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情结诗词之探微论文

时间:2022-09-21 11:31:00

山水情结诗词之探微论文

摘要:的诗词可谓"万水千山"何其多,"绿水青山"百般美,形成"山水情结"。其内在意蕴是:以山水的自然踪迹刻录中国革命实践的史迹;以山之高阔水之浩淼映衬大写之"人"。其生成的原因有:传承中国诗词模山范水的传统;钟情的山水为的政治成功提供了依托;对山水的"践踏"吻合了的超迈气魄。

关键词:;山水诗词;水情结

关于,西方人士将其冶炼成五种类型的人:他是农民运动的领袖,也是哲学家,他是军事指挥家,又是豪放不羁的浪漫主义的诗人,他更是全球最大的民族和机构中的政治领袖。①而在这诸多的身份中,西方人又习惯将定位于"诗人",当年他在天安门城楼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之时,外电就评价说"一个诗人赢得了一个新中国"。②诗词创作贯穿着诗人的一生。他生前修订公开发表的诗词39首,身后正式出版的28首,外加一些未定稿、残篇断句、点化古诗句且迭见新意的15首。这82首诗词,量虽不大,但以其内含的丰蕴,构成文化的蔚为大观。在他的诗词世界里,尤其是公开发表的作品中,很大一部分提及"山",涉足"水",我们从中分明看到一个对山水情有独钟的。开启他的诗词文本,我们显然走进了一个"绿水青山"的天地,欣然把握到一颗浪漫"诗心"的生命律动。

一、“山水情结”的文本体现

情结,即情郁于胸,挥之难去,聚久凝结而具有隽永的文化韵味。情结的生成,源自于人对某物由好感、艳羡,到终极的崇拜。崇拜是崇拜者对被崇拜者所怀有的一种尊敬、钦佩的情感和心态,是人类自我意识的产物,它作为人类的一种精神支柱,是对现实的一种弥补。山水情结源于山水崇拜。山水崇拜作为一种植根于农业社会生活土壤中的自然崇拜,在中国这个以农业为本的国度里,延续了几千年,影响涉及到社会的各个群体和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个从闭塞的湖南山村突围而出的"山伢子",足迹几乎遍及了天南地北的名山大川,其山水情结更是彰显在他的诗词中,真可谓:"万水千山"何其多,"绿水青山"百般美。

1、"山"之意象

从地域方位而言,有北国"山舞银蛇"的秦岭,有南方"直接东溟"的会昌城外的岚山,有东部沿海"魏武挥鞭"的碣石山,有西北边陲"横空出世"的昆仑山……就风光名胜而言,有钟灵毓秀的"一山飞峙大江边"、"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庐山,有以雄险闻名的"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的六盘山,有"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岳麓山,有"雨后复斜阳"的关山,有气势雄伟、拦腰锁江的龟山、蛇山,有"云雨"被"截断"的巫山、"白云飞"的九嶷山、"云欲立""呼声急"的白云山……从革命斗争史而言,有聆听渡江战役隆隆炮声的"风雨起苍黄"的钟山,有烙印红军将士长征足迹的"腾细浪"、"走泥丸"、"千里雪"的五岭、乌蒙山、岷山,有记载反"围剿"胜利篇章的"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的武夷山、"苍山如海,残阳如血"的大娄山,更有记录红军不断成长壮大的"高路入云端"、"参天万木,千百里"、"雾满龙冈千嶂暗"的巍巍井冈山……

2、"水"之意象

南有"漫江碧透,百舸争流"的北去湘江、"那边红一角"的赣水、"红旗跃过"的汀江,有"水拍云崖"的金沙江、"桥横铁索"的大渡河,有适宜"观鱼"的富春江、"波涌连天雪"的洞庭湖,更有一再出现的"烟雨莽苍苍"、"万里横渡"、"百万雄师过大江"的长江……北有"池水浅"的昆明湖、"白浪滔天"的北戴河,有"顿失滔滔"的大河(黄河),有"翻腾"的四海……

