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探讨

时间:2022-12-14 10:48:26

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探讨

一、思想有党:筑牢思想道德防线

80多年前,在福建上杭县召开的古田会议上,提出了“思想建党”原则,分析了党内存在的各种错误思想,强调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并提出了纠正错误的具体办法,对红军长征途中取得同党内错误的路线、思想和行为斗争的胜利起到了决定性作用。[1]刘少奇指出:“人的言论行动,都是有人的思想意识来作指导的。”[2]从思想上重视党的建设并科学运用,至今成为党的建设的重要途径。“思想有党”是指通过党的学习教育活动、加强理论武装,从而使党员不仅在组织上入党,更要从思想上入党,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党员干部要始终做到“思想有党”,才能在思想上筑牢思想道德防线。(一)坚定信仰,学以致用,补足精神之“钙”学习是获取新知识、认识新事物、形成新观念的重要途径。党员干部只有通过加强学风建设,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高,着力筑牢思想之“魂”,补足精神之“钙”,才能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1.终身学习,坚定信仰。信仰建设是当前党的建设最为迫切的任务。“中国共产党,说到底是一个政治信仰组织,其生命力、战斗力、执政力和影响力,从根本上来自于自身政治信仰的吸引力。”[3]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没有牢不可破的理想信念,没有崇高理想信念的有力支撑,要取得长征胜利是不可想象的。第一,信仰要靠理论来奠基,要靠长期不懈的学习和修养来塑造。《诗经》言:“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说的是朋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研讨,互相批评,才能提高能力,提高修养。“这一切都说明,一个人要求得进步,就必须下苦功夫,郑重其事地去进行自我修养。”[4]曾说过: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他在兰考调研时曾提出,即便有了一点空闲时间,陪伴家人、尽享亲情,清茶一杯、手捧一卷,操持雅好、神游物外,强身健体、锤炼意志,这样的安排才是有品位。第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党员干部只有持续不断地进行学习改造,特别是抓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改造,才能坚定理想信念,提升个人素质,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增强党性修养,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2.摈弃教条,学以致用。历史上,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没有考虑中国的历史国情和具体现实,要求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活动皆以共产国际的做法为准绳,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错误,给中国共产党建设及中国革命发展造成了重大损失。1930年1月5日,在闽西上杭古田协成店所写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自觉摈弃教条主义,批判了脱离中国实际,盲目跟着共产国际的盲动主义及看不到革命力量发展的悲观思想,根据当时中国革命形势发展情况,适时提出把党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移至农村,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当前,我国面临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繁重任务,提高党员干部的理论修养、学习能力、改革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因此,要按照提出的“领导干部要学好三方面知识”的要求,切实抓好学习,提高学习成效,包括学好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经典著作,学好做好领导工作必需的书籍知识,学好古今中外优秀传统文化的书籍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虚心向群众学习,自觉摈弃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增强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立场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二)注重修养,固本培元,提升道德素养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说:“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作风问题本质上是党性问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社会、一个政党组织要想健康发展,必先护其根脉、固其根本、培其元气、抵御邪气。[5]抓作风建设,就是要注重道德修养,突出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根本宗旨的党性根本。1.为政以德,强化修养。