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国进民退”现象

时间:2022-12-09 03:16:00

浅析“国进民退”现象

摘要:2008年以来,随着中粮集团收购蒙牛、山东钢铁并购日照钢铁、鹰联航空被四川航空重组等国有企业收购民营企业的一系列案件的发生,“国进民退”问题再次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对于该现象出现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从当前的国际环境,以及我国所处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来考虑,从中可以得出“国进民退”只是短暂的局部现象,它不是人为主导的,而是发展市场经济的产物。

关键词:国进民退国有企业民营企业

近期发生的几起国有企业收购民企的事件,让“国进民退”成为人们讨论关心的话题。多年前发生的“国退民进”的讨论,似乎还在耳边,那国迸民退的出现,是历史的倒退?还是社会的进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特别是该现象产生的原因,只有弄清楚它为什么会出现,知道现象背后的东西,我们才能正确认识“国进民退”,这也有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择业观。

对于目前出现的“国进民退”现象,不同的学者对此现象的看法也不尽相同,主要在以下二个方面存在分歧:一是国进民退的存在程度问题,经济学家周其仁教授曾表示,是否“国进民退”有待考证,他认为在工业方面并未看到“国进民退”现象’相反民营企业市场占有率还在上升。也有学者认为这只是局部现象,不是当前改革发展的主流。但赵晓认为的确存在“国进民退”现象,并且指出中国经济模式不是走向越来越成熟、标准、规范的市场经济,而是开始走向一个怪胎,民营经济越来越边缘化。二是“国进民退”中的进退问题,高尚全认为无论是“国进民退”还是“国退民进”关键不在进与退,而是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的。在市场经济中进退是正常现象,问题是有没有垄断、竞争和歧视。也有学者认为现在国有经济不仅在一些带有垄断性质的上游行业比重呈现上升趋势,并向下游扩张,形成产业链垄断的态势。同时在本轮经济调控中国有经济进一步向竞争性领域扩张,以“做大做强”为名,由政府主导兼并一些民营中小企业,特别是在煤炭、钢铁、航空、房地产、金融等领域尤为明显。

在面对各方言论时,我们应该如何正确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考察该现象发生的原因是非常有必要的,综观当前形势和我国的国情,可能存在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以来的金融危机,使得许多中小企业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有关统计数据显示有30万家以上中小企业处于倒闭和半倒闭的边缘,十几万中小企业已经倒闭。因此,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营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另一方面,为应对金融危机,政府出台了4万亿经济刺激计划和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虽然这些政策措施的效果明显,但是,据多数民营企业家反应,这些救市措施都偏向了国有企业,他们没有获得同等的待遇,这些经济资源向国有企业的集中,更进一步壮大了国企的势力,相对地,民营企业则变得更弱。最终结果是,造就了“国进民退”的趋势。

二是国有企业改革成效的反应。国有企业改革历经32年,虽然有些问题依然存在,但是不能否认它所取得的成绩。这是一条不断完善、不断进步的曲折道路,历经了三个阶段:扩大经营自主权阶段、制度创新和结构调整阶段、以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阶段。现在我们正处在第三个阶段。经过这三个阶段,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表现为:国有企业逐步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国有经济运行效率显著提高;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分布范围适度收缩,国有资本逐步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国有企业数量明显下降,但实力进一步向大型企业集中。国有企业所取得的这些成就,必然推动了“国进”,它有利于生产力的提高,有利于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符合这“三个有利于”,则应该是我们所倡导的,所支持的。

三是传统文化意识形态的影响。我国现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而且还是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社会转型时期,人们还没有完全解除传统思想的束缚,又要面对更多的新事物新现象,所以不能够正确认识这些新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这主要表现在对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所有制问题上。例如,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各种所有制企业在市场上都应该是平等竞争的主体,不应该存在所有制歧视,但很多官员和民众始终没有破除所有制的偏见,在政策制定和日常经济管理活动中,过分偏袒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而对民营企业给予冷落和限制。

四是民营经济发展的环境氛围不强。虽然国家为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出台了很多政策法规,但是“玻璃门”现象、融资难依旧存在,目前大学生创业氛围也不浓,除了这些外部因素,民营企业自身也有许多问题,企业行为不规范,环保意识不强,诚信意识薄弱,后续发展动力不足等等。

从这些原因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国进民退”的出现(暂且不讨论是否存在问题)是社会经济发展下正常的阶段性现象.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消失,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当中国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步入又一个发展阶段时,笔者相信那时各类企业都会得到平等的充分健康的发展。那么,在现阶段经济转轨进程中出现的“国进民退”应该是局部性的短期现象,它的出现不是人为主导的,也不是我国的政策,而是市场经济主导下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