二、“山水情结”的内在意蕴

诗词的绘山画水,绝非仅关注到物象之外表,而是在本已生动无比的自然山水之中灌注了丰富的社会与人文内涵:

1、以山水的自然踪迹刻录中国革命实践的史迹

策马踏上长征途,挥师奏凯全中国。从浩浩井冈山到巍巍宝塔山,从南方湘江之滨到北国中南海边,寄情于雪山草地,兴啸于长河大江。这一路的山山水水,在烙印其烽火岁月的伟岸身躯,将"第一自然"与"第二自然"的风景叠加的同时,也忠实地刻录下20世纪上半叶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华美诗章。

一生的诗词创作,大体有三个高潮。第一个高潮是大革命失败后的井冈山岁月。从落脚井冈山,到制定出对今后中国革命影响至深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创新性决策,他以其善于画山绣水之妙笔,再现了江南山川这段"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烽火岁月。"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烟雨苍茫、龟蛇锁江的物境与作者抑郁的心境相合,象征着当时蓬勃发展的工农运动受到反动势力的猖狂打击和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粗暴阻挠,隐含诗人对大革命前途的忧患之情;"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人以轻松幽默的笔调,辛辣地嘲讽了敌人失败逃跑的丑态,热情歌颂了黄洋界保卫战的伟大胜利;"红旗跃过汀江,直下龙岩上杭。"明白晓畅的语言,准确的诠释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革命发展态势;"头上高山,风卷红旗过大关。"山岳绵亘的茫茫天地间,一猎猎绣着镰刀斧头的红旗迎风招展,引导红军将士奋勇前进,在这些"高山"的巨大形象面前,我们也同时看到了站在大山之巅"离天三尺三"的无畏战士,体味到这位伟大人物巨大精神力量的具体显示和外化。第二个高潮是1934年秋到1936年的长征岁月。在变幻莫测凶险异常的战略转移中,乐观的在马背上吟咏出了不少和"万水千山"相关相连的诗句:《七律·长征》一诗,记录了红军过五岭、越乌蒙、渡金沙、抢大渡、翻岷山、进陕北的历程,简直就是一部微缩的长征史书;"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长征几近胜利,红军将士登上六盘山顶,望着如火的战旗,在山巅西风中自由舒卷,轻松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第三个高潮是建国后的和平建设岁月。"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秦皇岛外打鱼船。"诗人在北戴河适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遂起击水之兴,借波澜壮阔的大海图景,讴歌"换了人间"的社会主义正在新中国的大地上实现;"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江上是风送千帆齐飞动,两岸是龟蛇二山静守望,中国人民在风浪滚滚的大江上,开始了实施全面改造长江的宏伟计划;"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在为庐山又留下一首豪放之歌的同时,也借此诗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和农村化运动。公务员之家

在大众的眼里,就是一位类似于李白的狂放的浪漫主义诗人,但在诗人"万水千山"的诗卷里,博大恢弘、一泻千里的诗势中,我们分明感受到现实主义习习诗风的拂面而来,读到中国现代的革命篇、军事篇、建设篇、政治篇……恰似诗圣杜甫用韵律所书就的"诗史"。

2、以山之高阔水之浩淼映衬大写之"人"

人的本质力量在对象世界里并不是和客体和谐统一的,而是处于尖锐的对立之中。客体有一股冲决一切的气势和力量,要压倒主体,但主体却不被压倒,反而更加激起自身的本质力量,与之抗衡,转而征服客体。正是在严峻冲突中,人的本质力量得到比在优美事物中更加充分、鲜明的显示。人类主体对山水客体由对立、抗衡到征服、崇拜的过程,首先是对山水的人格化和神灵化。在自铸的山川艺术世界,山多为峥嵘险峻、磅礴雄浑、桀骜不驯"刺破青天锷未残"……水可谓清澈碧透、苍黄横溢、湍急汹涌"倒海翻江卷巨澜"……这些分别从不同角度、用不同笔调状写的山水系列形象,始终跃动着一个"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的"气"灌于中的"大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自古以来,有谁敢对昆仑山妄下评论和裁决。可诗人却以气吞山河的气魄,用不容违抗的强制性口吻对"横空出世"的昆仑发号施令,任意驱使;"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一方面极言山的高大绵亘,另一方面又尽说山之渺小琐细,客观的存在物和被主观感情化审美物,于极大极小的矛盾对立关系,动静明暗的完美结合中,反衬出红军乐观进取、顽强豪迈的英雄气概;"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一"击"一"遏",其力既刚既强,其神至豪至壮,革命狂澜掀起者的激昂情态和英武形象跃然纸上。在对山川的肆意描摹中,多从大处落墨,直接以大衬大,以高制高,以力凌力,显示出一个在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具有睥睨千古、驾驭宇宙之力的顶天立地的"大"人形象。

