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实践路径初探

时间:2022-06-15 11:14:35

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实践路径初探

【摘要】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深刻阐明了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特别是明确了高校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责任。思想政治工作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高校党委要深刻认识新形势下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的必要性,结合高校培养人才这一根本任务,对落实领导责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加以明晰和改进,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实发挥党委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领导职能,增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关键词】高等学校;党委;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责任;实践路径

在2016年12月召开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党委要保证高校正确办学方向,掌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主导权,保证高校始终成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1],强调的最基本最核心的要义有两条,一是坚持立德树人,这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的根本任务;二是高校党委要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领导核心,明确了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委的政治担当、分内之事、应尽之责。

一、高校党委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高校所面临的发展环境变得日益复杂,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党委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既是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更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效应对新形势和新挑战的需要。

(一)意识形态领域的新变化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要求

当今世界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经历了深度调整,新兴市场国家和一大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国际力量对比中最具革命性的变化。与之相伴随的是综合国力的竞争、社会制度间的比较更加明显。应当看到,国际舆论“西强我弱”的总体态势没有根本改变,西方敌对势力遏制中国的图谋没有根本改变,各种思潮的渗透进一步加剧,敌对势力与我国争夺人才、争夺人心的斗争更加激烈,且方式更加隐蔽复杂,与此同时,我国已进入改革攻坚期,社会经济成分、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趋多样,社会思想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各种思想困惑明显增多,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这些问题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高校师生的思想感受和切身利益,冲击着他们的价值观念,使处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前沿的高校,面临的内外环境更加复杂多变,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在这种形势下,高校党委必须充分看到意识形态领域博弈较量的激烈性、长期性、复杂性,把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重要前提,作为有效应对西方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渗透的有力抓手,持之以恒地抓紧抓好,只有像强调的那样,强化思想引领,牢牢把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2],掌握主动权和话语权,才能有效应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渗透和多元价值观念的冲击。高校党委只有坚持站在战略全局,高举旗帜、强基固本,才能引导师生抵御错误思想的侵蚀,才能培养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深刻的认知、能自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可靠接班人,确保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

(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新趋势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课题

党的十八大强调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明确了新形势下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显著发展,高等教育正在从过去的精英教育向当代的大众教育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日益成为衡量高校办学质量的第一标准,正如所强调的,“只有培养出一流人才的高校,才能够成为世界一流大学”[3]。但是,随着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教育资源配置的紧张,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突出表现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从数量到质量均难以快速适应这些新变化,在实现区分层次、因材施教、卓有成效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尚有难度。对于高校党委而言,推动学校实现内涵式发展,不仅要积极构建现代大学制度体系规范办学行为,提高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能力,更要深刻认识到“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提升做好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才能真正肩负起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时代使命,促进青年学生成长为有觉悟、有才干、高素质的人。

(三)社会信息化和青年学生的新特点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新考验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和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数字化生存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常态,学生与外界的联系途径日趋多样化,一方面拓展了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受到不良网络信息和错误价值观念的影响,造成价值取向的偏离和行为的失范。与此同时,以90后、95后为代表的大学生群体的主体意识、思想独立性、多变性、差异性日益增强,他们敢于标新立异、挑战权威,比以往的学生更加注重追求自身利益的实现和个人成功与发展,并且往往将自己视为与学校处于平等地位的法律主体,而不再是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这些新的特点,对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思路理念到方式方法都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转变旧的模式,适应新的需要,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迫切、更加重要。对于高校党委而言,只有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促进各方主动作为、提高认识、形成合力,不断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理念、方法和内容,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性化、亲和力,才能赢得青年学生发自内心的认同。

二、高校党委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质量,而且对高等教育全局具有深远影响。当前,世情、国情、党情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高校党委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也存在一些亟待改善的问题。

(一)对建构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格局的领导还需增强

强调,“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4]。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需要高校党委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加强组织协调,促进形成育人合力。目前,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还不够完善,导致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协同效应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一是全员育人的格局没有完全形成,部分高校仍然把思想政治工作看成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学生工作部门和辅导员的任务,而非所有教学部门、管理部门、服务部门的每名教职工的职责。有的专业课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专业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而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心理状况缺乏关注。有的干部和职工在管理服务中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习惯于敷衍或是“一推了之”,没有体现出良好的敬业精神,没能为学生作出良好的榜样。二是全程育人的格局没有完全形成,部分高校还没有把思想政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低年级学生能够做出较为系统、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并付诸实施,但对于高年级学生,特别是硕士生和博士生群体,其核心点更加聚焦于学习专业知识、培养业务能力、解决升学就业等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指导,对思想政治工作的投入则相对不足。三是全方位育人的格局没有完全形成,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主阵地,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但是其他课程的协同育人功能还没有充分体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其他环节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衔接也不够紧密和平衡。面对这样的新形势,高校党委必须深化认识、加强领导,探索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各方面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使学生无处不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无时不获得正能量的感染,才能促进思想政治工作取得实效。

