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研究论文

时间:2022-09-22 11:28:00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主体性研究论文

[论文关键词]马克思康德黑格尔认识论主体性

[论文摘要]由于受近代西方哲学的“认识论中心主义”的影响,人们对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研究总是惯于从认识论的角度出发,而对马克思主体性理论的自身特性研究却涉及不多,故本文认为,要对马克思主体性理论进行研究,必须通过历史的研究方法和角度。这样才能真正阐释马克思主体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主体性理论的渊源

在马克思以前,众多的西方哲学家,无论是唯物主义者还是唯心主义者,曾经各自从不同侧面、在不同程度上探讨过人的主体性问题。尽管明确的“主体”和“主体性”概念直到近代才出现,但凝聚于其中的思想却是由来已久的。

(一)康德从先天具有的认识形式即“先验感性论”,真下展开对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的探寻。康德认为,科学知识的获得经过感性和知性两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主体内部有不同的认识形式。认识从感性开始。在“先验感性论”中,康德指出,感性认识两方面组成:

1.是独立于我们之外的客观对象提供的经验材料,是主体自身具有的整理这些材料的感性直观形式。时间、空间就是感性直观的纯形式。至于感性直观形式的来源,康德说:“所谓感性直观之纯粹方式——必须先天的存于心中。在康德看来,一切感性经验的构成必须以它们为前提,离开了这种直观形式,人们的感觉只能是一团杂多混沌的感性材料的堆积,感性认识也就无法形成。显然,在这里康德正是通过阐述感性直观形式在感性认识中的作用,揭示认识的主体性的。

2.然而必须使之上升到知性阶段,用概念来思维对象,才能产生认识。因此,康德指出:“吾人之知识,发自心之二种根本源流:第一,为容受表象之能力(对于印象之感受性),第二,为由此等表象以知对象之能力(产生概念之自发性)。由于前者,有对象授与吾人,由于后者,对象与所与表象,此为心之纯然规定)相关而为吾人所思维故直观及概念,乃构成吾人一切知识之要索,无直观与之相应之概念,或无概念之直观,皆不能产生知识。这里所说的概念,就是知性思维形式。“无内容之思维成为空虚”,它本身不能产生思维对象,而“无概念之直观,则成为盲目”。在知性形式中,具有综合统一功能的便是纯粹知性概念,亦即范畴,离开了这些范畴(即知性纯形式),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不可能的。可见,康德强调了主体更深一层的认识形式:知性思维形式在认识中的能动作用。但是却把它归为纯主观的、没任何客观意义和效力的纯粹理念。

(二)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体系巾的一部分,即黑格尔在批判经验论和先验论的基础上,第一次明确地阐述了主客体的双向运动。他认为:“以为对象中似乎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放进去的,这样来设想分析,是片面的;以为发生的规定仅仅是从对象抽出来的,这种想法也同样是片面的。大家知道,主观唯心论说出r第一种想……;第二种设想届于所谓的实在论……。”¨j这也就是说,认识活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接受了存在着的世界.使进入自身内”,即客体向主体的运动;二是主体“凭借主观的内在本性……以规定并改造这聚集体”,即主体向客体的运动、主体对客体的规定和改造这也是黑格尔之所以认为康德所主张的先天形式把各种规定赋予对象及人为自然立法,是片面的原因所在。

(三)是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确地揭示了人及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规律,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研究指明正确方向。人的发展,一个重要的方砥便是人的主体性发展问题。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一方面肯定了康德、黑格尔关于主体性原则的思想,即肯定了他们对直观主义的批评;另一方面,又批评了他们对主体性原则的唯心主义理解。同时明确指出,所谓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就是要把对象、现实和感性当作人的感性活动、作实践去理解。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在批评赀尔巴哈哲学理论的直观性时进一步指出,“世界决不是某种开人_辟地以来就已存在的、始终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果。因此,先于人类历史而存在的自然界,不是人类生活于其中的自然界,因而对人来说,也是不存在的自然界。马克思的意图并非要否认自然界的优先地位,而是要说明,自然界对人来说是什么,取决于人的实践活动。人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同时亦是人对自身的改造。所以,马克思说动物和外部世界无所谓关系,只有人与外部世界才有所谓的关系。可见,只有用实践来说明认识的主体性来源,才能科学地回答认识何以可能的问题.并最终科学地解决认识的主体性问题。

