而是应该等到相应的管理制度相对完善的时候,在不仅仅追求经济利益,而是能保证整体效益最大化的时候,才可以加以广泛的应用"第二,制度超前技术.制度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在某些方面超前于科技发展水平,即文化产业管理制度需要对科技创新所带来的产业影响有一定的预见性"我们总是主张,文化管理制度与当时的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但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实却是,文化产业管理制度总是落后于技术创新"所以,现在的问题不是考虑制度如何适应科技水平,而是缩短两者之间的差距,并有预见性地去规范未来的技术应用"文化产业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其最高的行为标准就是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然而,管理制度具有规范性,其对科技创新及其转化应用也有一定的制约性"这或许决定了,当前文化产业管理制度不能够、不愿意对科技发展做出有计划性的干预"要解决这一矛盾,需要在成本、利益和效益之间做出权衡"只有管理制度进行预见性地规划和管理,才能够促进文化、经济、社会的整体效益最大化"。

本文作者:黄祖宏工作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