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论文10篇

时间:2022-04-24 09:16:04

计算机技术教学改革论文10篇

第一篇: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论文

【摘要】多媒体技术是在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集图片、视频、文字等元素于一体的技术,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媒体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使得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教育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十分普遍。本文对信息技术时代多媒体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模式的创新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旨在提高教育水平。

【关键词】职业教育;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育;策略

一、引言

从上世纪开始,计算机技术开始在人们生活中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延伸,还产生了很多其他的新技术,比如多媒体技术就是其一。多媒体技术是对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音乐及动态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综合处理以及全面呈现的技术。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十分广泛,最明显的优势是可以给人们带来十分良好的视听感受,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传统教育的创新和改革也开始关注多媒体技术领域。很多年轻人在生活中、工作、学习过程中都喜欢使用新媒体,新媒体平台的普及,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也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条件。在信息技术时代,应该要加强对这些新技术、新媒体的应用,从而使得教育教学过程变得更加方便、有趣、生动,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模式。

二、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兴起至今,实现了快速发展,以往的计算机必须要通过视觉才可以接受信息,但是后来增加了“听”的功能,将视听功能结合在一起,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也被称为多媒体计算机,这种技术被称为多媒体技术。近年来,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从一台计算机到局域网,甚至是国际上的互联网,都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得计算机画面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形声并茂。多媒体技术的功能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视听功能。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功能使得人们可以从计算机上获得更多丰富的信息,计算机除了用于教学之外,还具有集成特点,即时性、交互性、信息量大,是多媒体计算机最明显的特点,因此能够实现个性化教育、多元化教育,使得教育模式得到了有效地拓展。第二,“虚拟现实”功能。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功能远不止于视觉和听觉方面,还能实现虚拟模拟,从而使得人可以从触觉、机体感受上加深对各种资源的理解和体会。在教学过程中加以应用,可以使得学生在“做”的过程中深刻理解知识,更好地掌握各种技能。

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在教育过程中的应用

(一)创新教学模式

1、活跃课堂氛围。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够将各种复杂、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从而丰富学生的思维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多媒体的应用,借助多媒体的图像、声音、视频等功能,对学科知识进行展示,便于学生学习。2、多媒体课件教学。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电子教案与多媒体课件这两种工具,其本质是不同的,电子教案是将教学内容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现给学生,一般采用PowerPoint技术开发,将教学内存存储在光盘或网络服务器中,可以实现随时使用、随意修改,能够满足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学需求,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应用很广泛。而多媒体课件则是电子教案的升级,多媒体课件也可以叫做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是一种可以单独运行的教学软件,一般采用高级语言编程而来,用动画、仿真等技术对课程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讲解,比如一些工科课程中需要对实验进行仿真模拟,就需要用到多媒体技术。3、设置课堂教学情景。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环节以及学生心理思维特点的不同,创设多媒体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情景可以给学生带来更加良好的体验,可以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相关的问题,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能够更集中于课堂学习,更好地进入学习状态。

(二)丰富教学资源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加强对教育教学素材的丰富,尤其是要加强对多媒体技术的利用,借助网络为学生分享更多有趣的学习素材,使得学生能够有更多自主学习的机会。比如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内容设计电子课件,将课后习题编辑成电子文档的格式传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学习。在教材建设过程中,应该要注重多样化的教材建设,针对不同的学科,应该要对教材进行创新,比如语文教学,则可以为学生提供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对于艺术类专业的教育,则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艺术作品进行赏析,对于理工类专业,则可以将各种复杂的公式用电子课件解析出来,便于学生的理解。

(三)实现网络教学

在教育过程中,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彻底改变教学形式,传统的教育教学一般要在教室中完成,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可以使得教育过程更加灵活,比如开展网络教育,借助互联网开设一些公开课,学生可以在课后连接网络进行学习。网络教育模式是一种知识传播途径,通过网络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个性化课程和学习服务,学校应该要对公开课程进行精心准备和设计,对传统的教授内容进行调整和修订,使得学生在网络上可以获得更多有趣的知识,获得更多成功,拓展传统教育的模式和途径。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应用,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方式不断改变,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也不断更新,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应该要加强对教育模式的创新,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及各种媒体平台,使得课堂教育更生动有趣,也要为学生打造更多网络课程,使得学生可以在网络上进行学习,并且可以实现知识的传播和分享,促进大家共同进步。

作者:郑涛 单位:四川航天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马毓.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教学中的多媒体应用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6(02).

[2]王闯,李娟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5(10).

[3]龚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1(02).

第二篇: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与学

摘要:信息技术是学生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也是学生学业考试的必考科目,因此,为了培养学生信息能力,提高现在学生的信息素养,便有了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这一门学科教育。怎样更好地实施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的教与学也已经成为教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如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上好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完成教学目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生主观认识;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计算机信息技术被列为学生学业测试的必考课目,因此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高一和高二学生的必修科目,那么信息技术课该怎么上,根据自己两年的切身经历主要结合当前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谈一些我的观点和想法。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信息技术和网络世界是根本

1.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在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教学课堂上,许多老师都可能会遇到同样一个问题,那就是学生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一开始都是具有非常大的学习兴趣,但是很快,这种学习兴趣就会减小,甚至上过几节课后就开始厌倦,学生玩的兴趣要比学的兴趣浓,导致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效率低下。课堂上老师讲授教材上的内容学生不感兴趣,觉得不好玩,信息技术课没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受不到升学等压力,学生把它当成用来娱乐的课程,自然就不会用心去学。而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直接代课教师,就需要改变学生的这种心态,使得学生能够正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首先,基于学生都是好奇、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代课老师就需要根据课堂需求制定合适的课堂纪律,学校也可以制定相关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相关管理规定,使得学生明白计算机信息技术课也同其他文化课的学习一样重要。其次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代课老师要让学生明白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课堂上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当然,教师要保证制度的执行,不能让制度成为“摆设”,避免学生下载、安装和运行游戏的情况发生。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渐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的娱乐功能。由于现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课需要与网络对接,而我们知道,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对于计算机信息技术课,许多学生的兴趣来源不是学习这门学科,而是对于网络娱乐功能的热衷。由于学生好奇、好动、贪玩却又自制力较弱,很容易被形形色色的网络娱乐功能所吸引,比如网络聊天、游戏等等。当然,我们不能因此而评定哪些喜欢网络游戏和聊天的都是品质恶劣的学生,因为爱玩是每一个人的天性,只是学生的自控能力弱一些而已。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忽视这些网络娱乐功能带来的危害,至少说明了网络带来的一些不良影响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影响到了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因此,作为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老师,就需要对那些自控能力弱的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比如告诉他们,这些游戏还不好玩?想不想自己也能够去创造这些游戏?那么从现在就好好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课,将来自己创造自己更喜欢的游戏!3.引导学生努力规范网络行为。由于现在计算机网络信息的普及,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离不开对网络的使用,那么学生在学习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同时,接触网络的机会就会很大。而现在网络信息庞杂,什么样的信息都有,学生又处在各种价值观形成的阶段,很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其产生错误的网络行为。因此,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上,一定要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引导其正确的网络行为,避免其产生“不正常”网络行为。首先是及时发现,避免学生养成不正确的网络行为习惯,因为习惯一旦形成便很难再改。其次,发现学生有这种不良行为时,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教育方式,引导其正确的网络行为。

