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军校马克思主义教学模式改革

时间:2022-03-12 11:15:00

信息化军校马克思主义教学模式改革

信息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也给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带来诸多新的挑战。当前,在军队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背景下,主动适应信息社会的发展需要,科学应对信息技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严峻挑战,抓住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机遇,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创新发展的重要手段。

一、信息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学手段的挑战

尽管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优化教学方式提供了有利平台,但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利用并不充分,主要表现在:

1.面对教学对象思想需求的显著变化,多媒体技术的课堂教学效果不高。作为新型教学工具,多媒体给军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进步。然而,新的教学手段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并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效果。主要表现为课堂教学喧宾夺主,教员对多媒体依赖性大,教学互动不多。教员或者片面追求制作华美的课件,或者成了播音员和解说员,忙于操作多媒体,“照屏宣科”。在这种情况下,承载着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课堂教学只是传统“单向灌输式”教学方式的翻新而已。

2.面对信息传播技术的日新月异,网络教学手段创新滞后。尽管我军院校大多已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教学平台,但网络教学的先进性和网络教室的教学功能并没有发挥出来。主要原因在于:一是目前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的两种实现形式都存在弊端。以视频会议系统为主的在线式网络教学,虽然突破时空限制而扩大了传统的课堂范围,但其仍以教员为主,并未突破传统单向模式;基于自主学习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学习效果依赖于学员的学习自觉性,不利于激励那些学习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的学员。二是资源趋同,未尊重学员的差异性,没有区分层次,无法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军校之间没有建立起一种马克思主义课程资源库共享的平台,网络交流资源不够丰富。

3.面对信息社会多元文化、多种思潮的冲击,信息舆论的教育引导手段单一。当前,教育认知环境日益复杂。多元化的社会思潮、趋利化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极端化的个人意识等都在信息传媒的作用下,对军校学员造成了潜移默化的“软杀伤”。学员理解马克思主义并不代表认同马克思主义,他们更希望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答现实社会中存在着的各种矛盾和问题。然而,由于所学政治理论没有充分内化,学员易受多元社会思潮影响,在海量信息冲击下,造成信息压力和信息选择困难,容易偏激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阴暗面,因此需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的建设、运用、管理,努力使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沿阵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如今,在网络、报纸、杂志等传媒上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解析现实问题分量不足。专题网站提供的参考资料和理论动态更新迟缓,无法满足学员好奇心强、感觉敏锐的特点,降低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学员的吸引力。

二、加大教学手段的信息科技含量。走信息教学与传统教学复合发展的新路子信息化条件下,必须重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提高马克思主义教育的科技含量,突破传统教学的局限性。

1.构建开放的交互式网络多媒体教学平台,创新网络教育载体。交互式网络教学是一种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教学”理念引导下,基于网络和课堂双重环境下的、以网络技术为载体、以知识的协作学习和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与学多向互动的开放式教学方式与教学平台口。第一,在教学环节上,实现学员课堂自学、课堂讨论、教员指导环环相通。网络多媒体语音教室应为师生提供上互联网的机会,教员可要求学员登录教员推荐的权威性网站或自由上网,浏览、查找资料,鼓励学员将他们搜集到的权威资料放置于公共资源平台与其他同学共享。学员在参考大量资料后,可在教学平台上就某个感兴趣的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员可随时点评或就此组织课堂讨论。第二,在教学主体之间,实现教与学多向互动交流。依托语音聊天系统、聊天室、QQ、MSN等网络技术,开通由网上交流、对话等组成的交互平台是网络教学系统的关键环节。学员不仅可将自己的学习体会和经验置于讨论区,让其他同学点击“回复”并加以讨论,还可向教员和同学提出疑问。教员也可设计主持人式的课堂教学,通过必答、抢答等环节,调动学员参与的积极性。此外,教员教学博客的开设也成为互动教学的重要组成。第三,在网络教学资源上,紧贴学员思想实际。由于教员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教学整体框架与其他相关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及理论辅导资料放置教学数据库管理系统中方便学员查阅,也可通过语音聊天、网上问卷等形式了解学员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掌握程度及其所思所想,力求让教学内容、课件制作、多媒体资源贴近学员的思想实际,在讲授及讨论环节及时回答他们关心的社会热点问题。第四,在教学时空上,完成从课堂教学向课外实践和课外交流的延扩。网络课程的建设可以使学员在课下通过视频点播等方式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教员开设在线辅导解答学员在课外实践过程中遇到的疑问。第五,在考核方式上,建立与信息化教学相适应的绩效考评体系。为激励学员积极参加网络教学,除了传统考试方式外,调查报告、小论文及学员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等都可被纳入新的考核体系。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将学员的网络学习记录及教员点评情况公布出来,不仅保证考核的公开、公平、公正,还可鞭策学员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自主学习、集体学习及研究性学习。

