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民间音乐保护思考论文

时间:2022-01-19 04:27:00

民族民间音乐保护思考论文

摘要:民族民间音乐在中华民族的艺术历史上占着重要的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许多传统的民族民间音乐已经原貌消失,有的甚至遭到全面的破坏,所以保护和传承当下中国各个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本综述就从这个话题入手,结合近几年层出不穷的研究成果,按照各自不同的观点进行归类、评述、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传承

民族民间音乐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是最典型、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承载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放射着灿烂的光芒,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写照,各种类型的民间音乐所表现的内容,涉及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它不仅是一种音乐现象,也反映了各个时代各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俗、语言、美学观点等状况。可以说,在音乐‘小文化’中体现出的是中华民族的‘大文化’,其价值是十分可贵的。随着人类进程的逐步加快,民间音乐也在逐步地产生着历史的嬗变,有的甚至已经原貌消失。当务之急就是如何保护与传承这个民族传统艺术,笔者结合一些学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进行阐述。

一、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需要从传承人入手

民族民间音乐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种,它的的特点就是活态性和无形性,是以人为本的动态的传统艺术财富,是一种口耳相传的艺术。所以传承人不仅是民间音乐的载体,也是它的支撑点,要保护民间音乐首先应该从传承人入手。

海铃在《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一文中重点阐释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他们掌握并承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和精湛技艺,既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活的宝库,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代相传的代表性人物。作者论述了广东、江苏、贵州、湖南、成都、山东、云南等地推出的保护传承人的措施,从各地做法不难看出,发放补助已经成为保护传承人的“常列项”。但是有些学者对于这种做法表示担忧,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苑利认为:“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体性拥有的,并非掌握在某一个人的手里。一旦只给一个人发钱,必然破坏了社群的关系。”苑利特别建议我国政府以群体资助的方式去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

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郑一民在《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中也强调没有了传承人,就丧失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传承人坚持非物质文化的生态延续,其保护与传承也就成了一句空话。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这种“活态”生存和传承的特点,决定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目前很多民间艺术的传承人都年岁已高,随时都有人亡歌息的危险,这说明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无人或濒危的现实,政府要给予民间艺人极大的帮助和鼓励,使民间文化承载者得到应有的社会地位和尊重,是传承和壮大民族文化血脉的千秋大业。

贵州民族学院音乐教授陶健在《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中提出保护传承人,立法先行、政府有为。民族民间音乐口耳相传,传承人在其中起着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传承人一旦去世,民族文化损失无可挽回。作者提出应该从政治上,经济上保护传承人,让其社会有地位,收入有保障,生活能安心、传承能继承。并且在培养传承人方式上可以多样化,如亲子传承、师傅传承、学校传承。

安学斌教授在《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一文中着重阐述作为文化重要主体的传承人的历史作用与当代生境,指出民族文化传承人,是民族文化历史发展链条上主要的齿轮,缺少了这个环节,民族文化就将会衰亡和断链,传承人是民间文化代代薪火相传的关键。作者提出了以下五种解决传承人的困境的措施:(1)保护好民族文化生态,为文化传承人进行民族文化传承培育好根基。(2)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文化传承人命名与管理制度,不断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3)建立文化传承人补贴制度,让文化传承人生活无忧地进行文化传承。(4)精心培育民族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文化传承人进行有偿传承活动,帮助文化传承人解决好生计问题。(5)抓紧做好年轻一代传承人的培养,使整个民族文化的传承永续进行。

二、加强对民族民间音乐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保护

民族民间音乐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着最密切的联系,是民众在长期的生活和艺术实践中长期积累培育出来的,直接反映着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表现着他们的思想感情、理想和愿望。民族民间音乐的存在、发展与自然环境、价值观念、宗教信仰、社会制度、道德伦理是分不开的,这些因素影响制约着民间音乐的创造,同时也是民间音乐体现的重要内容。要想留住传统的民族音乐,就要守护民间文化的生态,培养健全的文化土壤,正确对待民间文化的传统,才能是民族民间音乐得以健康地传承,并获得文化艺术的新生。

大部分少数民族音乐,已不是纯粹的艺术或娱乐,在形式和内容上则依附于各类文化事象,成为一种与生产、生活、民俗及宗教信仰融为一体的生命活动。[2]正如人类学家内特尔讲的:“在许多文化中是没有‘音乐’概念的。”建立民族音乐博物馆和民俗文化村,开展民俗活动,让民间音乐有典型的生存环境,积极举办各种传统音乐的节日活动,提供展现民族风采的舞台空间,让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发展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杨福泉的《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重在阐述保护和传承好各个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首先要保证有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发育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即“文化生境”。提出社区民众的“文化自觉”至关重要,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再教育,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才能避免目前蔓延的“破坏性建设”文化“自生自灭”等问题。让民众从民俗活动中感受到生活的愉悦、快乐和乡情亲情,让他们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的文化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的生活的密不可分。

