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时间:2022-03-15 02:50:00

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

[摘要]列宁历来将马克思主义看成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内在组成部分有机结合的整体,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整体,是与人类发展紧密联系的整体,是彻底而严整的理论体系。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这样的划分无论从内容和方法,还是从前提和归宿看,都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基础之上的。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以及创新马克思主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列宁;马克思主义;整体性

列宁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阐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科学体系和本质特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完备而严密的科学世界观。[1]这篇文章能不能代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完整认识?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仅仅就是我们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分版块研究吗?列宁究竟是怎么看待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为了弄清这些问题,我们需要完整准确地理解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及其整体性的认识。

一、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总体认识

列宁最大的贡献是将马克思主义与俄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俄国革命取得了胜利,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不是列宁关注的重点,但在列宁的文章中散落着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这些认识都表明一点:列宁并没有孤立看待马克思主义的各个组成部分,而是将它们看成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1.马克思主义是内容丰富且内在统一的整体

列宁在纪念马克思逝世25周年的文集中发表了《马克思主义和修正主义》。这篇文章主要是反对修正主义的,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危机论和崩溃论、价值理论、政治方面、社会主义运动的最终目标等方面对修正主义进行梳理,得出这样的结论:“19世纪末革命马克思主义对修正主义的思想斗争,只是不顾小市民的种种动摇和弱点而向着本阶级事业的完全胜利迈进的无产阶级所进行的伟大革命战斗的序幕。”[2](P9)列宁还简要回顾了马克思主义是在与各种敌对的理论进行斗争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这些敌对的理论有青年黑格尔派、蒲鲁东主义、巴枯宁主义、米尔柏格主义和杜林主义以及修正主义等。我们可以根据列宁主要讲述的两点内容从两个角度发掘列宁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认识。一方面,从论战角度,马克思主义的论辩对象包含了哲学、经济学、工人运动直到内容丰富的修正主义等,这就从侧面说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体系是丰富的;另一方面,从修正主义的内容体系看,它包含了哲学、经济学、资本主义理论、阶级斗争学说、社会主义运动等诸多内容,修正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修正”,因此修正主义的内容体系实际上就从反面衬托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丰富。以上两个角度,一个是侧面烘托,一个是反面衬托,都证明了在列宁看来,马克思主义是一个丰富的思想体系。此时的列宁并没有提出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看成一个丰富的理论体系整体对待的。

2.马克思主义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的统一

列宁向来反对僵化对待马克思主义,这样的观点集中体现在《论马克思主义历史发展中的几个特点》这篇文章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多次说过,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我想我们应当首先和特别注意这一点。[3](P300)列宁十分强调这一点,他指出:“这个经典的论点异常鲜明有力地强调了马克思主义的往往被人忽视的那一方面。而忽视那一方面,就会把马克思主义变成一种片面的、畸形的、僵死的东西,就会抽掉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会破坏它的根本的理论基础——辩证法即关于包罗万象和充满矛盾的历史发展的学说,就会破坏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的一切实际任务,即可能随着每一个新的历史转变而改变的一定实际任务之间的联系。”[2](P278)这里列宁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不能忽视的一个重要理论品质就是联系实际,并随着实践的发展不断发展完善。这篇文章中,列宁认为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是与僵死的、板块化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相对立的,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态度是面向实践的。列宁此时也没有提出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说法,而是将马克思主义看成一个整体,既是理论,又是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并且随着实践不断发展。

