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投资与经济发展困难

时间:2022-08-29 11:29:24

地方投资与经济发展困难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青海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投资规模扩大,投资主体呈现多元化的趋势,资金来源渠道不断拓展,投资在拉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与经济发展要求和周边省相比,青海的投资总量仍然偏低,投资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较大。

一、改革开放投资建设成绩斐然

(一)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是拉动经济增

长的主要动力。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1978年的6.75亿元,于1984年超过百亿元达到116.38亿元,到2007年完成投资487.47亿元,为1978年的72倍,1979年到2007年全省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287.43亿元,是1952年--1978年累计完成投资额的48.6倍,年均增长15.6%。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启动,到2007年累计完成投资2607亿元,年均增长17.9%,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由1978年的43.4%上升到2007年的62.2%。人均投资由1978年人均187元逐步上升为2007年的人均投资8869元,2007年人均投资较1978年提高8682元,人均投资较1978年翻了5.56翻,1998年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2001年跨上200亿元台阶,2004年再迈300亿元大关,2006年超过400亿元。固定资产的迅速增加,使投资率逐年提高,1978年青海投资率为43.4%,到1998年突破50%,达到52.7%,到2003年达到73.1%,投资成为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我省经济增长对投资需求的变化反应也较为灵敏。GDP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相关系数为0.99,是高度相关。

(二)非国有投资步伐加快,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改革开放30年来也是青海省投资重要转型期,随着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及投入政策的进一步放宽,投资主体多元化格局逐步形成,各种所有制投资热情竞相迸发,民间投资从无到有,成为推动经济增长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年全省民间投资达173.21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64.5%。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民间投资迅速崛起,比重亦不断提高,标志着青海省投资增长由国有经济主导向民间经济主导的转变。民间投资和国有投资之比也由1998年的23.52:76.48发展到2007年的58.72:41.28。外商及港澳投资从无到有,到2007年已完成投资达10.35亿元,占全社会投资的2.1%,比西部大开发前的1998年增长3.3倍,年均增长30.7%。投资主体的多样化,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投资结构逐步优化,产业投资协调发展

1、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全省在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紧紧围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大力调整投资结构。以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为主体,基础设施建设、工业投资和房地产三足鼎立,竞相发展的增长格局初步形成。1979-2007年,全省一、二、三产业累计完成投资194亿元、1553亿元和1540亿元,年均增长16.1%、14.8%和16.5%。一、二、三产业投资比例由1978年的5.4:55.6:39演变为2007年的5.2:51.5:43.3,第三产业投资得到明显加强。

2、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是一大亮点。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用于工业投资1493.96亿元,年均增长14.8%,特别是2001年以来,青海省工业投资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2001-2007年年均增长30%,到2007年工业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比重达到49.6%,比2000年提高20.2个百分点。在这个期间,为了加快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走产业多元化道路,推进我省新型工业化进程,园区建设也成为加快推进工业化的主要载体,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柴达木经济开发区、甘河滩工业园区、生物科技产业园区等特色工业园区全面推进,已初步形成了以盐湖化工,铜、铅、锌、铝等有色金属冶炼,中藏药,新材料,生物工程,高原绿色食品加工等为主体的特色经济框架,成为全省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改革开放以来,累计新增发电装机容量878.29万千瓦,其中水电754.8万千瓦。年发电量由1978年的7亿千瓦小时,增加到2007年297亿千瓦小时,年均增长14%,累计新增电解铝69.63万吨/年,新增钾肥192万吨/年,为促进青海经济腾飞起到积极作用。

