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9篇

时间:2022-08-12 09:34:3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9篇

第一篇: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体来讲,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主流是健康的,他们热爱祖国,关心社会,独立自主意识强,有很强的上进心,人生观、价值观积极健康,还拥有远大的理想抱负,有为国家作贡献的责任感等。与此同时,个别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没有明确的爱国观念,缺乏远大的理想和人生目标;二是享乐主义严重,缺少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攀比风盛行,缺乏意志力,抗挫折能力较弱;三是个人主义现象严重,遇事只考虑自己而不顾及他人。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存在是很多因素共同导致的,家庭的溺爱、学校教育方法的陈旧、社会环境中的负面影响都是主要因素。此外,大学生刚步入成年阶段,还不能对自己有成熟的认识。而大学阶段是大部分人接受学校系统教育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冲刺阶段,对每个人的成长都至关重要。高校教师的使命就是让学生走出校门时不仅拥有被知识武装完备的头脑,更拥有健全、正面、积极的思想和灵魂。东北抗日联军身上所反映出的抗联精神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留下了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充分挖掘东北抗联精神资源,对于提升大学生的思想认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一、弘扬抗联精神,培养高校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抗联精神中最核心的内容就是爱国精神。“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沦陷,面对着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承受着国破家亡的痛苦,抗联将士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抗日战场上,把自己的生命与祖国的命运、人民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是抗联英雄为我们诠释的爱国主义。人力、物力匮乏,是什么支撑抗联战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作战?无数的仁人志士倒在了冲锋的路上,是什么让抗联战士依然前赴后继、勇往直前?答案很简单,是光荣复兴的远大理想,是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捍卫着国家的领土完整、捍卫着中国人的尊严。因为心中有爱国的信念,抗联战士在没有任何外援、条件极为艰难的情况下,顽强不屈,与日寇浴血奋战长达十余年,有力地干扰破坏了日本军国主义占领中国、“北进”“南下”战略进程,为支援中国全面抗战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当代的大学生自身思想不够成熟,对当前的不同文化缺乏辨识的能力,导致对其他文化不辨是非的过渡追捧,受一些西方思想的影响,部分年轻人崇洋媚外,认为什么都是外国的好,于是出现了“哈韩”“哈日”族,彼此之间互相攀比,而对国家民族持漠不关心的态度,甚至对一些人的爱国行为嗤之以鼻。这有一部分原因是刚刚从青少年时期过渡而来的叛逆情绪,也有一部分原因是缺乏正确的引导。当代青少年缺少的正是这种把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联系在一起的意识。对此,要抓住青年的思想阵地,将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融入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用英雄人物的爱国主义事迹来感化当代大学生,将青年心中原有的爱国热情激发出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他们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而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弘扬抗联精神,培养高校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抗联精神是一种勇于献身的爱国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休戚与共团结御辱的合作精神。抗联英雄也是普通人,也可能存在人性的自私心理。然而在战争中,任何个人的英雄主义对于团队来说都有可能是致命的伤害,都可能造成整个队伍在战场上的失利。抗联英雄正是突破了普通人的自私“本性”,以民族大义为重,以挽救国家危亡为己任,在战争中坚持集体主义原则,通力协作,所以形成了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共同抗战,也正是这种团队合作精神使我们最终取得了抗战的胜利。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今天也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当代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且大多数在成长过程中得到了家长的溺爱和娇惯。这种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为学生的人生观树立起到了极坏的作用,导致了极坏的后果。有的大学生寝室内部矛盾不断、大打出手的现象也屡见不鲜。这种状况的出现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团队协作力之差、包容性之差。引导高校学生学习抗联精神,正是要学习抗联战士团结一致、共同战斗的精神。作为未来国家建设的主要力量,作为民族未来的希望,青年不仅应该具有知识分子所必须具备的高端技能,更应该具有共同的梦想,建设美丽中国需要青年人的共同努力,只有所有有志青年都能共同努力,我们的中国梦才能早日实现。

三、弘扬抗联精神,培养高校学生的艰苦奋斗精神

东北抗日联军所经历的艰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面对日伪当局疯狂围剿的同时,还要克服恶劣的自然环境。冬季的东北地区非常寒冷,抗联将士们经常需要在零下40多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生存和战斗,在这种环境中,甚至出现过受伤战士被冻掉手指的情况,环境极为艰苦。同时,由于敌人的封锁,战备资源以及生活用品很难顺利进入游击区,部队缺衣少食、缺粮断水是经常的,这种情况下战士们只得吃草根、嚼树皮、喝雪水。有时所需的粮食和棉衣,也要用战士们的鲜血和生命去获取,抗联将士还经常因恶劣的自然环境和给养断绝而失去生命。不夸张地说,当时的东北抗日战争绝对是在当代人类难以生存的条件下所进行的最艰苦的斗争之一。除了自然环境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简陋,东北抗联在战备方面也并不如人意。兵力上,东北抗日联军最多时不过3万余人;武器上,抗联军队使用长矛、大刀,还有部分陈旧枪支、弹药多是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就是这样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受住极限考验,前仆后继,奋战不息。日本帝国主义占领东北14年,东北抗日联军就在极端残酷的抗日斗争环境中,坚持了14年的游击战争。这种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战斗精神是抗联精神的动力源泉。今天,生活水平的提高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物质生活,另外,当代独生子女在家中的地位很高,他们很少经历苦难与挫折,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青年人往往会缺少艰苦奋斗精神,过度追求物质上的满足,进而出现享乐主义抬头等现象。大学校园里也是如此,名牌服饰、名牌鞋包,甚至是奢侈品傍身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开始独立生活、学习负担减轻都让大学生有了独立支配金钱的权力和欲望,而这种权力被赋予的后果就是:一些学生开始一味追求物质享受,学校里享乐主义之风盛行,学生对学习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却在吃穿用度上盲目攀比,这看似平常的状况,却丢失了前辈为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品质。今天的年轻人可能觉得当年抗联战士的生活、战斗环境艰苦到不可想象、不太真实,但那并不是虚构的,没有在那样的环境下仍然坚持战斗不屈不挠的抗联精神,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弘扬东北抗联精神,要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引导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不屈不挠地去战胜困难,想想抗联战士为了保家卫国,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都可以用生命去战斗,相比之下,大学生在学习上就没有不可战胜的困难。生活上,条件再好,也不能忽视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当然,艰苦奋斗不是让现在的大学生去过抗联战士缺衣少粮的生活,而是教育青年美好的生活要靠自己的努力和奋斗,要珍惜当前所拥有的一切,不奢侈浪费。同时,也应该教育大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上奢侈浪费、贪图享乐等不正之风,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到今天已经70年了,经历过70年前那场国难的老人至今健在的也已经寥寥无几,当代的年轻人们或许也只能从教科书上知道那些陈年往事。但那段历史应该永远被铭记,特别在我们这片饱经沧桑的黑土地上,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来的抗联精神应该被我们永远发扬下去。作为高校教师,我们面对的是一代又一代身上满载国家和民族希望的大学生,我们的使命既是把他们教育成材,更是把他们教育成人。弘扬东北抗联精神,将这种精神与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发展注入更强大的精神动力、培养更优秀的知识型人才,相信美丽中国的建设、民族复兴中国梦必将在不远的将来得到完美实现!

