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时间:2022-09-18 05:15:00

对华投资的机遇与挑战

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发表的《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如果不计卢森堡的特例(FDI流入额为870亿美元,FDI流出额达960亿美元),2003年中国第一次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接受国。中国2003年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额达到535亿美元,比2002年高出8亿美元。截至2003年12月底,全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465277个,合同外资金额9431.30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5014.71亿美元。

据最新资料统计,《财富》500强企业中已经有400多家投资中国内地,投资项目达2000多个。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跨国公司加快了投资中国市场的步伐,并呈现新的投资方式——从合资合作走向独资控股,从绿地投资发展到并购本土企业或上市公司。在跨国公司带来先进的技术设备、管理经验、国际市场渠道的同时,随着跨国公司投资规模、生产经营规模的扩大,最终将可能形成跨国公司垄断市场的局面。中国商务部公平贸易局于今年五月份公布了一份题为《在华跨国公司限制竞争行为表现及对策》的报告。报告指出,一批跨国公司目前已经利用自己在技术、品牌认知度、资金、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地位来阻碍、限制市场竞争,从而统治中国的相关产品市场。这个报告使人们注意到跨国公司带来的市场结构与竞争政策的问题。随之,反垄断、维护市场竞争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

由于我国对流通领域的开放一直采取逐步开放的方针(如表所示),所以,跨国公司投资引发的垄断问题在零售业尚未凸现出来。但是,我国在世议定书中承诺在3年内全部放开零售市场,这将使国内零售企业脱离政府的保护,以独立的姿态迎接跨国公司的挑战。

一、跨国公司对零售业的直接投资

虽然,我国商业领域对外开放起步较晚,但成效明显。从投资规模看,自1992年开始试点至今,累计已批准设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350多家,总投资额为40多亿美元,其中国家正式批准的合营商业零售企业已达46家。全球50家最大的零售企业,已经有40多家在我国登陆。从投资区位看,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西部,外资零售业已经分布在国内20个省市,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规模。从经营形式看,在进入的外商零售企业中,有大型综合超市(如法国家乐福、美国沃尔玛);仓储式会员店(如德国的麦德龙、荷兰的万客隆);便利店(如日本的罗森);超大型购物中心(如香港特区的新东安百货);商品批发集散中心(如香港特区的利联仓行);标准化食品超市(如日本的友谊西友超市)等等。至此,我国零售业对外开放已初具规模,对比加入WTO的协议和相关承诺,我国零售市场开放的程度已经比较高。截至12月11日,我国对在中国经营的外资零售企业在地域、数量和可经营产品等方面的限制将全面取消,我国零售企业将从有保护的竞争阶段走向全面竞争时代。

激烈的竞争使我国市场零售行业的利润率降低,正因为该行业利润率逐渐降低,外资如果以新建的方式进入零售业将面临着较大的风险,因此,并购成为外资进入零售业的主流方式。我国承诺,在加入WTO后3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地域和数量限制,5年内取消外商零售企业进入的控股权限制,同时取消对商品分销包括商品批发、直销等限制;这两个因素恰好给外资进入商业领域提供了契机。为迅速扩大规模,跨国零售集团均不约而同地采取并购重组的方式。随着我国加入WTO后控股比例限制条款的逐步取消,跨国大型零售企业必然沿袭其在国际市场的一贯做法,以并购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使其在短期内迅速扩大其在中国的市场份额。

二、跨国公司直接投资对零售业的影响

(一)挑战。就总体而言,我国零售业仍不够发达,尚处在粗放经营阶段。与国际上巨大商业集团相比,国内零售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规模、管理手段及营销方式等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从1995年到2000年,外资零售额平均增长速度高达42.7%,显示出强劲的发展势头。而且外资零售商进入我国市场带有一定的扩张性和长远的战略意图,“不在于当前的销售额,而在于将来的发展”,“做好3-5年的亏损,准备占领更大的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国内的零售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压力——如果不深化改革,谋求创新,提高与外商的竞争力,将会被来势汹汹的外资零售业压垮。激烈的外来竞争使国内的零售商积极地行动起来。以国美北京公司为例,在3年的保护期内,国美北京公司正以惊人的开店速度,锁定城区、郊区市场的每一个商圈展店。“圈地运动”似乎成为国内零售企业的共识。北京王府井百货公司总经理郑万河表示,公司已在北京、广州、成都、武汉等地拥有多家企业,现正在筹备其他商场的建立,预计到2005年,将拥有20家以上的大型商场,同时营业额将会翻一番。但是,从目前的形势看,虽然迄今没有外资进入电器行业,中国企业在电器连锁业占有很大优势;但在建材连锁、百货连锁和超市行业可谓竞争惨烈,而在大卖场这种业态里,本土企业几乎无一幸存。在一些城市的外资大型超市,供应商需要向其支付进场费、节庆费、店庆费、条码费、新品费、商场海报费等名目繁多的费用,已经是行业内外公开的秘密。此外,有些超市还强制供应商购买餐券在超市开办的酒店用餐;强制供应商在节日,比如中秋节购买一定数量的月饼;包括用种种借口拖延供应商的结帐时间等等。国家工商总局的报告认为,搭售和附加不合理条件,被认为是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上滥用优势地位限制竞争的一种表现。由此可见,跨国公司在零售业的垄断行为已经初露端倪。