二、精心打造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是核心

1.精彩课堂,导入是关键。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应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不同的导入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形成探索问题的心理愿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给学生提供一个主动参与、敢于创新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自由发挥,快速应变,激发上进心。2.高效课堂,方法是核心。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教师的教学方法往往直接响学生的学习方法,“教无定法,但教定要有法”。在计算机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代课老师一定要随时关注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与掌握情况,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可以采取课堂分组教学,对已经掌握知识点的部分学生,可以让他们预习新的知识内容,对于还没有掌握知识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进行单独讲授。教师授课的过程实则是一个个对理论进行探索和修正的过程,理论多种多样,那探索的方法就不能一成不变,针对各异的教学内容,需要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3.提高教学效果,评价是手段。信息技术学科中的作业易被教师所忽略,作业是课堂教学活动重要环节之一,教师布置合理、适当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巩固学习效果。同时需要注重教学评价,促进师生的合作、交流与发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的评价必不可少,教学评价要及时、合理、多维度,同时也不可忽略学生对教师的评价,评价的功能在于它的导向功能、激励功能和教学功能。评价的原则是:以激励为主,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也是新课程的一亮点,强调评价的激励性,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才能,激励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注重过程评价和自我灵活,使评价活动成为学生学会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过程。

要上好信息技术课,首先应该帮助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树立正确的认识和良好的学习态度,同时加大课堂教学力度,认真把握每个教学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努力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同时融入情感,了解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学习,从而培养学生持久性学习的习惯,相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将会得到改善。

作者:韩双竹 单位:大庆油田第一采油厂信息中心

参考文献

[1]李武,周雄伟.浅谈信息技术课堂中的教与学[J].教师,2009(6):86-86.

[2]黎联.浅析信息技术课程的教与学的评价[J].科技资讯,2006(9):138-139.

[3]周宏斌.小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教与学浅析[J].考试周刊,2013(A5):128-128.

第三篇: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建设的研究

【摘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在各个高校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教师进行专业知识教学的重要手段,在知识传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高校进行多媒体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是实现我国素质教育、全民教育,是推动教育知识的普及和发展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针对在高校当中计算机多媒体建设的研究分析,探讨在多媒体建设当中遇到的问题,为更好建设多媒体教育提供对策。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建设;高校;对策

1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从我国进入到信息网络时代下,我国多媒体技术得到较快程度的发展,它渗透到生活当中的方方面面,给人类的工作和学习带来巨大的便捷[1]。多媒体教学具有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优势,具体表现为:(1)多媒体传播内容丰富多彩,能够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的教学内容多媒体具有图、文、视频、音频等重要特征,它可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只单单依靠文字来讲解知识。它可以把语音处理、图像处理、视觉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可以把他们进行处理、分析,促进传播内容的丰富性和容易接受性,让更多学生都能从教学当中获益,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并且,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下进行教学知识的创新,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更好掌握知识和接受新鲜知识打下坚实基础。(2)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让学生在教学当中发挥着主动性作用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很多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内容和学习任务都是由教师来安排的,学生只能被动接受教师的安排,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步骤,只能处于被知识灌输的状态之下[2]。而多媒体教学就打破这一模式的局限,学生可以按照自己实际需求和学习兴趣来安排学习,在自己不懂得地方多花费时间进行学习,在自己充分掌握的地方可以选择跳过。这种模式很大程度上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例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不懂的地方与计算机进行讨论,让计算机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和提高学生自身水平。(3)多媒体教学可以便于教师对于学生的管理和辅导,让学习更具有针对性多媒体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教学模式,它是可以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反映给教师,让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教师就知道学生在哪些内容当中遇到问题,在哪些方面当中不知道该怎样解决。这很大程度上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让教师的教学更具有针对性,让学生学习更具有效率,从而更好针对学生具体情况进行实际教学。利用多媒体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从中受益,并且学生还能从中节省时间,把自己不懂的知识及时反映给教师,避免问题的积累造成学生学习动力的降低。

2在推进多媒体教学遇到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对于提高学生成绩,促进学生知识的丰富性和学习积极性提高。但是,在推进多媒体教学过程中,还是会遇到比较多问题,影响教学过程多媒体的实现。(1)学校缺乏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让推进多媒体教学变得困难。多媒体教学需要资金来改善目前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学校给予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学校资金有限,不能很好为多媒体教学提供支持[3]。并且,在多媒体教学实现中,需要计算机技术的引入,需要好的计算机编程软件来保证多媒体教学的实施,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多媒体教学。(2)学校教师对于多媒体教学了解不够透彻,不能够从内心当中认可多媒体教学。在很多学校教师当中,仍旧对传统教学模式认可度较高,对于多媒体是如何进行教学不够理解,不能够很好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3)学生自我学习能力还是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创新。学习是需要学生从内心当中充分重视起来的,它需要学生能够真正认识其中的作用,提高自己对于自我学习的认识。

