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究国企高管理财新观念

时间:2022-12-07 04:40:00

深究国企高管理财新观念

进入21世纪后,人类社会面对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利益相关者权益的维护问题,全球气候变暖、环境恶化与不可再生资源耗尽危机所提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全球化与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产生的各国利益的协调等几大问题,要求我国企业高管人员在理财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胸怀大局、高瞻远瞩,树立起经济安全理财观、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财观、社会责任理财观、人力资本理财观、和谐理财观、全员理财观和国际理财观,成为精通生产经营管理与财务管理的高级管理人才。本文就国企高管人员如何开阔视野,树立新的理财观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经济安全理财观

国有企业作为企业实体,除了追求利润增长等经济目标外,还担负着保障国计民生、维护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使命。国有企业在创立之初,其营运本金来源于国家财政收人,取之于民,具有社会性和公益性。国企追求经济利益的首要前提是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否则一旦国家经济安全丧失,国企的经济利益就必然首当其冲受损失。国有企业高管践行经济安全理财观,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1)国有资本全面进驻关系国家安全、国计民生的行业,例如军工、航天、电信、金融、交通、能源、医疗、教育、房地产等行业,应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大局。(2)国有资本积极涉足高科技和高风险行业的,应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独特的抗风险优势。要加大国有资本的研发投入,自主创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为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作出应有的贡献。(3)要构建灾害融资的长效机制,提高国有资本的防灾抗灾能力。去年以来我国经受了冰冻雪灾、汶川地震的天灾,随后又经历了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事情,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经济衰退影响,防灾抗灾,任重道远。可以在国有企业中率先试点开展灾害财务管理,构建自然灾害融资长效机制,积累成功经验并在全国推广,降低企业灾害风险,保障国民经济安全。

二、可持续发展理财观

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是1987年布伦特夫人向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这一篇著名报告中提出的。此后,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受到我国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科学发展观内容非常丰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之一。科学发展观对西方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了重大发展,已由强调代际之间时间上的可持续发展,拓展到重视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的空间上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理财观,是对传统价值理财观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是对国有企业资产保值增值目标的进一步拓展。价值理财观强调企业创造价值的数量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财观则在此基础上提出应重视企业创造价值的可持续性,同时强调创造价值的质量方面。可持续发展理财观将理财焦点,从经济增长转向经济发展,从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质量与数量并重。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已经三十年了,在发展社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企业从过去的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投入产出效率相对较低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投入产出效率高的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严重影响企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迫切要求企业高管人员树立可持续发展理财观。

国企高管树立、贯彻可持续发展理财观,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仅要求生产与营销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需要财务的可持续发展。国企不是单一的纯经济实体,而是社会一经济一生态复合体,利润不是唯一的考量标准,社会普遍对国企能够产生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国企高管应积极倡导和发展人本经济、循环经济,并构建以人为本的财务管理模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发展潮流,已使现代财务处于企业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国企高管人员必须把财务如何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放在企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导位置,抓住这个“牛鼻子”,带动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社会责任理财观

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企业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体,企业的生产既是商品的再生产又是生产关系的再生产,企业具有经济属性与社会属性的两重性。作为企业的高层主管人员,也成为经济人与社会人的统一。西方某些经济学者抽象掉人的社会属性,从单个孤立的人出发,片面强调其纯粹经济人的一面,不讲社会人的一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公司高管人员作为“经济人”,他要完成公司的经济责任目标,即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与合法的个人利益;公司高管人员作为“社会人”,他从事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绝不能离开社会环境,他要努力实现社会责任目标,承担维护和增进社会福利的义务。

中国证监会于2002年1月颁发的《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第81条指出:“上市公司应尊重银行及其它债权人、职工、消费者、供应商、社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利。”

在第86条中指出:“上市公司在保持公司持续发展、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关注社区的福利、环境保护、公益事业等问题,重视公司的社会责任”。上述表明,国家有关部门从法规与政策层面明确规定了企业高管人员应当履行的社会责任,即企业高管人员不仅要对股东负责,也要对企业利益相关者负责。

社会责任理财观在经济发达国家的企业已形成共识,我国企业更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的共同实现。企业高管人员在财务管理中正确履行其社会责任,可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1)企业高管人员在制订生产经营战略规划时,要把企业环境保护、节能消耗、生态建设规则纳入整个战略规则中,通盘考虑,在进行投资计划时,要高度重视这些方面的投资安排。(2)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观念,在财务资金配置上把保证安全生产的设施建设真正放在第一位。(3)在广辟财源、保障就业的基础上,构建职工工资与企业高管人员工资共同增长的机制,在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中做到效率与公平相给合,使广大职工能共同分享企业发展的成果。这不仅符合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要求,也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4)企业高管人员要重视必要的社会捐助和尽力支持企业所在社区的福利事业与安全维护工作,在这方面给予力所能及的财力支持。(5)要认真履行对债权人、消费者的承诺,遵守显性和隐性契约。企业高管人员应将这方面的财力支出看成是一种必不可少的信誉投资,给予充分保证。

