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及概念

时间:2022-01-23 10:32:51

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及概念

摘要: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形成的,倡导以实践的、科学的方式实现人的自由,它既是一种社会信仰,也是一种个人信仰,具有科学性、人类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等特征。针对一些学者质疑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有效性问题,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我们应当从整体性角度理解马克思主义,不能以宗教信仰的视角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信仰;意识形态;科学共产主义

19世纪中后期共产主义运动日益发展马克思、恩格斯作为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和领导者,初步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科学共产主义理论逐渐演绎为新形态的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理念,并与共产主义运动相配合,形成了一种新形态的社会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本文综合现有的学术研究,探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及其概念有效性,力求消除人们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一些片面认识,丰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

关于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概念,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不同的理解:(1)从意识形态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信奉和执着,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信仰,这是目前学界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研究的主要范式;(2)从世界观、价值论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进步、崭新的世界观体系;(3)从社会理想信仰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对共产主义理想的追求与实践。这几种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解与阐释,都认为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共产主义存在着密切联系,它不同于宗教信仰,而是人类信仰发展中的一种新型信仰。这些观点及其相关的理论框架,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论研究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首先,把信仰等同于坚信某种政治意识形态,突出了信仰的坚守确信这一特性但是与信仰的真理性要求存在着冲突。信仰的对象是关于世界的普遍真理,这一对象具有超越性,它来自现实并高于现实。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信仰的一种特殊形式,其信仰的对象也是世界的真理。马克思主义信仰更明确这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世界不断认识、不断深入探索的过程。特定的政治理论是具体的,把某一政治理论作为信仰对象加以固守,把某一政治理论等同于真理,误解了信仰内涵与信仰对象。而且,固守某种政治理论,也使思想更加教条化、凝固化,不利于人们对真理的追求。其次,把马克思主义信仰理解为坚信某种社会理想,具有一定虚幻性。信仰具有一定理想性,但是,这种理想性建立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是对现实生活的认识、指导、设计和安排。信仰的对象不是理想,而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有效率的理解框架和实践模式。理想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状态的设计和追求,这种理想往往与现实具有较大的时间距离。短时间段的预测尚且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把对长时间段的未来目标的追求视为信仰的动力,不可避免地使信仰沦为虚幻。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不只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或某种社会理想,而是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真理。与其他信仰形式不同,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基于近现代科学知识、历史唯物主义特别是对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科学认识基础上关于世界真理的认识与实践。从本质上看,马克思主义信仰亦即科学共产主义信仰,是基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并在19世纪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现代信仰形式,它倡导扬弃宗教信仰、私有制,以实践的、科学的方式积极实现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主义信仰是具有深刻影响力的现实主义信仰,是社会信仰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体现了19世纪以来人类关于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和实践的最新成果。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理念是共产主义。这一理念要求克服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利己主义,实现人的解放。具体来说:第一,积极扬弃私有财产,拥有高度发达的生产力。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时认为,“整个革命运动必然在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为自己既找到经验的基础,也找到理论的基础”[1]298。第二,个人完全地占有人的本质,自觉地向自身、向社会合乎人性地复归。共产主义是人的全面发展,即人在意识、感觉、实践活动、情感、需要、身体等方面尽可能地自由发展。第三,个人与他人、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个人以类生活的方式自由、自觉地发展,“直接体现他的个性的对象如何是他自己为别人的存在,同时是这个别人的存在,而且也是这个别人为他的存在”[1]298。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共产主义,使“我”与“他人”在共同活动中发展彼此个性:“我”应当为他人,他人是“我”体现个性必不可少的对象;他人亦如此地为“我”。同时,在这种彻底的人道主义基础上,共产主义解除了人对自然的异化,自然界成为人的无机身体,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充分融合。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的合理扬弃,既高度肯定政治民主,又高度重视经济解放。马克思在批判黑格尔法哲学时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在民主制度、政治国家层面存在着根本缺陷。马克思认为民主制是一切国家制度的本质,“在民主制中,国家制度只表现为一种规定,即人民的自我规定”[1]39。马克思肯定了资本主义民主使人民获得政治国家层面上的解放,但是,这一民主制度存在着根本局限,即:政治国家与物质国家相分离,人的经济生活被看作纯粹私人生活的领域,而抽象的政治上的平等权利,则被看作是人作为社会存在物的根本特性。马克思认为,只有进一步克服政治解放的局限,“只有当现实的个人把抽象的公民复归于自身”,人的解放才能完成[1]189,共产主义正是对资本主义根本缺陷的积极克服。