3.马克思主义是坚持基本原理和不断发展创新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是面向实践不断发展的,列宁在《马克思学说的历史命运》一文中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列宁从三个阶段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在实践过程中的不断发展。马克思学说中的主要的一点,就是阐明了无产阶级作为社会主义社会创造者的世界历史作用。马克思首次提出这个学说是在1844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于1848年问世的《共产党宣言》,已对这个学说作了完整的、系统的、至今仍然是最好的阐述。从这时起,世界历史显然分为三个主要时期:(1)从1848年革命到巴黎公社(1871年);(2)从巴黎公社到俄国革命(1905年);(3)从这次俄国革命至今。[2](P305)接着列宁分别阐释了三个时期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第一个时期是1848年的革命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大发展,第二个时期是西方结束了资产阶级革命后马克思学说获得了完全的胜利并且广泛传播开来,第三个阶段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一切资产阶级政党的解体和无产阶级的成熟的过程正在持续地进行。[2](P306-308)马克思主义出现以后,人类社会发展的每一阶段都会使得马克思主义得到新的证明和新的胜利,使得马克思的革命性和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证实。理论的内容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一定时期与另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容既有质的内在统一,又有差异。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这种发展的典型代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共同的,可以称之为共时性的;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推动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有个性差异的,称之为历时性。马克思主义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4](P14-17)通过对列宁本人原作的研究,可以梳理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内在内容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是共时性与历时性相统一的有机整体。这就是列宁看待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三个向度:内在结构的本体向度、面向实践的现实向度、面向具体情况的发展向度。本体向度、现实向度、发展向度构成了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整体认识,无论从何种向度而言,列宁都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因此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总体认识可以归结为:马克思主义是面向自身、面向实践、面向发展的整体性理论。

二、三大组成部分的划分是列宁对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识的具体表现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但在《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一文中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大部分。列宁的这一思想一直是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体系结构的指导思想。[5]有人问,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与列宁讲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不是不一致,其实,这一问题的提法就不正确。实际上,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和来源的论述,就是从整体上论述马克思主义,论述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整体。[6](P83)

1.列宁确实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三大组成部分的划分

列宁指出:“马克思学说是人类在19世纪所创造的优秀成果——德国的哲学、英国的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的社会主义的当然继承者。”[2](P309-310)列宁接着说:“现在我们就来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主义的这三个来源以及它的三大组成部分。”[2](P310)列宁分三个部分简单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以及这些理论的来源,即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阶级斗争学说。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划分,列宁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但这并不意味着列宁对待马克思主义没有整体性的意识,更不能由此得出列宁破坏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结论。把马克思主义分为不同的部分进行研究,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和深化,客观上也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整体的研究和发展。

2.列宁对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划分是有前提的

三大组成部分的提出并不是凭空的,而是建立在一定基础之上的,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完备而严密的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马克思学说具有无限力量,就是因为它正确。它完备而严密,它给人们提供了决不同任何迷信、任何反动势力、任何为资产阶级压迫所作的辩护相妥协的完整的世界观。”[2](P309)列宁在这里特别强调了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备而严密的体系,这就是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列宁才展开三大组成部分的阐述。从宏观总体的角度来看,作为理论体系的马克思主义,首先可以把它看做是一种世界观。[7]列宁同样认为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世界观,既然是世界观就应该包含对于整个世界的认识,既有对自然的认识,又有对人类社会的认识,还有对人的思想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是完整的世界观就必定包含了这些基本内容。对于马克思主义,列宁首先是将之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的,进而才分为三大组成部分进行研究。

3.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三大组成部分的划分是有结论的

对于这篇文章我们往往容易只看到标题或者主要内容,而忽视了结论。列宁在文章最后还有个简短的结论和结语:“只有马克思的哲学唯物主义,才给无产阶级指明了如何摆脱一切被压迫阶级至今深受其害的精神奴役的出路。只有马克思的经济理论,才阐明了无产阶级在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中的真正地位。”[2](P314)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为被压迫阶级提供出路,经济学指出了无产阶级的地位,哲学和经济学都是为了无产阶级的解放,前者提供了“武器”,后者明确了地位和性质。这是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大组成部分的落脚点。列宁的这一思路也是当今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一个范式,即马克思主义的三大部分构成有机整体,哲学是基础,政治经济学是论证,科学社会主义是结论。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范式和列宁这篇文章的结论实质上是一致的。