作者:孙美新 单位:辽宁大学

第二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探讨

一、引言

在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作用很重要,教师的人格魅力应该得到的关注。大学时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性格、品德、三观培育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息息相关。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发挥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增强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及其表现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内涵。正如国内的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所说:“教育便是力的表现”,作为现在的大学生,对教师的人格魅力深有体会。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每个同学都经历过不同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都经历过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这两种教师的教学就产生了两种反差极大的教学效果。教师的人格魅力是一种隐性的、潜移默化的力量,是教师通过自身的为人处世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影响。在国内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则更加有影响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既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对学生的道德品质进行影响,又要向学生传输社会主义理论思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教师与学生在课上课下全方位的接触中,体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深刻的、全面的影响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用自身强大的感染力、亲和力影响学生,用自身高尚的品质、伟大的精神影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影响。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表现;首先,在国内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优秀的政治素养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国内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基本能力就是必须具有优秀的政治素养,必须忠诚信仰共产主义理想,向学生传递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需要有强烈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感。教师是一份神圣的职业,是一个社会不断向前发展的关键,在国内,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更应该有这种责任感,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教师就有了动力,有了目标,才能培养好每一个学生;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叶圣陶先生说:“唯有教师善于读书,深有所得,才能教好书。”从教师的教学方面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这些专业知识就需要教师有不断进步、不断进取的职业精神。专业知识是无穷无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应该做到锐意进取、与时俱进。

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是巨大的,其效果是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三观。提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对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人格魅力体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和课下与学生的交流中。好的人格魅力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想要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需要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进步.第一,要灵活运用自己的语言艺术。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艺术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力量,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语言艺术,不同的学生也喜欢不同的课堂语言。对于现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来说,灵活的课堂语言艺术是首先需要加强的地方。在传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上,教师习惯用枯燥乏味的专业语言上课,没有能吸引学生的课堂语言,学生往往在课堂上昏昏欲睡,缺乏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内容的兴趣。这个问题的解决需要靠教师的努力,他们需要灵活运用课堂上的语言艺术。第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需要具有良好的仪表和广泛的兴趣爱好。良好的仪表是指教师的外在表现,其中包括形态、穿着、姿势、体态、容貌、举止、风度等,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外在表现。教师穿着得体、举止有度、风度优雅会对学生传递出健康、阳光、积极向上的信息,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广泛的兴趣爱好也是教师人格魅力的一部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生的心灵导师,需要具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在现代社会,年轻人往往能更快地接受新事物,教师难免会与学生之间有心理代沟,而教师广泛的兴趣爱好可以有效地弥补这个代沟,可以增加和学生之间的共同语言,有利于教师人格魅力的发挥。

四、结束语

在经过细致的论述之后,应该认识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意义,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进步对一个国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我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论述,广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相关研究人员能够对人格魅力重视起来,在已有的基础上继续努力,继续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实践这个问题的主力军,希望他们能够不断进步,充分运用自身的人格魅力去提升课堂效果、影响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安小波 单位:山西师范大学政法学院

第三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交叉型实效教学研究

思政课作为大学生修身立志的方向性学科,授课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三观”的塑造。当今高效思政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不爱听课,究其原因,无外乎“没意思”、“无聊”、“太抽象”等学生常挂在嘴边的字眼。而反观个别经常给学生讲一些稗官野史的有“”之嫌的教师却能受到学生欢迎,这引发了我们的深思—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一、学生不喜欢思政课的原因

(一)受当前不良思潮影响

当前是网络兴起后的无边界舆论时代,由于青年学生心志尚未完全成熟,易受西方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尤其是对社会娱乐讯息或负面事件新闻的盲从追逐,更加剧部分大学生的思想水平的下滑。学生易被盲从的媒体绑架、听信或夸大扭曲事件真相,把误导信息进行衍射传播,这导致部分大学生对思政课教学的相关内容不相信、不理会、不配合,对高校思想教育阵地造成不良冲击。

(二)课堂理论性太强

通过实际授课发现,学生欢迎形象生动的课程,而高效思政课教学中最易范的错误就是“以理论讲理论”,对于当前习惯了丰富多彩的互联网生活的学生而言,自然难免觉得乏味,且无法给学生现实生活具体指导的空谈对学生很难形成吸引力。“往往教师如果按照课本内容来讲,只能是一个理论去解释另一个理论,这就造成了理论的嵌套,使得课程内容失去生动感。”