3更好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策略

推进计算机多媒体教学需要学校、教师、学生三者之间联动协调,让各个部分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而为实现多媒体教学提供支持。多媒体教学需要协调配合,让整个学习过程不再那么难,更好让学生从多媒体教学当中获得利益,更好促进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为实现素质教学和人才强国战略发挥出各自的作用。(1)学校要提供资金和技术来支持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的实现学校要积极重视对于多媒体教学的重视,需要投入精力到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学校要给多媒体建设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让多媒体教学能够有硬件设施的支持,这样才能更好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并且,学校要积极重视对于技术的引入,让多媒体教学变得更加科学合理,让其为学生实践教学发挥出重要作用。积极对多媒体教学程序和教学软件进行丰富和创新,让其更好满足当下学生对于知识的需求,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学当中学到更多知识,让多媒体教学不只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可以在实践当中得以实现。(2)教师要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它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和传播者,只有他们正确运用多媒体教学才能更好提高我国高校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教师要积极学习如何运用多媒体教学,让它正确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的获取。并且,在教师的实际运用中,就知道以后多媒体教学应该如何进行改革,促进多媒体教育更好地发展。只有在实践当中可以检验多媒体教学的作用,让多媒体教学朝着更高水平去发展,促进教学能力的显著提高。(3)学生要重视自我学习能力提高,让自己在多媒体教学当中获得最大的效益在多媒体教学当中,提高学生的成绩是最终的目的。这种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让学生能够在多媒体教学当中获得最大的效益。首先需要学生能够重视自我学习能力,因为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学生自我进行学习和提高,让学生在教学当中针对自己不懂的知识进行综合,让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更好让学生自我成绩得到稳步提升。并且,在多媒体教学当中,需要学生及时反馈自己的学习情况,让学生遇到的问题得到最快的解决。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作者:王兴武 单位:咸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参考文献】

[1]郭颖.论教育信息化在现代外语教学中的作用与实现途径[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04)

[2]傅俭.高校多媒体教学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苏高教.2011(01)

[3]杨满福,林雯.论高校多媒体课堂教学的质量困境与出路[J].电化教育研究.2009(10)

第四篇: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计算机越来越普及,计算机教学应用越来越广泛,伴随着这个过程中的精神因素不可忽视。本文主要是对计算机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而阐述动机理论在计算机教与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发挥动机理论的积极作用。精神因素很多,为什么研究动机因素呢?因为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满足个体需要的状态,是行为的主要动力,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动机理论;计算机教学;教学策略;成就动机

学习动机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具有积极作用,它是教学得以实现的关键性因素。调查发现,当前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日渐低下,教师有必要将提高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1、近现代对动机理论的研究

1.1动机理论种类繁多

很早以来,就有对动机理论的研究。先人们对人们的行为已不再像兽类一样,将行为单纯的看作是满足自身生理需求的物理需求。而是将角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从而探索人们为什么会有这种行为,并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分支。动机理论是可以解释行为动机的本质及其如何产生的学说体系。这是现代人记录在互联网上对于动机理论的定义。暂且不谈近代人对于该理论的阐述,我们在这里仅仅探究它对于教育的能动作用。

1.2成就动机理论和认知论的动机理论

最初是莫里研究动机理论,而后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和心理学家约翰•威廉•阿特金森又分别推动了该理论的发展。麦克利兰通过研究发现,成就动机低的人,一般选择危险系数小而且容易的职业;相反成就动机高,则喜欢从事新奇且前人未尝试过的工作。阿特金森又进一步发现,在学习活动中,如果出现了问题,那么一个人反应的强度是由内驱动强度,到达目标的可能性和目标对主体的吸引力共同决定的。当难度很小,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很大时,目标对主体的吸引力却越小;反之,当难度很大,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很少时,挑战性很大,个体对他的兴趣却反而增加。对于学生来说,如果按照老师的要求,简单重复学过的东西,或是被逼迫去做不可能完成的事,他是不会产生任何兴趣的。只有在学习那些“懂,但是还有不太明白的”的东西时,学生才会感兴趣,而且更想要学会它。只有在既适应又不适应(中等难度)的情况下,才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当问题的难度在能完成和不能完成之间的百分之五十时,兴趣是最浓厚的。而认知论的动机理论是由期望理论和归因理论两部分组成。一个人期望什么,实现的可能性有多大,这些问题均可有期望理论原理解决。这样来看呢,目标就成了动机的决定力量,一个人的期望越大,那么他的动机越大,或许,他的收获越大。那么,一个人做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做而不那样做呢?归因理论就解释了这个原因。当然,它是辩证的。他可以将成功归结于自己的能力,将失败归结于外因;他也可以将原因归结于其他。显然,归因不一定正确,但是它却反映了一个人的思维方式,由此,也决定了他怎样去做事。这两种理论,或许会对计算机教学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2、动机理论对计算机教学的指导作用

2.1现代计算机教学中的问题

依我之见,现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形式上拘泥于课本,教学过程固化。现在计算机教学很大一部分时间是在课本上完成的。试想,本来是要去实践的东西,而却靠你去用想象力去思考,在大脑里完成一个编程的过程,这将是一个枯燥的过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何来动机之说?二是内容上不符合人认知的自然规律。比如在上C++这门课程时,一开始就介绍C++的特性,与C语言相比的区别,就好像是让未学会走路的婴儿学习跑步,迟早是要摔倒的。

2.2动机理论如何作用于教学

陈平说,学习需要,信心,情商共同组成学习动力系统。而学习动力的强化是内外结合的结果。如果教师提出合理要求,建立可行性的目标;适当调整课堂教学过程,学会开发学生的动力,使其化为学生的日常学习习惯,这就是激发学生主动去学习的关键方法。一个缺乏学习动力的学生是不会主动地去接受知识的。根据以上总结的动机理论,就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做出一些改变。比如,减少一些课堂教学,多一些实践类的课题。让学生有目的的去学习,也就是说目标是动机的决定力量。当他遇到问题时,他会有方向的去寻找解决方法,这样主动地去学习,学习效果将是事半功倍的。除此之外,在教学内容上,如果不是生硬的去讲c++用来干什么,而是告诉学生它的执行过程,知道为什么,我想,学习者更容易接受。与其告诉学生一个程序如何编写是正确的,倒不如让他自己探索,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不断犯错,不断纠正,激发他对真理的探索动机,这样,反而会学得更多,印象也更深刻。老师应该转变角色,老师不应该是知识的传递者,而应作为学生探索真理的引路人,在学生迷惑的时候,能够做到的是去引导学生,如果全权负责,像是照顾一个婴儿一般,扶着他练习走路,那么他很难走出老师的庇护。相反,得到了老师的引导,创造出一个问题情景,就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通俗来讲,任何人都是有好奇心的,有了学习的动机。

2.3学习的“成功与失败”

一个追求成功的人,会更愿意选择最容易的任务去做,因为他喜欢享受成功;避免失败者则更愿意选择胜率比较小的任务,因为这种任务能给他们最大的挑战,他们更有动力去做;相反,他们对于完全没把握或是稳操胜券的任务,兴趣很小,甚至毫无动机。其次,对于失败的归因也会影响学习的行为。当一个人将成功归于能力等内部原因时,他会感到骄傲,自豪;而将原因归于运气等外部原因时,则不会那么的乐观。由此可见,正确运用归因理论,学会引导学生适合的总结,也是教学中的重要一环。当然,对于学生个人来说,也要学会正确总结原因,学习戒骄戒躁。

