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时间:2022-06-06 11:06:53

谈民间艺术传承发展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围绕在农村中小学艺术师资培养中民间艺术传承现状、传承的途径,艺术教师对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态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调查与分析。本次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60份,回收问卷612份,回收率92%;其中,有效问卷为590份,有效率为89.3%;分为大学生民间艺术传承状况、师资培养中的民间艺术传承状况两部分,内容涉及大学生民间艺术传承认识、高校师资培养等问题,较客观地反映了民间艺术在高校师资培养中的传承状况。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师范类大学生民间艺术传承状况分析1.民间艺术传承现状在“您对民间艺术了解程度如何”一项中选择知道一点的同学占60%,不了解的占8%,此两项已达68%。从这项调查中可以了解到师范类在校大学生们对民间艺术的现状和发展状况不甚了解。这与当地高校师资培养以及艺术类课程理论体系建设密不可分。只有加强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对学科体系的渗透,加强教育教学体制改革的规范化建设和制度化建设,加强相关教育职能部门的足够重视,才能逐步提升民间艺术教育水平。

2.民间艺术传承的途径调查显示,在“了解民间艺术的途径”中,比例最高的是网络与报纸书刊,分别占40%和39%。最低的是身边人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分别为3%和7%(见图2)。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们主要是通过报纸、电视、广播、互联网等现代传播媒介来了解民间艺术,学校的传播影响力相对较弱。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调查对象在课堂中获得民间艺术的项目情况及详细知识较少,高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对口课程。

3.“民间艺术传承”的态度调查显示,在“闲暇之际,您是否愿意学习某种民间艺术”一项中,选非常愿意的占36%,一般占62%。不愿意的只有2%,这充分说明大学生本身对学习民间艺术的热情很高,民间艺术在高校的传承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由此推测,只要宣传工作做到位,就可以有效地促使这62%的一般公众转变为顺意公众。而促使这种转变的关键就是要引导其对学习民间艺术产生兴趣,并想办法将兴趣转变成为参加民间艺术项目学习的真正动机。当大学生能够真正了解民间艺术的内涵,并被它的魅力所折服之时,他们就会自发地接受这一事物。但是如果这项引导工作做得不到位,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缺失,教育传承的难度势必加大。

4.民间艺术的兴趣点调查显示,在民间艺术种类上,剪纸、民歌和秧歌舞较受欢迎,各占62%、61%和48%;另外,有90%的学生认为把民间艺术品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亲朋好友会更有意义。但是从本次调查结果上看,学生参与的项目很少。许多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民族特色艺术项目,例如面塑、版画和皮影戏等传统艺术几乎都已失传。另外,从图2中了解到,现代传播媒介成为了大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主要窗口,而民间艺术项目活动在学校艺术课堂上开展得还非常少,即使开展了也是大多在学校课外活动时间。由此可见,民间艺术项目的全员参与性,无论是在空间或是在时间上,都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这应当是一个值得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

(二)师资培养中的民间艺术传承状况分析

1.艺术教师对民间艺术进课堂的态度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研究,可以看出,高校教师对民间艺术进入专业课程教学基本持肯定态度,反对或者不太支持的占少数。由此可见,随着国家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大力弘扬以及全国各高校专业基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艺术教师已经开始关注民间艺术。他们对民间艺术的陈旧看法已经得到逐步改变,并渐渐认识到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分支,民间艺术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在调查中发现,一旦有院校开设相关的民间艺术专业课程,或者某些艺术教师对民间艺术项目有所了解并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那么这些民间艺术项目就会在该学校得到有效的开展。而且,如果某一学院的领导对某些民间艺术专业技能其感兴趣,那么就会在政策上和财政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和倾斜,该学校的民间艺术相关知识的普及度就会增加,项目的发展状况就会相对较好。这些都表明,民间艺术进入中小学师资培养课程中具有相当高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2.艺术教师对民间艺术的认知情况通过数据分析可见,高校教师对民间艺术项目的了解和认知程度并不高。非常了解的教师仅占12%;当然,根本不了解的教师也极少仅占3%;85%的教师都处于基本了解状态,也就是介于了解和不了解之间。同时在访谈中还发现有些艺术类教师对民间艺术项目的存在性和研究性的理解还存在着偏差和歧义。因此,要想有效地进行民间艺术传承,对民间艺术基本概念及本质的深入研究也势在必行,使高校教师能够首先了解民间艺术、认可民间艺术从而大力弘扬民间艺术,才是其得以发展的首要途径。另一方面,还要通过采取在岗培训、主题讲座等多种方式,为民间艺术传承培养较多的专业性研究人才,以便使艺术传承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教学领域之中。

3.艺术教师在艺术课程教学中运用民间艺术的情况在师资培养中,专业教师处于非常重要的核心地位,调查显示年龄在31-40岁的艺术教师们会在自己的教学中经常性或偶尔开展民间艺术知识的普及和讲授;年龄阶段在20-30岁和41-50岁之间的艺术教师们对民间艺术教育的宣讲和传播工作做得不太到位。由此可见,31-40岁的教师由于学历和职称不高,职场压力较大,他们则更加愿意在教学上有所创新,这类人群应当成为民间艺术高校师资传承的主力军。另外针对性别的不同分析,在相同的情况下,男性教师在艺术课程教学中开展民间艺术传承方面的比例明显要高于女性教师。

结论与展望

根据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与资料报告显示,在农村艺术师资培养中我们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加强民间艺术在师资培养中的传承。

第一,河南传统民间艺术在农村师资培养中呈缺失状态,但大多数大学生对民间艺术存在浓厚的兴趣。针对河南传统民间艺术严重流失的现状,在农村师资培养这一块首先需要做到的就是使高校师生认识到这个问题,并且从意识上提高对这个问题的关注,自觉自愿地加入到传承民间艺术的队伍中来,尽自己的努力,使曾经熠熠发光的传统艺术重新绽放光彩。

第二,在大学农村师资培养中开展传统民间艺术教育是可行的,但是要采取多种方法开展。例如邀请民间艺术家到大学校园举办宣讲会、进行学术交流;通过声音、图像、文字等手段加大民间艺术在大学校园的宣传力度,营造艺术氛围,使更多的学生了解、喜爱民间艺术;建立民间艺术相互交流的平台等。从而促使民间艺术能在农村师资培养中得到良好的继承与传播。

第三,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要从小抓起,教育相关部门应当学习台湾的“民间艺术保存传习计划”,通过农村师资培养,洒下民间艺术发展的种子,将民间艺术教育纳入到大中小学生的教学课程中,让祖国的未来从小就能接受到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熏陶。

第四,学校应当重视教学改革,在教学改革中大胆创新,引进优秀的民间艺人进入到高校负责传统艺术文化的传承,并提供更多的有利于民间艺术宣讲与传承的硬件设备和物质条件等;逐步开设与民间艺术相关的教学课程;鼓励学生组建民间艺术类的社团;同时在校园内多举办民间艺术作品及其相关内容的展览,定期举办大型的民间艺术品制作大赛等活动。因客观条件制约,本研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存在很多不足,比如高校农村师资培养在民间艺术保护和传承过程中的作用等众多相关问题,仍然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与研究。但是就目前河南农村艺术师资培养教育传承的状况上来看,其虽然得中原天时之利,拥有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资源,但在师资传承培养上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河南艺术院校应当承担起发扬民间艺术的重任,重视民间艺术在师资培养中的教育传承,只有这样才能够弘扬河南的传统民间艺术,并确保优秀的民间艺术文化遗产世代相传。

作者:邬治国单位: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