(三)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因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思政教学往往都是大课堂的形式,老师发挥的空间小,学生表达思想的机会少。教师往往用着传统的方式授课,互动性很少,这种“填鸭”式的灌输性教学大多不被学生所接受,使一些学生出现了上课玩手机、听歌、打游戏、睡觉等一系列较为懈怠的消极对抗方式。这样的结果使老师更加降低了授课热情,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四)思政教师水平有待提高作为年轻教师,最有资格对思政课的教与学做出评价。几年之内连续经历学思政课和教思政课的剧烈转变,对思政教学中某些教师“老八板儿”的教学方式并不认同。因思政课中经典原理几乎不变,这导致某些尤其是资格老的思政教师还在念着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经,教学内容陈旧,脱离现实,甚至有的地方明明现实这个样,却还唱着那个样的高调,略显滑稽。某些老教师上课甚至用不着课本教材,这并不是好现象,相反可能意味着乏味的重复。社会变化如此之快,思政教学怎可一成不变。

二、实证交叉式教学

目前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也仅仅处在一个理论阶段,尤其是国外对国家价值观教育与我国有着较大的不同,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寻求的热情与努力,任何创新都将是前沿性的新生事物,必将经历阵痛和磕绊。改进一套先进而行之有效的思政理论课“交叉”型教学方法是当务之急。

(一)理论与现实交叉

在高效思政课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使课程教学内容充分体现理想信念、价值观教育等意识形态教育内容,还应注意贴近现实,“注重大学生成长过程的需要,在教学内容延展中更加贴近大学生的学习成长、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更加贴近大学生的专业方向与认知兴趣,通过多种教学形式与教学方法,既巩固意识形态工作,又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教与学交叉

在本学期48课时的教学中,我将8课时的“教”转为“学”。首先让学生分成小组于课下对下节课要学习章节进行预习和讨论;接下来,上课时让学生以小组聚团落座,给出学生3-5分钟的再熟悉时间,告知他们以小组推荐方式推选出代表进行授课,但选定哪个小组将由抽签决定;最后,选定小组推荐代表进行授课,由于事前并不知谁会被选中进行授课,每个同学都对本节授课内容进行了一定的了解;对于授课学生本人而言,对内容的了解程度和领会程度在课前课后都会进行反思,课堂也因大家在思索授课学生讲的正确与否而热烈了许多。当然,作为老师不能全程旁观,最后要用一点时间对该同学授课进行点评,并对重点和该同学讲错的地方进行深化和更正,授课效果大大超出“念经”式教学。学科交叉思政课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基础的学科,哲学本就是各种具体学科的升华与总结,我们在讲思政课是不能忽视哲学对具体学科指导性意义。在亲身授课中发现,只以哲学来讲思政课,那学生的注意力很快就分散了,如果将其他学科的内容引入,以具体学科为体,以哲学为纲,用哲学的思维穿插解决具体学科中的问题,学生们就听的很入迷。如讲价值规律一节时,引入房价波动,用中国古典哲学告知学生们万物皆有常,而马克思主义吸收了几千年来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优秀成果,由此让同学们明白了价值规律波动曲线,房价和其他一切商品的价格既不会永远上涨也不会永远下跌,总会在它的极限范围内反复波动。同理,在讲货币时引入经济学和财务管理学,讲社会制度时引入政治学、民族学,讲西方资本主义发展时引入管理学、领导学、心理学,讲普遍联系时引入组织行为学、数学等。以思政大平台为根基,以发散性交叉为方向,在延伸思政原理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到更多交叉学科的知识,而返回性的加强了对思政原理的信服和接受,提高课堂兴趣,抓住学生注意力。

(三)校企师资交叉

当前大学教育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学生动手能力差,究其原因是因为面对生产实况的实践实习很少。尤其是本科生在这方面情况尤为严重,以至于用人单位宁愿要以职业教育为主导的专科生而不愿要理论一大堆而实践能力几乎为零的本科生。基于这种情况,将企业师资引入课堂成了我们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虽然在具体操作上还存在着诸如待遇设定、企业认同、师生关系和道德认同等方面一系列的问题,但毕竟这些都可以逐步细化和解决,真正让企业走入课堂,或让学生走入企业才是当务之急和决定性环节。不妨让一线的实际工作经验的校外师资走进来按照学校既定教学大纲客串性教学,既维护了方向的准确性,又增加了课程的受用性和实用性,以一线优秀人才的现身说法让学生明白,原来任何工作都可以用思政理论来指导,加强对思政理论深化挖掘的兴趣。

(四)课堂内外交叉

古代先贤们经常讲学于阡陌松石,而当代大学生已经在课室里呆了十几个年头,如今依然还是被限制在课室里。“人无常态,水无常形”,这对于人的学习心理而言也是不科学的,应适当改变教学环境,走出课堂。在这学期的思政教学中,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把学生们领出课室,在学校景观湖边的草地上大家席地而坐,开展了一次很有意义的授课,期间形式灵活,讨论热烈,学生们只是因为一个环境的小小改变便空前的解放了思想,对问题的思考和探讨有了头脑风暴般的效果。在一学期的思政教学后,通过初步实践交叉型教学方法,思考更深入的交叉教学模式,我对“交叉”这两个字有了惊喜而又深沉的领悟。这只是一个作抛引之用的开始,在今后思政教学的创新中可以大有所为。思政课不应该成为照着教案念的“催眠咒”,更不应该成为学生谈之色变的“洗脑经”,思政课本就应该成为指导学生学习一切课程的“万能手册”,成为引导学生人生奋进的“发动机”。

作者:周建元 单位:广东海洋大学信息学院

第四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构建

现在是信息化时代,信息已经替代了经济成为了时代的主要标志,与此同时,时代对人才的标准也有所提高,人才不仅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很强的思想素质,没有良好的思想素质,那么有着再强的专业知识也不是一个真正的人才。我国高校的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还存在许多诟病,有着这样那样的问题,现在的高校都在逐渐进行转型,在教育模式转型之前,也要让高校在思想教育领域有所转型,这是现在的关键问题。现在的高校没有把它作为教育过程中的头等大事,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对教师对学生的重大意义,所以,要从这点开始进行变革。