3、总结

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传授知识;学习,也不是机械的接受知识。在知识的交互中,要时刻保持浓厚的动机,才会受到更好的效果。

作者:赵魁 单位:陕西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从动机理论谈情景依赖性理论知识的有效教学[J].韩国志.当代职业教育.2010(04)

[2]高校计算机类课程的创新教学研究[J].谭虹.广西教育.2016(03)

第五篇:提高中职院校计算机教学水平

摘要:信息技术已经无处不在,它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生活上的便利,还可以带来更多的求职机会。对中职院校而言,需要全面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认真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给学生必要的实习机会、强化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面的学习潜力就能够最大化地发掘出来。

关键词:中职、计算机、教学、水平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衣食住行的哪方面,现在只要轻点智能手机就可以完成网上订购、网络支付、网上评价等一系列流程,比如可以通过年交易额达3万亿的“淘宝”平台完成网上购物、通过“美团”等团购网站低价团购美食、通过“安居客”等网络平台租售房子、通过滴滴专车等平台网上预约交通工具等,而且在当今信息时代宅在家里就可以实现购物的免费送货上门、预约专车的上门接送等服务,信息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服务通过网络就可以更快捷、更加低廉地获取,人们的生活比原来更便利、更高效了。这对于中职院校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学生而言,计算机信息技术不仅意味着可以给自己的生活带来便利,还能为自己今后的职业生涯提供更多机遇。目前中职院校的学生虽然平均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但是这些学生往往很年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特别是平时对计算机也有所接触,具备一定的基础,只要能全面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的兴趣、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好互动式教学、认真辅导学生完成课后作业、给学生必要的实习机会、强化学生学以致用能力、善于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生形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相信中职学生在计算机学习方面的学习潜力就能够最大化地发掘出来:

一、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全面提高学生的兴趣,才能全面调动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当今这个计算机信息技术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的今天,相信每个学生入学前对信息技术都有所接触。笔者认为,让学生亲身体验通过计算机网络信息时代带来的更快捷、更低廉、更便利、更高效的服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计算机相关课程学习的兴趣,是一种较好的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兴趣的方法。

二、善用多媒体手段教学

计算机相关课程的教学活动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方式进行,比如电脑、投影仪、视听系统等,还可以利用网络课堂、视频会议系统等方式进行。善于运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授课,不仅可以使计算机相关课程更加丰富多彩、绘声绘色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还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还能对课堂课程进行录音、录像,必要时可以复制给学生,方便学生课后进一步复习相关课程。利用网络聊天平台也是一种很好的对学生进行教育交流的方式:利用网络聊天平台不仅可以进一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实时详细解答学生的问题,还能通过交流进一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以及思想动态。

三、认真辅导学生做完作业

中职院校的学生往往学习基础不是很好,一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课堂上,教师往往按照自己的教学计划授课,难以全面掌握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学习、掌握情况,而布置的课后作业则能较好地反映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后,还应该针对教学的知识点、重点、难点等内容有针对性地合理布置课后作业,及时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定期组织开展课后作业辅导与讲解,真正让学生熟练掌握课堂教学内容与课后作业的知识点。对计算机信息技术这门课程,课后作业应该与计算机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后作业辅导应该积极借助上机实际操作演示等形式进行,避免“光说不练”。

四、让学生通过实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

为更好地主动融入社会需求,中职院校的学生学习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日常办公室文书写作、制作各种表格、统计各项数据等计算机知识可以说大部分学生工作后都会用到,而一些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开发运用等专业性较强的知识,平日里学生接触的机会不多,学习的过程较为晦涩。因此,将跟计算机信息技术关联较大的相关实习安排到学生的教学计划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还能让学生提前了解相关工作岗位所需知识,指引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工作岗位。

五、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不仅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而且更是对学生是否真正掌握所学知识、是否真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检验。同时,还能够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六、让学生学会自学

学生能否成才取决于学生先天资质、学习基础、刻苦努力程度等内因,教师教学行为只是学生学习成功与否的外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如何对通过自学来解决学习、生活甚至今后工作上的困惑是“授人以渔”的根本之道。通过利用图书、期刊、报纸、杂志等传统方式可以加强自学能力,在当今这个信息技术日益普及的时代,通过互联网进行自学则是一个更高效、更灵活、更加有针对性的自学方法:通过互联网不仅可以查找、下载到一些相关知识的教学资料、教学视频、重难点解析等知识,一些大型网络互动论坛、微博、微信等平台注册的高手达人比比皆是,甚至可以实时互动地解答网友的提问。

七、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才能与时俱进

活到老,学到老。在当今这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年代,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及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很快,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新理念层出不穷。要想紧跟时代的脉搏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知识,就必须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随时为自己充电:学生可以通过各种网络信息平台特别是一些专门的计算机信息技术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随时关注计算机信息技术方面的最新前沿知识,及时加强学习,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养成终生学习的好习惯,方能保证自己的知识储备不落伍,方能与时俱进地在计算机信息时代前沿纵横驰骋。

作者:张丽 单位:云南省林业高级技工学校教务科

参考文献:

[1]杨鹏,胡兆方.计算机网络教学体系与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12).

[2]张俞玲.浅谈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和能力培养[J].才智,2015(32)

第六篇:“互联网+”慕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在各行业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教育行业作为国民普遍关注的热点,也加入了“互联网+”的改革应用行列中。本文将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与“互联网+”慕课教学模式的优劣性,进而探究出两者科学的结合模式,以完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互联网+;慕课;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互联网+”的核心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各行各业的发展。曾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因此,“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尤为迫切,将慕课与传统教学模式有机结合,促进教学改革与发展,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本文将通过分析“互联网+”慕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应用,探究出科学合适的新型教学模式,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缺点

计算机基础课程是针对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学生开设的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操作性、应用性极强的学科。高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掌握相关办公软件,以便为未来的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目前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学方式和教学设施的落后

一般来说,计算机基础课程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同时结合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然而,仍然存在很多高校,尤其是文科类院校,学生人数的增加与教学设施增设不相匹配,导致供不应求,大大降低了学生实践操作的概率。而且,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期末考核,也大多选择机械地书面笔试,考察学生的记忆能力而不是应用能力。这种教学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二)学生水平差异大,众口难调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和现代化进程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因人而异。因此,学校很难制定出合理科学的教学规划以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授课内容过于简单或进度太慢使得一些熟练掌握计算机的学生难以领略新的技术,浪费时间和精力;反之,则忽略了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使得他们跟不上进度,甚至自暴自弃,产生厌学的心理等。