3、重大项目建设对投资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重点项目是国民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载体。特别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省委、省政府根据我省区域优势,继续实施重点项目计划,加大了石油天然气、水力发电、有色金属、盐湖化工支柱和优势产业的投资,2000年-2007年我省支柱产业累计完成投资733.22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29.5%,优势产业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为带动和辐射区域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一批工业重点发展项目相继建成:青海盐湖集团100万吨钾肥项目。100万吨钾肥项目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首批十大标志性工程中惟一的工业化项目,该项目2000年5月开工建设,累计完成25.86亿元,该项目于2004年3月整个系统全面进入试生产阶段。2006年达产达标稳定生产,2008年5月竣工验收。该项目试生产以来共生产出合格氯化钾25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实现税前利润20.6亿元。同时,标志着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七个拥有百万吨钾肥生产能力的国家。2005年青海盐湖集团百万吨钾肥产品综合利用项目一期开工建设,两年后的2007年又举行了青海盐湖集团综合利用项目二期工程开工仪式,标志着盐湖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又迈上了新的台阶。综合利用二期工程项目总投资46.87亿元,规模为年产10万吨氢氧化钠、12万吨PVC、30万吨合成氨、33万吨尿素、20万吨农用硝酸钾、13万吨氯化铵。项目达产后预计年销售收入25.2亿元,年均税后利润58791万元。与该项目同时开工的盐湖一万吨碳酸锂项目是由盐湖集团与核工业北京冶金化工研究院共同出资建设的,总投资达5.33亿元。该项目的建设预示着盐湖提锂技术和锂资源开发利用又取得了新的突破。德令哈纯碱项目。此项目是青海省最大的民营招商项目。由浙江玻璃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青海碱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6亿元、占地1600亩的一期年产90万吨的纯碱生产线,已于2005年6月30日在海西蒙古族自治州州府德令哈市点火。二期工程年产90万吨的纯碱生产线同时奠基。该项目于2003年8月正式开工,一座世界单线纯碱生产规模最大的化工企业在茫茫戈壁拔地而起。这对于加快柴达木地区资源优势的综合开发,推动青海省优势工业和特色产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石油开采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年,我省用于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投资325.11亿元,年均增长16%,1979年--2007年新增天然原油开采501.5万吨/年、天然气开采亿61.5立方米/年,建成了青海境内涩宁兰输气管道932公里。电力建设项目。改革开放以来,黄河上游青海境内水电开发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势头,装机容量为160万千瓦的李家峡水电站、装机容量150万千瓦的公伯峡水电站项目、装机容量16万千瓦的尼那水电站装机、装机容量21万千瓦的苏只水电站,装机容量19万千瓦的直岗拉卡水电站等先后建成,电机组容量开工420万千瓦拉西瓦水电站,也在建设中,改革开放以来,新增11万伏及以上输电线路长度4854公里这一个个标志性工程为我省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提供了绿色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同时,为把我省建设成“西电东送”的重要电源基地起到积极作用。

4、在第三产业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十分活跃,已成为全省投资增长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量。改革开放30年来,全省房地产开发投资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很快,我省房地产从1985年第一家房地产开发公司注册,到1989年底这段时间一直处于起步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寥寥无几,到1990年开始起步当年完成投资额0.31亿元。1998年开始国家进行房改,同时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当年完成开发投资8.65亿元,比上年增长2.5倍,1999年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39.3%,2000年后,房地产开发企业如雨后春笋般突起,开发投资再次迅速增长,投资额年均增速为16.5%。到2007年全省房地产开发企业299家,完成投资额34.21亿元,与1998年相比,投资额增长了2.95倍。1990年-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累计完成219.4亿元,年均增长35.8%,高于同期全社会投资增速14.9个百分点。2007年房地产开发投资占全社会投资总量的比重达7.0%,比1990年提高5.6个百分点。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也从1.5%上升为2.1%,逐渐确立了其支柱产业的地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西部大开发以来,1999年-2007年这9年中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达796.8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销售面积717.72万平方米,商品房累计销售面积比1990年到1998年增长10.8倍。人均住宅建筑面积由1990年的14平方米增加到2007年的22.5平方米。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8.58平方米,比西部大开发前的1989年增加6.8平方米,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改善了城镇居民居住环境,加快了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

