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研究

时间:2022-12-25 10:59:13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研究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他们的子女成为留守儿童,其规模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扩大。根据大同市妇联的调查数据,截至2014年,大同市县区留守儿童近1万人,超过60%的留守儿童的父母一年内的回家次数低于3次。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缺乏联系、沟通,这种亲情缺失严重影响到留守儿童的行为道德、学习成绩以及心理健康。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向,这表明国家已经站在一个战略的高度关注人力资源的问题。然而,仍然有大量留守儿童在行为、学习、人际和心理等方面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农村新型劳动力的发展和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同时影响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制约农村科技进步和建设新农村的步伐,从而阻碍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一)学习成绩堪忧

父母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产生了一系列影响。通过对大同地区的一些留守儿童及其监护人、部分小学老师的采访以及大同市妇联的调查数据显示,在留守儿童群体中,70%以上的留守儿童成绩属于中等以下水平,达到优秀的不足4%,中等的约为64%,成绩不合格的占到了32%。此外,这些儿童中能够升入高中继续学习的不足2%。[1]留守儿童的入学率有所提高,升学率却较低。一方面,父母外出务工提高了家庭总收入,使留守儿童不再面临因交不起学费而产生的失学风险,并有些零花钱来购买学习用品。近年来,留守儿童辍学现象有所减少,其主要原因就是来自父母的汇款保障了他们的基本学习生活,提高了入学率。另一方面,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出现两极分化。较少一部分留守儿童体恤父母外出劳动辛苦,因此努力学习想要改变命运。更多的则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与留守老人或其他亲友共同生活,老年人教育观念陈旧且没有能力辅导学习,无法对留守儿童的学习进行有效的督促及引导,未能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学习成绩不好,这也成为农村留守儿童群体低升学率的主要原因。此外,父母观念对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产生较大影响。一部分外出务工的父母认为靠自己体力劳动所得比学历高的人更加丰厚,他们对子女没有明确的学习要求,认为“读不好书也可以打工赚钱”。他们这种观念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学习目的及态度,导致其疏于学习。直接后果就是农村留守儿童整体升学率不高,文化素质低下,不能掌握现代农业技术,不利于农村的科技进步。

(二)心理封闭和亲情缺失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留守儿童与父母的亲子分离导致其生活环境发生变化,一定程度上使得留守儿童亲情缺失、性格异化。调查显示,父母外出务工后,24.8%的留守儿童感觉孤独,感觉被遗弃的占16%,7.4%的儿童感觉轻松自由。留守儿童年龄大多在16岁以下,处于身心迅速发展以及人格塑造的重要时期,父母的外出给留守儿童的身心成长带来困难和不适应。这一时期儿童对自身变化与人际交往等方面不成熟,需要有渠道倾诉。此时,来自于父母的支持与帮助对儿童的成长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在外务工,导致其在遇到困难时不能及时从父母那里得到正确引导,缺少关爱和沟通,长此以往,必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产生消极影响。

(三)道德行为易出现偏差

社会公德是全体公民都要遵守并自觉践行的一种公共道德规范。由于监护人以及村镇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多数留守儿童不能深入学习了解社会公德的具体内容,法制常识以及纪律观念都相对薄弱。一方面,由于监护人自身的局限性,认为孩子吃饱穿暖就是抚养监护,常常忽视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尤其是隔代监护人,通常年龄较大,缺乏时间和精力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监督教育,导致其不能正确地看待问题;另一方面,外出务工的父母对孩子出于一种“补偿心理”,通常用物质来弥补孩子,父母榜样作用缺失,家庭教育出现了“真空地带”。因此,留守儿童在拥有一定数目的零花钱,但缺乏监管的状态下,极易受社会负面因素影响,养成不良行为。比如,说谎,爱说脏话,沉迷于网络游戏,甚至是打架斗殴,小偷小摸,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二、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家庭教育

由于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与学校老师的联系较少,他们无法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日常学习生活以及思想行为表现。因此学校应主动承担指导家庭教育的重任,分析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特点,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帮助教育引导。首先,学校应科学引导并不断更新留守儿童父母的教育理念。例如,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时机,对留守儿童父母开展相关专题讲座。其次,学校与留守儿童父母应保持密切联系,定期通报反馈留守儿童的学习情况、思想行为,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纠正他们的不良行为。学校可积极鼓励留守学生通过电话、网络等新媒体形式与外出务工的父母交流感情,增进了解。

(二)重视学校教育

村镇学校应对留守儿童及其相关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第一,学校应建立健全该校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档案,学校及教师应掌握留守儿童的第一手资料,便于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关怀和帮助。第二,在学校管理方面,可针对留守学生设置专门的全日制寄宿学校,实行家长制,并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尽量避免不安全因素对学生的影响。第三,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一系列主题活动及课程,使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同时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课程、讲座、文体活动,开展老师和留守儿童的一对一互助,关注他们的身心发展情况,定期进行心理辅导和课业辅导。

(三)强化政府管理及社会支持

针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群体,山西省自2013年以来共投入资金400万元,建设“关爱留守流动儿童之家”示范点224个,14万留守儿童从中受益,这项举措基本覆盖到全省各县区及留守流动儿童相对集中的学校和社区。[1]在加大资金投入的同时,相关部门可借鉴台湾地区的《家庭教育法》,出台相关法律法规,保障留守儿童的各项权利。社会应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关怀力度,建立如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中心此类机构,招募志愿者,定期对口的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生活等方面的关怀帮助。此外,变“留守儿童”为“流动儿童”。这要求完善和健全的社会保障机制,即随着家庭条件的改善,在农民工集中的地区,增设城市教育相关设施,让具有一定条件的农民工子女享有在当地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同时,要加快专门学校的建设。鼓励、扶持社会力量办学,专门对农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并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入学标准,逐步改善就读条件,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倾斜,使他们享有与同龄儿童同等的受教育的机会。

农业劳动力的可持续发展是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农村留守儿童作为农业劳动力的潜在主力,其身心发展的健康与否关系到未来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同时影响到高新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有效应用。因此,能否正确引导和培养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直接关系到我国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作者:靳泽群 王文寅 单位:中北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