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综述

时间:2022-03-01 02:57:00

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综述

〔摘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教育事业顺应时代前进的步伐,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巨大成绩,突显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教育事业成就的取得与邓小平强调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通过改革积极挖掘教育发展动力的思想和主张是分不开的。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伴随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伴随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教育事业成绩的取得,与邓小平以改革的精神,对教育发展动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所提出的思想和主张是分不开的。

邓小平的教育发展动力思想,是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逻辑结论的延续和充实,是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在当代中国发展的新成果,拓宽、发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内涵。充分认识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推进教育改革,对确立和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的内部动力思想

(一)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素质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社会主义教育的整体格局中,教师对教育发展起着骨干作用。要发展教育事业,要有足够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教育者的质量,它决定教育和科技发展的水平和方向。[1]邓小平反复强调,“一个学校能不能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2],“学校办得好坏,学校的干部和教员有很大的作用,……,他们提高了,学生就可以提高,学校就可以办好”[3]。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变革速度越来越快,“旧”知识、“旧”技术被新知识、新技术替代所需的时间越来越短,这对教育者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明确指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者有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者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更多的更新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战线任务愈来愈重,各级教育部门不能不努力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4]。除了专业素质外,政治素质也是教育者的重要素质之一。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既决定着教育者从事教育的动机、目的,还决定着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劳动投入,一定程度决定着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扩大,东西方文化不断碰撞,一些不良的价值观念不断冲击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加上市场经济“效率优先”原则的影响,教育者的政治素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工作队伍的稳定性,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这影响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必须“热情关心和帮助教师思想上的进步……使更多的人牢固树立无产阶级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5],不断提高教育者的政治素质,激发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热爱。

(二)提高受教育者对教育的需求对教育发展具有直接推进作用

教育活动区别于其他人类活动的根本特征就是其本质在于对人的培养,换言之,教育是因为对人的培养而与其他人类活动相区别。教育一旦丧失了对人的培养这一根本特性也就丧失了教育的本质,它也就不成其为教育。在教育构成的要素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存在的客体,他们的需求直接影响着教育的任务、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发展方向,因为“有什么样的需求,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受教育者是教育的享受者,教育事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广大受教育者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长期以来,传统教育理论和伦理道德观念深刻影响着教育发展:在教育系统中,教育机构一直居于强势地位,教育者的权威不容动摇,受教育者往往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心理上是“教什么、学什么”的心态占据主导地位,缺乏对个人成才目标和成才规格的思考,对教育结构、教学质量、教学的内容和手段缺乏关注和剖析。教育事业由于缺乏来自受教育者需求的外来的刺激容易陷入停滞不前。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面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任务,邓小平把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身体好、学习好、工作好”的希望发展概括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四有”既是受教育者对自己成长、成才的综合素质要求,也是受教育者对教育提出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要求。“四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标准,有利于教育机构转变教育视角,按照时展的要求审视教育理念、教育功能、教育质量的标准及其运行规律,重新调整教育重心,推动教育顺应时展的需要。

(三)深化教育系统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对教育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管理是生产力,管理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使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条理化、正规化,就容易出成果,出效益。改革是破除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条条框框,也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因此,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动力。邓小平指出,体制搞得合理,就可以调动积极性。教育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就是改革教育管理中不适应教育发展的具体的管理方式和模式,改变和排除各种干扰教育事业发展的错误思想和错误做法,推动教育管理方面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赋予教育发展新的生机和活力。针对改革开放前后,我国教育管理方面存在的越位、缺位和不到位的问题,邓小平提出从教育机构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自身两方面入手,改革教育管理体制。针对教育主管部门服务意识不够,缺位现象,邓小平指出“领导就是服务”,要求改变“管”的意识,树立服务意识,建立起服务型的管理机构。在管理机制和模式上,针对“重要问题就是责任不清,吃大锅饭,或者是极端的集权,阻碍民主,挫伤了师生的积极性”,邓小平提出要改革教育管理的领导制度,要党政分开,各负其责,要使学校内部管理呈现出各司其权、各负其责的紧密合作关系;要明确责任,建立负责制,实行民主管理,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要顺应时展的潮流和教育发展的规律,建立起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管理体制。根据邓小平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思想及其主张,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标志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进入综合治理、全面改革的新阶段。

