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管理学学科理论的构建

时间:2022-01-08 10:48:56

廉政管理学学科理论的构建

摘 要:面对当前社会廉政建设的新形势,权力机关及重要岗位在廉政活动与实践中对专业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廉政管理学学科的建设可以加强纪检监察领域的人才队伍培养,改善廉政管理的现状。在对廉政管理学概念进行深刻解读的基础上,探讨并分析了廉政管理学理论架构的基本点,并提出构建廉政管理学理论可借鉴的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为廉政管理学学科的建立做了初步的探索。

关键词:廉政建设;廉政管理学;理论构架

廉政是一项政治制度,是国家成长的内生需求,是基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现实要求的一种政治价值和政治形态。廉政问题是中国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问题,受到理论界与实务部门的密切关注[1]。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近年来不断深入,随之而来的反腐倡廉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2]。当前的廉政理论已无法满足时展的要求,理论创新是必然趋势[3]。因此,探索从廉政管理的角度解决腐败问题是当前最为紧迫的任务。同时,随着政府部门对从事廉政管理相关工作的专业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相应的学科建设成为当务之急[4]。伴随反腐倡廉建设的深入推进,纪检监察领域的研究逐渐升温。不同的院校、社会组织和实务部门,不同的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从不同角度进行研究探讨,不断拓宽研究的领域和范畴,基本形成了既与政治学有相同的理论基础又有别于政治学现有二级学科的相对独立的专业知识体系。研究的学科方向主要体现为廉政学、纪检监察学和监督学等三种不同意见。1993年谭世贵教授首次提出廉政学这一学科概念[5],并出版《廉政学》一书对其学科体系进行具体介绍。2004年李成言教授对廉政学理论作进一步研究,并编写相应著作使廉政学开始以学科的形式出现。然而,国内关于廉政学的研究很少涉及廉政管理的内容,基于国内对廉政管理的渴求,相应的廉政管理学的学科理论体系亟待建设与完善。

一、关于廉政管理学的概念

廉政管理学这一概念是为了解决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是将廉政学的理论与管理学的理论相结合而创新出来的一门新的交叉学科理论。因此,无论是廉政学还是管理学都为廉政管理学的出现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广义上看,廉政学是一门独立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与国家廉政活动以及廉政制度建设相关的问题。它可以在对我国现行的廉政制度进行正确解读的基础上,为廉政制度的制定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廉政学可以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廉政建设现状,对廉政建设的发展和演变做出规律性解释[6]。虽然国内对廉政学的研究起步较晚,但是成果显著,可以为廉政管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而管理学则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学科,它主要介绍一些解决管理问题的方法和工具[7]。基于其较强的实践性,在管理活动中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将管理学的相关理论应用于廉政管理学,可以用特定的方法或工具对廉政活动进行一定的管理,为廉政管理学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工具支撑[8]。将廉政学与管理学的相关概念进行综合,可以对廉政管理学进行具体的定义,即廉政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廉政管理规律的应用性科学,它既要应用管理科学的基本理论揭示廉政管理的一般规律,提高人们廉政管理的水平,又要通过探索廉政管理的规律问题,发现并提出改进廉政管理的方法和措施,而推动廉政管理学的发展。因此,廉政管理学是以研究廉政管理实践活动的特点和规律为研究对象,以研究廉政管理的原则、机制、体制、目标和管理过程、管理技术等为主要内容,以推动廉政管理学的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廉政的实效性为最终目的的科学[9]。

二、廉政管理学理论架构的基本点

理论架构是进行学科建设的起点和基础,只有在深入认识学科性质,并对研究的对象和内容进行科学解读的基础上,才能准确把握如何构建符合该学科的理论体系。因此,必须牢牢遵循以下四点。(一)厘清基本范畴界定廉政管理范畴、搞清廉政管理范畴的内涵,是廉政管理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发展廉政管理学理论的关键。廉政管理范畴是廉政管理学科理论体系中的基本概念,是人们在廉政管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成果,是正确认识和把握廉政管理理论和实践的手段和工具。广义的廉政管理范畴是指反映和概括廉政管理理论所研究的特殊领域各种现象及其特性、关系、方面等本质的基本概念,如廉政工作、管理工作等。狭义的廉政管理理论则是对其所研究的特殊领域中各种现象之间最本质最普遍的特性和关系的基本概念的总结,如管理主体与管理对象等。(二)把握基本原理廉政管理原理是廉政管理实践的抽象,是对各种成功的廉政管理方法和经验的高度综合概括,其各个原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在管理实践中各有侧重,同时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影响。研究和掌握廉政管理原理,有利于人们深化对廉政管理本质的认识,掌握廉政管理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向,提高廉政管理工作的科学性和自觉性,有助于人们发现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得找到合适的途径与方式解决问题,从而有效地提高管理工作的目标性,避免盲目与随意。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可以提出许多廉政管理原理,但基本的原理主要应是廉政管理的系统原理、人本原理和效益原理。(三)确定基本原则原则是指事物发展所依循的准则,它是从对客观事物认识了解的基础上提升而来的。对廉政管理而言,其基本原则是指廉政实践活动所提出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行为准则。我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吸收相关理论创新成果,同时结合国家对廉政管理的要求及廉政管理实践,来确定相应的基本原则,如廉政管理目标的合理性原则、廉政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原则等。(四)探究基本规律廉政管理的规律是廉政管理因素之间的本质联系及其矛盾运动的必然趋势。只有对规律的认识越深刻、越全面,才能在实践中取得越大的主动权。廉政管理的规律主要包括廉政管理变化发展的规律和廉政管理创新的规律。只有深入地探究这些规律、把握规律,才能营造良好的廉政管理氛围,充分发挥管理的积极作用。