(三)教学内容枯燥无用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一般只包括Windows、Office等操作,而且多是应试教育,与日常工作办公脱节。很多学生学完后仍然一知半解,对实践操作方面完全没有帮助。而目前,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都有熟悉办公软件、财务类软件等硬性要求,大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标准。这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形同虚设,学生必须通过课后的努力自学来提高自身的计算机应用水平。

二、“互联网+”慕课的简述

慕课是“互联网+”在教育行业的有效应用,是指通过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等,将课程资源在互联网平台上共享,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的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能够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创造互动交流的沟通平台。慕课教学日益受到公众的广泛青睐,它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一)大规模性

慕课具有丰富的优秀教学资源,几乎遍布全球各地。各国知名大学的课程多有涉足,且种类繁多,几乎囊括了所有学科。同时,其学习者也来自各个地区,各个阶层,不受国籍、地域等外部条件的限制。这种大规模化的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模式所无法实现的。

(二)在线性和互动性

慕课是一个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任意课程,没有时间和地域的限制。而且学习者可以自行安排学习进度,可以重复观看,以适应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学习学习效率。同时,慕课还建立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平台,使得学生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和得到反馈,学生之间也可以相互讨论和相互鼓励,极大地激发了学习的乐趣和动力。

三、“互联网+”慕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相关应用

通过讨论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病与慕课教学的优点可以发现,慕课极大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僵化、死板的缺陷。将慕课应用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将极大有利于高校教学水平的提升。

(一)制作慕课课程

各高校可以针对本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组织有经验的教师,讨论制作慕课课程,或者对已有的慕课资源进行整合加工,改进为适合本校教学的课程。

(二)完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奉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对理论部分应保持视频的生动有趣性,形象简易地概括出理论要点。对于实践方面,应当采取典型工作任务实际演练等具体操作模式,显而易见的将具体操作呈现给学生。

(三)课堂教学与慕课相结合

学校可以设置双向选择模式,对于时间安排规律的学生,可以选择传统选课模式,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引入慕课课程。而对于那些时间有冲突的学生,可以直接选择线上慕课模式,只要学习完所要求的课时,并在线完成课后作业等,就可完成学习。这为基础不同的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环境和教学进度,真正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

(四)通过慕课平台在线交流

慕课平台创造了学生与老师的交流渠道,使得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请教老师,及时答疑解惑,加快了学习效率和学习进度。同时,学生之间可以相互交流,促进个人素质的提高。

四、结语

“互联网+”慕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与掌握计算机理论和实践知识,实现教学资源共享,营造符合时展的教育环境。但我们不能因此一味地摒弃传统教学模式,而应将两者有机结合,创造出最有利的教学模式。

作者:张波 单位:桂林市旅游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章雁,“互联网+”时代《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海峡科学,2016,(09):87-89.

[2]向华.,微课在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01):157-159.

[3]胡倩文.“互联网+”时代下的微课教学有效性探索——以高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20):156-157.

[4]代咏梅.慕课在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4):244-245.

[5]刘美芳,殷晨.“互联网+”慕课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电子制作,2016,(20):64.

第七篇:计算机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研究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计算机教学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但计算机教学改革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利于计算机教学效果的达成,更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必须给予重视。本文系统地阐述了计算机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路径,旨在推动计算机教学改革进程。

关键词:计算机课程教学现状教学改革

在网络时代,计算机逐步深入到千家万户,深入到我们日常工作和学习中。可见计算机知识的重要性,如果我们不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相关理论知识,实现计算机的熟练操作,那么势必导致我们难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难以应对激烈的职业竞争,为此,各院校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快计算机教学改革速度,提高计算机教学水平。

1、计算机教学现状

(1)生源情况不容乐观。根据相关调查显示,计算机专业新生基础水平相差较大,部分学生计算机水平较高,对于相关软件能够实现熟练的应用,但还有少部分学生对于计算机可以说一知半解,缺少计算机基础操作技能,这就给广大计算机专业教师提出一个难题,在课堂教学活动,如何才能够实现针对性教学。(2)学习兴趣不高。计算机专业中的较大一部分学生为文科生,这些学生对计算机专业缺乏必要的兴趣,对计算机组成原理等理论性较强的课题难以理解,导致课堂上听课效率不高,学习积极性得不到提升,学习兴趣难以实现。(3)教学模式单一。众所周知,计算机专业教学大多在机房进行,教师通过电脑来实现对学生的教育,这就导致教师难以通过每位学生的面部表情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反映情况,师生互动较差,往往教师在主机上讲课,学生在分机上各做各的,一堂课结束下来,师生双方都没有什么收获。

2、计算机教学改革模式的创新

(1)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与其他课程不同,计算机基础课程理论性相对较强,学生在课堂上很难实现深入的理解。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将一些基础知识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将复杂的内容简单化、抽象的内容具体,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深入了解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为学生今后的计算机学习铺平道路。(2)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灵活应用网络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绝大多数院校都建立了校园网,这使计算机教学应用网络成为了可能。教师在课堂上运用计算机网络,图文并茂的讲述计算机理论知识,加深对学生的理解。课后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鼓励学生再接再厉,不断丰富学生知识储备。(3)增加实践教学环节。计算机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教育的同时,还应当着重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不断训练学生应用理论知识的能力,采用任务教学法,为每一位学生分配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自身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同相关企业进行沟通,定期或不定期地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了解计算机企业实际运行状况,并鼓励学生在假期内到相关企业实习,了解行业发展方向以及自身实际情况,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也应当在深入了解学生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差异和兴趣爱好,设计不同难度的课题,实践针对性教学,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帮助学生完成从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4)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各院校应当不断提升计算机课程授课教师的能力,使其能够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到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各院校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首先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各院校可以通过建立计算机专业教师培训网站的方式,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网站中的内容可以包括计算机行业发展问题;教学重点难点等等。其次,各院校之间也应当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通过委托培养的形式,实现教师之间的工作转换,从而提升各院校教师的综合素质。再次,加强对教师的意识教育,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够树立爱岗敬业的精神,不断学习,不断掌握新技术,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最后,定期选拔优秀教师出国进行深造,使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迈向更高的台阶。

3、结语

总而言之,想要进一步提升我国各院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水平,相关教师就应当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根据计算机课程特点创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积极作用,培养教师的专业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陈昌爱  单位:河南中医药大学

参考文献:

[1]石苗赵秋毅.创新教学模式提升职业院校计算机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

[2]宫洁,朱莹泽,刘长勇.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研究与探索[J].电子测试,2017,(01):127-128.

