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05-05 04:21:47

微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微信不仅是一款社交软件,更是一种生活、学习的方式。在推进高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今天,将微信应用到思政课的现代化信息教学当中,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增加参与实践课程的积极性和互动性。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融参与性与趣味性、思想性与知识性、适度性与工具性于一体,通过二维码、群组和公共平台三个方面设计具体应用方案。关键词:

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思政课教学;校园“微文化”

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早已不能适应高校教育教学的要求,现代化教学手段已经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中承担着重要角色。但现实中在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方面却存在一些误区,如将电脑作为“电灌”工具,把教学现代化简单理解为PPT教学等等,仍难以把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索式学习。所以,如何改进思政课教学技术手段,找到更贴近、吸引学生的教学工具是当前我们应重点思考的问题。微信作为一款免费即时通讯服务聊天软件进入了我们的视线,它提供了公众平台、朋友圈、消息推送、语音提醒、群聊等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网页快速发送语音、视频、图片和文字,还可以通过搜索号码、扫二维码、摇一摇、漂流瓶等方式添加好友和关注公众平台,同时将内容分享给好友或将用户看到的精彩内容分享到微信朋友圈。[1]此软件消耗流量少,适合大部分智能手机,支持多种语言,以及WIFI、2G、3G和4G数据网络,作为一种新型媒体受到学生青睐,并迅速成为中国大学生通讯软件中的主力军。将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对于积极探索思政课的教学手段,有效提高当代大学生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一、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可行性

1.微信传播的特点与高校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相同

现代化信息教学包括三个方面,即教育技术化、教学现代化、教育信息化。其中,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学。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开放、共享、交互、协作[2],而这也正是微信传播的特点。所以,从特点的同一性来看,微信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是可以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现代化信息教学的。

2.微信作为高校流行的信息平台能解决思政课教师与学生良性互动的问题

高校各院系专业课教师在课堂上和下课后,因为对学生的熟悉性和通过本院系辅导员联系到学生的及时性,容易和学生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促进教学工作。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不同于专业课,面向的是全校各个专业的学生,在教学中及课后与学生的联系较弱,通过各个院系辅导员来解决问题又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并难以普及。所以,要解决思政课教师与学生无法形成及时良性互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的就是与学生互动、交流的及时性、普及性和传达率,而在学生中拥有庞大受众群体的微信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微信消耗流量较少、传播信息即时,同时又与手机通讯录相匹配,这对于消费水平较低的学生群体来说无疑是最省钱、实用的一种通讯方式了。所以,广泛的受众可以实现微信平台百分之百的手机端到达率,能够成为思政课教师与学生及时互动的信息平台。

3.微信以其现代化和服务性在思政课教学中更贴近学生

“90后”学生主体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能力,喜欢推陈出新,是使用新媒体最前沿、利用率最高的群体。所以,结合新媒体“及时性、平等性、交互性”三大特性,开通思政课的微信公共平台,更贴近学生的心理需求,更容易为“90后”学生群体接受,有助于改变其认为思政课就是“满堂灌”、思政课教师就是“老古董”的传统看法。微信以其现代性和服务性更贴近年轻学生的特点,从他们心理年龄的角度去引导,去拓展渠道,从而达到贴近学生、服务学生、影响学生的目的。

二、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基本原则

1.参与性与趣味性原则

传统思政课教学重理论性、轻趣味性,通常以上大课的形式组织课堂教学,100多人的大班教师照本宣科,教学沉闷而无趣。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新时期的学生具有更鲜明的个性,实践意识与日俱增,对授课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要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同一教师授课的后半学期,如果不改革教学手段,学生极易出现厌烦情绪,从而出现上课思想开小差甚至逃课的情况,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所以,微信应用于思政课堂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参与性和趣味性。在用户覆盖上,微信充分借力腾讯QQ,好友信手拈来,并在跨越运营商壁垒的前提下,成功做活了手机通讯录,将现实生活中人们的关系沉淀到手机上,实现了现实与虚拟的对接,使移动终端成为了新的社交节点。[3]这些都是微信的应用优势,思政课教师能通过微信广泛的用户覆盖,把声音传达给班里每一个学生,带动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互动起来。同时,还能通过微信渗透学生的生活、学习,更好地了解他们,在参与、沟通、互动的基础上因材施教。所以,思政课教师应有效利用微信打下的良好基础,在课前、课后与学生沟通的过程中注意增加微信平台内容的趣味性和形式的参与性,让应用于思政课教学的微信,无论从内容还是从形式上都焕发出新的光彩。