三、"山水情结"生成之探究

1、传承中国文化模山范水的传统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③宋代朱熹对此解释道:"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④这说明智者、仁者都是从自然物中看到有与人值得肯定的品德的相似之处,而欣赏、赞美的。儒家之经典道出了传统中国对山水的最天然情感,并以自然作为道德精神的象征:知者如水之灵动不息,仁者似山之厚重安固。从历史方面看,山川是传统祭礼的见证。在王祭中,山川作为统治的中介而获得化育万物的威力。祭礼的山川生长着丰富的植被,山顶在云雾之间飘渺隐现,人们相信那是人间甘霖的源泉。山川蕴藏着自然界最伟大的力,不仅给人类提供美味果实,治病草药,也是大江大河的发源。人们认为山川给他们带来了众多的子嗣,也为他们施展驱除病患的魔力。这正是"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⑤从文化方面看,在中国士大夫传统观念中,山水隐逸总是与社会仕途对立的。孔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观念,对后来士大夫的影响相当深刻。自汉代以来,遁迹山水即被视为一种清高,同时也是通往仕途的捷径。到了魏晋,由于政治黑暗,隐逸之风大盛,士大夫阶层以山水为乐土,他们往往把自己的理想生活和山水之美结合起来,模山范水蔚然成风,山水大量地步入艺术长廊,绵延不绝地滋润着后世千秋。从文学方面看,先秦时期,虽然还不能作为一种独立的审美对象,往往只能成为生活的衬景或比兴的媒介,但山水景物就已大量出现在《诗经》、《楚辞》中。到南朝谢灵运开创山水诗,把自然界的美景引进诗中,标志了人与自然进一步的沟通和和谐,一种新的自然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的产生,使山水从此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并更多被赋予肯定的意义,其空间的壮大、生命的和谐、环境的幽静、时间的永恒常被视为人们超越世俗之局促、乖违、喧嚣的精神乐园。由此,山水诗词成为我们最好的朋友,成为中国文学的优良传统,代代都有杰出的代表涌现。历览古人有关山水的文学作品,可以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山水以相应的姿态进入当时盛行的文体中,文字呈现了山水的千种风情、万般神奇,而山水也透露了精神的积淀与时代的迁移。在千崖竟秀、万曲回漩的山川风光中,流淌着中国文化滚滚如潮的生命气息。"是在中国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巨大人物",(语)吮吸着民族母亲甘甜而又苦涩的乳汁,一生酷爱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在薪火相传之中,把中国文化模山范水的传统发扬到了极致。但写山水,不同于古代山水派诗人那样寄情山水,或流露遁世的消极,或显示傲世的清高,而是借"绿水青山",或记载中国伟大的革命建设事业,或寄托情思抒发壮志。在完成对中国诗词模山范水优秀传统继承之重任的同时,也实现了一次甚至是可以载入史册的文化突围。