三、廉政管理学可借鉴的相关学科理论成果

构建廉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是廉政管理学学科建设的第一要务,在掌握理论架构原则的基础上,廉政管理学必须积极参考借鉴其他相关学科的理论成果并结合自己的特点,开创出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理论体系,并紧跟时代步伐,不断进行丰富和完善。

(一)管理学上可借鉴的理论成果

1.人本管理理论人本管理理论,顾名思义,该理论是建立在人的基础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喜欢标新立异,张扬个性,这使得廉政工作者所面临的工作情况更加严峻,管理起来要因人而异。柔性管理作为人本管理的具体实践模式,它不仅突出人本意识还强调个人情感管理,在这种方式下建立的组织不仅团队意识较强,而且具有强大的发展动力。廉政管理的对象是人,因此柔性管理理论对廉政管理学科的相关理论建设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2.目标管理理论采用科学的手段实施廉政管理相关工作必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开始将目标管理理论与现代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这一举措开拓了一种新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政治教育的高峰。目标管理理念的中心思想就是将人和工作结合,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组织全体人员完成确定的工作目标,并以此来衡量个人的完成情况,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氛围,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更好的发展。将这种理论应用于廉政管理学必定可以有效地提高廉政管理的效率。

(二)伦理学上可借鉴的理论成果

1.道德发展理论道德并非凭空而来,它是在人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就对道德发展理论的理解而言,道德的发展实际是认知发展的一部分,社会环境对道德的发展起着巨大的刺激作用,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培养其明辨是非的能力。由于人的思想观念与政治观点都是后天发展起来的,同道德观的形成过程一样,所以将道德发展理论引入廉政管理学,可以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最终成为可靠的廉政管理人才。2.价值澄清理论在开展廉政管理学学科建设时,应特别注重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价值观教育的本质要求是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行价值澄清,从而使其形成夏自己的价值观,而不是一味地传授固定的价值观体系。将价值澄清理论与廉政管理学相结合,前提是要坚持社会核心价值观,强调马克思主义的主导作用。同时要尊重学生个人的价值观,给予其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帮助其在自主选择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自身的人格魅力。

(三)社会学上可借鉴的理论成果

作为社会学的主要理论之一,场域理论研究的是人类行为,也就是指社会的客观关系网络。惯习理论表达的则是人类在社会中的“实践感”控制的人类的行为这一观点。场域和惯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共同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这两个理论主要用来说明个人在社会状态中,通过得到的经验来不断调整自己的认知,逐渐形成自己的性情,不断调整自己已经形成的思维惯性以及行为方式。对于廉政管理,其处理的也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因为站在场域和惯习的角度,管理的对象以及主体都存在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因此,社会学的这一理论对于廉政管理学而言很有借鉴意义。

(四)廉政学上可借鉴的理论成果

廉政学理论体系既应包括对整体廉政制度与全部廉政活动抽象概括出来的基础原理或基本理论,也包括对具体廉政制度和各类纪检监察活动抽象概括出来的分支学科理论。它不仅是全部廉政理论的优化和集成,而且在每一项具体的理论研究中也形成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廉政管理学相当于是廉政学的分支,故廉政学的理论体系对廉政管理学的理论体系建设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10]。

四、结束语

廉政管理学学科的建立是针对当前社会形势而提出来的一门建设当前社会廉政文化的独立性学科,其必要性显而易见。其建立可以将廉政学的科学性与管理学的技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当前存在的廉政建设问题引入学术讨论的范畴,用科学的方法解决腐败问题,同时可以培养国家廉政建设所需的相关人才,储备科学、规范、有效的反腐力量。然而,现阶段该学科仍处于讨论阶段,学科定位尚不明确,相应的学科体系框架亟待规范完善。

作者:夏玉峰 任莉 叶彩红 王力 龙帅 单位:重庆大学纪委

参考文献:

[1],董瑛.对纪检监察学科建设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2011(9):97-107.

[2]刘献君.论高校学科建设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11.

[3]马德普.论政治制度及其功能[J].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5):11-15.

[4]王希鹏.廉政学学科建设使命[J].廉政文化研究,2013(6):26-30.

[5]谭世贵.廉政———历史的课题[J].人民检察,1994(6):4-8.

[6]何增科.建构现代国家廉政制度体系———有效惩治和预防腐败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9(3):48-59.

[7]陈悦,刘则渊.管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学科地位———一种基于科学计量学的再认识[J].管理学报,2007,4(6):695-702.

[8]谢桂华.关于学科建设的若干问题[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5):46-52.

[9]王希鹏.廉政学的学科定位与理论体系[J].广州大学学报,2014(2):5-11.

[10]任建明.廉政学科及其发展路径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28(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