[3]晏莉娟.面向创新创业的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4]赵娟.中职护校创新型计算机实训教学模式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4.

第八篇:虚拟计算机技术在计算机教学中的运用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技术也得到迅速提升。在我国成功步入到信息化时代后,不难发现,计算机已经深入到我国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计算机得到充分的运用,不单单可以将我国社会主义进行更好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有着一定的提高,更让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完善,但这也要求,教育者要结合计算机将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中进行应用,才能使得我人才輸出得到保障,进而我国经济建设得到了一定的保障。

1、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积极作用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数学是建立在定义、定理、公式基础之上的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并且表现为逐级抽象的发展过程,随着数学的发展,抽象的程度越来越高,数学的抽象性不但表现在数学概念、数学理论是抽象的,而且表现在其数学方法也是抽象的。(2)化静为动,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某些教学重点、难点的教学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进入课堂,可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形象化,尤其计算机能进行动态的演示,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利用这个特点可处理其他教学方法难以处理的问题,并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增强他们的直观印象,这就为教师解决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效果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3)提供直观材料与模象,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在教学中,学生的感性材料主要是在直观的教学形式下,通过感知、表现和再造想象等心理活动获得的,直观教学是为学生提供必要感性材料的有效途径。

2、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目标、任务不明确,为教学而教学。计算机教学不只是为了教会学生对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而是应注重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搜索、获取信息,并利用所获取的信息去分析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2)教师缺乏一定的计算机应用技术能力。计算机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新事物,许多人对它的认识还很肤浅、很不系统、专业。(3)学情把握不准。当今社会有些发达地方计算机已比较普遍,而有些贫困地方还难以接触到。来自同一地域不同家境的学生,计算机水平也参差不齐,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与热情也不同,而教师讲课时对所有的学生却一视同仁,从基础的计算机发展史、二进制转换、键盘结构等讲起,这就难免使基础好、好奇心强的学生觉得教师讲的内容味同嚼蜡,缺乏新意,慢慢地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消失殆尽。这样,不仅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和求知欲,还造成了学生对计算机课从一开始就认为教师教学水平低,所学知识陈旧的偏见。

3、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应用计算机

(1)用多媒体辅助软件进行课堂演示利用计算机进行课堂演示,通过精心设计的动画、插图和音频等,可以使抽象深奥的数学知识以简单明了、直观的形式出现,缩短了客观事物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帮助学生思考知识间的联系,促进新的认知结构的形成。计算机的动态变化可以将形与数有机结合起来,把运动和变化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由形象的认识提高为抽象的概括,这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会起到很好的效果。同时,在这里也应注意,计算机的演示只能是帮助学生思考,而不能代替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当恰当的给予提示,结合计算机的演示帮助学生完成思考过程,形成对概念的理解。(2)利用计算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传统的数学教育由于多方面的限制,片面强调了数学演绎推理的一面,忽视了数学作为经验科学的一面。现在,计算机强大的处理能力为数学的发现学习提供了可能,它的动态情境可以为学生“做”数学提供必要的工具与手段,使学生可以自主地在“问题空间”里进行探索,来做“数学实验”。教师可以将更多的探索、分析、思考的任务交给学生去完成。(3)利用计算机复习、作业在课后,可以利用辅导软件来巩固和熟练某些已经学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完成任务的速度和准确性。辅导软件把计算机变成了教师。这种课件不仅提供文字、图形、动画视频图象,还有语音解说和效果音响,文、图并茂,具有很好的视听效果。教学内容的组织多按章节划分知识点模块,学习者可以根据需要自取进度,个别系统逐步深入地学习,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内容。这种课件能够补充课堂学习的内容和加强概念的学习。交互性、及时反馈和足够耐心的优点使得数学辅导课件非常有用。

4、浅淡计算机辅助数学教学的误区

(1)重视形象思维,忽视抽象思维。电脑的特点是能够使静态变为动态,抽象变为形象,但是过多地使用电脑,把一切抽象问题都形象化,又不利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2)流于形式,代替传统黑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计算机是无法与人类复杂情感进行交流,如一味地追求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会把本应由教师讲解的数学内容变成计算机多媒体展示,把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亲切的互动沟通变成冷冰冰的人机交流。在教学中老师准确精当的讲评,合理有序的教学步骤,优雅亲切的教态,生动幽默的语言等人格魅力,以及通过师生间情绪相互感染,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这种良好的教学效果和对学生心理产生的正面效应,是多媒体所不能代替的。(3)多媒体授课内容过大多媒体教学的课堂容量普遍要比传统教学容量大。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手段,教学节奏明快,练习转换、环节交替紧凑,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供大量的信息,实现单元的整体教学或跨单元的对比教学,增加实践练习的数量,提高思维信息的活动量。如果制作的课件在一节课出现过多的数学内容,一般水平的学生听课会深感吃力,对许多教学内容,特别是新的知识、重点、难点难以理解和掌握。

总之,计算机技术开始逐渐走进千家万户,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较高信息素养和信息能力的优秀人才是身为计算机教育者的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我们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既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学,实现信息与教学整合;促进全体学生计算机修养及其综合素质的更好提升与进步。相信,在教师的不断努力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计算机有效教学课堂一定能够早日实现。如此方能推动计算机新课改的广泛实施与普及,为切实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素质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作者:毕豪 单位:武昌工学院

第九篇: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策略

摘要: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不仅只是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创新信息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在软件的使用上,本文针对目前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这个问题,浅谈就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关键词:信息素养信息意识教学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中,必然会大量地使用各种信息机器,也可能使用计算机的时间占相当大的比例,所以不少学生甚至教师也认为计算机教学就是计算机和软件的操作技术,计算机教学就很容易将大多重点强调计算机的软件使用上。

二、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信息意识的有效策略

教师教学的思维往往被教科书左右,而一般的计算机教科书往往又侧重知识体系的完整和软件使用,却很少顾及学会这些技术对学生有什么用,能解决什么问题等。如果教师被这样的想法所禁锢,就很难设计出基于信息素养的任务来。在教学设计中,老师应当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对问题原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注重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有关的信息科学的过程。

