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关于国债券市场演进分析论文

时间:2022-12-31 02:30:00

探究关于国债券市场演进分析论文

一、研究背景

Myers和Majluf(1984)在Ross(1973)的不对称信息理论对企业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信息不对称对公司融资成本的影响,进而提出了优序融资理论。优序融资理论认为企业融资一般会遵循内源融资、债务融资、权益融资这样的先后顺序。然而我国的融资现实则与之相反,这种“融资悖论”现象在我国上市公司中普遍存在。我国资本市场严重“跛足”发展,债券市场比例过小等现象都与我国上市公司“重股轻债”这个原因分不开。“融资悖论”使得我国的融资主体与资本市场的发展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的趋势。

二、我国证券资本市场现状

(一)我国债券市场较之股权市场规模小

我国资本市场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壮大过程。截至2009年10月27日,沪深两市共计上市公司1635家,市值216452.12亿元,流通市值131200.79亿元。加上2009年10月30日上市的创业板,我国的资本市场发展越来越壮大,融资功能也越来越强。但是我国资本市场的融资方式是极其不平衡的,在庞大的股票市场面前,公司债券市场的规模显得十分弱小。

2007年8月1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颁布实施了《公司债券发行试点办法》,我国公司债券发行工作正式启动。2007年9月24日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了我国的第一只公司债券——“07长电债”,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走向了市场化。然而近两年时间过去了,公司债试发行至今,沪深两市仅发行了35只公司债,共计融资742亿元,相比起我国的股权融资仅2008年一年就融资3534.95亿元的规模来说,公司债所占比例十分小。

(二)我国公司债占整个债券市场比例低

我国的债券市场以政府债券、中短期融资券为主,而本应作为公司融资主要路径的公司债所占比例却十分小。在2007年之前我国的企业债券发行主要依据的是1993年出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由于企业债券限制在国有经济部门内,与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融资的企业数量相比,它所涉及的发债主体比公司债券要少得多,并且企业债的发行由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审批,要求银行予以担保,市场化程度小、受到行政机制的严格控制,每年的发行额远低于国债、央行票据和金融债券,也明显低于股票证券市场的融资额。所以,以往所说的企业债券并不完全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资本市场公司债券概念。融资功能远不如公司债券的潜力大。

对比美国市场来看,公司债在美国债券市场上的地位十分重要,属于债券市场的主体。我国2008年公司债发行量占整个GDP的比率为0.15%,而同期美国的公司债则占当年GDP的8.2%。在成熟的资本市场上,企业融资的主要渠道就是公司债,公司债也有很大的投资市场,然而在这一点上,在我国的资本市场上并没有体现出来。

(三)在我国股权融资对企业更具吸引

我国上市公司偏向于股权融资,是因为我国股权融资的实际成本不高。另外一方面,我国上市公司股利支付率很低,不分红、少分红的现象十分普遍。即使分配股利,也多偏向股票股利,而较少采取现金股利的方式。2008年10月9日中国证监会为引导和规范上市公司现金分红,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然而实际情况并没有多少改观。

如果企业进行债务融资,必须按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无法按照借款合同约定的期限还本付息,将对企业产生巨大的财务压力,有时甚至会引发企业现金流中断,甚至最终引起企业的破产。因此,按期还本付息是一种“硬约束”,而股权融资中的股利分配则属于一种“软约束”。由于股权融资不用还本且没有固定的利息负担,这就减轻了经营者的压力,造成了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为公司带来成本问题,使得企业的价值缩水。我国A股市场有很多这样的“铁公鸡”企业,有些上市公司甚至长达14年不分红不配股,如SST中纺(600610)、金杯汽车(600609)。由此可见,股权融资不仅会减小经理人的风险,也会减小企业负债融资还本付息的成本和压力,因而更容易被董事会接受。正是由于这样的成本、资本结构等问题,使得我国的“融资悖论”更为激化。而我国投资者的不完全理性及投机性,更造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导致我国债券市场的畸形发展。

三、建议

(一)为我国债券市场的成长营造更适宜的制度环境。

我国债券市场有债券市场规模小,债券交易品种较少,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弱,市场准入严格,投资需求不足等缺点。且我国债券市场并没有形成一个市场化的机制。这就需要一个宽松的制度环境来解决这些问题使债券市场的发展得到有力的政策支撑。

从2007年公司债正式上市以来,我国的有关部门也推出了不少支持性的政策措施。比如:2009年7月2日,银监会了《中国银监会关于上市商业银行在证券交易所参与债券交易试点有关事宜的通知》允许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商业银行经银监会核准后,向证券交易所申请从事债券交易试点;2009年10月22日中国保监会了《关于债券投资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称,对保险机构债券投资的有关政策进行了调整。保险机构投资企业(公司)债券的比例,由不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30%,调整为不超过该保险机构上季末总资产的40%。

公司债的发展能够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完善,使我国资本市场筹资方式更为多样化、降低投资风险。相信我国的债券市场会在这种支持性的环境中将会逐步的走向成熟和市场化,未来我国债券市场的筹资总量将有大的增长。

(二)推出更多债券品种,促进金融创新

我国债券市场债券种类偏少,债券市场作为企业主要融资场所的作用并不明确。债券品种少,不仅不能满足企业的融资要求,也不能满足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在加强风险控制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的债券品种促进金融创新,不仅可以解决我国债权二级市场流动性不强的问题,还可以扩大融资容量,提升我国资本市场的能力。

(三)加强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及实现投资者理性融资

融资悖论现象之所以普遍出现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上市公司中委托问题严重,道德风险问题时有发生。若想要我国资本市场回复良性发展,仅仅制造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是远远不够的,解决问题的根源是实现市场主体的理性回归。加强公司的内部治理改变我国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可以让融资主体更为健康。

大力发展公司债券,改变企业融资手段、投资者投资组合,促进投资主体及融资主体共同的健康发展才会使我国资本市场越来越壮大。

参考文献:

[1]龚翔.畸弱的公司债券:资本结构理论的现实悖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5.(4).

[2]张跃文.我国债市券种结构的国际比较与调整方向.[J].中国货币市场.2009.(5).

[3]王晓静.浅谈我国债券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国商情.2008.(17).

[4]郑中华,孙韦.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滞后的原因及对策.[J].金融经济.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