5、城市建设投入加大,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瓶颈制约明显缓。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加强了交通、邮电通信、住宅、市政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1999年西部大开发以来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最快,累计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997.04亿元,年均增长22.7%,高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3.2个百分点。改革开放以来,交通通讯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大飞跃。30年来,以高速公路、县级公路、铁路为主的交通建设投资470亿元。年均增长12.2%,特别是西部大开发以来,我省先后开工建设了西宁至塔尔寺高速路、西宁至马场垣高速公路,平安至阿岱高速公路、西宁至大通高速公路,新增高速公路215公里。公路建设弥补青海省无高速路的空白,改善交通落后局面,公路基础设施的加快建设,改变了青海省交通落后的状况,使人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在人口最为稠密的湟水谷地,过去只有一条二级公路,车多、路窄、混合交通严重,如今高速公路横贯东西,上千公里的国道路段已成为青海省东达沿海内地、西连西藏边陲的快速通道,30年来累计新增公路1299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215公里,改建公路25176公里。铁路建设取得新突破。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对青海经济振兴和祖国西部边陲的繁荣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增加了全省铁路运营里程,由1978年的503公里增加到2007年的2231公里。多年的建设为我省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电力、交通、通信、水利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投产,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瓶颈制约基本缓解,为全省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交通建设突飞猛进。为加快2005年10月份,为了增加运能,国家铁道部又批准开工建设青藏线西格段应急工程,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目前已完成投资8亿元,青藏线西格缎工程是柴达木的大动脉,是对外交流的主要干线,它的开工建设,为推动青藏两省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增进民族团结,巩固国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民航建设方面,为了改变西宁机场航站区建设规模小,候机楼建设标准低、机坪停机位布置数量少、货运保障能力低、配套设施设备严重老化等问题,经国家发改委、民航总局批准,总投资17923万元对西宁机场航站区实施改扩建。该工程于2003年4月奠基,2004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已累计完成投资1.26亿元,2005年11月16日,西宁机场候机大楼正式启用,这座造型新颖、宽敞明亮的候机大楼面积为10727平方米,能满足2010年旅客吞吐量86万人次、高峰每小时518人次、货邮吞吐量9500吨的需求;新候机楼按照民航机场运输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建设,大楼内部设备先进,有较强的安全防范能力。西宁机场新候机楼及配套设施的建成使用将大大改善西宁机场的航空运输条件和服务设施,全面提高西宁机场的综合保障能力。2007年,全省民航通航里程达3.33万公里,比1978年增长5.8倍,通航城市由4个增至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成都、乌鲁木齐、武汉、拉萨、沈阳等21个城市。玉树民用机场的建设,是全省各族人民盼望已久的大事,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构建和谐社会,支持青海藏区建设的重大举措,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藏区人民的关怀。同时,也促进了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富民强省步伐,改善综合交通条件、扩大对外开放、促进高原生态旅游、加强三江源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特别是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巩固国防、应急突发灾情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该项目建成后青海玉树民用机场跑道长3800米,年旅客吞吐量达8万人次。截至到2007年已累计完成投资万元。

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千方百计增加社会事业等薄弱环节的投入,对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事业、教育、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方面的投资进一步加大。1979-2007年完成投资511.48亿元,年均增长10.9%。(四)投融资体制改革成效显著,为投资增长提供有力保障改革开放以来,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得到拓宽,各类资金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为建设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证。1979年到2007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国家预算内资金到位509.24亿元,年均增长6.5%;国内贷款到位661.82亿元,年均增长15.5%;利用外资到位45.24亿元,年均增长1%;自筹资金1484.55亿元,年均增长21%;其他资金到位50.97亿元,年均增长33.7%。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省政府制定了投资方式、投资领域税收等方面的一些列鼓励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使参与我省开发建设的客商越来越多。从到位资金比例看,自筹资金成为投资的主渠道,2007年自筹资金占全部到位资金的55%,比1998年提高8.8个百分点,年均增长18.8%,这表明投资自主增长能力明显增强。