2.知识性和思想性原则

渗透度和覆盖面是微信的优势,但如果将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政课现代化信息教学,这优势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大学生的生活中,微信不仅仅是一种通讯工具,更是社交、娱乐的手段。当前是个人人都爱炫、爱分享的时代,饮食、购物、居家,在生活的不同时刻,大家都喜欢在公众平台上照片和心情,晒自己的生活状态和感受,这甚至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和习惯;我们还通过朋友圈的链接去听歌、看视频、看各种各样的新闻和帖子,———回复———再———再回复,微信的功能更多变成了消磨时间和娱乐闲聊。所以,微信应用于思政课现代化信息教学的第二个基本原则,就是要突显微信的学习作用,在应用中增加其知识性和思想性,尽量减少其娱乐性,消除其庸俗性。以微信平台辅助课堂教学,应该传授给学生与政治社会化相关的专业知识和人生哲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观。

3.适度性和工具性原则

适度性原则是指在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时不能片面夸大微信的作用,把工作的重点完全放在微信平台教学上,甚至以微信替代课堂,这种在教学中不能把握微信应用度和比例的做法是错误的。所以,微信应用于思政课现代化信息教学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适度性和工具性。我们应该分清主次,在需要的时候,适度应用微信辅助思政课现代化信息教学,微信仅仅只是教学现代化的工具,而不是重点。另外,以上三个基本原则并不是单一存在、各自为政的,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现代化信息教学,应坚持融参与性与趣味性原则、思想性与知识性原则、适度性与工具性原则于一体,方能最大限度发挥微信平台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偏离应用的初衷和方向。

三、微信应用于高校思政课信息化教学的方案设计

1.二维码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二维码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在现代社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网站链接、商品交易、信息传递等等。基于硬件、用户和二维码自身的独特优势,它应用于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可行性来自于三个方面:一是网络和智能手持终端硬件的普及;二是学生开始越来越重视信息传播和互动;三是二维码码制开源、制作无成本,对载体也无较高要求,简单易用。尤其是微信“扫一扫”功能的大力推广,使二维码已隐隐有成为移动互联网入口的趋势。所以,微信“扫一扫”二维码可以成为学生获取思政课教学信息、参与互动的新途径。那么,二维码如何应用于思政课的教育教学呢?首先,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课教学中出勤率不高、学生和教师互动不足的问题,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老师、了解这门课程是首要解决的问题。可以由思想政治教学部或是相关教学任务承担部门主持,完成对各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及相关教学信息的收集,由学校专业部门将其做成专辑,写成网页,接入高校主页,然后将网页域名生成二维码,也可直接将信息生成二维码,将二维码制作成即时贴。在开学发放思政课课本时,将制作好的二维码粘贴在课本上,使学生在上课伊始便能通过二维码了解即将学习的思政课程,了解教授自己的教师,以及了解该课程的相关信息(如教学进度、重点、难点等)。其次,因为教师的个人特点不同,每一个教师所擅长的章节也各不相同。思政部可以整合、优化教师资源,在思政部的微信平台中,把每一章讲得最好的教师的教学过程录制成示范课的视频,把视频地址制作成每一章示范课程教学的二维码,然后把所有章节视频的二维码放在该课程的每一章中。让学生在接受本课程固定教师教学的同时,也可以通过“扫一扫”快捷听到该课程每一章节的优质示范课。再次,思政课的实践课程为了增强应用性、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各种各样的文艺演出、讲座活动、公益论坛等丰富多彩活动的形式出现。思政课实践课程活动的进行,不但能给学生一片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学生拥有自信,学会奋斗,也更有利于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往,拓展人际关系,相互学习进步。但是,在这些活动进行宣讲时,因为宣传的不力、学生的理解错误或是宣传时人数不齐等原因,会造成资源和精力的浪费,不利于实践课程顺利、有效的开展。相关教学部门可以在大型实践课程活动前将主要信息制成二维码,做成展架,放置于活动现场。这样,只要学生打开微信“扫一扫”,实践课程的内容可以尽快掌握,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报名。此外,生成二维码既消除了学生多次操作才能打开的繁琐,也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需求。

2.群组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群是腾讯公司推出的微信多人聊天交流服务,群主在创建群以后,可以邀请朋友或者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到一个群里聊天。在群内除了聊天,还可以共享图片、视频、网址等。一是师生间群组的应用。高校里将任课教师与辅导员分离,虽然有助于提高教学专业化程度,也有利于对大学生日常思想状况和生活状况的及时了解和处理,但长此以往,任课老师上课即来下课即走,与学生的距离会不断拉大,更无法及时掌握学生对课程的兴趣所在及学习情况,无形中降低了教学活动的效率,思政课更是如此。针对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不足的现状,可以授课的行政班为单位,由思政课教师发起,在班内学生和任课教师之间建立课程学习的微信群。借助微信群组,教师可以和学生进行文字、语音、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交流,更可以进行实时语音对讲,丰富教学形式,将教学内容多类型展现,将“讲-听”的单向课堂学习转化为“讲-听-讲”的双向互动学习过程。进一步地说,微信群不仅呈现了多彩课堂,更将课堂由课堂上延伸到了课堂下,在师生间形成了良性、及时的互动,使学生能更好地完成对知识的掌握。另外,微信群将教师与学生置于同等的对话地位,更有利于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质疑,培养创新能力。二是学生间群组的应用。思政课的难点在于实践课,实践课的难点在于对课堂互动活动的掌控、获得效果的反馈和对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进度的监控。而微信作为集召集、互动、分享作用于一身的平台,可以成为解决难点的成熟模式。教师建立“班级思政课学习微信群组”,不仅可满足师生互动的大部分需求,还可加强班内成员即学生间的学习与交流。当教师有课堂实践动态时,如即将进行的课堂讨论话题、实践活动通知等,在微信群组中第一时间将信息传达给班级的每一个学生。然后,由班干部发起,针对实践活动内容,在微信群组内通过视频通话或实时对讲,事先在群组内进行学生间的互动(如活动小组的人员分配、活动规则的讨论等),从而实现实践课程在学生间的第一次讨论。学生还可以在组群中随时发起对思政课实践课程的提议和想法,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和创新意识。