申茂平在《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中运用生态学理念对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环境、嬗变与保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与研究。作者认为,侗族大歌的产生和传承与其自然的和人文的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生态环境的变化诸如语言的改变、传承的断裂和传承载体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引发大歌的历史嬗变和濒临失传的危险。文章介绍了侗族大歌的历史、艺术价值、民俗特点、以及现在所面临的状况,认为要保护侗族大歌应该先保护它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洛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杨冬梅在《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中阐述如果旧的文化形态不能及时予以记录保存,许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将会销声匿迹,无迹可寻。作者提出建立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保存方式,采取全面收集、集中贮存、科学管理的方法,使保存对象能够得到妥善的保养与维护。根据收藏对象的不同,笔者还把民族音乐博物馆分为三种类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实物陈列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档案馆和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展览馆。

周正军在《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一文中提出加强对少数民族音乐的收集、整理及出版工作,建立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生态博物馆,大力扶持各种民族传统音乐节日及民间民俗活动,保证民族民间音乐的文化生态环境。

龙飞屿在《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明确的提出保护苗族歌鼟的文化生态环境,建立苗族歌鼟生态保护点,对自然村里的歌师进行重点保护;大力扶持大堡子岩湾民族歌场,确立锹里一年一度的四月八姑娘节和七月十五芦笙节;作者还提出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以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来吸引游客,是游客亲身体验到苗族传统的生活方式、生活习俗,接触到苗族的音乐文化,起到对外传播的作用,从而苗族音乐也得到了保护与传承。

三、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要走创新之路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统民间音乐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并在流传过程中持续不断地经受着人民群众集体的筛选、改造、加工和提炼。但是随着数字化时代与商品意识的增强,电影、电视、电脑等现代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民众的生活内容,尤其影响了年轻人的娱乐心态,走在大街上随处可见带着Mp3听音乐的小青年,无疑这给流行音乐极大的发展空间。在这样的形势下,民间的传统音乐只有加强保护、不断创新、协调发展、保持特色,才能跻身于音乐艺术之林,显现其独特魅力。“保护”不等于原封不动、画地为牢式的保留。[3]保护和传承原生态民歌艺术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在其“基因”遗传基础上与时俱进的创新发展。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史维生在《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一文中着重阐述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并非是简单地保护它的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原生态音乐的“根”与“魂”。要在新时期多元化生态环境中找到适合民族、民间原生态民歌艺术的新的生长点。不能拒绝吸收任何外来的、时代的、新的音乐文化元素,也不能采取人为的封闭和阻隔方式、拒绝接受人类文化价值体系的共同准则。作者提出利用高新技术做好原生态民歌的转换,为原始民歌注入新的活力,去适应现代人的审美情趣,还可借助旅游业的兴起,向世人展示和传播民间艺术。

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副教授王晓宁的《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提出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资源开发并举前进,在保护中使民族音乐得以发展,在旅游开发中又得到有效地保护。依托民族文化资源优势打造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的特色品牌。作者还论述了在保护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与旅游资源开发的共组中,运用网络工具,有效地推动民族音乐的保护,还能使农业社会得以直接进人资迅网络社会。不必经历社会的演变,也能避开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和社会问题。

王俊在《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中也提出只有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注重本土化与现代音乐形式的结合,才能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最有效的保护。作者列举了驰名中外的《茉莉花》是有苏北民歌《鲜花调》加工、改编而成的,《春江花月夜》、《梁祝》、《牧童短笛》、《思乡曲》等一些百听不厌的音乐作品,都是植根于民族音乐并通过发展创新才得以成功的,笔者认为只有在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上发展、创新,才能对民族传统音乐进行最有效的保护。并且提出利用现代媒体做宣传,做好向导工作。经常播放优秀的民族音乐,使人们不断的了解民族音乐的魅力和文化价值的基础上,引起感情上的靠拢与融合,自觉的喜爱它、欣赏它、保护它。

四、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要与学校教育相结合

民族民间音乐长期以来的传播方式大都是无意识的,这也是它的特点所在,自娱自乐、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状态。到了现代,这种传播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无意识转变为有意识,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就是有意识传播的重要途径。可以说没有一种文化不是通过教育传承下来和传播出去的,把民间的传承方式与现代学院式的教育方式结合起来,把民族民间音乐引入课堂,从根本的培养传承人对民族音乐的自信心,并且喜欢上它。