二、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青海省投资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改革开放30年来,是青海省历史上投资总量扩张最快的时期,长期以来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瓶颈问题得到明显缓解,城乡面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在充分肯定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投资取得的巨大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保持清醒头脑,对存在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投资总量不足。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呈上升态势,总量明显增加,但与全国及西北五省的兄弟省市比较仍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投资总量偏小,其差距拉大。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我省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为1.4%,总量位居全国第位高于内蒙、宁夏、西藏,在西北五省区列4位,青海的投资与相差陕西的13.6亿元、甘肃的2.55亿元、新疆的亿元、高于宁夏2.48亿元;到2007年青海全社会投资总量在全国位居第30位仅高于西藏,我省投资分别仅为陕西的14.28%、甘肃的37.41%、新疆的26.42%、宁夏的81.27%,占全国的比重也由1978年的1.4%下降到2007年的0.4%,下降了1个百分点,差距呈扩大化趋势。二是投资增速低于全国,增速居西北五省区后位。2007年,青海全社会投资增速比全国低8.7个百分点。居全国倒数第2位,仅高于西藏自治区。这对我省经济发展十分不利,因此加大投资力度既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更是一个迫在眉睫今后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投资扩张与投资项目储备不足的矛盾进一步凸显随着近几年投资力度的加大和建设进度的加快,一些地区和部门储备的项目开始减少,特别是关系全局、能够带动全省经济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重大项目储备不足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尤其是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严把土地和信贷两个“闸门”以及严格的项目清理和控制新开工项目等政策措施的实施,导致储备项目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2007年,青海省新开工项目投资已出现减少的趋势,2007年全省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比上年下降%,是改革开放30年来以来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年,投资扩张与项目储备的矛盾在今后一个时期将会进一步凸显。怎样谋划项目增加项目储备,已成为影响未来全省加快发展的又一重大问题。

(三)基础设施薄弱,难以适应青海快速发展能源产业的要求。虽然近年来我省基础设施发展情况比过去有了很大的起色,但从全国情况来看,目前青海仍是西部“相对闭塞区”。在公路方面,不仅尚未形成大进大出,四通八达的快速通道,而且公路通达深度不够,公路密度低且等级不高,公路密度为全国的五分之一,铁路目前只有横贯东西的青藏铁路,密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既低于东部的平均水平,也远低于西部的平均水平。特别是青海省资源开发的重点柴达木地区,公路通达深度不够,铁路主干线运输能力不足,不能适应地区资源开发对交通运输的需求。青南地区铁路、民航仍是空白,公路通畅性差,通达深度更不够,不适应该地区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的要求。信息高速公路和信息网络等现代意义的基础设施尚处于发展阶段。总体上看,青海交通运输处于低水平的不完善状态,尚未形成现代交通运输体系,难以适应青海快速发展能源产业的要求。

三、建议

投资是是引领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投资的规模和运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质量,影响着经济发展的后劲和活力。作为欠发达省份,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较强,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速度,我们应该大力争取国家的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努力保持投资的稳定增长。

(一)保持投资稳定较快增长,促进经济健康协调发展。要加快经济发展,实现在西部地区崛起,缩小与兄弟省市的差距,无不需要加大投资力度。因此根据我省实际,保持一定投资增长速度是加快发展的需要,而保持一定水平的投资稳定增长是经济健康运行的基础。

(二)以增加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为目的,突出产业投资结构调整。以增量调整为重点,通过增量调整带动存量的更新、转换、提高,把率先做大做强一批有市场竞争潜力的产品作为切入点,通过项目带动投资增长,带动生产要素重新整合,带动环境改善,进而带动财政收入和居民收入的增长,逐步形成优势产品、优势企业和优势产业。

(三)保持投资增长,做好项目储备和新开工工作。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各自特色和优势,切实加强项目储备,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历史机遇,立足资源优势,在持续扩大经济总量的基础上,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工业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延长产业链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柴达木地区为重点,推进各产业体系间原料、产品、废弃物的相互利用,构建比较完整的循环产业链。大力发展生物资源、水电、风能、太阳能等产业,推进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在结构调整过程中,政府充分发挥组织引导和宏观调控作用,控制低水平重复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利用特许经营、投资补助等多种形式,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有合理回报的基础设施和公益性项目建设,对效益高低不同的项目组合搭配,整体推出。对自然垄断性项目,在形成约束机制的基础上试行业主招标制,实行市场化运作,创造良好的融资条件,建立诚信的融资平台,策划并形成一大批投入产出高、市场前景好的工商产业项目库。同时,加大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资金支持,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贷款支持,对于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建设,不能全靠政府直接投入,必须培植和壮大相应的建设性投融资主体,将由政府出面举债为主的投资方式转变为以建设性投资集团作为企业向社会融资为主的方式,从根本上改变我省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体制,最终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多元投资格局。通过对基础设施、公共设施投资实施施工营业税等方面的优惠或税收,作为资本金返还给投资集团,保证投资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