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嬗变与启发

时间:2022-07-15 10:39:53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嬗变与启发

隋唐以后,科举考试逐渐成为高等教育的指挥棒。受其影响的教育教学方式也开始转向呆读死记、生吞活剥。特别是到明清之际,统治者一方面实施极其残酷的文化和思想专制政策,严厉禁止读书人自由思想、评议时政,另一方面又将形式僵化、内容空洞的八股文作为科举取士重要标准,这就使当时的高等教育进一步滑向死记硬背、远离社会现实的深渊。这个时期的“大学”教育基本上谈不上正常的课程教学,也就更谈不上社会实践。虽然其间有王安石、朱熹、王夫之、黄宗羲、龚自珍等历代著名教育家和思想家一直呼吁倡导经世致用,崇尚实学实用,但在科举制洪流面前,其实际影响和现实效果却是微乎其微的。

直到鸦片战争爆发,改变了中国社会格局,催生了中国近现代教育,也促进了传统高等教育的大分化。在时局维艰的大势下,少数书院的主办者和负责人如洋务派的士绅、维新人士等痛感于国家被动挨打的现状,试图通过改变传统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培养出能挽救颓势的有用人才。他们以“中体西用”为指导,认为师生应该以经世致用的态度认真研习传统经典,从中寻找有利于解决当下危机的答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又开始要求学生结合现实认真思索,并将思考和讨论的结论记录下来。同时,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对西方文化知识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结合现实应用知识的能力。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师徒门第制为代表,师傅不仅言传而且身教,注重将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来教授学生,无形中将教、学、做结合起来。而且随着时局的变迁,传统意义上的高等教育经过艰难孕育之后,开始自发地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注重开设实用性课程,经世致用。虽然这些思想不完善也不成体系,但一定意义上为以后的社会实践提供了指导价值,可以将其作为我国早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基础和实践雏形。

曲折探索期

真正意义上的中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发轫于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派创办的各类新式学堂,初步成型于1900前后的北洋、京师、山西三所大学堂,成熟于1922年《学校系统改革案》的颁布实施,繁荣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先学日本,再仿美国,后法苏联的基本路径。洋务运动以后,以林则徐、魏源等为代表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自救实践,其中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创办各类新式教育机构培养所需人才。洋务学堂高度重视操作实习,把实践环节引入教学过程。以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为例。同治九年(1870)六月初总理船政大臣沈葆桢在奏折中即指出:“出自学堂者,则未敢信其能否成材,必亲试之风涛,乃足以觇其胆智,否即实心讲究,譬之谈兵纸上,临阵不免张皇。”[1]444他认为,驾驶课程的教学应该“由海口而近洋,由近洋而远洋,凡水火之分度,礁沙之夷险,风信之徵验,桅柁之将迎,皆令即所习闻者,印之实境,熟极巧生,今日聚之一船之中,他日可分为数船之用,随后新旧相参,践更递换,冀可渐收实效”[1]445。从1869年6月10日福建船政局制造的第一艘轮船“万年清”号下水,至1905年12月,共造各类舰船40艘,不断加大学生参与实践的程度,从第17艘“艺新”轮开始,无论船身还是轮机,都“放手自制”。船政学堂学生优秀的实践能力不仅得到了洋务派官僚的屡屡肯定,也得到了当时外国人士的高度赞扬[2]。维新思想兴起后,首先设立了中国第一所具有部分近代高等教育内容的京师大学堂,开启了近代高等教育的先声,开始注重将教育与社会服务相结合。如以美国学制为蓝本设立的北洋大学,从1895年开办之初就明确了“立学自强”、为“与各国絜长较短”而培养实用人才的办学目的[3],秉持“实事求是”为宗旨,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调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进入民国以后,凡是那些办学成就突出的大学如北大、清华、交大等,在强调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透彻理解和掌握的同时,也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交通大学的办学传统和特色,就是“重视基础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对学生严格要求,严格考核,强调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起点高,基础厚,要求严,重实践”[4]。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主要是以实验验证型的方式为主,多侧重于实践的工具价值和外部功能,注重通过实践教学深化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动手操作、搜集资料等方式验证课程中的已有知识和结论,或者移植他国原有的成熟经验,同时在这个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各种基本实践技能,满足于现实需要。