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意义

(一)有效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

现在进入了新的时代,经济在发展,社会也在进步,学生的整体思想观念有着本质上的提升,学生们在不同领域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优点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督促他们发展自我,曾经有人提到,人想要完善自己就需要全面发展,所谓全面发展,不仅有知识上的,还要精神方面的,人需要的不仅仅有体力,还要有智力,如果只片面追求知识上的能力而忽视对思想素质的补充,那么这个人注定不会成为合格的人才。在学生接受高等教育期间,是好的思想形成的关键时期,想要真正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使他们有着正确的思想观念,高校应该负起责任,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规范了学生的思想,是学生的一种道德规范。更是对学生的负责,督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真正有能力的人才。高校的学生思想是需要引导的,如果学校都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关键位置,没有将构建全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放在教育模式改革的前列,那么这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很大威胁的,所以,应该让高校真正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二)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各项功能

高校是提供高等教育的场所,因此,学生来到高校目的是为了学习知识并感受高等教育的各项优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各项功能,让学生感悟高等教育的优势。高等教育的功能总结起来共有四点,最基本的就是教育功能,教会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其次是文化功能,让学生思想素质有所提高,再者就是与时代接轨的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也就是高校通过高等教育想学生们传授与时代接轨的观点,让学生了解时代的经济任务和经济目标。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助于实现高等教育的各项功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高等教育的优点,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这是十分关键的。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状

总的来说,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在稳步进行着,但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构建过程中还有许多弊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是重要的,它不仅要具备时代性,还要具备灵活性和开放性,引导学生在一定时间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在开放性的同时还要不失导向性和规范性,对于高校学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时间是重要的,这是他们形成思想政治观念的关键时期,细观我国许多高校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构建情况,基本上是呈原始状态和传统状态,对学生只是一味地理论说教,没有进行实践的引入,更没有意识到这关乎学生人格的塑造,这种只重视理论讲解而不关注学生掌握情况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不符合时展要求的。对于高校的学生来说,高中时期是很重要的,首先,这时候是学生形成稳定健康的思想的时候,换种说法,这个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学校不加以教育,学生的思想政治理念很可能走向不好的方面。所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要适应高校整体教育模式的改革。

三、如何构建新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一)开展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现在是二十一世纪,信息化时代悄然到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凭借着它的灵活性高效性迅速融入了各行各业,给各行各业带来了便利。所以,创造出一个符合高校发展要求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网络技术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辅助,所以,开展高校多媒体技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可以成为进行重要的方法之一。以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教师教授,其弊端就是只照书本内容进行枯燥的讲解,但是,利用上网络技术后,可以带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让他们意识到形成良好世界观的重要性。可以把网络多媒体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基本平台,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具体例子利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直接易懂,让学生自然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养。当然,互联网是有利也有弊的,所以,对于互联网上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文件学校要积极做工作,给学生介绍弊端,让学生远离互联网盲区。这也是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重要方法。

(二)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在信息化的时代,经济在不断的发展,我们的社会逐渐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水平,人才想要在经济大市场中脱颖而出,需要知识能力的同时,也需要思想政治素养,高校是培养学生思想政治素养的重要场所,所以,要剔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合理的地方,融入具有创新性灵活性的理念,以培养出更多的人才为目标,首先,高校应该培养学生的个人发展能力,给他们独立发展的空间,其次,要让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高等教育要固定性和开放性并行,给学生提供思想政治理论的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受社会,不要只是把思想政治教育口头说说,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四、结语

思想政治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学生们在价值观形成时期学校加以规范,才能让他们少走歧途。但是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不断进行变革,与时代相符合,跟的上时代的需要,让高校的学生们在适当的时期培养出来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规范了思想政治理念才能成就大事。

作者:孙岩 单位:哈尔滨商业大学

第五篇:新媒体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技术的进步引领着时代的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有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形式出现在人们的面前,深刻地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沟通交流的方式方法,这些数字化媒体被统称为新媒体。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人群,是学校为社会培养合格劳动力的最后一站,也是新媒体受众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群体的影响原理与作用途径,将其纳入到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中去,优化高校思政工作格局,具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1新媒体的定义

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包括网络媒体、手机媒体、数字电视等,也可称之为数字化新媒体。

2新媒体受众影响途径分析

2.1由“一对一”“一对多”升级至“多对多”

传统的媒体受限于技术条件,其传播范围有限。多是利用一些物理载体向受众进行单向的信息传播,传播的模式也多限于“一对一”“一对多”模式。这种单向传播的模式与传统教学法中教师信息,学生单纯接受的“填鸭式”教学法有着神似之处。然而,新媒体有着先天的技术优势,从一开始就呈现出强烈的信息交互特征,在新媒体的世界里,信息的与接收不再角色分明,个人既是信息海洋中的接收者,也随时可以成为信息大潮中的者之一。可以说,在每个个体身上,信息的者与接收者的角色都是合为一体的,这是在传统媒体传播过程中从未出现的。新媒体除了涵盖传统媒体的“一对一”“一对多”传播模式外,还能够实现“多对多”信息传播,受众在接收信息后,既可以迅速地加以传播,也可以进行再加工后,如当下大行其道的微信就很好地体现了新媒体“传受合一”的特点。同时,无数的信息者与接受者之间可以迅捷的开展互动交流,实现跨物理界限的即时互动。

2.2由单一渠道升级至多渠道整合

新媒体的出现是数字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媒体形式。新媒体的出现,并不意味着站在传统媒体的对立面,而是对传统媒体的继承、整合与兼容。新媒体不论是其信息覆盖,还是运营模式,基本是传统媒体、网络传播和移动终端的大整合,而新媒体之所以在短短数年间就聚合了大量的受众,关键在于整合多渠道后能够向受众提供更丰富的体验价值,这是以往传统媒体、网络和单纯的手机客户端所不具备的优势。因此,新媒体实质上是传统媒体的再升级。与此同时,由于受众对象之间能够借助新媒体进行沟通互动,随时可能由于某条信息或者关注某一类事情而形成临时性的族群。

2.3由“眼球经济”升级至“内容为王”