《论语•为政》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就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在几万万人的大民族中领导伟大革命斗争的党,没有大量才德兼备的干部,是不能完成其历史任务的。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抓好道德建设这个基础,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模范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社会主义道德的示范者、诚信风尚的引领者、公平正义的维护者,以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第一,要开展好党员干部以理论、思想及科学文化知识等为内容的修养教育活动,把马列经典和历史经典结合起来学,用儒家思想精髓培育为政之德,把加强党性修养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实践。第二,在干部提拔使用中,要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考核理念,注重干部的政德考核,把“德”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准确把握“德”的标准包括信仰、为民、清廉等内容。邓小平说过,“所谓德,最主要的,就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和党的领导。”2.知行合一,谨言慎行。《共产党宣言》中表明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观点,就是“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唯物史观,基本立场就是无产阶级或人民立场,这一立场观点决定了其为民尽责的阶级本色。[6]第一,知行不一、言行不一的现象在党员干部中仍然存在。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放松党性修养,思想“滑坡”,言行“出轨”,信念动摇,私欲膨胀,说了不该说的话(比如说情、说坏话、说泄气话、说风凉话、说不负责任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比如做越权的事、做不合规矩的事、做伤风败俗的事、做见不得光的事、做违法乱纪的事、吃了不该吃的饭),拿了不该拿的(比如拿了不该拿的名声、拿了不该拿的官帽、拿了不该拿的钱、拿了不该拿的东西)。第二,强化知行合一,就要从日常小事做起,从生活点滴抓起。当年,一位不知名的红军战士在中央苏区,现龙岩漳平市象湖镇杨美村苏和厝墙上写下“红军留款信”:“老板你不在家,你的米我买了廿九斤,大洋二元,大洋在观泗老板手,礼。”至今,这一史实仍为党员干部践行群众路线,落实“知行合一、固本培元”的生动教材。知行合一的要求,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太难,许多问题都是从日常小事开始的。有调查显示,党员干部的贪腐行为六成以上是从八小时以外的三个“圈”:社交圈、生活圈和休闲圈开始的。近年来,广东省将监督触角伸向党员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社交、生活、休闲等领域,力促党员干部“八小时内和八小时外一个样”,实现对党员干部权力的无缝监督和知行合一的真正落实。共产党人的本色,就是共产党人的本来面目、基本形象。在抓作风建设,就是要使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群众观念,自觉做到“慎欲”“慎独”和“慎微”等。

二、行动护党:着力践行根本宗旨

2016年,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绝命后卫师》,主要反映的是来自原中央苏区所在的闽西客家子弟兵组成的红三十四师,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进行战略大转移中的故事,他们血染湘江、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特别是陈树湘师长的“断肠明志”,为苏维埃中国流尽最后一滴血,真正诠释了中国共产党建设中的行动“护党”,为后世所敬仰和传诵。“行动护党”,体现在每一个党员的自觉行动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从而树立、维护党的光辉形象,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维护人民利益,加快实现党的目标任务。(一)树立标杆,做好表率,引导方向土地革命战争时期,闽西才溪乡成为中央苏区建设的一个模范,在扩红支前、选举运动、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等方面都取得了优异成绩,为此,1933年,福建省苏维埃政府拨出专款建造了“光荣亭”,亲笔题写“光荣亭”三个大字,至今激励我们。在加强作风建设的背景下,党员干部要切实领会好“标杆”“表率”的意义,要有标杆意识,表率行为,树好形象,担好责任。1.争做示范,严以律己。党员干部的言行举止对党风建设具有标杆作用,可以引导一种追求、指引一种风向。第一,要学习历史上党的作风建设的优良传统。流行在苏区的客家山歌:“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穿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7]就是当年苏区干部深入基层,扎实工作的真实写照。为搞好才溪乡调查并写好《才溪乡调查》报告,三进才溪,进村入户,总结了“中央苏区的模范乡”的典型经验,成为当时向才溪学习、向模范看齐,指导苏区建设的作风典范。第二,党员干部要“学”“做”在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绝对不做。“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道香,餐餐吃得精打光。