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时间:2022-07-17 10:54:33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思考

[摘要]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构建长效机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优势是坚持党的领导,也是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政治前提;贯彻“立德树人”价值取向不仅是对高校存在的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等取向的校正,也明确了高校的办学定位和教师的职业定位。应通过制度建设,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纳入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将教师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而构建“大思政”格局。

[关键词]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党的十八大以来,重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亮点。教育者要首先接受教育,不仅是对教育本质的复归,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内涵的深化。做好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是构建起长效机制。

一、加强党对全面工作的领导是构建

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政治前提任何时期,决定长效机制的是大势和大局。改革开放40年,中国的大势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决定这个大势的根本是坚持党的领导。这40年中,关于高校和政治的关系、大学生和政党的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话题之一。大学该不该问政治,要不要受政治的影响,学术自由、孤独思考、做社会的代言人而不是政党和政府的代言人等话题有意无意地指向了知识分子和政党之间、大学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对于这样的观点,列宁指出:“所谓教育‘不问政治’,教育‘不讲政治’,都是资产阶级的伪善说法,无非是对99%受教会控制和私有制等等压迫的群众的欺骗。现在还在统治着一切资产阶级国家的资产阶级,正是这样欺骗群众的。”[1]关于教育的属性有过是生产力还是生产关系的讨论,这个讨论并不影响对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属性的理解。即使站在教育是生产力的角度,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属性也毋庸置疑。关于我国高等教育的认识和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息息相关,后者决定了前者。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这个判断是建立在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整体性认识基础上的,自然也包括高校。社会主义中国是中国大学的生存空间,中国大学培养的人才主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因而,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既是空间判断,也是价值判断,是空间判断和价值判断的统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同坚持党的领导的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是一致的。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要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2018.07思想理论教育专题研讨17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四个服务”是落实党在高校领导的具体要求。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是马克思主义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在现实中的具体化。教育是关乎具体人和具体家庭的民生事业,是关乎民族兴衰、文化传承的国家战略工程,是关乎人类文明延续的基础性事业。高校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宗旨在人的发展层面的体现和实践。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政治属性。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进一步明确了高等教育的社会责任。党的报告第一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提出“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2]并强调“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3]“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4]“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5]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决定了高校的办学方向,进而为加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奠定了政治基础。目前,许多高校成立了党委教师工作部,但大多建立的是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样的管理机制。由于教师工作和学生工作不同,教师工作以职业发展为聚焦,由此决定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责定位,即职业规范、职业发展、职业关怀等。只有在党的领导这个大前提下,这些功能才能持久发挥作用。

二、“立德树人”是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价值导向

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是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不同的职能导向产生了不同的办学理念和职业取向。前者是相对于高校而言,后者是相对于教师而言。侧重于教学的高校,提出教学型办学取向,有了教师、教材和教室,就可以招生和培养学生了;侧重于科研的高校,突出实验室、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至于教师能否上课、能否讲好课往往不被重视。对于大学职能的不同理解产生了不同的学校定位,不同的学校定位形成了不同的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标准,而不同的评价标准又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角色意识。有的教师侧重于课堂教学,将教师角色定位为教书匠;有的教师侧重于科学研究,做实验、著书立说;有的教师忙于“走穴”赚钱。把自己定位为教书匠的教师,上课就来,下课就走,学生仅仅是课堂上的观众,至于思想困惑、精神关怀、心理健康等学生精神成人中的问题没有被纳入教师职业的视野。把自己定位为研究者的教师,终日埋头于仪器和书斋之中,关注的是科研经费和成果数量,至于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什么也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两种倾向的共同问题是忽视了大学生作为人和成长中的人的存在。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6]党的报告进一步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7]这进一步明确了人才培养在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思想政治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立德树人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另一种表述。立德树人的内涵在“德”和“人”。2014年在北京大学考察时提出并论证了“德”的时代内涵。他将“德”细化为大德、公德和私德,扩充了“德”的内涵,解决了一个时期学界关于“德”是否包括思想政治素质的模糊认识。“德是首要、是方向,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修德,既要立意高远,又要立足平实。要立志报效祖国、服务人民,这是大德,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8]“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9]马克思将自由全面发展作为人的理想目标,中国共产党坚持这一思想,将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作为人的发展要素,将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作为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教育是立德树人的基本途径,教师是承担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体。树立立德树人的教育价值观,也就明确了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导向。“人才培养一定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而育人是本。人无德不立,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这是人才培养的辩证法。办学就要尊重这个规律,否则就办不好学。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10]