四、人力资本理财观

1906年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在其经典之作《资本的性质和收入》中,首次提出人力资本的概念。世界银行采用的计量国家财富的方法中,以人力资源(占64%)、产出资产(占16%)、自然资源(占20%)三方面计算。所以,人是社会经济发展中最重要、最活跃、最有创造能力的因素,也是企业价值增长的源泉。企业是物力资本所有者和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契约,现行财务制度是以传统财务资源即物力资本为运作核心而进行的财务安排。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人力资本产权化趋势及其对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日益凸现,要求国企高管人员必须树立人力资本理财观,创新现行公司财务管理范式。

随着知识经济和人本经济的来临,国企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不断加大,许多企业,特别是一些大型国有高新科技企业已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企业的竞争能力,表现为人才的竞争和创新能力的竞争,产品中物质的成分相对在减少,知识的成分在相对增加。随之,对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和难点要实行战略转移,要从工业经济时代的有形资产的管理为重点,转变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的管理为重点。建立、健全人力资本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承认人力资本产权并赋予其相应的权益。当前,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现象不容忽视,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应充分尊重和爱惜人才,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激励,保障人力资本权益。人力资源稀缺是一切经济社会问题的总根源(陈惠雄,2006),所有物质资源的竞争归根到底都是人力资源的竞争,优化竞争机制必须改革和完善企业聘用制度。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人力资源,人才开发与储备对于抵御风险、保障企业目标的实现至关重要,因此国有企业应成为学习型组织,并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入。招聘行业精英,根据企业发展需要及岗位设置要求,大力开展各级员工的继续教育、技术培训和规划指导,使人力资本产能得以充分释放。此外,合理的分配制度是人才进得来、用得上、留得住的必要条件。在人才的退出机制上,基于人本原则,不提倡裁员或末位淘汰,而应优先考虑采取休假、降薪等形式节省企业成本,共度难关,或者帮助员工寻找新的工作机会。

五、和谐理财观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是内在统一的。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高管人员应该在各项工作中贯彻“和谐”理念,推动国企在新的时期取得科学发展。和谐理财观并非对传统竞争理财观的全盘否定,相反地,和谐理财观兼容了竞争理财观,并对竞争理财观有所发展,将传统竞争关系拓展为竞合关系。和谐理财观主张,企业不应单纯强调竞争关系,还应重视合作关系,即不仅通过竞争获取短期利润,更应该着眼于未来,通过合作,创造更多的利润,实现利益相关者各方的和谐共赢。

在和谐理财观的指导下,国企高管人员应该兼顾效率和公平,处理好权责利关系,维护各利益相关者的合理权益,包括国家税收权益、劳动者权益、消费者权益、投资者权益、债权人权益、社区公众权益等。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国企高管贯彻和谐理财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谐理财观客观上要求国企高管决策应以获取可持续的经济活动效益与和谐的商业伦理关系为原则,不仅重视决策效率,还兼顾民主、公平。不仅代表大股东和高管的利益,而且要充分考虑中小股东、普通员工、债权人的合理权益,甚至还应考虑其他直接利益相关者(政府、供应商、客户、社区公众等)的利益。

六、全员理财观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涉及到各个方面和每个职工,因此,仅仅依靠企业的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理财是远远不够的。应努力在企业内部塑造一种企业理财文化,树立全员、全过程理财的观念。全员理财观是一种基于人本主义思想的理财观,是财务管理民主化的基本要求和重要体现。国有企业的每一个成员都应该按照理财的要求,为加强和改善本企业的财务管理献计献策,并且在理财过程中厉行节约,为企业总的理财目标的实现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员理财观下,不仅公司领导要理财,领导班子全体成员也要理财;不仅管理部门要理财,其他生产分厂也要理财.不仅管理人员要理财,其他员工也要理财。全员理财有利于创造宽松的理财环境,防止个别领导作出独断专横的决策给企业造成巨大失误,进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

七、国际理财观

纵观当代世界经济,知识经济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势不可挡,随之而来的是一批大型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脊梁,资本市场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中国从2001年l2月加入WTO后,到2006年l2月止,5年的过渡期已经结束,外国大公司与大金融机构已蜂拥而来,中国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空前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国企高管人员的理财视野应超越国内的范围而扩展到全世界。中国应尽快建立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跨国公司,力争在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对广大中国企业而言,应尽可能利用国际资本市场一体化的有利条件,做好国际财务战略选择,大胆而谨慎地进行跨国投资与筹资,跨国引进人力资本,进行国际财务风险监控,搞好国际税收筹划,通过国际理财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