2、钟情的山水为的政治成功提供依托

湖南,湘水由南而北,长江自西往东;北有洞庭,南、东、西为连绵起伏的山脉。出生在湖南一翠绿的群山环抱的田园山冲、土墙草房掩映的山峦绿茵里。他曾以散文的笔调对此做过热情洋溢的描绘:"一路景色,弥望青碧,池水清涟,田苗秀蔚,日隐烟斜之际,清露下洒,暖气上蒸,岚采舒发,云霞掩映,极目遐迩,有如图画。"⑥生于斯,长于此,"如此多娇"的江山,引领这位"英雄竞折腰",奠定了他作为山川物象一生情人的基础,决定了他与山川不可分割的血肉关系,更何况山川也铸塑了他坚强的性格和意志,给了他革命成功的条件和机会。"要知道,井冈山,虽然它磨破了我们的脚,爬酸了我们的腿,但是,它给我们存粮食,给我们作根据地,便于我们机动,便于我们打敌人。……所以说:这座山,它革命,这座山是革命的山。"⑦当年远在国统区的鲁迅先生,就从最初流传的几首诗作中体会到了毛氏"山大王"的气概。从"黄洋界上炮声隆"的井冈山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开始,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始蓄势,由"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强势认识,到走"农村包围城市"的独创道路,并由此逐渐"燎原"到五岭、乌蒙、六盘、昆仑;中国革命的洪流也由湘江之滨涌向大渡河边、金沙江畔、大河上下、长江两岸。正是这种山水的慈爱滋养和无私庇护,使这位歌者,一路走来一路纵歌,从一个于"春水绿波"、"群山万壑"走出,以自然山水为依托,打击敌人,壮大自己,对"山沟里出不了马列主义"作了最有力的反叛的"山伢子",真正成为一位"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到中流击水"的人民领袖、浪漫诗人。

3、对山水的"践踏"吻合的超迈气魄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⑧在中国的传统文学理论中,人与自然是一种"对话"的关系,是物我双向建构的关系,要求作家要善于在身边景物中找到与心律合拍的自然的律动,找到物我共振共鸣的契合点。自幼便"性不好束缚",认为"与天奋斗,其乐无穷!与地奋斗,其乐无穷!与人奋斗,其乐无穷!"⑨推崇文采斐然、气势雄放的"诗人之父"屈原、唐朝三李、宋代苏辛。成年后,在长期的革命风浪里,在血与火的磨砺中,他又"盼望挑战;他一生不曾停止挑战,这是他性格的基础和核心。"⑩这种张扬的个性,具有挑战意识的叛逆性格,使他经常用理想的标准去衡量现实社会,一旦二者出现差距,他便要义无反顾地打破这种固有的平衡和成规秩序,既要"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也要"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从而养成了革命的乐观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的伟大人格、超迈气魄,加上他胸藏万册、学富五车的知识,思接千载的想象力,视通万里的广阔胸襟,过人的诗词天赋和才华,所以,他的诗情似岩浆奔突于胸中,他的诗词创作如火山喷发,光彩夺目,既有现实主义佳作,更有浪漫主义精品。在与山水的对话中,以一位屹立苍穹的巨人凌驾一切的态度,直接用一种不容违抗的强制性手段"践踏"山水,抒写其英武的精神:对"横空出世"的昆仑山,喝令"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把汝裁为三截";对"逶迤"的五岭、"磅礴"的乌蒙,戏如细浪泥丸;夏季,他要"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冬天,他要令"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在他深情的俯视下,自然的景观是"海酿千钟酒,山栽万仞葱"……这里,自然山水与诗人"物我"相融,"物"在"我"的情感浸淫下,成为有知觉有灵感的抒情体。作者在"万水千山"中确是找到了与自己心律性情合拍的律动,找到了物我共振共鸣的契合点,显示出领袖人物非凡的气概和乐观进取的豪情。而这一切恰恰印证着哲学大师黑格尔曾说过的"人格的伟大和刚强只有借矛盾对应的伟大和刚强才能衡量出来。"

参考文献:

①②苏桂:诗词大典[C],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第1版第10页第517页。

③论语o雍也[M]。

④朱熹:论语集注[M]。

⑤礼记·祭法[M]。

⑥李湘文:家世[M],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版,第20-21页。

⑦时鑑:听讲中国[M],红旗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第17页。

⑧刘勰:文心雕龙[M]。

⑨⑩权延赤:红墙内外--生活实录[M]昆仑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26页第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