(四)改革教育内容,改进教育手段和方法对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教育发展最直接和最根本的体现之一就是受教育者知识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20世纪中后期,人类迎来了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随着现代经济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教学的内容和方法、手段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邓小平要求,在教育的内容上,教育方法和手段上要不断有新的发展,否则将影响教育者对知识的传授和受教育者对知识的吸收。教育内容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它直接决定着受教育者对知识的接受、消化和运用能力。邓小平强调,教育内容要与生产实践相结合,随着人们实践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实践的形式也日益复杂多样,这就要求教育内容必须与时俱进。如果教育内容陈旧,与经济社会发展脱节,受教育者不仅没有学习的兴趣,受教育者知识的增加和素质的提高就谈不上,还会影响整个社会知识的更新。邓小平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指出“人民政府应有计划有步骤地改革旧的教育内容”,“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的先进水平,同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6],这对教学内容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在重视教育内容更新的同时,邓小平还指出,在教育的方法和手段上,教育者要善于进行反思,不断总结教育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不断建构、更新和优化教育手段和方法,促进先进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与先进的教育内容有机渗透。教育的手段和方法是教育介体,教育活动是通过手段和方法直接作用于受教育者的,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通过丰富手段,改进方法,激发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激发受教育者的内驱动力,使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提高教育效率,实现教育的目标。邓小平依照新时期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要改变教育方法和手段上“穿老鞋,走老路”现象,特别是教育中存在的“灌输式”、“填鸭式”教育方式和忽视实践性知识的学习和理论知识的转化等问题,要求教育者必须针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教育环境,并根据时展要求,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倡导多样化的教育手段和方式,“要恢复学生课外活动,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7],“要制订加速发展电视、广播等现代化教育手段措施”[8],结合现代高科技发展成果,采取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方法,增加教育的生动性、形象性、互动性,挖掘所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使用价值,促进各种教育技术手段的协同互补。

二、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的外部动力思想

(一)推动经济发展,提高教育投入是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

教育发展速度与规模,取决于教育投入的多少,投入的多少直接由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经济基础好,既能为教育发展提供一定的物质条件又对教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客观需求,也能为教育事业聚人才、留人才提供物质条件。邓小平曾指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办好一切事情的基础。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才会产生更多的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增加教育投入,改进教育设施,才能提高教育者的待遇,改变“体脑倒挂”问题,增强教育者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和热爱。为了充分体现经济的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邓小平常常用“专心致志”、“聚精会神”、“扭住不放”、“顽固一点”等成语和俗语来强调“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重要性。经济发展并不直接带来教育的发展,必须增加教育投入,发挥教育投入对教育发展的支撑作用。教育投入的增加推动着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规模,邓小平强调,要舍得增加教育的投入,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通过增加教育的投入,不仅有利于推动教育发展的规模、速度,而且有利于优化教育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

(二)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是教育发展的重要政治保障

各级党政对教育的态度、认识、看法和评价,是影响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强调领导要有“经济要发展,教育要先行”的意识,要亲自抓教育,“忽视教育的领导者,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者,就领导不了现代化建设”[9]。“各级党政负责同志,要经常深入学校,倾听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呼声,为他们排忧解难”[10],要甘愿做“后勤部长”。党委和政府的重视有利于保证教育的投入,有利于保证教育发展的各项有益的实践经验转化为政策和法律制度,通过制度对教育发展进行全方位、强有力的支持,通过制度迅速解决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把教育发展的措施和实践转变成硬任务,确保教育发展。在邓小平这些思想指导下,我国颁布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教师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等,用法律形式规定了教育的战略地位、教师的社会地位,并确定“9月10日”为教师节,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教育发展的自觉意识,形成社会各方面共同努力推动教育发展的工作格局。

(三)社会力量的参与是教育发展的必要资源支持

教育的发展离不开大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告诉我们,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邓小平强调,在教育发展问题上,社会上每一个成员都应该具有主体意识,必须营造“各行各业都要来支持教育事业,大力兴办教育事业”[11]的社会环境。改革开放前,直至改革开放最初的一段时间,针对教育领域内存在的思想保守,行为守旧,忽视社会力量参与的情况,邓小平强调要坚持人民教育人民办,坚持“两条腿走路”。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领域呈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局面,他说“我国城乡和社会各界,蕴藏着极大的办学热情,不少爱国侨胞也热心捐资办学,现在我们又有了一个正确的纲领。在这样的条件下,只要各级领导认真抓,我看教育的事情好办,悲观是没有根据的”[12],要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教育事业发展的作用,这样做有利于扩大教育资源总量;有利于吸纳社会资金,调节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使用方向;有利于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选择性教育需求;有利于推进教育体制、机制、结构与教育教学改革的创新,推进围绕教育创新的实践探索;有利于促进教育开放与对外交流,形成各类办学力量和谐发展的局面。

