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武术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时间:2022-02-17 03:10:43

青少年武术教育对和谐社会的作用

“武术”称之为“武术文化”,发源之始就深深地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中,融入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精神和价值。“中国性”是武术文化之所以作为文化存在的首要条件。文化的差异是中国武术自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体育之林的关键。武术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风尚和处世方法,而这些对习武之人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在从事武术教学和演练的同时,也接受武术文化思想的教育。

1武术文化所蕴含的道德精神

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念,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传统美德。“文人不武,武人不文,能文能武是全才,只武不文是莽汉”的俗语强调了习武之人不应单一地去舞枪弄棒,而应在内涵气质上不断地提升,做一个全才而不是莽汉。

1.1公忠为国的爱国精神

习武之人的大义就在于“止戈为武”,当自己的国家遭到不幸时,习武者宁愿用自己的生命去守卫国家,保家卫国的民族大义驱使着习武之人为民族大义而战,岳飞“精忠报国,奋力抗金”;陆游“气吞残虏”,中年入蜀抗金;霍元甲“心怀天下,为国为民”;义和团的兄弟们用大刀长矛与入侵者的枪炮抗衡;乃至武侠小说中的郭靖为了保卫襄阳城而尽忠尽职。“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将战争与国家命运、人民的生死联系起来,而习武之人应是保家卫国的先锋队,充分表达了习武之人公忠为国、爱国爱民的爱国情感。

1.2博爱大众的利民济世精神

早在几千年前,儒家就提倡“仁爱”,墨家崇尚“兼爱”,道家主张“慈爱”,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述的就是尊老爱幼、泛爱大众的思想。做到“有力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墨子•尚贤下》)习武之人的武术学习应做到从“术”入“道”,不仅要有义、勇、仁、礼的修养,有对名誉与忠诚的追求与恪守,还要有普世价值观念的熏陶,如和平博爱精神、共生护生理念等。孝敬父母、尊师重道、尊老爱幼,不欺弱者、不侮贫者、不敖贱者的利民济世精神永远都是习武之人的最基本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不强势、不危害社会。

1.3重气节、讲操守的人格独立精神

松、竹、梅这3种植物历来被中国人所喜爱,原因就在于它们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也显示出生机勃勃的活力,像3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样迎接春天的来临,所以它们被人们誉为“岁寒三友”,象征着中国人所敬慕和追求的高尚情操。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以死展气节;北宋诗人梅尧臣用“男儿自有守,可杀不可苟”的惊世状语来表达不向恶势力低头;明代于谦更用“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豪迈书写操守高洁的人格理想;谭嗣同幼读诗书习武术,从身革命,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名言。这些都是我们民族注重人格尊严和独立的民族精神的体现。三国名将赵云身陷长坂,怀抱阿斗,保护甘夫人,充分彰显了习武之人的不屈首、重尊严的高尚情怀。习武之人讲求节操,注重人格尊严的不断追求,是中国武术最典型的气节代表。

1.4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报任安书》)这段有名的记载说明了古代的先哲都是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典范。“要练惊人艺,须下苦功夫”“少林十虎”“佛山四小龙”等一些武林名人自幼习武,受尽各种苦难,自强不息、积极进取,最终闻名武林。习武是很苦的,但是作为习武者一定要具有“头悬梁”“锥刺股”的锲而不舍、积极进取的精神;做到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功法才能得到体现,只有具备这样的精神,才能激发自己为实现崇高理想和伟大目标而奋斗拼搏的雄心壮志。

22种社会行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1反社会行为的概念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危害

反社会行为是指一切有意违背社会规范(特别是公共道德、法律和职业伦理规范),对社会文明发展不利的行为。共有3种因素构成反社会行为:(1)主观上的故意性;(2)社会规范的禁止性;(3)行为结果的破坏性。笔者通过查找新闻网站,列举3个案例,以期证实反社会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案例1:福建郑民生因为工作无着、恋爱失败,同时又受身边一些人员闲言刺激,在2010年3月23日正逢孩子上学的时间,郑民生手持砍刀在福建省南平市实验小学门口连续砍杀13名小学生,造成8名孩子死亡,5名孩子受重伤的报复社会行为。案例2:2012年12月14日,20岁的AdamLanza,先在自家残忍地杀死了母亲,然后在康涅狄格州纽顿市小学校园枪击学生,造成20名小学生遇难、6名教师殉职,最后自己在犯罪现场自杀身亡。案例3:吕月庭在河北天洋食品厂工作期间,因对该厂给其的工资待遇和个别职工不满,为报复泄愤,利用工作之便进入该厂冷库,采取使用注射器注射甲胺磷农药的方式向成品饺子中投毒,致使约有200人受害,甚至还引起了中日之间的外交事件。3位肇事者明知不对,却有意为之,所做出的行为都是公共道德和法律所不允许的,并且3件事情的发生都在不同程度上妨碍社会秩序,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文明发展,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恶劣影响。

2.2亲社会行为的定义及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2.2.1亲社会行为定义亲

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又译为利社会行为,指符合社会期望,并对行为者本身并无明显好处,而行为者却自觉自愿给行为的受体带来利益的一类行为。这个定义具有帮助他人、符合社会期望、自觉自愿等行为特征。