新媒体的兴起,是对传统传媒“眼球经济”理论的一次大冲击,“眼球经济”理论认为,要在大量的信息中引起受众的注意,就必须抓住读者眼球,快速形成视觉优势。这一理论曾一度大行其道,但由于新媒体受众间的交互性,以及新媒体环境下受从与者之间角色的兼容,“内容为王”日渐受到欢迎。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人们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时,如果受到肯定,就会更加积极的传播,反之,如果自己的观点受到批评和否定时,即使自己坚信观点正确,也会更倾向于保持沉默。在新媒体环境下,受众间意见将互相影响,意见一方的沉默将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利用新媒体充满时代气息的“正能量”信息,必然一呼百应,引领学生群体的舆论方向,让种种歪风邪气无处藏身。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新媒体在当代大学生群体中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此,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新媒体,注重新媒体,非常重要。

3新媒体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应用

3.1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全方位的覆盖学生生活环境

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结合各项工作,变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一是利用新媒体的覆盖面广的特点,将学校、家庭、社会都整合进来,将有限的教育资源实现无限的共享。二是构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全员教育、全过程教育、全方位教育”的工作体系。三是以新媒体技术为桥梁,开展校园文化建设,净化校园思想、抵制社会不良思潮,增强学生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3.2利用新媒体的传播特性,创建“与时俱进”的工作方法

在新媒体时代,要充分利用信息传播的特性,利用其网络的开放性、信息的交互性和文化的融合性特点,与时代同行,深刻把握信息传播的新趋势。一是要精心构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网络阵地。使用新媒体的主力军是年青人,只有充分利用新媒体,打造网络宣教阵地,以切合年青人群习惯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建立网站、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必将事半功倍。二是要高度重视各类信息移动终端的作用。如QQ、飞信以及近年来异军突起的微信软件,都是目前的主流的移动终端,通过制作相应宣传材料和课件,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外也能无缝对接,无时无刻不笼罩在深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之中。三是要深入强化信息交互的作用。例如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加强师生间互动,又比如利用聊天软件的特性,实现教师的“一对多”与学生的“一对一”,教师利用软件可轻松实现同步远程沟通多位学生,而学生们也可享有教师的“一对一”辅导。

作者:魏毅 单位: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六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探究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全国其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共同属性,有相同相通的地方,但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由于新疆高校地处祖国的西北边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周边环境复杂,民族众多,文化多元化,这使得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困难远远大于其他高校。因此,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肩负着更大的责任与使命。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即思想政治教育者,这一群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承担着重要的职能,以基层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作为研究对象,主要包括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在一线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又从事管理工作人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在新疆多民族教师组成的高校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有利于高校大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促进民族团结,实现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特点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多元性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在人员组成上与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有明显不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队伍中有很多是少数民族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在教育水平、科研能力、接受新事物能力等方面,少数民族教师队伍同汉族教师队伍相比仍然有一定的差距,这将会直接或间接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质量,影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差异性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素质呈现差异性。由于受到民族不同、学历层次不同等因素影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在知识理论素养、科研、教学水平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各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同,也会造成教师的素质差异。部分高校在教师的选配、资金的投入、部门的建设以及教师学习进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由此建立了一支高水平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而有的高校在这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不够重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

近年来,随着高学历人才不断涌现,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也在逐渐扩大,人数的增多,导致教师队伍在职称评定、科研成果方面的竞争压力越加明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把过多的精力放在科研上,有的教师只顾上课完成任务,而少数辅导员、班主任陷于学生日常事务中,也忽视了自身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习。

(二)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在教学中“不接地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中部分教师照本宣科,较少从受教育者自身实际出发考虑受教育者的切身需求,对受教育者缺乏了解和关心;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更好地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较少关注学生思想素质的自主形成,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语言生硬,尤其当教育对象是少数民族学生时,教学语言应该通俗易懂。

(三)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理论研究水平相对滞后

由于新疆地理位置偏远,社会经济发展滞后,高校的学习经费有限,导致很多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去内地学习的机会有限;教师每年买到的相关专业资料也十分有限;还有一部分教师不熟悉电脑和多媒体操作,不能及时从互联网上获取与本专业相关的前沿信息。

三、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建设的对策

高校是新疆社会主流价值观传播的重要阵地。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必须重视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建设。邓小平同志曾指出:“在当前这个社会转型时期,思想战线上的战士应该是整个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主要力量,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要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新疆高校实际情况出发,目前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整体素质还没有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必须大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素质。

(一)对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自身的思想政治工作常抓不懈

高校教师队伍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群体,教师队伍不但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因此,提高教师自身思想水平的根本途径就是要不断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能力、提高教师思想政治水平。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应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因为这会直接影响到高校能否抵御极端思想渗透的问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也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传播者,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者,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要时刻坚定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文化水平、道德素质以及文明程度等因素都通过教师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会对学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要通过常抓不懈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教师队伍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育工作,重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治学态度等自身修养,真正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二)提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专业能力

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学术素养在一定程度上是教师素质的一面镜子。要想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必须过硬。

1.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水平

培养一名好教师,只依靠原有的学校教育是远远不够的。教师的其他能力和素质,如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和引导、对教育思想的理解等都需要在工作岗位上不断发展和学习。当今社会科技变化日新月异,新的知识层出不穷,给教师教学提出了新要求。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思想是要求教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学习新的理论,用知识武装头脑,同时要改进教学方法。

2.提高教学水平

高校教师要学会运用课堂教学的艺术如语言艺术。当教育对象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时,教育术语的内容、方式等要紧密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用形象生动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教育。教师队伍在教学上还应不断突破、不断创新。高校学生应具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具有创新能力。这种创新能力包括:及时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知识,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把科研成果运用到教学过程中。

(三)提高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与新疆现实情况相联系

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新疆的区域特色制定教学方案,使得授课内容更好地与社会现实、学生生活和思想相融合。如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着重加强对学生的“五观”教育,以及“五个认同”教育,帮助学生牢固树立中国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伟大祖国的思想观念,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树立民族团结的思想意识。

2.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将知识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新疆高校虽然地处祖国的西北边疆,可当今高校已不再是与世隔绝的象牙塔,互联网的发展,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以及近年新疆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已经逐渐走向了社会中心。现今高校的教师也不能只是书斋的学者,作为学生的导师要帮助学生更好地面向未来、面向社会,必须为学生做出表率,这就需要高校教师队伍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结束语