温州大学音乐学院讲师王文韬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中从学校教育角度,提出了一些持续发展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建议。文中仔细的分析了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遭遇现代化、信息化之后,仍然可以持续发展,传统与现代并非水火不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应该树立多元音乐文化并存发展的理念。作者认为学校教育作为传播文化的专门场所,以其自身的一整套完备的系统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这种形式是任何手段所无法比拟和替代的。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一旦进入教育系统,就会以教育自身的规律将其整理、归纳、重组,并将其系统化和体系化,最终形成教材并通过授课的形式而实施。笔者对实施学校教育中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之传承,提出五点建议:(1)政府支持(2)艺术院校带头(3)师资培训(4)教材编撰(5)课程设置。并且在课程设置中提出要采取“课堂——田野”的教学模式,有计划的安排学生进入活的民族文化当中,去探索少数民族音乐的奥秘,寻找民族传统音乐的自身特质。

刘建美的《浅谈土家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中也提出将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列入学校音乐教育的工作持续进行下去。分析了民族民间音乐的两种传播方式:无意识和有意识,认为以学校为阵地,编写具有本地民间民族特色的音乐教材,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知识,激发他们的热爱民族之情。

中国文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研究员白庚胜在《民间文化传承论》一文中谈到民间文化的教育传承,他把它分为家庭教育传承、社区教育传承、学校教育传承、场馆教育传承,认为学校是传承文化最重要的场所。指出我们的教育、教材在传承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方面是存在严重问题的,很需要从幼儿园、中小学到大学不断地深化传统文化、民间文化教育,让孩子们认识民间、接近民间、关爱民间。

周正军在《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中认为在民族音乐的诸多传承因素中,教育是民族传统音乐传承途径中最重要的传承手段。提出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应该把握以下四个环节:1、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将本土民族音乐进课堂纳入常规管理范畴,并建立、完善民族音乐教育评价机制;2、音乐教材的建设要科学合理,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已给地方教材留有足够的空间,关键的问题是应尽快组织地方音乐专家编写教材,使本土民族音乐尽快实质性进入基础教育课堂;3、鼓励现有音乐教师深入民间采风学习,不断加强民族音乐科研工作,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民族音乐素质。4、应不断聘用民间歌师、乐师进入课堂传授民间音乐技艺,加强民族音乐的“原汁原味”传承。

冯光钰的《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出使民族音乐文化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得以继续传承的四项对策:1、加强培养学校民族音乐师资的“母机”———师范院校的责任;2、加强学校民族音乐教材建设;3、组织好课外民族音乐活动;4、摆正中西音乐教育的位置。

结语

民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要以传承人为主体,把握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维持民族艺术赖以产生、传播和传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提供相对稳定的局部生存发展条件,维护该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原来面貌,尽量减少人为因素造成的干扰与破坏。由于民族民间音乐是立体的、流动的、活色生香的艺术,保持原汁原味几乎是不可能、不现实的,所谓回到纯粹的原汁原味中去,不过是个不切实际的幻想而已。民族民间音乐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新陈代谢是一切事物的基本法则,也是民族民间音乐保护与传承、创新与发展的基本法则。

民族民间音乐是劳动人民自发的口头创作,主要借助口头形式传播,传播者凭借唱奏,学习者凭借听觉和记忆,自娱自乐、即兴发挥创作,常处于无序的、自生自灭的无意识传播状态,而有意识传播则处于次要的地位。如今是个科技发达、注重教育的时代,保护与传承民族民间音乐以学校为阵地,向青少年一代传承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知识,要把占主导地位的无意识传播方式转换为有意识的传播方式,只有更多的人了解和喜欢民间音乐,她才会得到更广泛的流传,才会发展得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1]海铃.《保护传承人至为关键》[J].中国人才2007年第7期

[2]郑一民.《保护传承人是“非遗”工作的重中之重》[J].领导之友2008年第3期

[3]陶健.《对苗族飞歌、侗族大歌保护与开发的几点思考》[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6期(第26卷总第112期)

[4]安学斌.《民族文化传承人的历史价值与当代生境》[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24卷第6期2007、11

[5]杨福泉.《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新论》[J].云南社会科学2007年第6期

[6]申茂平.《侗族大歌赖以产生的生态环境及其嬗变与保护》[J].贵州民族研究2006年第4期(第26卷总第109期)

[7]杨冬梅.《论西部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与发展》[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39卷第5期2006年9月

[8]周正军.《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9]龙飞屿.《湘西南苗族“歌鼟”的保护与传承》[J].文化视野

[10]史维生.《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J].民族音乐

[11]王晓宁.《广西少数民族音乐保护与旅游资源开发》[J].广西艺术学院学报《艺术探索》2006年第20卷第5期(总第78期)

[12]王俊.《关于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建设的思考》[J].民族音乐

[13]王文韬.《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与对策》[J].中国音乐(季刊)2006年第3期

[14]刘建美.《浅谈土家族民间音乐的保护与传承》[J].戏剧文学2005年第6期

[15]白庚胜.《民间文化传承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16]周正军.《西部民族音乐的保护、传承与发展思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17]冯光钰.《民族音乐文化传承与学校音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