4.列宁将马克思主义划分为三大组成部分的研究

方法是整体性的列宁的文章中还有贯穿始终的方法。第一部分列宁分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辩证法、对人类社会的认识等,这是分板块进行研究的,在第一部分最后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哲学是完备的哲学唯物主义,它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给了工人阶级。”[2](P311)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进行分别阐释,再从总体上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定性,这就是列宁的方法,分别研究基础上再总体把握。这样的方法在后两部分同样适用。这样的方法看似强调的是三大部分或者每一部分的内部结构,但实质上是对整体性的强调。与三个组成部分相比,列宁更多地强调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强调的是从整体上、联系上全面地把握马克思主义。[8](P140)这篇文章中列宁的确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大组成部分,但这样的划分是有前提的,即马克思主义首先是一个整体;这样的划分是有结论的,即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这样的划分是遵循一定方法的,即分类研究,整体把握。这篇文章中列宁将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总体认识具体化了。

三、列宁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认识的启示

列宁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有机联系的整体,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中体现出很多值得我们借鉴的启示。

1.列宁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路径

第一,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不能忽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理论。马克思很多思想都是在论战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通过对马克思论敌的研究可以从反面或侧面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和理解,马克思的论敌既有哲学上的,又有经济学上的,还有社会发展领域的,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更加完整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走向深入。第二,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实践的结合。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在其不断指导纷繁复杂的实践活动中体现出来的。一个理论如果仅仅是理论,而不能与实践相结合,就不能称之为整体性的理论,整体性就内含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第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一个重要的视角是时态整体性,借用语言学中的时态概念,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过去、现在、未来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吸收借鉴的先进文明成果,在实践基础上不断发展充实,在新的发展中始终保持对实践和各种新成果的开放。整体性不仅是一时的整体性,更是能够与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解放相一致的整体性。第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离不开对马克思主义各部分内容的深入研究。研究马克思主义某一方面非但不是对整体性的破坏,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整体性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在对部分进行研究时,需要明确这是整体中的部分,目的是更好地把握整体,这样就能够达到分别研究、深入发掘、整体把握的境界。从侧面研究理论的内在整体性、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理论与人类发展的整体性、分类研究与整体把握相结合,这四条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路径都是从列宁的文章中梳理出来的,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2.列宁的认识过程为我们提供了文本学的科研方法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列宁对马克思主义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才写出来的,本文提及的列宁的几篇著作是按照时间顺序列举的,《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是最后出现的,列宁是在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有了总体把握之后才进一步将马克思主义分为三大组成部分展开研究的,这是列宁的思考顺序、写作顺序,也是一条学术线索,我们决不能断章取义,一定要在整体发展的过程中把握理论家的思想。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同样如此,不能仅仅用马克思或其他经典作家的某一言论作为依据质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诸如两个马克思、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对立、马克思恩格斯与列宁的对立,经典马克思主义与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的对立等认识就是对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体系缺乏总体把握的后果。马克思主义本身的严整全面性,要求人们必须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其理论体系和全部精神,而不能断章取义、只言片语地仅仅死记硬背马克思主义的个别词句,导致对马克思主义支离破碎的理解。[9]3.整体性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以指导实践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决实践的新难题,关键在于创新马克思主义。用理论指导实践是列宁尤其强调的,对马克思主义进行整体把握,再将之与俄国实际相结合,这就是列宁研究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践回应。重述列宁主义的理论,远不如践行列宁主义的创新方法。[10]我们今天研究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目的不仅仅是列宁的理论本身,而且要用列宁看待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结合我国实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和制度建设解决实际问题。列宁在《卡尔•马克思》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马克思的观点极其彻底而严整,这是马克思的对手也承认的,这些观点总起来就构成作为世界各文明国家工人运动的理论和纲领的现代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社会主义。”[2](P418)这是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认识,其中“体系”、“彻底”、“严整”等词语勾勒了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基本态度。列宁的认识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路径,我们必须从整体上把握列宁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借鉴方法、理解实质,推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

作者:唐斌 单位:西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雄丞.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J].高校理论战线,2010,(4).

[2]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列宁专题文集•论马克思主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王秀阁,杨仁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前沿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5]梁树发.马克思主义整体性问题的实质[J].教学与研究,2005,(8).

[6]逄锦聚.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7]张帆.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的三个层次[J].求实,2012,(1).

[8]房广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9]金民卿.列宁的马克思主义观及其启示[J].高校理论战线,2012,(2).

[10]倪德刚.列宁创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经验探析[J].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