新疆高校由于受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在新疆,高校是建立和传播正确思想意识的重要意识形态领地之一。这就要求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肩负着比内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更重的社会责任。在与社会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要求程度上,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自身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队伍在加强自身教育的同时,还要紧密结合新疆特殊时期的社会需要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努力提高专业理论素养和教学能力,并且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关照现实。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队伍建设,有利于净化高校校园环境,使学生有了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促进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积极作用。

作者:张瑜 张本建 单位:新疆师范大学 新疆昌吉职业技术学院

第七篇:心理沙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心理沙盘是沙盘游戏又称箱庭游戏,是一种心理治疗方法。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是由瑞士分析心理学家朵拉•卡尔夫于20世纪50年明的。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心理咨询者在完全自主的情况下自由地选择小玩具,然后在盛有沙子的沙箱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完成一个小场景,从而体现出心理咨询者内在心理的某种冲突。这个沙盘制作过程也是心理咨询者心理治疗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过程中,心理咨询者能够深入了解自我,并且能够有效地化解内心的某种困惑,解决自身心理问题。

一、心理沙盘的应用

沙盘游戏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当中。在社会工作中,沙盘游戏可以为工作者提供一个相对和谐、轻松、有安全感的空间,并且通过共同制作沙盘作品,有效地处理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让个体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以最好的状态面对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在家庭中,家庭成员可以通过制作沙盘来体现自己对家庭关系的一些态度和感受,暴露出家庭关系中的一些不和谐因素,从而有效地协调和改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在对特殊儿童的教育中,这种心理治疗方法更好地取代了纯粹理性的谈话疗法,能够更容易深入特殊儿童的内心,给予特殊儿童更多非言语性的、象征层面的支持,更有利于找到问题的症结和治愈的希望。当然,心理沙盘被运用最多的还是学校,尤其是高校,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行为问题和发展性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惑,增强学生做出决策的效能感。

二、心理沙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一)心理沙盘在高校的具体运用方法

在最初卡尔夫创立心理沙盘之时,只有个体沙盘游戏一种形式,团体沙盘游戏是在20世纪80年代由迪•多美尼克发明的。此后,我国引入沙盘游戏并在高校中使用,使得个体沙盘游戏和团体沙盘游戏都得到了更长远的发展。

1.个体沙盘游戏

一般而言,个体沙盘游戏运用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所以在具体的操作上都要与一般的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规律一致。在进行心理沙盘游戏之前,心理咨询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并且意见统一以后才可开始心理咨询。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共有五个阶段:学生选择沙具制作沙盘→学生体验制作沙盘后再进行调整沙盘→心理咨询师就学生做的沙盘与学生进行沟通并且做出相应的外部干预→心理咨询师对学生做的沙盘进行拍照存档→将制作的沙盘沙具归于原位恢复沙箱原貌。整个操作过程中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给有需要的学生一个有安全感,能够自由表达内心想法的空间,这样才能排解学生内心的困惑,解决一些心理问题。

2.团体沙盘游戏

团体沙盘游戏顾名思义是以团体为单位进行的,一般四至八人为一组。相对于个体沙盘游戏来讲,更加随意一些,但是心理咨询师也要结合团体心理辅导的一些专业理论来完成。在整个游戏过程中共有四个阶段:第一,小组成员轮流选择沙具共同完成沙盘;第二,小组成员分享自己选择沙具和制作沙盘过程中的想法;第三,分别为共同完成的沙盘取一个名字;第四,将制作的沙盘沙具归为原位恢复沙箱原貌。在团体沙盘游戏的过程中,心理咨询师不进行干预,主要靠整个团队自己推进进程。

(二)心理沙盘在高校的具体运用条件

首先,学校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心理沙盘是一项心理技能,是一种专业的心理治疗方法,所以其中会涉及许多心理学专业知识,比如荣格心理学、精神分析理论、投射理论等等,这都需要心理辅导人员拥有专业的心理学素养以及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所以学校一定要有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其次,学校要制订行之有效的沙盘使用计划。要充分考虑到时间和空间的条件限制,将个人沙盘与团体沙盘的运用结合起来,还要考虑到心理辅导人员和在校学生人数的比例等情况,制定科学的时间安排表,提前排班预约,避免有需求的同学由于场地和时间的原因得不到及时的接待而产生负面情绪。再次,学校的硬件设备要齐全。心理沙盘需要的相应硬件设施要备齐,比如专业的沙盘器具、专门的心理咨询房间以及安全的咨询环境,并且还要保证学生在进行心理沙盘游戏的过程中不会受到外界的干扰。沙盘的高度和规格都要适合学生进行沙盘活动,保证学生使用的安全。

(三)心理沙盘在高校教育中的使用范围

应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现如今我国高校普遍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公共课,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每一位学生选择一件喜欢或者能够代表个人的沙盘玩具,并与同学分享选择的原因,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自我认识,也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更好的了解。心理沙盘不仅可以运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也可以运用于班级集体活动中;不仅能针对一个学生解决问题,还能促进班级建设。在其他方面,可以通过将一篇文章某个细节的描写在沙盘中摆放出来,形象地构思一个具体的画面,让学生对这篇文章有更深刻的理解。运用到校园活动中。例如运用于学生会工作中,为了让学生会各部门的成员能够在短时间内尽快地熟悉起来,方便学生会工作的开展,可以将学生会成员分为几个小组进行团体沙盘游戏,经过这样的沙盘游戏,可以拉近小组成员间的距离,增强成员之间的合作意识,方便学生会工作的开展。运用到高校教师的培训中。要让心理沙盘这样的活动很好地运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仅仅依靠心理咨询教师是不够的,还需要对其他教师如辅导员进行心理咨询师的培训,并使其在实践中亲身体验心理沙龙活动。比如心理沙盘,这样不仅让教师之间能够有更好的沟通,关系变得密切,也能够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地开展。当然,心理沙盘的运用范围还不止于学校,也可以运用于家庭和社会,这样学校、家庭、社会三个因素通过心理沙盘作为媒介很好地连接起来,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心理沙盘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优势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走向成熟却并没有真正成熟的特殊阶段,矛盾和冲突常伴随着他们,但碍于面子他们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事实上大学生是十分需要对人倾诉的群体,却总是缺少媒介。心理沙盘作为一个能够给大学生提供轻松、无压力、保密性强的心理空间,不仅可以帮助他们宣泄内心的各种矛盾和冲突,排解学业造成的压力,更全面地认识自我,还能够在团体沙盘游戏过程中理解他人的内心,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沟通,释放不良情绪。因此,心理沙盘在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诸多优势。

