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作用

时间:2022-08-12 03:02:54

简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的作用

一、创设教学情境

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按照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为学生创设与实际情境相似的学习环境,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可以利用生动、直观的情境有效的激发联想,唤起长期记忆中有关的知识、经验或表象.

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通过对直观图形透彻的观察,理解抽象的数学性质.这对学生形成空间观念提高学生观察图形和处理图形能力都会起积极作用.数学是一门生动活泼的科学,它的图形图象具有变化美和动态美,通过多媒体计算机的展示,使学生体会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课堂气氛也因此会变得相当活跃,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自然也高涨起来.

三、扩大知识领域,激发创造思维

信息技术教学灵活多变,目的明确,而且教学内容活泼多样,美观实用,利用这些可以增强数学课堂内容容量,强化学生思维整合度,对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和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了积极作用.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注重学生的创造力,给他们设计一些较感兴趣的作业后,他们必定会专心致志,乐此不疲,就是在较长的一些课间或活动课的时间也乐于完成他们的作业.例如,根据社会热点问题(国家大事、社会热点等)选编合适的实际应用题,通过构建模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猜想,使学生在原题基础上产生联想,从而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解决这些问题问题过程中,根据客观条件的发展和变化,往往可以机智灵活地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认知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有不同的学习成果,也有不同的学习条件;教学目的就是为了合理安排可靠的外部条件,以支持、激发、促进学生的内部条件.根据计算机提供的大量信息、图形的多种动态变化形式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探索研究,发现其中蕴涵的数学规律,使学生逐渐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时合理地“设置疑问”能使学生及时地发现问题,在此发现问题中,透过表面现象,抓住问题的本质,全方位、全角度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形象直观,有利于理解

信息技术对数学语言符号图形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进行有效的组织与管理,使过去难以实现的教学设计变为现实.比如,在空间图形的认知上,在学生对周围环境中各种简单几何体感知的基础上,可以借助多媒体从多方位、多角度多侧面描绘立体图形,解决平面立体图形与真实物体在视觉上的差异.再如,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反射等几何变化也可以在屏幕上直观地显示出来,从而促进学生对有关概念的理解.因此,信息技术可以直观地展示有关数学研究对象和过程,帮助学生认同、理解有关概念.总之,随着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果教师能重视并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魅力,那么师生的教学双边活动都将是愉快的、积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时刻也是最佳的.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确实具有其他任何一种教学手段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特别是多煤体技术,使多种信息的表达形态同时呈现在学生面前,更容易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和联想.随着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变,要求教师不断地形成新的基本技能,不再以知识形态来呈现,而是以行为的方式来呈现;不断地更新观念,不断探索,以适应课程改革地需要.

本文作者:孙素霞工作单位:江苏省灌南县第三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