转型蜕变期

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成为国家社会建设和高等教育事业改革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就是实践观点,实践是基础,对认识起决定作用。“人们的认识的发生、发展、检验及归宿都离不开社会实践,人的全部认识活动都是在实践基础上进行的。”[5]马克思主义注重实践、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观点,成为推动高校社会实践转型蜕变的强大推动力和不竭的理论源泉。建国初期的新中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包围、封锁之中,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在高等教育方面,对于老解放区新教育的经验,和旧中国高等教育的某些有用的经验,还来不及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因此,只能把重点放在借鉴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联高等教育的经验上,重视实践性,重视实验和实习。作为当时新型高等学校代表之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就明确规定该校学生应有足够的实习时间,规定学校整个的教学过程是:系统讲授—学生自习和作业—课堂讨论和实验—教师辅导—生产实习和教学实习—考试和测验。1950年7月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改革的决定,一方面力求课程内容要紧密结合国家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再次强调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原则。1954年底,高教部再次提出:“(各课程教学)应贯彻科学技术知识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理论与实际,苏联先进经验与中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基本精神。”195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中明确把提出的“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规定为党的教育方针和我国的教育目标,要求青年学生将书本教育与实践教育结合起来,教育与劳动结合起来[6]12。自此以后,自觉加强课程理论与实际的联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一直成为我国高校课程教学的基本原则。但后来由于极左路线的影响,特别是“”的十年浩劫,使这一本来正确的方针受到歪曲和片面理解,一度出现了严重忽视理论教学,把“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同于师生直接从事体力劳动的现象,严重干扰和破坏了高校理论教学,大学生社会实践沦为肤浅和形式主义的东西,直接导致了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严重下滑。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主要以生产实习、教学实习和勤工俭学为主,主张教育与生产劳动、与政治思想教育相结合,服务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教劳结合”成为全国青年教育的基本原则。通过实践,不但使课堂学到的理论知识在生产实际中得到验证,从而巩固了学习成果,而且有不少学生学会了一些业务技能。学生在收获专业知识上的同时,提高了政治觉悟,巩固了专业思想。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有效缩短了人才培养周期,适应了国家对人才急需的要求。当然,其间曲折的教训也是深刻的。

快速发展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促进高等教育迎来了新春天,也在短期内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过分纠正“”极左教育思潮,忽视实践环节。1978年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参加什么样的劳动,怎样下厂下乡、花多少时间,怎么样同教学密切结合都要有恰当的安排。”[6]15随后,教育部也重申了参加劳动的规定,要求每个大学生在大学四年中都必须参加两周的生产劳动。从1980年起,在清华、北大学生首倡的基础上,许多学校因势利导,将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拓展。1982年,全国开展了“文明礼貌月”活动,1983年3月,首都64所高校的大学生走上街头,开展了大规模的法律咨询、医疗服务等活动。同年10月,团中央、全国学联发出《纪念“12•9”运动48周年开展“社会实践服务周”的通知》,得到全国大学生的积极响应。1984年5月,在辽宁首次召开“大学生社会实践现场观摩经验交流会”,时任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的同志提出了“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社会实践活动方针并沿用至今。1987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强调:“青年学生只有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更多地了解国情,了解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实际,了解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才能树立起为社会主义祖国而献身的理念,逐步锻炼成为有用的人才。”随后,、团中央等联合《关于广泛组织高等学校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见》,要求将社会实践列入高校的教学计划,开始成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社会实践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6]20。1993年团中央提出开展“百县千乡科技文化服务工程”,大学生社会实践全面走向社会,进入蓬勃发展阶段。1997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正式命名,至今业已成为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品牌。1998年8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也明确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为开展社会实践的相关研究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仍以考察体验型为主,以共青团组织开展的教学实践、专业实习、军政训练、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以及“三下乡”、“四进社区”等活动为主要形式,旨在有利于大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并在形式上由学生自发进行发展到有组织地引导,由在局部高校开展发展到向更大范围推广,呈现出由单一到全面、由零星到整体的发展态势;在对象上由大学生的被动实践转向主动要求,并且社会实践工作再次普遍被纳入党和政府的工作议程,实践教学被学校纳入教学环节,社会实践受到了高度重视。