(一)促进大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大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水平,更多的是要发展自我,探索自我,了解自己是谁,想做什么,应该做什么。然而,面对一系列探索自我的问题,大学生更多的是茫然和不知如何自处,因此需要一个媒介来帮助他们找寻自我,让问题呈现清晰的状态,心理沙盘就能够起到这样的作用。由于在沙盘游戏中选择沙具和摆放沙具的位置都是一种无意识的表达,所以在团体沙盘游戏中,每一个小组成员都能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空间里充分地展现自我,卸下所有的修饰和防备,展现最真实的自己。与此同时,在团体沙盘中与其他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也是在与自己进行无意识对话和投射,将意识与无意识进行整合,从而对自我的了解也就更加透彻。

(二)促进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心理沙盘注重的是一个自由、受保护、共感理解的环境氛围,创造并体验“自己”的世界。在个体心理沙盘中,来访者在心理咨询师的陪伴下得到的是肯定和支持,而不是否定或者评价,从而改变来访者的自我怀疑态度,提升自信心;在团体沙盘游戏的分享过程中,小组成员会发现别人的一些感受原来和自己很相似,一些平时不敢或者不好意思表达的原来别人也有,这样就降低了对自己的消极评价,从而培养了自信心。在高校中,缺乏自信是许多学生感到担忧和害怕的问题,因此,心理沙盘可以促进大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三)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研究表明,心理沙盘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有着很显著的作用。大学生活是美好的,但是也有很多问题困扰着他们,与同学的一个小摩擦,一次考试的失利等都会带来一些不快,这时就需要倾诉和支持或者有一个可以宣泄的方式,心理沙盘能够释放大学生的不良情绪,增强心理的调节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沙盘不仅对考试失利的学生、家庭困难的学生、人际关系不好的学生这些特殊群体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高,对正常群体的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也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心理沙盘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到明显的积极作用,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促进和推动作用。

作者:张明敏 单位:成都理工大学

第八篇: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新思考

民办高校是我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民办高校与公办教育在教学活动的组织方面既存在共性也有着很大的差异。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开设,无论是民办高校还是公办院校都是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关于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面的研究不断增多,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2008年9月23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联合颁布了《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如何加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部署和安排。切实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对于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新世纪、新形势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呈现许多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不断的创新,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起到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各民办高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建设方面虽然进行了努力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由于民办高校自身的特点和民办教育事业的现状,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仍存在着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结构,民办高校兼职人员偏多,对于教学活动开展影响很大。前清华校长梅贻琦说过:“大学者,非大楼也,乃大师也。”。构成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师队伍的,大部分是从公办高校请过来的兼职老师,尤其是民办高校为了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聘请的都是其他公办院校的著名专家和教授,这些教师一般都具有丰富的学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教学方面更是经验丰富治学严谨,通过言传身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教学的效果。同时这种结构也带来了一些的弊端,主要表现在:第一,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随意性较强。由于兼职教师较多,每一个老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进度都存在差异,并且由于教师间沟通较少,这会使得课程的教学不能统一,会使得教育功能的发挥大打折扣,从而影响教学质量。第二,使“教书”和“育人”相分离。一般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除了具有较高的理论修养和丰富的文化知识外,要充分利用自身的综合素质去培养和引导学生。但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毕竟不同,他们心存临时观念和雇佣思想,大多数只是“教书”,不“育人”,导致管教分离的尴尬局面。

(二)民办高校办学条件有限,对于高知识能力和高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缺乏吸引力。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民办高校大部分的投入是放在专业学科的建设和学校硬件设施的完善方面,思想政治理论课投资有限,很难给予高待遇。并且高职称、高水平的专家教授数量也有限,他们大部分会被公办院校和科研机构所吸收。这些现实的原因造成当前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学历不高,硕士生、博士生等高学历的人才仍然较少。同时,很多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安排不受重视,认为民办高校就是培养专业人才,取得良好的就业效果,思想政治水平高低不影响就业,只要学生就业好就可以,所以在引进教师的时候更多的去引进高知识能力的专业教师而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引进。

(三)绝大部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影响教学质量。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呈现的是“两头大中间小”的结构形式,一方面,年轻人能够适应环境变化,将新的思想引进自己的教学过程,但是教学经验不足,很难把握教学内容与新的教学形式相结合;老教师大部分来源于外聘,或者是退休返聘的老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是对于新的教学形式的应用和教学内容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会使学生感觉没有新鲜感,减少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不利于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教师队伍梯队建设。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建设问题原因分析

(一)民办高校资金来源有限,主要来源于企业的投资,社会团体和个人私人捐助以及学生的学费。几乎没有国家政府教育资金的投资。资金的局限性使得民办高校再考虑教育投资方面也会显得捉襟见肘,并且我们知道民办高校之所以有做够的吸引力,其主要来源是专业学科建设科学且有很高的就业率,这也会导致教育投资的倾斜于专业学科师资队伍建设,忽略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建设,从而采用外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方法来解决上课问题。

(二)民办高校是市场经济的产物,从产生之日起,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当中,无论从生源数量和质量还是师资力量,都与其他高校进行着竞争。而民办高校的办学起点又普遍较低,资金相对比较紧缺,所以在生源质量、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等方面,没有办法与公办高校相比。这也会导致民办高校对于师资力量的引进缺乏吸引力,优秀的高学历的政治理论课相关专业的人才,大部分进入公办院校,或者研究机构工作,很少一部分会来到民办院校,再加上待遇不足与公办院校抗衡,这就对民办院校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组建增加了难度。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建设问题对策及思考

