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时间:2022-02-19 09:18:35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要:目前我国已经步入老年社会,60~69岁阶段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不小,仍在工作的比例远低于邻国。立足于现状,研究这一年龄阶段老年人力资源的再开发、再利用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

0引言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是指60~69岁年龄阶段的老年人,他们是劳动力资源的一部分,是具有劳动能力的,可供整个社会再开发和利用的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会对劳动生产率、技术进步、就业结构、国民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方面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认真研究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特别是占老年人口大多数的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对促进老龄事业和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解决老龄问题,维持社会的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必要性

1.1我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现状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已经初具规模。根据2014年的人口统计年鉴资料显示,中国的人口已达13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数占到了总人口的10.26%,而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有8182万人,约占总人口的6.64%,占到所有老年人口的64.7%。这部分老年人大多数才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身体都还健康。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有强烈的愿望为社会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虽然我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十分丰富,但是利用率却偏低。低龄老年人仍在从事工作的人数仅占低龄老年人口总数的35%左右,特别是城镇低龄老年人的再就业率仅仅为22%,远远低于同时期的日本低龄老年就业率60%和印度低龄老年就业率58%。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针对我国经济尚不发达,低龄老年人口庞大的特点,采用合理、经济的措施大力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提高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利用率。

1.2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必要性

1)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对整个社会具有较大的收益性。低龄老年人特别是城市低龄老年人,绝大多数都经历过学校培养、一般培养、单位上的特殊培训等一系列的知识和技术积累过程,他们积累形成的知识技术等能量的释放是巨大而持久的,即使到了退休年龄,知识和技术产生的边际收益仍然没有结束。与年轻人开发相比,无需再对老年人进行大的投资就可以得到很大的回报。我国虽然人口众多,人力资源相当丰富,但是人才资源相对匮乏。现在很多老专家都已经退休,很多领域开始出现人才断层的现象。有必要充分开发退休不久,身体还健康的老专家、老学者、老技术工作者的潜力,不仅在工作岗位上可以继续发挥能量,推动社会进步,更可以培养出新一代人才,为国家建设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只有对低龄老年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和开发,才能使这部分人才资源的浪费降低,使整个社会获得最大的收益。

2)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家庭模式逐步转变为“四、二、一”模式,在这种模式下,意味着一对夫妇将要赡养4位老人,这给家庭造成巨大的养老压力,家庭的保障功能不断削弱。同时对社会而言,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持续上升。老年抚养系数将会不断提高,社会负担日益加重。目前我国所支付的离退休费用和养老保险费用与年剧增,如果能让退休不长时间的低龄老年人再就业,则可以减少一部分离退休和社保支出,还可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由于经济发展,近几年居民消费水平增长,入不敷出的低龄老年人数在日益增加,增加了家庭的负担。低龄老年人的再就业,不仅可以发挥他们的个人特长为社会作出贡献,同时又增加他们的个人经济收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2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可行性

低龄老年人力资源能否开发,取决于他们自身再就业的动力和特点,还取决于整个社会对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和开发措施。

2.1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再就业的动力和特点

目前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主要动力有:经济上的需要。一部分老年人由于家庭负担较重,自身退休金又不高,面对经济压力有再就业的愿望;健康因素。大部分的低龄老年人,健康状况良好,不愿意成为社会的包袱,再就业的愿望强烈;发挥专长的需要。国家培养一个专业人才需要耗费巨大的投入,并且这些专业人才在退休之后仍然会享受较高的待遇,拿很高的退休金。如果这些人才过早退休,不仅国家要支出大量的退休金,而且就人才资源利用来讲这是一种巨大的浪费。同时这些人才本身也希望为国家多工作几年,以延长国家对人力资源投资的收益。低龄老年人再就业还包括他们自身的一些特点:目前虽然我国人力资源丰富,劳动力过剩,但是,劳动力资源结构性短缺。低龄老年人大多是在以前就学的,在长达几十年的工作中,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知识,还形成了扎实的技术,这是现在的年轻人所不具有的。当前很多部门出现了技术人才断层的现象。如果现在就启用年轻人在那些岗位上工作,他们是不能胜任的。所以有必要让那些懂技术的低龄老年人重新回到工作岗位上,不仅他们能够继续发挥技术特长提高效率,还可以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培养年轻人接班,以缓解当前技术人员青黄不接的局面。老年人虽然随着年龄的增长,体力跟不上年轻人了,但是他们的责任心更强,对工作机会更为珍惜,比年轻人稳定,在一些领域中,特别是服务行业低龄老年人很受用人单位的欢迎。随着我国第三产业的兴起,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将越来越多。