干稻草,软又黄,金丝被儿盖身上,不怕北风和大雪,暖暖和和入梦乡。”体现了苏区干部与群众心连心、同担当,艰苦奋斗、同甘共苦,为当时艰苦条件下的苏区建设、生存、发展、壮大、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有熬夜办公、写作的习惯,按规定可用3根灯芯,可他为省那点油,坚持只用一根灯芯,寒冷冬天还把自己穿的棉衣送给老乡;与士兵们一道下山挑粮,嚼烂草药给伤员敷伤;军长拒吃军部后勤处长买的一只鸡和半斤牛肉。2.增强自律,率先垂范。“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倒下来。”全国解放前夕,如何加强党员干部管理,以清醒的头脑迎接新中国的成立,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对全体党员干部提出“两个务必”,提议作出六条“铁规”。[8]党员干部要按照党章、党纪和政治规矩的要求,增强自律,做学习、落实、接受监督的表率。第一,要正确认识贪婪腐败的危害,进而克贪抑腐、增强自律,明白“贪如水,不遏则滔天;欲如火,不遏则自焚。”历来,贪官们的腐化堕落都离不开“贪”与“欲”,人都有七情六欲,本无可厚非,但问题在于党员干部决不能利用手中的“位”“权”,搞各种谋私的交易行为。党员干部中有一些人“说一套做一套”,缺乏自律,没有算好贪腐后自己的账本,包括政治账、名誉账、亲情账、家庭账、经济账、自由账、健康账等。第二,党员干部要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正确行使权力,依法用权、廉洁用权。2017年2月13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指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来说,加强自律关键是在私底下、无人时、细微处能否做到慎独慎微,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不放纵、不越轨、不逾矩。[9]诚然,中国是个人情社会,社会关系盘根错节、错综复杂,难免一些人利用亲情关系谋取不当利益。党员干部要学会理性婉拒方式,处理好工作与亲情关系,是一种豁达、睿智、自尊和自卫的体现。东汉“悬鱼太守”羊续悬鱼屋外,明智拒贿的故事,至今传为中华美谈。(二)脚踏实地,勇于担当,实干创出政绩《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古人奋发进取、敢于承担的体现。《才溪乡调查》体现了苏区干部工作上的脚踏实地、勇于担当,以及坚持群众路线的思想作风,永远值得坚持和发扬。党员干部要继承苏区干部不畏困难、勇于担责的好作风,“不受虚言,不听浮术,不采华名,不兴伪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1.从小处着手,为民服务。《古田会议决议》指出:一部分同志中存在……不愿意艰苦地做细小严密的群众工作,只想大干,充满着幻想。党员干部只有脚踏实地、正视政绩,为民办好事、办实事、创出业绩,人民群众才会衷心拥护。第一,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的不分民族的共同利益,没有任何与整个无产阶级利益不同的特殊利益。党员干部要树立执政为民、掌权为民的权力观。对待地位权力的方式,决定着党员干部为谁创造政绩、创造什么样的政绩问题。第二,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的执政理念,坚持群众路线,践行科学发展观,不计较一时得失,不追求立竿见影,处理好“显绩”“潜绩”的关系,多干承上传下的事业,杜绝“面子工程”“政绩工程”,最大限度地让广大群众有最大的“获得感”。2.责任泰山,敢于担当。“桥的价值在于承载,人的价值在于担当。”党员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对提高领导干部的担当精神,发表过系列的重要论述,要求党员干部切实转变作风,做到敢作为、勇担当,讲实话、干实事。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期,复杂艰巨情况前所未有,这就要求领导干部要有“忠诚履责、勇于担责、敢于承责”的精神。第一,“忠诚履责”。就是要“在其位、任其职、谋其政、尽其责”。要有“钉钉子”“马上就办”的精神,解决好“为官不为”“脸好看、事不办”等履职问题。第二,“勇于担责”。就是要对人民群众、对党的事业负责。看准了,不管困难多大,都要大胆去做、奋勇向前,切实解决好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第三,“敢于承责”。就是要敢于承认工作中的失误与错误,主动承担责任,才是对党和人民的最大责任。(三)秉公用权,干净做事,破除“官本位”思想党员干部树立“权为民所赋”、破除“官本位”等特权意识,是践行党的宗旨理念的最基本要求。党员干部只有自觉在法律的约束下用权、在制度笼子里行权,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与爱戴。1.看淡权力,正确用权。第一,党员干部“看淡权力”,就要解决好“权为谁所用”的问题,就要善待、善用权力,就要主动接受监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事业观。权力是把双刃剑,若是利用手中权力以权谋私、与民争利,那是万恶之剑;若是正确运用为民求发展、谋福祉,那是金刚之剑。第二,党员干部要端正“官念”,秉公用权,把权力运用到解决群众的切身困难和利益中去,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尊敬。1938年,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10]1977年,“”结束后,再度复出的邓小平坦诚地说:“我出来工作,可以有两种态度,一个是做官,一个是做点工作,我想,谁叫你当共产党人呢,既然当了,就不能够做官,不能够有私心杂念,不能够有别的选择。”这是一位饱经沧桑、历尽冷暖的共产党人内心的真情表白。指出,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党分忧、为国干事、为民谋利。