(二)机遇。虽然外资的进入使本国的零售企业面临近乎白热化的竞争,但并不意味着,国内企业只能在强大的外来竞争下逐步退缩。反之,外来的竞争可以提升企业的竞争意识,激发企业积极进取的活力。而且,本土企业还具备外资企业难以比拟的优势。在竞争的同时,国内企业仍然面临着新的机遇。

1、外部效应。外资零售企业在华投资,给我国的零售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其一,引进了资金和国际新兴业态,推动了我国零售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有利于促进我国零售业的市场化进程和商业流通环境的改善;其二,带来了先进的管理手段及配送方式,为我国整个商业提供较好的示范作用,加速了我国零售业经营观念、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的转变;其三,激发了竞争活力,打破了国有商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及国内某些领域原有的垄断和无效率市场格局;其四,培养了一批现代商业经营管理人才,促进了商业整体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其五,带动了出口,并提供了我国企业产品进入跨国公司全球生产、销售和配套网络的机遇和空间等等。

2、内在优势。国内企业尚有生存发展空间。其一,外资零售企业对我国整个消费品市场的影响很小。据统计,目前,外商投资零售企业还不到我国零售企业的千分之一,网点数仅占全国零售网点数的十万分之三左右,其销售总额占中国社会消费品总额还不到5%。即使在自行批准合资零售企业最多的上海市和深圳市,外商投资零售企业的市场占有率也不到10%。专家认为,合理的比例应该在30%左右。可见,外资商业企业控制的还只是点和线,网和面仍是国内企业占优。其二,我国商业在竞争中不断成长壮大。1997年,当家乐福“入居”重庆时,有舆论预言,不久之后,家乐福周围5平方公里范围内将不会再有其他商业存在。而事实竟然是重庆的内资商业零售业不仅没有被垮掉,至今还拥有了几个西部之最,呈现了“鲶鱼效应”。其三,国内扩展市场尚有很大空间。我国人口多、地域广,广大的农村市场还具有很大的潜力,便利店、折扣店、大型专业店等业态在我国很多地方尚属空白,这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三、对策

(一)继续扩大内需,开拓潜在市场。中西部地区以及中小城镇及广大农村是潜在的大市场。通过增加城乡居民和农民的收入,实施鼓励消费的政策,开发这个有潜力的市场,为国内零售业的发展拓展空间。

(二)对外有序开放,对内适度保护。坚持平等互惠、逐步有序开放市场的同时,建立健全国内贸易保护政策与市场准入机制。在逐步取消对外商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后,可规划重点引进的业态,实行绿色壁垒、技术贸易壁垒。对外商直接投资的项目加以适当限制,鼓励外商投资于欠发达地区或国内企业无力经营或缺乏经验的流通领域和环节等。

(三)规范市场秩序,促进公平竞争。制定、完善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并提高透明度,明确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制定全国统一的、先进合理的商品技术标准和强制性的技术法规,对商品质量和技术标准有严格的监督机制,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经营。通过出台《反垄断法》、《反倾销法》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制止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行业中介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在国内外分销服务中的作用,利用行业组织的职能和行规行约对国内外分销服务企业进行约束和自律等等。

(四)避实击虚,特色经营。当遭遇强大的国际零售巨头的竞争时,本土零售应结合本企业自身特点,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创新经营特色,做到避实击虚,扬长避短。如深圳的万佳超市在同沃尔玛对垒的过程中,针对沃尔玛食品以西式为主的特点,专门针对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安排较多的生鲜食品,这种错位经营、特色鲜明的经营策略是万佳超市在2000年摘取了广东零售企业第一的桂冠。

(五)选择合理业态,完善内部管理。零售业中不同业态的利润率和主要生产要素都有所区别。相对规模较小、采购系统不完善的本土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生存,应该慎重选择竞争业态。在大卖场、超市这种主要以量取胜的业态中,如果不能做到一定的规模,将无法盈利,因此资金是关键要素;但在百货店、专卖店这种单品利润较高的业态内,服务则是最重要的。因此,国内企业在选择零售业态时应考虑文化、规模、主要生产要素等各项因素。为了能在多种业态经营中拥有竞争的实力,国内企业应在更大范围内优化组合生产要素,在选择合适业态的基础上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提升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