二、马克思哲学中主体性思想的内涵

马克思非常关注对主体性问题的研究,在总结了哲学史上关于主体性问题的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批判地继承了其优秀成果,最终创立了实践唯物主义的实践主体性。对此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加以理解。

首先,我们要弄清马克思的“实践”概念。这就必须与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根本特征一一“历史性”联系起来,否则,我们谈论的“实践”就可能不是马克思的概念。因为马克思哲学中的历史性是指:“现实性、具体性、条件性、暂时性和当下性,它革命性地打碎了一切形而上学的永恒性的幻想。因此,我们只有将历史性原则作为一条根本解释原则去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相关概念,才能理解它们的本来含义;脱离了这一原则,我们就失去了判断的标准,也就有不可能准确理解马克思哲学中的概念。公务员之家

其次,实践主体性中即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也就是说,具体的、历史的实践既不能被理解为可以脱离外部客观条件仅仅决定于人自身的观念和意志的单纯的感性活动,也不能理解为作为一个自然生物的生命活动,而是指人的、在活生生的历史过程中的具体活动。人的这种具体的历史性活动也就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人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实践的这种双向互动过程“在本质上”就是人们能动的现实生活过程。“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就是马克思运用主体性原则理解认识所得出的科学结论。坚持主体性原则,方能更深刻、更全面,更有效、更迅速地反映对象。

最后,用马克思哲学巾的价值观来把握实践主体性巾的主客体关系的内容和尺度。马克思曾指出:“当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人一切自然力的人通过自己的外化把自己现实的、对象性的本质力量设定为异已的对象时,设定并不是主体;它是对象性的本质力量的主体性。”这一论断是指价值本身的特性所反映或昭示出来的主体性内容,即主体在确立和推进现实的对象性关系中所彰显出来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也就是人总是从自己出发、按自己本身的能力、需要、尺度去理解、把握和改造客体与主体自身的特性。

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实现传统哲学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将实践置于唯物主义基础之上,坚持主客体相统一的思维方式,用实践一感性的观点批判地改造了费尔巴哈单纯的“感性存在”原则,强调主体舶实践本质即主体的对象性活动,重视人的实在性,确立价值主体性概念并对其展开了探究,对人的本质作出了科学的诊释,解构了传统西方政治哲学家们对“人性”的一般假设,奠定了人类价值诉求的客观性基础,并以改变世界的“现实的运动”完成取代以往纯粹的抽象的思维批判,冲破了长期以来的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实现了人类思维方式的根本变革:既克服了那种只想用客体本身的属性来一劳永逸地解释价值的“唯客体主义”式思维方式,又成功地摒弃了价值论问题中长期存在的主观主义和相对主义倾向,并对西方近现代以来出现的价值相对主义与价值绝对主义等倾向具有一定的匡正和纠偏作用。

(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为人类实现自由与解放找到了合理、科学的途径。

从马克思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出发,面对主体性的多种历史形态,也面对当代主体性的构建和对于未来主体性新质形态的期待,我们显然需要持有这样的一种理论主张:即主体性是流动的、多样的。这就像当前学界主张流动的、多样的现代性观念一样。但同时,笔者认为,局限于此又足不够的,人的主体性的历史建构还应遵循和符合一个根本的目的,即人类进步也就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的最高目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才能更为合理地进行流动的、多样的同时也是时代性的主体性的建构。

(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为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昭示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正确处理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积极确证人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和尊重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创造性,关注当下社会主体的人的生存境遇,研究主体所面临的现实向题、现实矛盾,真正满足主体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要求;同时,还应避免把“社会”当作抽象的东西同个人对立起来,认识到个人与社会之间是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对应关系,应从社会主体的视角考量社会全面进步和发展的现实意义,树立以自我价值和社会责任、个性发展和群体认同、权利主体和义务主体相统一的社会价值观。因此,马克思这一思想为我们树立科学的价值观,正确调整人们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和谐,拓展人的实质性自由,实现“普遍的人的解放”提供了重要的价值指南和强大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