“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选择从政就不要在从政中发财,选择发财就去合法发财。”当年焦裕禄得知儿子看“白戏”,非常生气,命令孩子立即把票钱如数送给戏院,接着建议县委起草了《干部十不准》,规定不准任何干部搞特殊化。谷文昌的儿子谷豫东上高一,时为物资匮乏,买啥都得凭票。在别人的怂恿下,谷豫东买烟时说“我爸是某某某,让我买包烟。”这招果然管用。谷文昌得知此事后,不仅狠狠地训斥了儿子,还领着他到小卖部向阿姨道歉,检讨自己没管教好。[11]2.树立法治意识,依法行权。“法治”就是要对“法”心存敬畏,一切以法律为准绳,依法执法,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干净”就是要经得住考验、稳得住心神、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做到不义之财、不义之利不取不沾。第一,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法治意识,走出“潜规则”。现实中“潜规则”的流毒甚深,办事找“门路”、审批须“意思”、采购要“回扣”、看病送“红包”,成为社会公害之一。广东茂名市有个镇长,担任多年镇长而且工作成绩突出,每年都获得上级表彰,但一直没有得到提拔重用,受所谓的“高人”点拨,竟向银行贷款凑够20万元向县委书记行贿,之后很快被提拔为镇党委书记,诠释了官场干部使用上的恶性“潜规则”。新时期党员干部要坚决向“潜规则”说不,向“旧习惯”叫板,做到“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第二,党员干部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同时要严厉查处违规违纪行为。上帝说,一个人要其毁灭,必先让其疯狂。一些党员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疯狂谋取私利,则其必然会走向毁灭。发生在广东的“茂名腐败窝案”,将“市场逻辑”引入官场达到令人发指的地步,“不跑不送,原地不动,又跑又送,提拔调动。”“潜规则”大行其道,出现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逆淘汰”现象,涉案人员包括省管干部24人、县处干部218人。(四)看淡名利,筑牢堤坝,始终看重事业人总是要有所追求的!党员干部能否自觉做到看淡名利、看重事业,折射着一个人的人生态度和工作作风;能否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操、永葆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反映着一个人的价值取向和境界高低。1.牢记宗旨,淡泊名利。第一,要牢固树立为民的宗旨意识。《孟子•梁惠王下》说:“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强调:“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2]许多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党的宗旨,一心为群众谋福利,革命年代冲锋在前、甘洒热血;建设时期夙兴夜寐、鞠躬尽瘁;改革阶段东奔西走、殚精竭虑,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爱戴。多次提到治理风沙的福建省东山县委书记谷文昌“埋骨东山”的先进事迹,称赞他“在老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第二,看重事业,看重群众。诚然,名利能给人带来金钱、地位、房子等现实享受,但如果过分追名逐利、欲望膨胀,肯定会带来太多的痛苦和压力。萨克雷《名利场》中的女主人丽蓓卡•夏普便是范本,抛掉真情、友爱,费尽心机进入所谓的上流社会,最终仍是一文不名。审视历史的天空:福建东山县的谷文昌,河南省兰考县的焦裕禄,云南保山市的杨善洲,他们留下的是人民的期望、永恒的记忆,他们的坐标指向就是看轻权力、看重事业,看淡名利、看重群众。“看庭前花开花落,任天外云卷云舒。”党员干部只有看淡名利,才能正确对待和使用手中权力,才能内心和谐快乐,重视肩上责任,尽到公仆本分。2.防微杜渐,筑牢堤坝。“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链条最容易在薄弱环节上断裂”。许多贪腐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就是平时对小事把控不严,对身边的人或亲属疏于管理,最终导致严重的违纪违法问题。第一,要制定和落实好相关纪律规定,规范党员干部身边的人和事,加强对亲属教育、秘书的监管等,才能防微杜渐、筑牢堤坝。近年来,领导干部身边的亲属、秘书腐败行为屡屡发生,他们利用自身的特殊身份,形成“亲属干政”“秘书专政”,通过掌握的信息、权力等进行钱财交易,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的损害。很看重感情,但对“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封妻荫子”的封建流毒十分反感。全国解放后,有许多亲戚、故旧、朋友来信或表示祝贺,或寻求帮助。为此,他定了几条原则:“凡是要来北京看我的,一律谢绝。如果不听,偏要来,路费由他自己出,来了我也不见,公家也不接待。凡是要求我找工作的,我这里是‘四不主义’:不介绍、不推荐、不写信、不说话。”[13]第二,要通过家风建设带动政风党风建设。俗话说“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家风好,则族风好、民风好、国风好。说:领导干部的家风,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而是领导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2016年1月,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每一位领导干部都要把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廉洁修身、廉洁齐家。2016年12月,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再次强调,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家风传承可能在一些人眼中是小事、琐事,但党员干部的家风传承就不是个人小事、家庭私事那么简单了,而是党员干部作风的重要表现。要做好家风建设与传承,党员干部就要带头弘扬家庭美德,从做好儿子、好父亲、好妻子等生活点滴做起、小事做起,从个人家庭道德上升到从政职业道德建设。