1.创设有利于获取信息的问题情境

把信息知识融入一定的现实情景中,由现实问题引入信息基础知识,并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充分体现了信息基础的实际应用价值。在确定需要探究解决的问题之后,由老师创设能体现真实问题的情景,把信息知识融入一定的现实情景中,由现实问题引入信息基础知识,并与实际问题紧密相连,学生通过教学亲临其境,感同身受,巧妙地变间接经验为直接经验,将知识学活、用活,它重在研讨,妙在“引发思考,集思广益”;是以信息加工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属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范畴,学习者带着真正的“实际问题”进入学习情境,让其通过对周围环境和事件本身的分析、讨论、交流,将学生的学习直观化和形象化,把学生带入“现场”,通过实践和体验,是形成一定的观念、态度,掌握一定的方法。在这一阶段中学生实践、体验的内容包括:在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小组合作讨论及各种形式的人际交往与沟通;这样学生就能够在实际的问题分析中发现信息处理存在的问题,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探索实践、激发学生的联想、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的方案,以科学的态度解决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的信息式的提问意识

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培养学生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和信息利用的课程,而不是获得计算机知识与计算机软件的使用课,提什么问题,怎样提问题,就显得很重要,教师不仅要指导学生获得一些科学基础知识,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学信息、用信息素养的能力,教会他们认识周围信息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在认识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提问是当好向导,引好路,为启发和帮助学生提问服务。所以在学生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为了促进探究活动的深入,教师要发挥好“促进者”的作用,教师一方面可以提出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的问题,另一方面可以提出不同的或反面的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的能力,将兴趣转化为适合探究的问题;老师在创设情境时要引发、呈现矛盾现象及其不同解释,引导学生提问题的兴趣,收集各方面的信息,促使思维不断深化;对已有信息做多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探索信息的内在联系,得出自己的结论。解决问题的过程,并不要学生去寻求这些问题预定的、唯一的正确答案,而是重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策略以及多种可能的解释。著名的德国教育家第思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师让学生发现真理。”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来,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他们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人。通过问题解决,学生不仅可以深刻地理解课程中相应的概念、原理,建立良好的信息知识结构,而且使学生通过自主的认知活动,在教师的帮助下,掌握诸如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创造信息等信息能力,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奠定了扎实的实践基础。

3.注重培养学生对信息活用的评价和完善能力

计算机教学中,应注重学生信息活用能力的培养,作为活用能力,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技术操作能力,更应注重学生对信息活用的评价和完善,在某种意义上,对信息活用的评价与完善比具体的操作更为重要。它决定信息活用手段的选择、操作结果的评价,操作过程的完善,它对问题的解决是十分重要的。评价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仅仅只关注学习结果。计算机教学内容从传授计算机基本知识转到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和探讨。计算机教学的过程,是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也是学生的一个创造过程。在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计算机进行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自己动手,让学生进入主动探求知识的过程。评价应贯穿整个教学活动,而不只是在教学活动之后。传统评价方式是静态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将评价和教学过程结合起来,尤其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形成过程的考查。如果采用动态评价来取代传统的静态评价,将会使评价对象和范围有所突破:使之从对学习结果评价的单一范畴对知识、技能掌握程度的检查扩大到整个信息教学领域,包括对学生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信息过程的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和态度的评价以及在掌握信息技术过程中与人协作、交流的评价。

三、总结

通过教学实践,学生不仅可以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更能够有条理地组织规范需要的信息,而且使他们了解到如何根据需要和现有的条件设计一个解决方案。学生通过对所提出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提高了信息意识,培养了学生在信息社会中获得信息、利用信息、开发信息方面的修养与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最终实现从“学计算机知识”到“用计算机解决问题”飞跃。

作者:熊文贤 单位:重庆市三峡水利电力学校

参考文献

[1]郑金洲.新课程课堂教学探索系列[M].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年.

[2]陈建军.计算机应用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

[3]饶玲.课程与教学论[M].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年.

第十篇: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计算机人才需求程度越来越高,从而让更多人投入到计算机行业当中。在职高计算机教学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传授足够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同时还需要教师能够学生创新能力,让更多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得到质的提高。同时,我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收获到最为丰富的计算机知识。本文通过对当今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的研究分析,探讨职业计算机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结合教师的实际教学的现状分析讨论,致力于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重要的位置,最后要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关键字: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存在问题;解决方法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转型期阶段,由粗放式增长转变为科学性增长,从而更好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我国经济由第一产业、第二产业转型为第三产业拉动增长,这种经济发展状况下需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1]。所以,加强计算机教学对于推动我国经济发展,促进经济产业转型发挥着关键作用。同时,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也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需要将传统教学模式转化为素质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推动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这一目标,推动我国民族创新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一职高计算机教学的现状研究分析

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总体上为发展我国IT行业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培养出来一大批优秀的计算机人才。但是,我们还应该看到,职高计算机教学仍旧存在着各种问题,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产生较大的制约。这种情况不仅会影响我国计算机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时还让素质教育推进过程受到较大的阻碍,从而影响职高人才培养的效率。在职高计算机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教学内容不够丰富,不能很好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计算机教学主要内容有:计算机基本操作、office,excel,word软件的灵活运用,计算机操作系统、计算机网络和数据结构等等。这些内容需要学生能够充分掌握,能够在实际当中充分得以利用,这样才能更好地解决计算机方面中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传授相对简单的知识和理论,没有深入分析当今社会需求较高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导致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没有学到足够丰富的教学知识,不能让学生对于计算机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样,就会让学生不能很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制约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故而,丰富计算机教学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到丰富的知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显著提高。(二)教师计算机教学缺乏生机,不能很好调动起学生学习动力计算机知识相对其他知识来说比较抽象,它是计算机识别的一种理论基础。例如: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学生清晰的了解进制之间的转化、数据结构基本理论和操作系统的实现原理,让学生能够在内心当中懂得0、1的重要内涵。在教师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没有很好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让学生把计算机知识错误认为是逻辑性的知识,需要强大的数学运算能力和思维,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计算机没有较大动力。教师没有根据每天传授的知识让学生进行案例设计,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案例当中,从而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理解。这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促进学生朝着综合素质方向进行发展。(三)职高计算机教学缺乏和专业知识的相结合,让学生把计算机知识充分利用到研究的领域在职高计算机教学中,教师只是单纯进行计算机知识教学,而对怎么结合专业知识,怎么把计算机知识融入到所研究的领域缺乏实际应用。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学生学到的计算机知识是孤立的、片面的,而对于发展专业知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从而导致学生当时能够充分掌握计算机教学知识,但是在后来就会遗忘这些知识,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所以,发展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需要将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进行充分结合,促进职高教学水平的显著提高。(四)计算机教学缺乏社会实践环节,让学习与运用之间产生较大缝隙学会计算机知识并不代表能够灵活运用这些知识,需要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检验这些内容,从而让学生在内心当中加深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目前,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过分重视计算机理论的传授和教育,为了让学生能够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但是在实践上投入力度不够高,造成学生“高理论低能力”。例如:在高职院校安排将近80%的时间在学习理论知识,而只有20%时间是进行社会实践,有的学校甚至不安排实践课程。这种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导致学习与运用产生明显缝隙,影响学生在实践当中运用好这部分知识,影响培养出来的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理解投入到工作中,导致用人单位对人才认可度的降低。故而,对计算机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传授,同时还要注重社会实践,让学生既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还具备实践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实现人才综合水平的提高。

