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统计教学论文

时间:2022-08-07 10:36:18

高职生统计教学论文

当今社会进入了信息社会,面临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云计算、物联网、移动终端背景下,每个人都生活在“大数据”之中。从日常生活到工作、管理,我们面对各种数据。如何分析和使用各种各样的数据,发现这些数据的规律和现象,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管理决策和社会各方面的需求。提示大量数据之间的规律性是统计的本质,大数据时代为统计方法手段指明了新的方向,对统计专业技术人员的数据分析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本来就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在大数据背景下,培养出应用型、创新型统计专业人才,学会用大数据手段、方法处理统计问题,充分利用大数的价值,是统计专业培养目标的内在要求。但当前我国的统计教学还存在许多与培养目标不适应的问题,值得我们去探讨。

一、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一)教学过程体现大数据思维理念。大数据提供的各种数据源,时刻影响着人们对待数据的思维和观念。从而也改变统计工作的内容和方法。因为,大数据环境下,统计研究对象的基础改变了,统计教学理念也应该跟着改变,从前是以“计算”为中心,现在是以“数据处理”为中心:数据是研究对象,也是一种资源,大数据资源可以解决很实际的问题,著名的沃尔玛“啤酒与尿布”的故事。就是通过数据的挖掘看到数据的关联现象的典型。因此,在数据信息时代要想教好统计,就要从教学思维开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二)注重实践及创新教学。一直以来,统计教学存在重视理论教学而轻视实践应用教学,传统的统计教材基本上按着“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指标—统计分析”这样的逻辑来构建知识体系,教师教学的重点都集中在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公式和方法的介绍。课程的讲授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很少能够把学生带到实际生产、生活中,通过解决身边的生产生活问题,来展现统计工作的现实价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目标中,统计教学应注重在大数据下统计数据的社会服务化与创新。比如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电梯的故障数据,建构大数据平台,为电梯生产厂家提供远程协助服务;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的各种工作及生活方面的调查及数据整理活动。

二、教学目标的转移

在实践创新要求及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教学目标从数据计算能力转向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在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技能已经不是统计学教学的重点了,统计数据应用才是关键的岗位能力要求。现代化的信息技能手段,如EXCEL等计算机软件的应用,使数据的收集、整理和传输变得简单、准确,同时使统计教学内容由抽象变得简单。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所能收集的数据空间和时间几乎无限宽广,一些以前看来的统计难题在现在已经变成了轻而易举,比如统计中方差的计算、相关系数的计算,在手工条件下,几节课也算不出来,在应用软件支持下,不到几分钟就出来了。因此,在当前的统计教学中,只需要给学生讲清楚统计基本原理、数据公式及其应用条件、正确计算的结果的涵义,具体的计算过程由计算机辅助完成。所以,让学生学会使用现代的信息手段,学生操作统计软件、学会熟悉使用EXCEL等应用软件,并且利用如此快捷的手法、手段去实现工作方法、服务方法的创新,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环境的需要是新时期统计教学的目标。

三、更新教学内容及方法手段

(一)教学内容根本改变。为适应实践创新的统计教学培养目标,必须在统计教学内容上做出全新的改变。如新型统计教材《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通过Excel工作表和清晰直观的步骤说明Excel在统计中的应用,目的是帮助使用者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某些实际问题,以便提高工作效率。按照Excel电子表格数据传递顺序,围绕Excel工作表的基本操作、数据清单建立与数据透视表编制、数据整理、统计数据描述、抽样分析与参数估计、指数分析、时间数列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日常统计工作。通过一个个典型应用性很强的案例教学,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我们在EXCEL表格中分析学生考试成绩,只要学会复制、粘贴、排序、筛选这些最常用的功能,就可以快速地完成学生考试成绩的最高分、平均分、优秀率等分析,通过图表功能可以很直观地建立图形分析。商业应用方面,比如我们逛淘宝商城,数据系统会自动分析我们点击过的商品,分析我们的购买需要,自动向我们推荐商品。没有大数据的支撑以及现代的信息手段这样的服务功能是实现不了的。通过应用性教学,就是让学生知道数据在现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方向。(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统计是研究数量关系的方法论学科,在大数据背景下,它实践性和应用性功能突显,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建立起各种实践教学基地,才能保证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能够利用所学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实践创新能力。有些高职院校创办了社情民意调查实习实训基地,为政府以及社会组织提供了相应的统计调查及分析服务,把社会问题数据化,为社会管理提供依据。通过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实践创新打下经验基础。

四、对专业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在传统的统计教学中,有的学校统计课程是商科专业的老师教的,有的学校是数学专业的老师教的,有的学校是计算机专业的老师教的,在实践创新人才培养目标下,以上的任课老师知识结构可能都无法满足教需要,如商科的专业教学计算机知识可能不够,而计算机专业老师又缺乏商科专业基础知识。统计专业老师就具备以下综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具备相关的专业水平。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技术能力是各专业学习的普遍要求,统计专业也不例外,为了能够实现学以致用,除了统计学专业本身以外,其他相关专业所教的统计课程,必然紧扣各自专业的专业岗位技能要求,学习内容有所侧重,为了更好的理解统计数据的内涵,这要求某专业下的开设的统计课程的专业教师,也应用具备该专业领域的知识,才能解释清楚在这个专业下数据的使用范围、使用目标,才能体现出数据的专业价值。(二)具备较高计算机专业水平。在信息技术时代,计算机技能是各种专业的必备技能,而统计工作对计算机的信赖程度比很多专业更高,因为在处理数据方面,计算机拥有强大的优势,很多的统计工作内容都是可以在计算上操作完成的。这就要求统计教学教师除有较强的统计专业技能外,还应有足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特别是数据库的建立、维护,电子表格的数据使用操作、公式的使用,统计软件的熟练操作。(三)具有扎实的创新实践教学能力。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以及实践创新能力要求下,需要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统计分析能力,能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各种分析工具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而合格的人才的培养必须经过大量的实践训练,才能不断掌握专业技能,形成工作能力。我国统计教学现实的是,学生使用教材提供的数据按照预定的套路进行建模分析,而且很多教材数据沿袭使用很多年,严重脱离社会业态,毫无实用性可言,学生总觉得统计工作距离现实工作很远,当前创新创业教学是各专业教学的全新活力所在,统计教学也需要结合创新创业比赛的需要,围绕一个实际商品需要问题,让学生自主选定调查方向,如需求人群、购买渠道等进行统计调查和分析,然后鼓励学生提出创新性的销售方法、渠道,这就是创新教育教学的本质,是实践教学的目标。因此,统计任课教师自己应该具备创新意识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

总之,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实质性的改变,充满了挑战与机遇。为培养高素质的具有实践创新能力的高职统计相关专业学生,教学中,我们必须注重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才能不断地适应新型业态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汤岩,任永泰,傅丽芳.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下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大学教育,2013(16):96-97.

[2]张西栓.大数据时代非统计学专业统计学教学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18):95-96.

[3]张谦明.高职高专统计学教学模式探讨[J].时代贸,2011(35):247-247.

[4]钟洪燕.高职统计学教学探析[J].科教新时代,2010.

[5]雷亿辉.地方高校统计学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探究[J].科技视界,2016(20):68-68.

作者:周传颂 单位:百色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