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统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时间:2022-06-28 08:57:44

高职统计课堂教学改革探索

1高职统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分析

众所周知,统计学具有抽象、计算庞杂等特征,在教学难度上相较于其他课程有着一些难度。但统计是一种重要的进行定量分析的工具,具有极强的使用特征,而且就目前的趋势来看,这一门课程与其他学科有了越来越明显的交融,因而其在高职课程中的重要性毋庸置疑。高职统计学的教学目的是培养要能够理论联系实际的、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如何改革现有的统计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是所有高职统计教师都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

2高职统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教材方面的问题。就目前来说,市面上虽然存在众多的高职统计的教材,但从质量上来的,良莠不齐,缺乏高质量的教材。所有的这些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对于许多专业名词和术语的解释和阐述上各有不同,其内容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的加强。在例题的选择上,不少教材依旧沿用着那些早已老掉牙的陈旧案例,而一些相对新颖的、符合现实情况的案例则是少之又少。这都给教师教学带来的不少的困难,而且大大降低了学生阅读教材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开展。2.2教学方面的问题。(1)教学观念传统,教学方式单一。统计学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体和分析的一门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现实性。数据来源于生活,统计最终也是要服务于生活的。但由于长期的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仍然存在偏重理论教学,轻视实践演练的现象。比如案例分析、实践练习、上机操作等内容涉及较少,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的机会,比如如何针对某一现实问题,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如何用分析得到的结论用以指导现实的工作,这些内容在教学中出现的较少,更多只是一种纸上谈兵。在教学方法上照本宣科,整个课堂教学枯燥乏味,没有任何对教学方法和现代教学设施的有效运用。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学生在底下鸦雀无声,昏昏欲睡。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良好的教学效果的获得。(2)学生方面。就高职的学生来说,其在数学方面的能力都稍显不足。而统计学是数学的一门分支,其教材也和数学教材一样涵盖了各种公式,其整个计算过程也较为繁杂,因而对于高职的学生来说,对于统计这门课程有着一种天然的恐惧,使得不少学生都回忆起了学习数学的辛酸往事。这就使得高职学生在学习的动力与兴趣上存在严重的不足。

3高职统计课程改革思路

3.1重构课程体系。就笔者的调查研究来看,高职院校在统计课程的学时设置上一般为72个学时。对于统计学这门充满了大量公式、概念和计算,以及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学科来说,其大量的理论教学与实践安排,72个学时就显得捉襟见肘,两者往往会难以兼顾。因此,笔者建议各院校可以酌情增加统计课程的课时,使教学时间更加充沛,从而也更容易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3.2优化教学资源。要想改善高职院校统计教学的现状,必须从师资力量上下手。俗话说:“若有育人,先要育己。”统计学教师能力不强,又何以能培养出统计学的人才。活到老,学到老,为人师者也要注重自身知识能力与水平的不断提高,不能心有懈怠。一来,高职院校应该为教师创设学习与提升自己的机会和窗口,比如安排教师深入企业或者其他地点进行观摩学习;二来,教师自己也要充分利用课下的时间扩充自己的相关专业知识,比如要讲好会计系学生的统计课,最好应该懂一些基本的会计知识,这样才能更好地结合专业特点来讲授统计这门学科。3.3改进教学模式。前面我们已经提到,高职院校的学生由于学习数学的不好记忆,对学习统计学也存在同样的情绪,也由于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单一,使得他们对于统计学缺乏兴趣与动力。因此,我们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也统计学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学生的第一堂统计课尤为重要,我们应该改变统计学在学生们心中固有的印象,首先要让学生明白统计学的重要性,引起他们心底的重视。可以举生活或专业学习中的一些统计应用的实例引起他们对统计学的兴趣和重视。在教学方法上,不能一贯的采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案例教学法等。

总而言之,统计学作为高职院校一门较为重要的课程,我们应该改进我们的教学现状,以培养更多的具有统计学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希望我们能够清醒地认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找对解决的方法,使高职院校统计教学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熊美娟.参与式教学的改革与探讨——以公共管理学科的《应用统计学》课程为例[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2).

[2]屈晓娟.高职院校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析——构建培养“素能型”高职人才的统计学教育模式[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1(4).

作者:宋宇宁 单位: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