三、制度建设是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关键所在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过《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意见》等,为制度建设积累了宝贵经验。制度是固化规则的方式。结合多年来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益探索,制度建设的着力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将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纳入教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师德是教师的职业道德。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作为职业道德的师德,影响的是学生的道德素养。这一点是师德的特殊性和神圣性所在。比较而言,诸如工程师、技术人员、工人等的工作对象是事物,职业道德指向的是物和同物发生关系的人。师德则不同,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而且是正在成长中的人,学生的成长过程不是自我发生的自然过程,而是在各种环境因素影响下主观同客观、主体与客体互动的过程。师生关系是所有社会关系中最具影响力的关系之一,对青少年的成长成才产生着深刻影响。教育学所言的“向师性”就是基于这个原因提出来的。师德作用的方式不是孤立的,而是以整体的方式发挥作用。很难想象一个学生的成长只是在一位老师的影响下实现的。师德只有形成师风后才能起到整体育人的效果。师德状况决定了师风。将师德纳入教师素质评价并作为第一标准是针对每一位教师的。将师风作为第一标准是针对教师整体的,换言之是针对大学的。用师德评价教师,已成为很多高校的共识,用师风评价大学则还没有引起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的重视。没有以师风评价为依托的师德建设是不可能持久的。这是今后值得重视的研究课题。将师德师风建设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第一标准的关键是如何实施。目前,落实到教师和教育评价体系中的主要是师德一票否决制。如果教师在师德规范中出了问题,将面对岗位续聘、职位晋升等过程中的否决票。实践证明,一票否决对于增强教师职业道德发挥了积极作用。不过,从长远而言,师德如何从底线要求纳入竞争指标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底线要求是对所有人通用的,竞争指标是在比较中可以参照的。目前,在教师竞争中影响最大的是科研指标。科研导向中以期刊等级评价研究质量,以科研经费数量评价研究实力,数论文、比经费决定着教师的晋级和学校的排名。结果,师德师风仅仅停留在底线标准,落地效果不明显,更无法起引领作用。没有作为标准的师德师风如何成为第一标准是很难想象的。第一标准应该是高于论文数量、科研经费、教学时数等的更高标准。高尚的师德师风是高水平教师的第一标志。这个观念的确立需要具体化到教师的聘任和考核指标体系中。第二,将教师发展作为高等教育整体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11]这是二战以后人类对教育功能认识的重大改变。教育状况决定着人才状况,人才资源已经超过了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上升为第一资源。这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判断在教育领域的深化。进言之,在某种程度上,高校教师素质决定了人才培养状况,关乎国家的战略发展。同时,随着终身学习成为人类共识,教育对于每一个人的终身价值也日益凸显。只有在这个大趋势下,才能够真正认识教育者首先接受教育的迫切性,认识到教师发展与学生成长之间关系的紧密性。可见,建立教师发展机制是建立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环节。教师发展不仅是成立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更重要的是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为教师做些什么。教师发展是教师素质的建设,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学科素质和职业素质等。教师发展中心等机构要围绕上述素质进行,并服务于教师发展。近年来,在“双一流”建设目标的驱动下,高校人才竞争几乎到了白热化状态。一些地方政府和高校出台了很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政策,力争在人才竞争中获得优势。将人才作为第一资源是适应创新驱动的必要举措,也是国际竞争的必由之路。然而,从一个省市、一个单位将一个人招揽过来,从全国来看总量并没有增加。此外,人才大战的另一个误区是仅仅看到现有的人才,忽视了人才的培养。人才强国不是静态地看待某一时段的人才及其价值,而是能够建立起人才不断涌现的长效机制,保证各层次人才和潜在人才共同成长的可能。教师发展机制的建立不是简单的用人,而是在用人的过程中育人,支持人才的可持续发展。教师发展的核心是关怀教师、关心教师。强调:“各地党委书记和有关部门党组书记要多到高校走走,多同师生接触,多去高校作报告,回答师生关注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要加强同高校知识分子的联系,多关心、多交流、多鼓励,善交朋友、广交朋友、深交朋友,多听他们的意见,真听他们的意见。”[12]这进一步明确了关怀教师和发展教师的重要性。社会主义大学体现的是社会主义价值目标,即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旦大学变成了批发学生的生产机器,变成了制造学术论文的加工厂,高校教师自然沦为这台机器上的零部件,耗损完就被淘汰和废弃了。这样的结果不仅违背了我国大学的社会主义本质,也不符合现代的人道主义原则。将教师作为大学的主体之一,从教师需要出发,是构建教师发展机制的根本。第三,将建设“大思政”格局作为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的重要抓手。一定格局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践布局。如何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到高等教育体系之中,需要构建“大思政”格局予以支撑。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的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所有课程都要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各守一段渠种好责任田等,都是有关“大思政”格局的重要论述。“大思政”格局超越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固有思维。这种固有思维的集中体现就是将思想政治工作单一指向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思想政治教育简单归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的责任。这种格局可以称之为“小思政”格局。结果,承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被窄化到少数群体,同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和任务相背离。“大思政”格局追求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科研育人、服务育人、心理育人等,涉及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等。全员育人是将所有教职工、师生作为教育主体和客体,特别强调所有专业教师都要自觉树立立德树人的意识,做到课堂教学和校园生活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全方位育人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扩展到所有领域,做到人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在哪里。全过程育人是从时间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人生成长的终身要求去做。总之,构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长效机制需要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进行规划,立足于坚持党的领导、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制度建设这个抓手出发,将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落实、落细。在规范教师职业要求的同时,推动教师素质的整体提高和可持续发展。

作者:李辉 光焕竹 单位: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