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科学发展观扭转收入差距措施

时间:2022-12-09 03:50:00

运用科学发展观扭转收入差距措施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推行和深化,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分配差距也日益扩大。这越来越严重地影响到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社会公平正义问题也日益凸现;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也造成了一定影响。如今,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已成为实现社会稳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完善收入分配调节机制,加大惩治经济违法犯罪的力度等,均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收入分配差距;公有制;劳动报酬;收入分配调节机制

一、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及其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废除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严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的旧制度,采取“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1](P521)的政策,逐步形成了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新制度。这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状况,有力地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劳动的积极性、创造性,对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了重要的作用。因为,社会主义实现的共同富裕不是没有差别的富裕,收入分配差距的适度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激励,促进竞争。它推动了改革,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当然,社会主义社会也不允许两极分化。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已强调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2](“如果导致两极分化,改革就算失败了”[2](P139)。

尽管在理论上已有较清晰的认识,可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实践进程中,收入分配领域还是出现了以前未曾有的新矛盾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收入分配差距过大。(1)城乡差距十分突出。200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81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761元,比例为3.31:1;恩格尔系数城镇居民为37.9%,农村居民为43.7%。(2)地区收入差距逐年加大。2008年,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的人均GDP之比为2.42:1.13:1,人均GDP最高省份和最低省份相差达10倍左右。(3)行业收入差距过大明显。2008年,18个行政性垄断行业的职工总数为全国职工总数的10.8%,而其工资总额却占了全部城镇单位职工工资的17.2%,收入最高和最低行业的差距达11倍。据统计,2008年我国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已超过了0.47,不仅超过了国际上0.4的警戒线,也超过了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状况。我国已经从改革开放前收入平均国家变为收入差距大和不平等程度高的国家。

第二,分配关系不合理,分配秩序比较混乱。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个人收入增长较慢、国家和企业积累较多;资本所得太多、劳动报酬太低;垄断行业的收人大大高于一般行业;税收调节不力的问题比较普遍;社会贫困问题仍然比较严重;以权谋私、偷税漏税的不公平竞争形成的不合理收入和不法经营等获得的非法收入也十分突出。

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差距已进入过大区间,这是与改革开放的目标和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目的相违背的。如果差距悬殊,而且任其扩大,就会造成各方面的严重后果。

首先,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必将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前我国市场机制导致贫富差距分化的过快、过大,必将危害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其一,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将抑制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妨碍经济增长。如城市居民的过高收入必将影响农民的种殖和养殖积极性,进而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资本所有者、经营管理者的过高收入必然会影响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热情;垄断行业的过高收入必将影响其他行业劳动者的生产经营积极性;不合理的、非规范的甚至非法的过高收入更会挫伤绝大多数民众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而且,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必将导致许多民众生活陷入困难,生活质量缺乏保障,从而失去许多技术培训和再教育的机会,这也必然使广大劳动者的素质无法提高,最终一定会对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害。其二,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使生产和消费失衡,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严重不足。在马克思主义看来,没有消费,人就失去了满足需求的动力,从而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目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经过多年的积累和发展,经济增长的主要约束已由商品供给约束逐渐转变为市场需求约束,决定投资规模和生产规模的主要因素已变为市场需求规模。尤其是居民消费需求是生产的终点和社会再生产的起点,决定着投资需求和社会总需求;相反,没有居民消费需求支撑的投资必将成为无效投资,会使经济发展严生尖锐矛盾。其三,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必然使我国生产的大量商品不得不在国际市场寻找出路,这一方面容易产生国际贸易摩擦,另一方面也增大了经济发展的外在风险。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强烈冲击就是证明。其四,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过低,维持了粗放型增长条件下非劳动生产要素的高回报率,使企业缺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技术自主创新的内部动力,从而增加了实现科学发展的难度。总之,过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必将影响到人们的生产劳动积极性,导致经济发展的内在结构失衡,加大了经济发展的外在风险,同时使经济秩序出现混乱。其次,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使社会公平正义问题日益凸现。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十七大报告指出:“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讲求效率能增添经济发展活力,注重公平能促进社会和谐,坚持效率和公平有机结合才能更好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因此,收入分配差距问题,不单单会影响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而且与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联系紧密,关系到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执政基础,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健康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合理范围内的收入差距能促进生产效率的提高,然而,如果劳动报酬过低,不仅挫伤广大人民的生产劳动积极性,而且势必加重人们的不公平感,导致出现社会公众的不满情绪,形成劳资关系紧张,劳资冲突频发的状况;普通劳动者收入过低,一方面劳动者自身没有更多的发展资料,另一方面也无力维持其子女正常的生活质量和教育所需的费用,从而产生贫穷的代际转移及其他社会问题。如果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也不利于城乡互动、城乡协调发展。如果广大中西部地区长期落后于东部地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就会受到严重制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也不可能真正实现。而且,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城乡矛盾、区域矛盾、民族矛盾、阶级矛盾就会凸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激化,整个社会就有可能出现动荡。因为,过大的收入差距,难免形成不同收入群体的分化,以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从而造成彼此之间的不和谐,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

最后,收入分配差距日益扩大对社会主义的道德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危害巨大。收入分配差距过大,一方面是由市场机制导致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体制机制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造成的,如通过垄断经营获得高额利润,以违法犯罪手段获取暴利等。这些不合理、不合法的高收入既会引起人们的极大不满又会使一些人互相攀比效尤,导致人们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致富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扭曲,社会道德水准下降,从而使人们思想消极颓废并滋生腐败。另外,一些暴富者的畸形消费现象在社会上也会引起一味追求物质享受的趋向,“拜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腐朽的思想的蔓延,败坏社会风气。这些都有悖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和宗旨,必然会损害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的信念和信心。