发展繁荣期

进入21世纪以来,政府日益重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也再次被提到空前高度。教育部2001年《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第11条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实践。同年,时任党中央总书记的同志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四个统一”和“五个希望”,进一步强调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2004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首次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列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2005年2月,、团中央、教育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原则、内容和相关要求。2008年5月3日,总书记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向人民群众学习,磨练意志,增长才干,切实提高创造能力和创业能力,为今后走上社会、成就事业打下坚实基础”[7]。2010年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特别是在高等教育领域,要强化实践环节,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2012年1月,教育部等七部委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进一步明确社会实践的重要位置,提出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重要位置,使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了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同年5月,总书记在纪念建团9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再次明确指出广大青年只有投身人民伟大实践,才能站稳最基本最扎实的政治立场,中国青年运动才能拥有最强大最深厚的前进动力。同时,在实践的熔炉中增长见识、砥砺品质、强化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8]。可以预料,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都将进入一个大繁荣的时期。这一时期的社会实践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体系更加完善,活动品牌得以逐步确立和发展。社会实践的育人功能初步得到显现,由以往单纯的实践者层面,逐步延伸至高校教育改革和服务社会层面,真正将社会实践活动和思想教育、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使其逐渐成为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

思考与启示

同志说过:“历史是一面映照现实的明镜,也是一本最富哲理的教科书。”我们找寻历史上的社会实践形态,不是为了复原当时的景观,而是为理解我们当下社会实践理性价值的文化背景而确立一种参照系,也可为思考社会实践的未来发展提供若干线索。

第一,立足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目的。只有抓住了成长成才的核心目的,才能激发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内在驱动力,赢得家长亲友的理解和大力支持,契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和经验告诉我们,如果偏离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核心目的,片面强调实践,把大学生的在校学习变成“实践—实践—再实践”的做法,不仅会严重挫伤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会失去家长和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最终会对人才的培养造成很大失误。

第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基本原则。安排和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应处理好理论学习与实践的关系,分清主从,而不能颠倒;应尽量与所学专业相结合,尽量与学校特色和学生特点相结合,使教学与科研、生产结合起来,在实践中解决问题,在实践中处理好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的关系。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不应该是为了实践而实践,也不应该是单纯为了受教育而实践,而应该强调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为社会作贡献,在为社会服务中增长才干,不仅要强调在实践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应注重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学生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本领。

第三,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特点。考察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历史,可以发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形式则是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实践主题与时代主题,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决策总是相吻合的,这也构成了其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来讲,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形式总是从简单到复杂,社会实践的内容也总是不断充实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总是受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制约,并且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地拓展与更新,具有与时俱进的鲜明特点。

第四,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的重视还不够,必须有社会的支持,特别是随着大学生群体规模越来越大,要求社会给予的支持力度越来越高。因而,要使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以纵深发展,就需要从上到下建立健全的保障体系,包括机制保障、基地保障和经费保障等。这种体系的基础应该是各社会部门(社会实践的接受单位)和高等学校(社会实践的派出单位)的互利机制。它既包括贯彻执行国家的有关法规,也包括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人才培养不仅仅是学校的事,也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纵观历史,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历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从无序到有序,从经验走向科学,从工具功能走向理性价值的过程。社会实践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与特定的历史条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及其他社会活动的产物。社会实践相伴于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高等教育的效果。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途径,是服务社会和培养学生的有效载体,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必由之路。因此,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中决不是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它的特殊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替代的,只能加强而不能削弱。

作者:程永生檀竹茂时伟单位:阜阳师范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