(二)对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宣教机制的引领还需提升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注重对社会发展变革中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挖掘适宜学生需求的社会资源、文化资源与思想政治工作深度融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宣教机制的个别环节仍然需要改进,才能更好地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一是在宣教内容方面,面对全球化国际化的新形势,高校对学生开展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宣导弘扬还不够,对多元社会思潮、多元价值观念的剖析把握还不深,在教育学生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方面,培养与时俱进的使命担当、文化传承和全球视野方面,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国公民意识、科学人文素质方面,卓有成效的方法和举措还不够多。二是在宣教方式方法上,部分高校仍然存在重理论灌输、轻道德实践和行为养成的问题,在解决学生思想认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时,过多依赖于老方法、老套路,特别是对于如何建好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在网络世界中更好地传播正能量、弘扬真善美,仍然缺乏新思路和新措施。三是在宣教的保障环节上,部分高校仍然固守以“学科为本”、重“知识传授”而轻“提升素质”的错误思想,对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注不够、资源投入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

(三)对提升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的指导还需强化

“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5]。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高校对学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的发掘还不够,对学生的实际需要和兴趣的考虑较为缺乏,导致一些教育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学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知行分离现象。一是在教育活动的设计上,有的教育活动模式化、空泛化,不够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有的政策措施的制定实施没有认真分析学生的接受态度和接受程度,缺乏人文关怀,造成教育活动的吸引力不强、学生参与度不高。二是在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上,层次设计不够突出,对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成长需求缺少具体、深入的分类研究,教育活动在不同年级、不同学生群体之间存在简单重复的现象,与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的现实需求联系不够紧密。三是针对特殊群体,如经济困难生、就业困难生、心理健康状况出现问题、少数民族学生等开展“点对点”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和实际效果有待提升。

三、高校党委落实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的实践路径探析

高校党委履行思想政治工作领导责任,就是要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思想政治工作的各个环节和方面,通过加强工作机制建设、载体建设、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水平和成效。

(一)加强领导,建构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层级”工作格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党委必须要从根本任务的高度认识“立德”的“根本性”,切实承担起领导责任,组织协调学校党委、二级学院、职能部门各方联动,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和闭合完整、全面覆盖的管理链条[6]。一是落实好高校党委的领导责任,思想政治工作是管党治党的重要内容,学生工作是办学治校的重要方面[7],因此,高校党委要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推动,实现党政一把手亲自抓,特别是要提高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关注度、参与度,最大限度的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指导和支持,创造有利的工作开展条件。二是落实好二级学院的第一责任。学院是高校办学治校的运行主体,理应承担起本级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学生管理等事务工作,但从目前来看,多数二级学院仍然以抓教学为主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往往游离于学院中心工作之外,仅仅依靠辅导员的“单兵作战”,显然没有真正得到支持和重视。新形势下,学院要自觉承担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避免“只教书不育人”,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纳入学院的总体工作规划和制度设计,加强支持和推动。三是落实好学生工作部门的直接责任。要遵循教育规律,把握学生需求,把主要精力更多聚焦思想政治工作最紧迫最现实的问题,适应新形势,破解新难题,执行落实好学校党委的工作部署。

(二)着眼过程,深化思想政治工作的“三个载体”建设

立德树人,入心为要。高校党委要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宏观指导,破除将学生当作被动的“受教育者”的育人观,探索构建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社会实践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一是要建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发挥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导作用,通过知识的传授去传播相应的理念,培养青年学生具备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教会学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法,使学生通过自主运用这些方法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获得更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那么将会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他各门课程要发挥好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协同效应,不能仅仅满足于知识的传授,更要着眼于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转化为价值追求和理想信念。二是开展好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注重运用学生身边的资源,从校史、校训、校歌等无形资源,到校内各处的建筑、雕塑等有形资源,从名师、大家,到杰出校友、优秀毕业生,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影响,往往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三是用好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对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学生群体的成长特点和实际需求开展深入、细致的研究,不仅要促进实践活动的多样化,而且要实现实践活动的多层次化,通过新生军训、公益服务、参观调研以及各类实践教学形式,满足不同学科、不同学历层次学生的现实需求,才能更有效地增强实践活动的吸引力,提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

(三)注重引领,抓实思想政治工作的“三支队伍”合力

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强大合力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支持。一是要建好教师队伍。高校党委要坚持“四有”好老师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认识到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不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利”,而是每一位教师应该负有的共同职责和使命[8]。广大教师不仅要教育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方法,而且要以敬业精神、严谨学风、求真精神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做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培育的统一,种好自己的“责任田”,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二是要建好管理队伍,高校党政管理干部虽然不像教师那样与学生有密切的联系,但是他们的管理工作往往涉及面广、影响面大,受到学生的关注。因此,高校党委要引导党政管理干部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关心学生、服务学生,才能赋予管理以情感,赋予学生以爱心,才能使学生在接受教育和管理的过程中受到熏陶、感化与教育。三是要建好服务队伍。后勤职工作为不上讲台的教师,正如同教师要做好教书育人工作,后勤职工也要做好服务育人工作。高品位的校园环境对于青年学生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如何营造更加优质的校园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在硬件建设中融入育人软成分,为师生提供更加高效的服务和物质保障,这些都直接关系到德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做得更实、落得更细。

总之,高校要积极强化教学、管理、服务各方面育人力量的紧密配合与协同联动,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意图得到润物无声、实实在在的体现。

作者:姜芦洋 单位:沈阳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3][4][5]张烁.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01).

[2]新华网.坚持立德树人思想引领加强改进高校党建工作[EB/OL].(2014-12-29)[2017-2-21]news.xinhuanet.com/2014-12/29/c_1113818177.htm.

[6][7]刘自康.把高校党委对学生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落实[N].人民日报,2017-2-10(07).

[8]孙熙国.育人重在全过程全方位[N].光明日报,2017-1-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