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合作性学习探讨

时间:2022-10-08 09:43:14

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合作性学习探讨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中倡导的一种学习数学的有效方式,它改变了原有的单纯接受的学习方式,确立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在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将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重要品质,合作学习不仅能使学生耐心倾听别人意见,学会与他人真诚合作,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习效果。在培养人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方面也有巨大作用。

1合作学习的含义及要求

合作学习是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在一起互促学习,以提高成效的一种学习方式。合作学习要求采取以小组为核心的形势进行。合作性学习要求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围绕重点共同讨论,认同活动目标,为实现目标而分工合作,互相配合。合作式的师生关系是民主平等的,教师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解题中的多种算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来,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掌握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愿望。合作式的学生之间关系是互动的,既互相启发,有所收获,又友好竞争。学生在小组中互相交流,合作探究,主动参与,人人参与。通过合作交流,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2在教学中有效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

学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如何有效的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是课堂教学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我认为教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2.1教师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参与合作交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位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合作交流。鼓励学生在具体的情境活动中进行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善于与同伴合作,乐于表达交流的习惯,引导学生主动从事探究活动。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实验教材“课桌有多长”时。我先让大家估计一下讲台有多长,学生边比划边说出课桌的长度。接着教师问:“如果不用尺子量,你有什么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产生了探究的欲望,开始独立思考。在自己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发现用铅笔、橡皮、文具盒等不同的工具测量得到的测量结果是不同。从而让学生体会到统一测量工具的必要性。在全班统一认识的基础上,再进行小组合作测量,验证学生的发现。在实际测量活动中,学生认识到尺是最好的测量工具。这时,教师巧妙的引导:“你认识尺吗?怎样用尺去量课桌的长度?”教师又一次为学生提供了思考和合作交流的机会,把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在合作学习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厘米,理解1厘米的实际意义,还通过动手量一量,在初步测量的基础上掌握了测量的方法,也收获数学了发现的乐趣,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2.2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数学的主人。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创造合作交流的机会和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在活动中,人人动手做,动脑想,动口讲,互相启发,合作交流,经历探究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个性得以充分发展。例如:教学《北师大版》实验教材“物体分类”时,教师先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带来了什么物体,然后让组内同学进行合作,把带来的东西进行分类。学生开始动手分一分,有的是按大小分,有的是按形状分,有的是按颜色分。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不同的分类标准,这是小组同学合作学习的结果。在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等立体图形时,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为学生提供观察、操作、讨论的机会,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说一说,每个人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小组学生分工合作,使学生切实感受物体的形状。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习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伴间的合作交流,获得了新知,得出规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3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合作交流。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学习。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动物运动会”时,我从儿童的生活出发,创设了一个儿童喜闻乐见的“小动物运动会”的情境,把学生吸引到学习数学的活动中来,给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的学习气氛。这时,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各种数学问题,自己尝试解决,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在大组内交流,把小组讨论与大组交流相结合,提高了学习效果,在设计奖杯的活动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并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组织学生在小组内展示作品。通过交流、欣赏、时间操作,培养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美得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2.4教师要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生合作交流。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教材提供的信息中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例如:教学《北师大版》“我和小树一起长”时,教师让学生从图中获得信息,引导学生凭借自己的能力去探索新知,去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在此基础上,开展组内讨论与交流,通过合作交流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探索“33-7”的算法时,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思维的求异性。通过合作交流,比较,体会算法的多样性。最后让学生选择自己的方法进行计算,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的合作意识曾强了,合作能力提高了。当学生的学习有困难时,教师要予以适当的引导、启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学生合作性学习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它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我们广大教师要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深刻领会新课标的基本理念,把合作学习真正落到实处,防止走形式。

作者:李艳秋 单位:大石桥市周家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