二、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特征

(一)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人类性、科学性,不同于政治意识形态相对于科学而言,意识形态是指在私有制条件下一定阶级、政党等基于特定利益或者历史局限性(如阶级意识的局限、认识发展的局限、客观物质条件的限制等)而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欺骗性的各种理论①。俞吾金认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可以定义如下:在阶级社会中,适合一定的经济基础以及竖立在这一基础之上的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而形成起来的,代表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情感、表象和观念的总和,其根本的特征是自觉地或不自觉地用幻想的联系来取代并掩蔽现实的联系。”[2]意识形态具备两个基本特征:一是维护狭隘的特定集团的利益,与人类利益、社会利益相冲突;二是非科学性,意识形态与科学相对立,它为了维护特定阶级、集团的利益,片面地描述事实,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在根本意义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对象不是意识形态,而是关于整个世界的真理性认识。首先,马克思主义信仰不是维护特定集团的狭隘私利,而是以人类利益、人类解放为整个世界观的根本宗旨。科学共产主义即使以无产阶级为依靠力量,也是加以限制的:无产阶级应当不断改造,具有人类解放意识;它不是维护其狭隘的阶级利益,而是以人类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他们自己。其次,科学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以现实的个人为其前提,即“处在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发展过程中的人”,并力求描绘出现实的个人及其相互间的“能动的生活过程”[3]73。(二)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实践性、现实性,它植根于现实生活,不同于社会理想马克思、恩格斯反对把共产主义视为一种理想,强调它是一种现实运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应当确立的状况,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3]87人只能够提出并解决现实物质条件基础上的任务,共产主义不是幻想,而是根源于现实的物质条件,即资本主义生产过剩的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冲突。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3]33马克思主义信仰目的是通过人的实践不断实现人类的自由,使人成为自觉的人。它对一切不合理性、非人性的制度及事物进行无情的批判,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并创造出一个新世界,积极推进现存世界的进步。马克思认为,“新思潮的优点又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地预料未来,而只是想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4]7。通过理论批判和实践活动,让人们觉醒并追求一种自觉的人的生活,“我们的全部意图只能是使宗教问题和政治问题具有自觉的人的形态”[4]10。因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具有强烈的实践性、深厚的现实性。科学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的活动,它通过人的实践活动,遵循社会发展的自然历程,实现人的解放。(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既是一种社会信仰,又是一种个人信仰社会信仰是特定文化共同体、特定人群的公共信仰,个人信仰是以个人为主体的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一种社会信仰,是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个人信仰适合了一定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一定社会的公共信仰。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个人信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等人的个人信仰,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信仰者的个人信仰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社会信仰,表现为特定社会共同体(如社会主义国家)中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公共信仰。19世纪中期,在深入探索克服资本主义危机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形成了科学共产主义世界观。随着共产主义运动不断发展,形成了以这种新世界观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信仰成为社会主义国家、共产主义组织等社会共同体的公共信仰。这是一种不同于宗教信仰的现代信仰形式,它批判传统宗教信仰的独断论真理而坚持辩证真理;它不再把人的解放置于彼岸世界,坚持以人的现实生活为基础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主义信仰也是一种个人信仰,是个人生活与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有机契合,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信仰为人们理解世界提供了一个总体背景与理解框架,其所蕴含的认识模式、实践模式内化为个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个人在现实生活实践中综合人类各种文化成果,又对这些基本精神进行深入的创造和发展,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可以说,没有个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就会丧失生命力,成为一个空洞的名词。此外,马克思主义信仰还包括其他一些特质:它是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它不等于科学,但以科学认识为基础,它内在地包含对宗教信仰、私有制的扬弃等。