3.思政课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的应用

微信公众平台是微信的功能模块,其理念是“平台化、公开化、自助化”,通过这一平台无论个人和单位都可以打造微信的公众号。公众账号可以通过后台的用户分组和地域控制,用文字、图片、语音等多种形式实现精准的消息推送。据当前微信5.0版本的技术情况,在思政课教育教学中,思政部或是相关教学部门可以采取双平台策略,即同时使用订阅号和服务号,但订阅号和服务号又错开定位、各有侧重。一是订阅号(学生为主)的应用。公众平台订阅号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一种账号类型,为用户提供信息和资讯,每天可以发送一条群发消息,发给订阅用户的消息将会显示在对方的“订阅号”文件夹中。“思政课教学微信公众平台”的订阅号可以采用微信编辑模式(“初步自定义菜单设置”和“自动回复设置”功能),同时应该以学生为主,邀请学生参与到开发设计和运营管理中来,鼓励提供日常生活、思政学习等多方面的信息,在学生通过二维码了解教师的同时,教师亦可通过订阅号了解学生。“思政课教学微信公众平台”订阅号的内容可由日常模块和实践活动模块组成。日常模块包括基础服务和查询服务。基础服务:思政课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每天由运营后台交替一个思政课教学案例、一条时事政治新闻或即时学习章节的一道题目与解答,这是订阅号的基本功能。同时公众平台启动“爆料”功能,由师生参与互动,后台反映课程活动效果、评一评“最喜爱的思政课教师”等。在此基础上,订阅号还可以根据国家大政方针的变化或发生的某个重要事件,及时提醒师生关注,并推送相关时事政治的知识。查询服务:需要启动微信公众平台的编辑模式,通过简单的关键词设置,由微信根据路径去专业网站抓取数据回复给使用者。查询内容为与思政课教材、教学和时事相关的知识点,公众平台的后台编辑完成后,只要使用者输入关键词,马上就能得到专业解答。实践活动模块主要用于思政课的实践课活动,用于教师与学生进行公众平台互动。此过程不仅可以增加订阅号的人文性、趣味性,增进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扩大平台的影响力,而且可以丰富公众平台的内容和后台素材。互动内容主要与实践课相关,如设“我们班的实践课活动直播”栏目,可以把课堂互动录制成视频进行平台交流,进行反馈;还可以设计有奖征稿、有奖问答、“我来说一说”等互动环节,这些互动一方面可以为公众平台增添功能,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互动的积极性。二是服务号(相关教学部门为主)的应用。公众平台服务号是微信公众平台的一种账号类型,旨在为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号1个月(30天)内仅可以发送1条群发消息,但发给订阅用户的消息,会显示在对方的聊天列表中,服务号可申请自定义菜单。“思政课教学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号定位为官方微信平台,可由思政部等相关教学部门和学校网络中心联合开放运营,或交由第三方微信管理机构托管,也可由学校主导,选拔教师和优秀学生共同维护。师生通过平台界面底部的自定义菜单,或直接输入关键词,微信公众平台后台经过运算从数据库抓取数据或去专业网站获取数据。如在此服务号上可以通过自定义菜单,接入思政课相关部门教务系统API接口,在线进行部分教务、行政工作的安排或查询。如使用者是学生,可以通过订阅号将自己的学号与微信号进行绑定,通过微信后台便可以从思政课相关部门网址获取个人相关数据,如考勤情况、作业情况、教师评价和平时成绩评定情况等等。虽然微信作为校园“微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在思政课的教育教学中,我们应该合理引导学生去使用它,既要发挥其时尚性、即时性、互动性和便捷性等优点,又要引导学生不要过度沉迷,积极摸索管理办法,加强正面引导,真正把它作为教学的有效工具和手段,展开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与娱乐性于一体的校园“微文化”建设。

作者:杨艳 单位:中南民族大学南阳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申星.微信时代:腾讯争霸之路[J].企业研究,2011(11):58-61.

[2]杨艳.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现代化信息教学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123.

[3]陈雅静.微信,还能红多久[J].视听天地.2012(6):83-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