三、制度治党:夯实党风建设根基

《古田会议决议》对连队党支部建设、班排小组编成、党内教育开展作了制度化规定,这是最早的政治建军、制度治党的体现。“制度治党”,就是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在党风建设领域体现制度建设的科学、管用,解决“制度要好、执行要好”的问题。[14]邓小平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这些方面的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15](一)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古人说:“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世界上一些政党兴衰成败最为重要的经验教训,就是党纪党规不健全、党内监督制度不全面、落实不到位,缺失准绳规矩、缺失“制度治党”。每个党员干部手中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权力,如果仅仅靠“自律”,而没有强有力的“他律”加以监管,就会让一些腐败分子为谋私利有可乘之机。党的十八大后,党中央从立规矩开始,首先制定了八项规定、六项禁令等要求,随后陆续出台一系列制度。各级根据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在联系服务群众、规范权力运行等方面制定和修订了一批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依规治党、制度治党稳步扎实推进。[16]在作风建设中让制度治党落到实处,需要在建立健全作风建设制度体系,以及制度执行、制度检查落实等方面下足功夫。1.筑牢基础,健全制度。指出,制度不在多,而在于精。为什么有些制度会背离其制定初衷,甚至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一是制度体系不完善。二是制度过于粗放,内容弹性过大,制度体系的配套衔接不完善,缺乏必要的程序和细节加以规范,“破窗效应”“牛栏关猫”现象还有存在的空间。《左传》有云:“夫富,如布帛之有幅焉,为之制度,使无迁也。”第一,要完善制度体系,着力增强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权威性,使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干部言行有规范、权力有边界、规则受尊重。2016年4月6日,对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作出重要指示,“要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第二,要确立“宜细不宜粗”的制度设计价值取向,避免制度设计过大、不够具体,放之四海而皆准,针对性不强,落实性不好,“牛栏关猫”关不住,仍留“暗门”“偏门”,仍开“天窗”等问题。比如,上级调研不允许层层陪同,但怎样接洽工作才合情合理合规?公务宴请具体到单位的界定标准?公车改革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保留公车的使用与管理标准?要修补好制度建设的“第一扇破窗”,及时完善制度、细化规定,改变强制性、约束性制度过多的局面,增加内生性、激励性制度。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指出:“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要确保制度可执行、可监督、可问责,用“明规则”管住“潜规则”,真正把权力关进笼子里,从而防止钻空子、打擦边球等。[17]2.与时俱进,创新制度。与时俱进是党的基本品质,党的制度是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不断探索出来的。2015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分别主持召开部分中央部委、中央国家机关部委党组主要负责人和部分专家学者座谈会时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必须推进制度创新,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认准正确方向,解决现阶段的突出问题,实现制度建设的与时俱进。[18]第一,世界格局在不断发展变化,党面临的形势、任务、特点和问题各不相同。要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任务,不断丰富、完善、创新和具体化党风建设制度,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制度的作用。一方面,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政党根本宗旨不变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党章党规党纪等党建制度建设。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党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问题等,发扬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丰富、完善和创新党风建设制度。