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课件在阅读教学的运用

时间:2022-01-08 03:44:43

多媒体课件在阅读教学的运用

不管是一整册课本还是一篇课文,其容量都是有限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立足于教材的基础上,透过“例子”所指引的方向进行适当的拓展,而科学运用多媒体恰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

一、运用课件启发想象,训练观察和口语表达能力

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增加课堂容量,吸引学生注意力,拓展视野,使之耳目一新并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语文学习靠的是形象思维,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及表达技能,都可以凭借多媒体来进行有效的训练,并不断取得进步。比如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这首诗歌,为了引发学生阅读期待,笔者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夏小姐的提问,‘我’想变点儿什么呢?请你们默读诗歌,在‘我’想变成的那个事物下面画上横线。”学生开始了自主阅读,之后同桌开始交流,看看自己画得对不对。最后,学生达成了共识:我想变成“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荷叶”。接下来,笔者则指导学生读诗句,以读促讲,以读促悟,理解诗句,想象景物的美。“同学们,‘我’为什么要变成雨滴呢?”笔者此时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出课本上的那幅插图,让学生欣赏睡在绿叶上的雨滴的图片,然后要求学生以“我是一滴透明的小雨滴……”为开头练习说话,这样既培养了学生观察的习惯,又培养了欣赏、想象及表达能力,可谓“一举多得”。接下来,笔者将多媒体的运用穿插在朗读的过程中,呈现了生动的图片或影像:清凌凌的小河,鱼儿在自由自在地畅游;蝴蝶在花丛中快活地飞舞、嬉戏;蝈蝈在草丛中唱着动听的歌儿;星星在天空中快活地眨着眼睛,一新月挂像小船似的挂在天空;碧绿的如同圆盘一样的荷叶站立在池塘里,为鱼儿遮挡太阳。需要注意的是要先朗读诗句,边读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让头脑中浮现出一幅生动的图画来,然后再呈现图片,帮助学生印证想象,将其带入情境之中;而如果先呈现图片或影像,则会限制学生依据文本语言进行思考和想象的机会。上述案例中,笔者有效地运用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已有经验,来回忆、想象文本的情境。由此可见,媒体设计要跟学生的需要紧密结合,选准呈现时机,用在关键之处;要有助于引发学生的遐想,进入美妙意境。

二、运用课件突破教学重难点,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理解

俗话说,“好钢用在刀刃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也是这样,要把它用在突破教学重难点上,促进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感知与理解上。这样才能显示出它的“威力”,真正体现教育现代化。如果教师不分轻重缓急,不论青红皂白,频繁地使用媒体,注定会分散注意力,扰乱思维,造成教学效果的低下。因此,教师进行多媒体设计,要在吃透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三思而后行”并确保“行”之有效而不是“劳”而无功。比如教学《春笋》第1自然段,笔者指导学生充分地读,边读边回想自己曾经听到过的春雷的声音,然后指导说话:想象春雷可能在说些什么,用一两句话写出来。在学习第2句时,由于我们这个地方的学生很少见到过春笋,存在较大的陌生感,于是在朗读句子之后笔者趁机用课件出示了“雨后春笋”的图片,并动画演示春笋成长的情状,逼真地再现了“冲破”“掀翻”两个动作,促进了学生对重要词语的理解。这样设计不仅让学生真切地看到了春笋成长的过程,而且增添了语文学习的趣味性。教学多媒体的使用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能够创设逼真的情境,让学生跨越时空距离,看到生活中不易见到的事物,拉近学生与陌生事物的距离。小学语文教材中好多课文融叙事性与说理性于一炉,文质兼美,脍炙人口。因此,教师要运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文本所描述的人、事、物最为本质的特点,展现其与众不同之处,以培养学生感知、鉴赏能力,增进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三、运用课件训练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度解读

笔者发现一些老师运用课件常常不自觉地步入了误区,在学习某篇课文时,他们总习惯直接用多媒体呈现某一事物的图片,让学生“看图说话”,其实这样做,学生的话语依旧会停留于“书本语言”,而不能用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来描述。比如教学《麋鹿》,在学生阅读了课文中描写麋鹿的语段后,笔者出示了一幅图片,让学生判断是否是麋鹿。此举将学生引入了急于看清麋鹿的“庐山真面目”的心理状态,置阅读探究任务于辨别活动中,激发了学生潜心研读文本的兴趣。学生观察图片并再次回到课文中找依据,将图片与文字相对照寻找细微差异。交流与汇报环节,他们用鲜活的“言语”来阐明麋鹿和驯鹿的不同之处。这是一种非常高明的教法,不仅把麋鹿的形象深深地烙在学生心中,而且让学生通过反复的研读,增强了对文本说明方法的感悟及语言特色的领略。这种教法彰显了特级教师于永正所倡导的“重情趣”的理念,让枯燥乏味的说明文教学变得生动活泼;这种教法也体现了于老师所倡导的“重感悟”和“重积累”的思想。

综上所述,教师进行多媒体设计要立足于课文这个整体之上,来思考多媒体的选择与运用,并追求运用的艺术性与科学性;要走出误区,拒绝盲目使用;要相机行事,讲究效率,使之真正地服务于课堂教学,促进思考与感悟,驱动想象与联想。教师不可以琐碎的方式串讲课文,也不能把多媒体的使用设计得支离破碎,频繁呈现,扰人耳目,而重点却没有得到突出。这样的课堂,即使有了多媒体的介入,但依然会使阅读教学陷入劳而无功之境地,占据了学生思维与想象的空间,得不偿失。

作者:薛冬梅 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宿羊山镇徐楼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