2.2.2亲社会行为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和谐社会同时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科学命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人类的共同理想,又是马克思主义追求的核心目标。人的自我本能和社会本能构成了人类生活中永恒的矛盾。亲社会行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对和谐社会的构建,表现在亲社会行为者自觉自愿给当代社会带来利益,雷锋的事迹国人皆知,曾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无偿献血的社会行为救助了无数危难之人;“最美妈妈”“公交司机”的事迹被新闻媒体广泛报道。而这些行为符合社会期望,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现代会社会有明显的道德贡献。

3青少年武术教育对于培养亲社会行为的贡献

武术本身沿袭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有明显的教育贡献,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对于武术习练者有良好的道德教育。武术本身不能指使人们去做助人为乐的事,而是从“德”出发,运用武术本身的教育功能对人们进行教育,对行为者的主观意识进行约束、洗礼、陶冶,培养习练者的爱国、利民、人格独立及奉献精神,进而从自身涵养上对武术人本身进行约束,为做出亲社会行为打下基础。

3.1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

从先秦到如今,不少先贤时俊提出了许多有关“忠”“公”为国的哲理名言,如“天下为公”(《礼记•礼云》),孝、敬、忠、信为吉德(《论语•述而》)等,表现了胸怀天下的道德信念。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避趋之”,都是英雄主义、爱国主义思想的典范诗章,是民族精神的浓缩和显彰。“少林精神”是最好的爱国主义的代表。武术文化所蕴含的各种彰显爱国主义的典故都能对青少年进行精神净化,培养其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3.2培养青少年的博爱大众、利民济世精神

武侠小说中构筑了大量的“侠”,如郭靖、黄蓉誓死包围襄阳城,抵抗蒙古大军的入侵;萧峰及其两位贤弟虚竹和段誉在秋风瑟瑟的雁门关,立足耶律洪基的铁骑南下,萧峰更是舍身取义,用自己的牺牲化解了宋辽无数生命惨遭涂炭的战争;胡斐的人生观与个人气质注定了他会成为真正的“侠”,此侠非郭靖、萧峰般的侠,而是始于儒家终于道家之侠;扫地神僧于瞬间化解了慕容博与萧远山之间的恩怨,点化了他们的精神智慧、思想灵性,救其于水火之中,此乃佛之侠义。以上经典故事作为武术文化的一个小分支,在培养青少年止戈为武,济世利民的博爱大众精神上为描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亲社会行为的巨作中添了点睛之笔。

3.3培养青少年的人格独立精神

武术具有繁杂的动作技术与流派,随着时间的流逝,各个门派逐渐被人遗忘,但是在众多门派林立的武林门派中,各个小门派仍旧独立存在。就像做人一样,不要试图用自己的价值观来改变别人的有利的发展方向,像青松、翠竹与寒梅一样,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幻,坚持自己的理想,同时保持虚心向上、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坚守“梅花香自苦寒来”的品格,做对社会有利、对人民有利的人。

3.4培养青少年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奉献精神

清华大学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不仅要求学生奋发图强,勇往直前,争创一流的品格。梁启超所言:“君子自励犹天之运行不息,不得有一暴十寒之弊,学者立志尤须坚忍强毅,见义勇为,不避艰险。”而且要求学生具有团结协作、严以律己、无私奉献的精神。正如梁启超所言:“君子接物,度量宽厚,犹大地之博,无所不载。责己甚厚,责人甚轻。名高雍容,望之俨然,即之温然”。“海纳百川”同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一种宽容、容忍的“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精神,对于包容社会、容纳、恕人的精神品质的培养有重要贡献。武术具有种类繁多、缤纷错综的特点,多种武术门派并存,充分体现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精神;“拳本无法,有法也空,一法不立,万法不容”,练武就是体悟其中的道法核心,这不仅仅是哲学逻辑,更重要的是达到自身小宇宙与天地大宇宙的圆融,做到天人合一。武术文化所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对于青少年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同时也是武术习练者的行进标杆。

3.5培养青少年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

武术具有很强的磨炼人意志力的功能,通过学习武术练习基本功,“冬练三九,夏练三伏”的武术哲语对于培养年轻人承受社会压力,艰难困苦之时坚持拼搏有很好的教育功能,同时在整体社会素质方面能很好地培养人民对素质的高追求,能够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众人皆醉我独醒”的高尚品质。这些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民族精神的具体显现。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有道德始有国家,有道德始有世界。”道德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发展与变化,是人类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文化是民族的灵魂,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形态与文化个性。武术在构建和谐社会,培养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中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这也是东方文明将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关键所在。武术文化所蕴含的教育功能对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博爱大众、利民济世,人格独立精神,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奉献精神及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有显著的贡献,因此注重武术的教育功能,开拓武术文化对社会道德的贡献层面,培养习练者的亲社会行为是将来武术长远发展的充分条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

4.2建议

在构建和谐社会、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武术作为道德教育的一种模式,对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具有理论上的意义,而具体的实践意义需要落实于武术的教与学中。扩大武术的教学范围,不仅在学校中加强武术教学,而且在大众中增加青少年习练武术的人数。利用新闻媒体、电视网站,增加对武术的宣传,做好各地武术比赛的前期宣传,能让更多的人群切身观看武术、感受武术,能够切身地接受武术教育,增加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实践度,以期为构建和谐社会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郭玉成.论武术文化的涵义及基本特征[J].搏击•武术科学,2009(3).

[2]栗胜夫,寇建民,姚伟华.武术在服务国策培育民族精神过程中的功能与作用[J].体育科学,2005(1).

[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孙海龙 陈洁 单位:上海市浦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