2.优化教育专题网的宣传阵地,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建设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专题网,是占领信息时想信念教育主动权、增强主旋律在互联网的辐射力量的重要方式。专题网的建设要注意发挥两方面功能。一是注重优化专题网教育内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二是努力探索马克思主义理论网络教育规律,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教育活动,使之成为网上理论教育的强磁场。例如,作为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基地,南京政治学院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网站——军旗网的建设,成为马克思主义信息化教育典范。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员群体组成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答疑组,利用教授在线、学科论坛等栏目,获知学员和基层部队官兵的思想与意愿,及时答复他们在网上提出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发展观、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方面的问题。

3.开设全军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云教学”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在推进专题网教学逐步进课堂、互联网有限进军营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整合军队网络资源、开发军队网络功能,使之更好地为学员学习成才、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服务。“云教学”是采用“云计算”的技术方法,把成千上万的数据中心的计算机集群组成一个能记录并处理海量信息的强大计算机系统——“计算机云教学平台”,教员和学员通过电脑从任何地方接入,都可利用“云”的飞快运算和卓越性能,共享全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上资源。云教学平台的优势体现在:第一,教学成本低,克服了“信息孤岛”的困难。云教学平台可以通过全军统一开发或由几个教学单位联合成立工作小组开展创新,技术攻关力量集中。他们不仅可将云教学的操作界面以更加清新、亮丽的视觉效果多样地呈现在学员眼前,吸引他们的关注,还可开发除题库型、辅导型软件之外的游戏型、模拟型等深受学员喜爱的教学软件资源。例如,可将马克思、恩格斯以flash动画形式形象生动地讲解马克思主义,这种动画片连续剧式的网络专题讲授会大大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教员可进行上传教学视频、课件、教案及案例链接,制作网络考试系统等基础教学工作与其他学校实现共享。第二,学员可根据自己的认知结构、认知风格及学习兴趣和能力,选择学习内容。第三,云教学平台还提供了联合各军校开展教学活动的平台,如知识竞赛、创办马克思主义理论学刊、经典影视展评论大赛等,丰富学员的学习生活。

三、创新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增强理论教育实效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创新以教学媒介为载体的物质化教学手段,还应及时改进非物质化教学方法,创新与信息化教学手段相适应的、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开放式教学方法。

1.紧贴学员思想动态,实施基于情境的PBL网络教学法。“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讨论为组织形式,以能力和素质培养为根本目的的教学方法,是国际流行的一种教学策略。然而,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仅仅“基于问题”是不够的,要使学员能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还要看“基于什么样的问题”。情境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基于社会环境的一种活动,是个体与环境交互过程中建构的一种交互状态”、“教学必须情境化或与情境相关”。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不能回避现实,而是应高度关注学员的思想动态,在问题情境的设计中充分考虑“问题丰富性”与“情境真实性”的二维状态。在PBL的网络教学中,教员应尽可能地利用网络资源,为学员创设丰富且真实的问题情境,将学习难点、学习重点衔接于学员关注的、源于真实生活的、富有挑战性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再通过学员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员在发现、理解与解决问题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高阶段思维能力。

2.重视学员的多样性需求,采取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一合作式学习法。打破传统教学中“齐步走”的局限,根据学员的多样性需求去选择和应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一合作学习是指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信息技术,由多个学习者针对同一学习任务彼此交互和合作,互促互进,以达到深刻理解与掌握学习目标的一种教学策略。网站的块状分布为呈现教员提出的多主题、分层次的学习任务提供了条件。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体目标的框架下,教员把总目标细分成若干目标,并把这些小目标通过一个个容易掌握的学习“任务”针对性地分配给认知能力参差不齐的学员,并允许他们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习任务开展学习。学员因此不再是孤立的学习个体,而是作为有着相同认知结构、认知习惯的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角色参加广泛的主题学习任务。各学习小组还可在教员的指导下以讨论、辩论等形式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在一系列讨论和研究后,学员可将得出的较为成熟的结论以论文、电子文稿或网页的形式提交学习成果。这不仅有利于学员自主学习,而且能够相互促进。网络聊天室、BBS论坛等基于网络的人机、人人互动方式为任务驱动一合作式学习提供了技术支持。学员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自主学习及复习,在一定程度上也扩大了教员辅导的范围,从而高效益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

3.关注学员的理论学习兴趣,创新渗透式教学手段。渗透式是一种把思想意识、政治观念、道德准则等抽象理论和敏感的社会现象,通过一定的活动和载体,对被教育者进行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信息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渗透式教学手段创新可以体现在多媒体教学上。一是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形象性。教员要善于运用多媒体,将认识对象巧妙呈现在学员眼前或使学员身临其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解决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抽象、枯燥的难题。二是积极开展实践体验教学。马克思主义最显著的特征是实践性、科学性。应当组织学员走出校门,走向社会,通过社会实践活动这个不可或缺的内化过程,让他们亲身体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感受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实践魅力,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认识水平。三是营造健康、积极、活泼的理论学习氛围。通过多种活动和载体,可以以学术活动、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以报纸、宣传橱窗、校园广播、有线电视、网络为媒介的大众传播方式,以图书馆、资料室、阅览室为内容的文化传播途径,让学员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和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