三、马克思主义信仰概念的有效性

一些学者把信仰与知识截然对立起来,反对把马克思主义与信仰相联系。在他们看来,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知识,不同于信仰。信仰只是主观上认以为真,而知识不但是主观上认以为真,而且有客观事实与之相适应,在客观上也是真的。实际上,这种观点没有看到知识与信仰之间的辩证关系。知识与信仰不是同属于具体层次的概念,知识是关于特定现象的具体的知识,而信仰则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的抽象的整体性立义,两者具有一致性。知识总是一定前提、条件之下的判断,其前提、条件蕴含着对无限事物的设定,知识受一定信仰的指导;同样地,信仰也离不开知识,信仰总是建立在一定知识的基础上[5]。还有一些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一词提出质疑,认为这个词语有可能凸显提出者为政治现实进行刻意辩护。信仰是对纯洁、严肃、高尚的精神生活的追求,与宗教信仰存在着密切联系,而马克思主义强调阶级斗争、利益冲突等,把马克思主义与信仰联系起来是一种不协调的结合,或者说是对信仰一词的错误运用。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澄清以下一些事实和观点:(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是一种历史事实,而不是一种主观创造物马克思主义信仰与马克思主义文化密切相连。信仰是文化的深层结构,也是文化的灵魂,体现为普遍性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马克思主义文化蕴含着一种新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系,姑且不论它们是否合理,但确定无疑的是它们存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存在与发展,确证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存在,是历史发展的结果。意识的发展程度是人的发展程度的重要体现,正如一个人没有信仰就没有真正的精神生活,一个社会没有信仰就没有生机和活力。在信仰发展过程中,19世纪产生了划时代性的信仰变革———“上帝消亡”,即人们揭开了上帝的秘密:不是上帝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上帝。那些揭示上帝秘密的思想家、科学家,试图努力建设一个新世界———马克思高扬共产主义,达尔文证明了科学的力量,费尔巴哈要求建立一种“人道教”,尼采宣扬要建立一个超人的世界。他们的共同之处都在于,彼岸世界的自由是虚幻的,自由只存在于此岸世界中,真正的天国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建立。现代社会信仰的基本形态,例如以马克思为代表的科学共产主义信仰、以达尔文为代表的科学主义信仰等,孕育并存在于19世纪的历史事实中。(二)不能因为“虚假的马克思主义”而贬低马克思主义,应从本质上、整体上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不同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两者的关系正如一般与具体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与客观真理高度一致的马克思的科学共产主义基本原则、基本精神,体现出一般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在一定具体历史环境中形成的体现马克思主义基本精神的各种理论表现形式,体现出具体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受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限制,马克思主义规定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性质和发展方向;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具体表现,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与客观真理相一致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虚假的马克思主义”。例如,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某些共产主义运动领导人的理论缺点,等同于斯大林理论体系下的专制思想,等同于特定利益集团的理论工具,等等。“虚假的马克思主义”通过夸大马克思著作中局部的、个别的缺点,或者夸大其他思想家的某些理论缺点,达到贬低共产主义体系的目的。“虚假的马克思主义”的实质在于它与客观真理相冲突,并没有真正体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精神。(三)不能以宗教信仰视角去看待信仰,也不能如此去看待马克思主义信仰有一种观点认为,信仰的内涵只能与宗教相关,信仰是一种对上帝或神的虔诚和笃信,其依据是,从词义上看,中文的信仰一词,对应的英文是faith、belief,主要指宗教信仰或宗教信仰的体系。其实,从faith、belief的词义上看,除了与宗教信仰相关之外,还有其他方面的词义,如完全相信、完全信任、相信某一对象是真实的、某种被人们所坚信的观点,等等。可见faith、belief的对象并不局限于上帝、神,也包括理论、学说等其他对象。从信仰的汉语词义上看,信仰即“信之”、“仰之”,是人们对某一对象的相信与敬仰,也是人们给予某一对象最高程度的信任,蕴含着神圣、崇高、心悦诚服的含义,也不是将它用来专指宗教信仰。例如,陈独秀说:“故余主张以科学代宗教,开拓吾人真实之信仰。”[6]尽管19世纪以前有许多优秀的思想家虔诚信仰上帝、神灵,但是,这并不能说明这些观念的合理性,而是表明人的认识能力还不能揭示上帝的秘密。早期人类的意识类似于动物的本能,处于一种本能式的意识状态,以保存生命为中心逆来顺受地面对外部环境,他们对周围强大的自然事物、自然现象充满了敬畏,认为万物有灵、万物皆神。随着意识能动性逐渐增强,人们对世界的本质、规律有了深入的认识,逐渐克服了神的观念。人类文化的发展,经历了自然宗教的万物崇拜,到几种主要神灵的多神崇拜,再到一神崇拜,直到19世纪中后期才逐渐揭开了上帝的秘密。因此,不能以宗教信仰的原则作为信仰的原则,并以此要求非宗教信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信仰)服从宗教信仰的原则。任何信仰都只是从特定角度认识和把握绝对真理的一种方式或途径,都只是相对真理,都存在着局限性,都需要从知识、其他信仰中吸收合理因素促进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俞吾金.意识形态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1.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谷生然,马甜甜.知识与信仰的对立与融通[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6):67-71.

[6]陈独秀.陈独秀著作选:第一卷[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253.

作者:谷生然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