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用途

时间:2022-08-22 11:06:17

企业思政工作人文关怀的用途

1.绪言

思想政治工作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总称,它是指一定的集团和阶级,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目标,或者通过思想政治观念的培养来实现集团其他方面的利益,有目的性的对人们施加以意识形态的影响,从而转变人们的思想来指导他们的实践行为。人文关怀注重于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每个人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关怀他们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范畴内的人文关怀则是指要尊重人的主体性地位,关心他们多种多样的需求,从而激发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它的主要内容在于尊重人的精神以及文化存在感、承认人的自我支配能力、承认人的自我价值、尊重人的主体性、关心人的多层次需求,并在这些综合作用力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事实上,在企业内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注入更多的人文关怀,主要目的依然是希望通过这种形式来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

2.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开展人文关怀的重要性

从根本上来讲,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主要还是人的工作,所以必须要坚持以人为本,但是在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却在很大程度上偏离了以人为本的重点,而是过多的强调“社会本位”,强调社会的需要,教育人要满足社会的需求,却忽视了个人也存在着多层次的需要,使政治思想工作中出现了很多急功近利的短视现象,对于一个企业来讲,这种过度的强调社会需要的政治思想教育形式往往不仅不能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还会在产生上起到一定的副作用,党的十七大以来,大力提倡人文关怀,注重对人的独立性和多种需求的关怀,十七大报告中的“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正是在这种形势下提出的。作为企业来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体现人文关怀也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主要包含以下几点:

2.1现实需要现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竞争压力,作为社会个体来讲,所遇到的生存压力也相应的越来越大,从另一方面来讲,作为企业职工,他们所遇到的思想、工作以及生活和心理上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这就使具体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到了许多的问题,同时也对转变教育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面对着复杂的、各色各样的社会背景和认知能力,面对着不同的思想包袱和心理方面的困难,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也只有融入了更多的人文关怀,在思想上给职工正确的指引,才有可能帮助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来面对所遇到的问题,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工作上去。

2.2价值诉求众所周知,企业的政治思想工作主要是做人的工作,所以必须要以人为本,关心人的各个层次的需要,剖析人的各种思想变化,疏导人的各种心理问题,当然,这种工作开展要建立在对企业员工的了解上,所以,相关的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要多和员工进行沟通与交流。事实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所要秉持的原则就在于通过对人的关心和激励来提升和尊重人的价值,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通过关注他们的发展和自我完善来彰显企业所特有的人文关怀价值。

2.3创新的基础毫无疑问的是,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要有新的形式和目标,在这个创新的节点上,必须依靠人文关怀来实现。从另一个角度来讲,企业开展思想工作所要面临的主体——员工需要得到人文关怀,而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的属性也要求要在教育的过程中注入人文关怀,即使是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过程中的交流,也必须依靠人文关怀的推动下进行。众多的因素推动了在当下企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依靠人文关怀来实现其创新性的跨越和发展。

3.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的途径

在对企业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要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尊重人的多层次要求,通过这种尊重来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要,使他们心无旁骛的开展各项工作,并在这种关怀的基础上,促进他们的自我提升和自我发展,在当下,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3.1加强理论引导政治思想工作顾名思义就是通过为被教育的对象提供一种强大的价值导向和精神的动力来实现的,从而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重大的人生价值观问题,因此,在进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人文关怀过程中,必须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为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起高尚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促进职工之间的和谐关系的发展,同时也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通过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来促进他们的思想转变。[2]

3.2改善说服途径,使他们乐于接受被教育的对象能够欣然的接受教育者的观点,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功的首要表现,同时也是作为衡量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的指标。人文关怀讲求的是通过关心他们的所需所求来完成思想教育,所以在具体的思想教育过程中要以情感动人,以理服人,避免以往那种权势型的情感功能,才会被职工所接受。

3.3积极的沟通与协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还需要适当的沟通与协调的过程,这个调节过程既包含思想方面的调节,还包括利益方面的调节,以及制度方面的调节。通过各种有效的调节途径,使员工与企业的制度、企业的利益以及不同的思想方面能够达成一种有效的调和和平衡,从而使员工放下思想包袱,能够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投入到日常的工作学习过程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