民办高校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民办高校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思想政治理论课同样如此,健全而又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对于“两课”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会影响到学生的“三观”建设及政治素质培养。

(一)充分利用国家对于民办教育发展的支持政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增加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投入,对于那些没有建设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民办高校,应该尽快建立起教师队伍,可以采用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相结合的办法,这样既可以利用外聘教师的丰富的教学经验代为培养自己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专职老师,又可以增加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课堂教学的探讨,进而过渡到以专职教师为主体,外聘教师为辅助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队伍。这样既增加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稳定性,也会吸引新的教学思想的进入。

(二)改善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待遇,提高对高知识能力教师的吸引力。由于很多民办高校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在待遇方面相较于专业课教师存在很大的差距,表现明显的就是在专职教师和外聘教师的课时津贴方面,由于很多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安排都是200人的大课教学,老师的任务量很大,但是外聘教师的课时津贴却远高于专职教师。导致很多民办高校对于知识能力较强和学历较高的教师没有吸引力。所以,对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进一步制定和调整校内津贴分配方法,确保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实际收入不低于公办高校同层次教师的平均水平。特别是对于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在职称、职务、奖金和福利等方面,在同等条件下给予适当倾斜。这样不仅会使他们安心于本职工作,并且会吸引更多的高知识能力和学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加入。对于外聘兼职教师,应从其职称学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满意度出发,制定合理的薪酬,实现、“优质教学,优厚待遇”,课时费不低于同等条件的专职教师。

(三)增加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对于“两课”教学的重视程度。在民办高校无论是专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还是兼职教师,大部分只重视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任务,忽略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目标,割裂了“教书”与“育人”之间的重要联系。现代社会的竞争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竞争而是综合素质的竞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任务和责任,在党和国家的要求下,把先进的思想观点和政治观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们树立正确而又鲜明的政治立场。同时,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理论课教师还要不断增强科研意识,尤其是要加强对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这是因为:一方面,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复杂的领域,教师只有加强对民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研究,才能深刻地认识学生的思想政治活动的规律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规律,从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效果优化。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一个新型研究领域,有许多问题值得研究,只有不断的去适应和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才能赶上时展的潮流,才能不断增加对这一领域的认识程度。

作者:高成龙 单位:内蒙古师范大学鸿德学院财会系

第九篇: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民办高校与公办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民办高校也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同时民办院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具有特殊性,结合民办高校特点、学生特点及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民办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在悄然发生变化。学校、社会、家长都在关心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长期教育工作。

一、民办高校育人特点

近年来,我国民办院校发展快,但民办院校的经费都来源于自身,这就导致我国民办院校基础设施经费分配不足、办学条件较差等问题;在师资力量方面,民办院校经费有限,教职工工资待遇略低于公办院校,导致民办院校高水平师资力量的流失;同样科研经费的限制阻碍教师大量科研的开展,致使很多现代化,高水平的职业技能培训搁置。生源是民办高校的经济来源之一,学生数量不足,就会使经费更拮据,因此很多民办院校把招生放在第一位,忽视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甚至有一些学校为了节约开支不聘请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师资。民办院校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培训,忽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使得高校教育带有很明显的功利性,忽视学生长远发展。

二、民办高校学生特点

相对于普通高校来说,民办高校在生源结构上较复杂:既有普通高中毕业生,又有来自中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更有来自社会的成人学生,学生水平参差不齐。与普通高校的学生相比,民办院校的学生还可能存在一些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方面,部分学生存在理想信念模糊、片面追求个人眼前利益等问题;心理素质方面,民办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自闭、焦虑等心理问题,自我适应能力较弱;容易逆反等心理,社会化风气较重;思想意识方面,处事比较感性,集体观念淡薄、缺乏艰苦奋斗精神等;学习态度方面,学习积极性不高,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极个别学生成绩令人担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抵制外界的不良习气和风气的意识较薄弱。

三、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1.建设高质量的辅导员队伍

民办高校的体制决定了辅导员在学生中具有很大影响力,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辅导员参与协调。一名辅导员身兼数职,如兼任党务工作,团总支工作,还有对口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与公办学校相比,人员配备比较精干;同时辅导员队伍相对年轻,工作有热情,有活力,容易与学生打成一片,但是工作经验不足、工作威信不高、个人经历短浅增加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辅导员不仅要自身工作有热情,还要起到带头作用,带动大家共同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习积极性和社会适应能力,有组织、有纪律、有目的地学习和工作。

2.组建一支优良的学生干部队伍

要建设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辅导员除了要关心学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等以外还应建设一支优秀的班干部队伍。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不仅是班集体的骨干,在班级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而且是老师的得力助手,协助管理日常事务。一支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可以使辅导员工作划分得更细致,把精力投放到学生、学生干部所难以解决的问题上。这样既管理了学生,又有利于学生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何乐而不为。

3.思想政治教育与日常教学相融合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在理论教学中融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尤其是大学生身上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比如沉迷网络游戏、校园文明、理国、恋爱观的树立等,这些问题都不需要刻意表达,在教学实践中恰当植入就可以给予学生正确的信息引导。

4.建立多角度、全方位的联动育人机制

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民办高校要发挥党组织、共青团、学生组织的合力联动育人。第一,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很多学生心理出现起伏时与家长沟通会有效平息,这时候可以借助家长进行心理疏导。或者有的学生家庭条件特殊,家庭的变故会使其性格孤僻,通过同学间的接触会使其重新找到集体归属感,这时候就需要运用学生的帮助。第二,随着互联网的深入,民办高校可以吸纳网络力量充实自己的育人机制。充分利用优秀的网络资源可以促进学生知识的进步和能力提升,网络交流工具的拓展也改变大家沟通的方式,信息的交流可以借助聊天软件、群组讨论等方式,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其迅速、快捷、方便的优势,学生乐于接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常讲常新的长期工作,随着社会环境的改变、教学方式的变化、网络沟通的促进等因素的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随时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思路,需要大家在实践的工作中不断改进。

作者:哈欢 单位:重庆大学城市科技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