第二,党风建设制度创新设计要借鉴行为主义激励理论。行为主义激励理论的奖惩教育或正负强化理论,同样可以应用于党风建设的制度创新中。目前,党风建设制度方面,总体上还是负面激励制度较多,包括纪律处分、降级、淘汰、惩罚等,这些体现在《中国共产党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等法规制度中,而关于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中表现优秀的方面,通过精神激励、情感激励及物质激励等正向激励制度的方法措施略显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补充。唯有如此,才能增强党风建设制度的时代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要将制度设计、执行和检查落实密切结合。起来“不搞不教而诛,勿谓言之不预。”2016年以来,党中央集中整饬党风,完善制度治党,先后修订或制定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等党内法规制度,是实现依规管党治党、强化党内监督和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举措。实践证明,只有将制度设计、执行和检查落实密切结合起来,才能最大限度地消除执行不力、监督不到位等问题,从而实现设计初衷。1.制度严明,执行严谨。党组织是政治目的明确、政治纲领鲜明的政治组织,纪律制度严明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建党以来,党就一直高度重视纪律建设和制度完善,从一大纲领到十八大的党章,纪律教育、纪律制度一直是党章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是具有党章性质的纲领文件,共十五条,而其中涉及组织纪律的就达五条。第一,党员干部要树立底线意识,坚守住道德、纪律、政策和法律底线,把党的纪律规矩挺在前沿、落到实处,使党员干部在思想深处划出“警戒线”,在灵魂深处架起“高压线”,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增强执政为民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追求,自觉讲责任、履好职、干好事、比奉献。在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讲话中,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管党治党,必须严字当头,把严的要求贯彻全过程,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第二,从小事抓起,讲究润物细无声,做到经常抓、抓经常,如果只刮一阵风,严一阵松一阵,则成效将大打折扣,不能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使制度执行的“宽、松、软”局面变为“严、紧、硬”。中纪委书记指出,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执行制度最终靠人。从中国共产党成立至今,我们党并不缺党规党矩等作风建设制度,关键是党内监督制度不健全、覆盖不到位、执行不力。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但一些地方一些部门执行民主集中制过程中出现变质走样,一些党员干部只讲“集中”无视民主,造成“家长制”“一言堂”现象。2.民主监督,检查落实。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党员干部要时刻谦虚谨慎、接受监督,确保有权必有责、用权必受、违规追究,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第一,各级党委和纪委等专门机关要切实担负起主体监督责任,从小错抓起,早发现早处置,让“红红脸”“出出汗”“扯袖子”等成为常态。《手莫伸》是1954年同志写的一首诗,至今闪烁着哲理和光芒,警示及阐释为官之道:“手莫伸,伸手必被捉。党与人民在监督,万目睽睽难逃脱。汝言惧捉手不伸,他道不伸能自觉,其实想伸不敢伸,人民咫尺手自缩。岂不爱权位,权位高高耸山岳。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岂不爱推戴,颂歌盈耳神仙乐。第一想到不忘本,来自人民莫作恶。第二想到党培养,无党岂能有所作?第三想到衣食住,若无人民岂能活?第四想到虽有功,岂无过失应惭怍。吁嗟乎,九牛一毫莫自夸,骄傲自满必翻车。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奢。”[19]第二,要提高民众参与度,把群众监督、舆论监督、政协监督等有机结合起来,注重防范、关口前移,同时建章立制,实现社会监督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确保制度监督落到实处,及时发现纠正党员干部的作风问题。1945年夏,面对黄炎培提出的“兴浡亡忽”“历史周期律”问题的担心和疑问,的话至今令人深思,“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息。”[20]总之,“千秋基业依清正,百代兴盛仗民心。”一个政党的党风,归根结底是由这个政党的宗旨、追求所决定的。新时期,提出“制度治党、党要管党”,其核心就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落到实处,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实现党员干部“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要求,就必须紧密结合现实,总结党风建设的历史经验,着力构建完善“思想有党、行动护党、制度治党”的“三位一体”的党风建设体系,真正实现作风建设的常态化、制度化、有效化。

作者:俞桂海 单位:中共龙岩市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