三、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的历史意义

(一)确立和落实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

邓小平的教育发展动力思想指出,经济的发展靠科技,科技的自主创新靠人才,人才的培养靠教育。由于“”及之前的一系列“运动”影响和“左”倾思想、小生产观念的束缚,在我们党内相当普遍、相当长期地存在着轻视教育科学文化和歧视知识分子的错误观念,这极大地干扰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特别是长达十年的“”,我国教育事业几乎处于停顿状态。为了扭转这一局面,早在1977年“”刚结束、重提我国实现现代化历史任务的最初时期,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就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13]邓小平指出,世界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国已经丧失掉了20年的发展机遇,现在再也不能走以前的老路,否则与世界的差距将越来越大,摆在面前就只有死路一条。中国要抓住这次科技革命带来的发展机遇,就必须建立与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发挥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根据邓小平的主张和倡导,党的十二大报告指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是要解决好农业问题,能源、交通问题和教育、科学问题”。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把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放在首要位置,使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988年,邓小平指出:“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重要论断,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历史必然性。到了1993年,党中央、国务院了《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并明确提出教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必须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1995年,党中央、国务院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正式提出实施科教兴国发展战略。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和教育发展成就的实践证明,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是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道路和动力这一重大课题所作出的科学回答和最佳选择。

(二)确定了“三个面向”的教育改革方向,推进教育全面现代化

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指出,教育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就是教育改革。教育改革就是教育要主动适应新形势,进行包括教育系统内部等诸要素以及教育系统外部诸方面的全面的改革,从适应世界新技术革命的发展趋势出发,全面推进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师资队伍、教育管理、办学形式等的现代化,真正实现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依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和时代特征,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教育改革明确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改革和发展教育的基本模式和框架。这从根本上规范了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要实现“面向现代化”,必须改革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设施现代化;必须通过改革教育体制和教育机制,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的教育制度,推进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必须解放思想,破除约束教育发展的习惯思维和主观偏见,推进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内容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要实现“面向世界”,必须要树立开放的心态。教育事业不是孤立存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不可能孤立地发展,这就要求教育改革和发展要善于放眼世界,善于博采众长,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教育成果和经验,学习别国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和教育理念,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适应改革开放形势的人才。必须要强调的是教育改革要树立正确的开放意识,必须要将教育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本国教育政策、措施的改革和完善上。要实现“面向未来”,必须加强对教育发展规律的探索,树立正确的教育发展超前意识,加强教育发展规划工作,推进教育系统各要素的更新,以适应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邓小平对此曾指出:“我们不但要看到近期的需要,而且‘必须预见到远期的需要’。”[14]邓小平“三个面向”思想,以战略的眼光,全方位视角审视了当代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问题,有利于打破教育发展闭关自守、因循守旧的旧思维和旧观念,有利于从根本上突破把教育只作为上层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的理论误区,约束、限制教育发展的狭隘思维方式,有利于从全局把握教育发展走向,掌握教育发展规律,促进教育发展。

(三)确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方针,落实了人才政策

在邓小平教育发展动力思想中,重视人才、落实人才政策是提得较多的措施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发展,使劳动的形态及其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技工作不仅成为相对独立的劳动形态,而且在现代社会化生产中,已成为“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工作中人才是关键。针对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和潮流,针对“反右”扩大化和“”中对知识分子的错误的“两个估计”,邓小平提出“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5],强调“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是承认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必然结果。邓小平提出的“两个尊重”思想营造了开发人才资源的良好社会氛围,奠定了大胆培养选拔人才、合理配置使用人才的思想基础。实践“两个尊重”,必须进一步落实人才政策和措施。根据这一精神,1978年中央组织部发出《关于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意见》,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出的对知识分子的“团结、教育、改造”的方针已经不适用了,对知识分子要充分信任,放手使用,使他们有职、有权、有责。政治上要关心知识分子,要努力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作用。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知识分子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为培养和造就数以亿计高素质的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对加强我国人才工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在新的世纪,邓小平的“两个尊重”思想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必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并要求把此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重大方针在全社会认真贯彻。之后,同志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上强调指出,要“深入持久地宣传和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从“两个尊重”到“四个尊重”,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可贵理论品质,也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一条崭新思路,是我们当前人才思想的核心内容,是党在新的历史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新世纪宏伟目标的一大法宝。认真贯彻这一重大方针,必将极大地激发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赢得新形势下人才竞争的新优势提供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苏小桦.邓小平关于教育发展动力思想的现实意义〔J〕.思想研究,2007,(1).

〔2〕〔3〕〔5〕〔6〕〔7〕〔8〕〔10〕〔11〕〔12〕〔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汇编.邓小平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8,37,38,59,64,64,20,55,18,70.

〔4〕〔13〕〔1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09,48,41.

〔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