二、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紧迫性

当前,为确保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社会主义方向,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通过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就必须深化改革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第一,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迫切需要。“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这是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中总结出的沉重教训。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绝大多数人的共同富裕,它是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然而,实现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在富裕的道路上由于个人能力不同,要允许有差别。但“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2】(P139)因此,我们必须清醒: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贫富悬殊、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只能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根本区别。邓小平提倡的“先富”,绝不是为了满足少数人的私利,而是为了带动和帮助“后富”,以最终实现“共富”。所以,我们必须采取措施抑制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趋势,以保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第二,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迫切需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新世纪新阶段关系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除了涵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全部内容外,还对经济发展的理念、目的、战略和途径等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包括经济结构的优化、收入分配的合理等等。因为GDP不能告诉我们任何关于分配的情况,没有表明这个社会的福利体系怎样。目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过度依赖对国外市场的出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广大劳动者劳动报酬所占比重偏低,企业的劳动成本相应地比较低,即使粗放经营仍然能够维持一个比较高的利润率,但企业缺乏转变粗放发展方式的内在动力。尽管我们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繁重,特别是要实现科学发展还面临诸多体制机制障碍。其中,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避免两极分化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迫任务,决定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道路的成败。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很长时期以来主要是由投资和出口拉动的,国内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比较弱。国家统计局的数字显示,我国消费率由1992年的62.4%下降到2008年的48.6%,其中居民消费率由1992年的47.2%下降到2007年的35%,为历史最低水平。这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运行和良性发展;若发达国家发生经济危机,消费需求下降,会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拖累。当前,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以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已成为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必须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保持合理的投资规模,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扩大消费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统筹解决影响即期消费的体制性问题,减轻和消除居民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而要将我国庞大的潜在的消费需求转变成现实的有效需求,改变经济增长的总需求结构,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就需要加大现行收入分配制度调节的力度,形成一套健全的利益分配机制,切实提高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人口和城镇中低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和意愿来实现。

第三,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构建和谐社会利益关系的基础。解决收入差距扩大问题并不是要回到计划经济时期“大锅饭”的平均主义分配方式,而是要把提高经济效率同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既促进经济效率提高,又促进社会和谐。目前,我国收入分配制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本和管理在分配中所占比重过大,劳动所占比例过低,这会使广大劳动者对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产生怀疑,甚至引发社会动荡。因此,我们需要通过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把社会成员的收入差距控制在适度的范围内。正如同志所强调的:“我们既高度重视通过提高效率来促进发展,又高度重视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实现社会公平来促进社会和谐。”[61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平正义应是我们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行制度安排和制度创新的重要依据,是协调社会各阶层关系的基本准则,也是增强社会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的重要旗帜。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整个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稳定。

三、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根本举措

第一,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基本前提。从现实情况看,改革开放以来,由于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本的收入份额相对扩大,劳动收入的份额则相对缩小,逐步拉大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的贫富差距。但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不能够、不可以动摇的。因为,它能够最大限度地消除剥削和压迫现象,给社会上每一个人创造公平的机会和条件;它能够缩小贫富差距,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它能够使每一个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以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能够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创造出源源不断的社会财富,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和各项事业的发展。所以,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关系到中国改革发展的前途与命运,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而且,避免两极分化的前提和首要条件就是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当然,所谓比重减少一些,也应该有个限度、有个前提,就是不能影响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和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第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是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的关键环节。初次分配是一种基础性的分配,其公平程度对收入结果的公平程度具有决定性影响。因为单纯依靠再分配的调节功能,很难弥补市场机制本身和非劳动要素参与分配以及其他因素所造成的贫富分化。而且,我国社会保障机制还没有根本建立起来,国家各方面的建设和发展都需要资金,在有限的国家财力下,单纯依靠再分配缓解收入分配差距过大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将促进社会公平的工作重点放在初次分配领域中。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过低。与资本相比,由于劳动者在收入分配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导致了近年来我国初次分配存在着资本所得畸高、劳动所得持续下降的情形。2007年企业白皮书指出,1990年到2005年,我国劳动报酬占GDP的比例从53.4010降到41.4%,而同期企业的营业额占GDP的比例则从21.90/0增加到29.6qo。与发达国家小时工资水平比较看,我国不到1美元,欧美发达国家大体上是25-30美元。这一方面反映出我国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确有劳动力价格被低估的问题。长此下去,不但会损害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使劳动要素与非劳动要素处于对立状态。若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报酬比重,则有利于广大劳动者发挥劳动积极性、树立通过诚实劳动合法致富的信心;有利于缓解政府在再分配过程中转移支付的压力;有利于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初次分配的公平性,增加劳动者的收入,从根本上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

然而,我国是人口大国,相对资本来说,劳动力资源是相当丰裕的,按照经济学原理,在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下,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很难得到提高。而且,大量存在的垄断经营和混乱的分配秩序也会使初次分配关系出现扭曲。因此,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不能仅仅依靠市场机制,还需要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发挥政府的主导和调控作用,如建立行之有效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扭转单个劳动者相对于资本的弱势地位,形成劳资双方共创、共享企业财富的新模式;随经济增长适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发挥工资指导线、劳动力市场价位、行业人工成本信息对工资水平的引导作用;规范初次分配秩序,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和企业效益增长相适应;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确保企业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