2.2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1)通过政策,引导低龄老年人就业。由于我国目前劳动力资源过剩,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出于保护年轻人就业的考虑,一些政策法规中有对老年人就业的诸多限制。政府的相关部门应该正确认识低龄老年人的就业领域与年轻人的就业领域是相互补充的。这部分老年人作为社会成员的一分子,他们也有就业的需求和权利,他们参与工作也能推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社会的进步。政府应该按照《联合国千年宣言》宗旨,修改相关政策法规中对这部分老年人就业的限制,还应该出台相关的社会劳动就业政策鼓励这部分老年人再就业,完善对老年人权益保护的法律法规并正确积极引导低龄老年人向技术短缺部门、服务行业就业。特别是对离开原单位独立就业,且退休金收入较低的低龄老年人,政策上可以适当减免其个人所得税,增加其晚年收入。通过政策在舆论上形成对低龄老年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视,并在实际环境中营造一个“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

2)转换劳动退休模式,适当延长退休年龄。目前世界上将劳动退休模式按进退年龄的差异,划分为5种:早进晚退型、早进早退型、进退均值型、晚进早退型、晚进晚退型。我国城市劳动人口大都属于早进早退型。我国目前规定的退休年龄是男60岁退休女55岁退休,还有其它各种未到年龄的内退等。目的是为了给年轻劳动力提供新的工作岗位。在这种早进早退模式之下,虽然年轻人很早地就有了工作,但是由于受教育时间减少,过早参加工作,文化程度不高,而且相关知识的缺乏,不能提高生产率,还会浪费大量的资源。而低龄老年人经过几十年的工作积累,技术经验最为丰富,工作效率最高,可以继续发挥作用的时候就被迫退出工作岗位,对这部分人力资源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浪费。同时对低龄老年人工作的原单位而言,他们过早的退休,会使单位支付大量的退休金,并且支付退休金的时间延长还会加重单位的负担。笔者建议有关劳动部门应该相应延长退休时间,男性退休年龄可适当由60延长至65岁,女性退休年龄可适当由55岁延长至60岁。如果能够将劳动退休模式转变为晚进晚退型,推迟年轻人就业时间和低龄老年人退休时间,不仅年轻人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教育培训,提高年轻劳动力的素质,而且可以让经验丰富的低龄老年人有更多时间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采用这种模式,不仅提高了新进入就业岗位的劳动力的素质,而且延长了对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收益,减轻了工作单位的负担。更符合我国目前产业模式的转变,更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促进社会的进步。

3)大力发展老年事业,广开门路扩大低龄老年人的就业。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口持续增多,与老年人相关的医疗保健、生活照料和衣食住行等行业逐渐发展。通过对与老年人相关的产业和与老年人相关的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可以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以老年人服务老年人是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一种新思路。因为老年人之间在社会阅历方面相似,沟通起来更方便,低龄老年人比起年轻人而言,更适合老年服务业。有条件的地区可以成立老年经济实体,吸收有技术专长的低龄老年人,比如懂维修技术的低龄老年人可以成立专为老年人服务的维修小组,医学界的退休专家可以组成面向老年人的老年医疗服务中心等各种针对老年服务的经济实体。近年来,随着高龄老年人口的增加,由于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他们所需要的陪护工作机会增多,而低龄老年人由于与高龄老年人年纪相差不大,不会像轻人一样产生代沟,因此很适合于从事这种陪护工作。笔者还大胆提出一种新的开发思路,即低龄老年人才的异地开发。在我国低龄老年人力资源中,科技人才主要集中在各省会及一些大型城市中。而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腾飞的时期,许多中小城镇在经济建设的过程中,迫切需要大量的知识型老年人才。因此,可以利用中小城镇在养老方面的优势,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方便这些中小城镇对低龄老年人才的引进。

4)建立各级老年人才市场,为低龄老年人和企业搭起桥梁。目前我国低龄老年人再就业的方式与年轻人的就业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据统计,我国60-69岁的老年人再就业方式以单位反聘和亲朋好友介绍为主。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急需技术型人才,尤其需要那些懂技术的经验丰富的低龄老年人。面对这样的情况,为了充分开发低龄老年人力资源,满足企业对老年人才的需要,有必要依据法规法律,建立各级老年人才市场,为老年人才建立信息库,为老年人才进入企业工作搭桥引线,加快各种老年人才的流通。同时老年人才市场还应该定期举行现场招聘会,免费为老年人与相关企业构建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实现低龄老年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作者:张宇 单位:四川省烟草专卖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