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时间:2022-05-07 08:38:45

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摘要:高中数学作为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历来都倍受教师和家长的关注。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单一、机械训练导致学生课业负担沉重,更忽视了对学生创新精神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因此,也很难再满足新时期教育教学的发展需求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不断深入发展,调整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等都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这也是广大的一线教师全新的追求。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课堂;建立分析

在当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教师教的辛苦,学生学的痛苦低效,导致教与学的效果都不理想,高效的课堂教学也很难实现。为此,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则迫在眉睫。本文围绕高效课堂的建立展开几点分析:

1在课堂教学中要多“牵引”,尽量少正确“引导”

受新课程理念的影响,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尽管教师不像过去那样将知识的结论、答案等直接告知学生,以提问方式引出问题,但是,缺少等待的时间,提出问题后很快就则会以暗示性的语言迅速将学生的思路、解决问题的方法等引到设计好的标准化的路线中来,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迅速指向标准答案,一个知识点的探究就这样完成了。这样的教学可能对知识的传授是高效的,但是高效背后忽视的却是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发展的空间。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完全被抹杀,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转。这样的教学显然是不科学的,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因此,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需要多“牵引”,少正确“引导”,将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积极性激发出来。

2找准学生的兴奋点与兴趣点展开教学

当学生对数学学科真正感兴趣时,我们就不必担心他们是否会主动学习数学知识。当学生对数学学科感兴趣后,他们也会真正能听进教师所讲的知识,当学生学进去知识时,课堂教学自然也就有效了。例如,在探讨一些数学知识理论时,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结合实际进行讲解,让学生用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并从中体会到学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打心眼里真正想学、要学,以此来促使课堂教学达到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3要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展开知识的分析

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及计算机的多媒体技术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在一起,目的是为了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服务的。恰当使用现代化教学媒体,比如利用powerpoint、flash、几何画板等制作课件展示知识,使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得到享受,同时又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数学空间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在探讨“函数的图象”内容时,就可用flash制作《用沙摆演示简谐运动的图象》,先向同学们展示函数图象与生活间的紧密联系,再将学生研究该函数图象的兴趣调动起来。用几何画板演示振幅、平移、周期这三种变换过程,这种直观形象地展示形变的过程,使得知识由静到动,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也能亲身参与其中,亲身去体验“形变”的整个过程,促使新知识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4课堂活动方式的变化,创设问题情境,开展探究式学习

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是让学生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进而再达到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提高效率、高效课堂的目的。而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也提出新要求:“数学教学要从实际出发,建立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因此,数学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心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主动性调动起来,使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从好奇逐步升华成兴趣、志趣、理想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为此,教学内容要多设计一些具有趣味性、探索性、适应性以及开放性的情境性问题,并适当为学生提供指导,通过精心设置支架,巧妙将学习目标、任务置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认知困惑,进而引起反思,逐渐必要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加深对新的知识意义的建构。例如,在分析“指数”的相关内容之前,就印度国王与国际象棋的故事展开探究。或者提议让学生如果能将一张纸对折38次,我就能顺着它在今晚上爬上月球等情境。创建这种趣味性强的情境有助于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为新课的顺利打开做好充分准备。教学一旦失去成效,或者少有成效,一切教学改革的目标也都将会落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也只能化成幻影。基于此,有效教学实践研究是新课程改革的基础与归宿,教师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掌握,能激活学生的思维,收到最佳教学效果。当然,有效教学的策略多种多样,只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探索、创新,必定活找到更多、更有效的方法。

作者:李耀先 单位:河北武邑中学

参考文献:

[1]盛燕华.高中数学课堂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J].理科考试研究.2014(05).

[2]孙虎萍,廖旻.关于在高中数学课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若干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12).

[3]欧阳品林,钟建新.高中数学课堂展示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教学通讯.201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