二培养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的重要性

计算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更新的领域,它不仅需要有先进的技术来支撑其发展,同时还要有创新性人才来推动其更新,实现计算机领域的迅速革新,实现我国经济朝着高科技化、高信息化方向去发展。在我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教学改革的要求,同时还是时展的要求,要让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具有丰富的知识,同时还能够为计算机领域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促进其健康有序的发展[4]。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性体现对社会、行业和个人,实现我国创新性国家的建立和实现,更好为发展我国创新领域起到关键的促进作用。(一)培养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计算机知识由于其涉及内容较多,它不仅包括基础知识:计算机理论、计算机操作系统、数据结构,同时还要让学生学习编程语言:java、php、python、C语言、C++,数据库操作:mysql、sqlserver、oracle等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学生深入的学习,只有让学生提高学习的动力,知道自己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这样学生在学习这些知识时不再认为是枯燥的,而是怀着求知的动力进行学习,这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知识内容的丰富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丰富的知识。故而,培养学生计算机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理论知识,更好地促进计算机知识的创新和发展。(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充分应用计算机知识学以致用是学习的重要目标,学生学会知识和利用知识是两个不同的层次,需要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充分应用计算机知识,这样才能最大化发展这门学科。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过程中,他们的知识储备积累到一定数量,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在实践当中充分应用,从而推动知识从理论转为实际。并且,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可以及时发现知识的重要性,知道在哪些方面、哪些内容充分应用计算机知识,更好地让知识为实践服务,实现知识的最大化利用。故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助于学生把计算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践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三)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发展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认可学校的教学能力,为学校赢得良好的社会口碑,促进社对会上对于高职院校有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这样,可以很好吸纳更多优秀学生投入到该领域,实现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水平的显著提高。例如:在燕山大学这所院校顶尖学科是计算机,它的发展正是为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教学目标,让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丰富的专业知识,同时还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创新能力,让更多学生都能在计算机领域有一个较大突破。在经过多年教学的积累,燕山大学的计算机学科在河北地区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燕山大学进行研究学习,促进燕山大学计算机得到快速发展。这个例子正是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而实现学校和个人的发展,促进两者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很好将计算机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计算机知识是一门新兴领域,它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的快速性进行数据运算,从而实现行业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很好让学生懂得如何正确运用计算机知识,运用计算机知识来发展专业行业,从而实现所学专业的革命性变革。学生一旦有较好的创新性思维,他们在内心深处懂得计算机技术的重要性,知道怎样更好地把计算机运用到专业领域上面来,促进专业领域的健康有序发展。同时,在计算机知识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过程中,能够最大化的实现学生个人能力的发展,促进计算机技术的熟练掌握和专业知识的稳固记忆。所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发展自我专业领域和提高计算机水平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的对策

培养职业高中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对于学生个人发展有着关键的促进作用,同时还可以让学校的社会影响力有进一步推进,更好地为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发展学校的计算机专业水平起到重要推动作用。在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创新能力培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充分实现学生个人得到较快发展,充分保证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都能够为社会服务,自我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得到稳步提升,从而实现我国素质教育、人才强国战略的快速实现。(一)转变教师的教学思路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教师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他们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求学路上遇到的种种问题,让学生能够得到正确的指引和帮助,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我创新能力的提高。为了达到所要求的目标,它需要教师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积极引入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实现自我的发展。1、教师要丰富学生学习计算机知识的积累,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知识不是死板的、僵化的,而是立体的,有生机的。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学习到足够的知识内涵;2、教师要改革自己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创新运用新型的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这样才能更好的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原意学习自己所传授的知识。3、教师要注重引导性的教学,充分发挥出学生求知的欲望。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充分的准备,知道该在那部分上投入力度进行学习,让学习更具有方向性。只有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率才是最高的,学生在课堂上才能收获到最为丰富的知识,让学生自我主动性得以重要提高。(二)营造创新教育的外在环境,培养学生自我创新的意识。创新环境对于发展创新、提高创新至关重要。营造创新教育环境需要教师从尊重学生实际情况,充分让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感受到温馨、适宜的学习风味。这样,只有在好的学习氛围下才能更好的进行自我创新和自我发展。并且,还要鼓励学生在进行创新,让学生对于创新不再是局限在字面上,而是运用到实践过程。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设立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比较班级学生中谁的创新思维活跃,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我的发展。同时,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要在以往的学习基础之上,充分发展创新、不断革新,让学生在人人创新的大环境下进行知识学习和努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自我的发展。(三)要给学生开辟社会实践道路,让学到的知识充分通过实践来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在实践过程中,学生才能充分发现自己哪些内容学的不够扎实,需要在哪些方面下大力度进行发展。开辟社会实践道路需要学校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扎实稳固,同时学生还能在实践课程进行自我检验,通过实践课程来发展自我计算机水平能力。例如:在学习编程语言时(java),学校要让学生在机房中进行自我案例编写,用自己实际敲出来的代码来实现某些重要功能,在实践中增长自我知识储备,充分实现学生自我能力的提高。并且,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这门课程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动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四)建立学生之间相互沟通的渠道,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能够较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让学生知道怎样做才能更好地来解决自己或者同学遇到的问题。建立学生之间互相沟通的渠道,可以让学生之间在遇到问题时可以相互讨论,积极去解决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并且,建立计算机知识的微信公众号和qq群,让好的知识能够在班级中进行迅速传播,让每个同学都能积极投身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营造出人人创新的学习氛围。

作者:俞燕萍 单位:萧山区第一中等职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崔琳.职高计算机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12,26:176.

[2]王巧莲.浅谈计算机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职业教育,2010(32):77-89.

[3]杜媛媛.如何有效进行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工作[J].金色年华:下,2010(08):201-202.

[4]段武力.基于职高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有效探索[J].考试刊,2015,(34):55-57.

[5]黄伟霞.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探讨[J].电子制作,2016,(06):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