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思考10篇

时间:2022-08-19 10:20:49

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思考10篇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学内涵特性研究

新时期需要新理念,新理念催生新标准,新标准丰富新内涵.课堂教学作为时代要求、课改标准的有效承载体和深刻展示台,其自身的教学效果及质量等内涵要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其衡量和评判标准也在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和改革.追求讲解活动有效这一课题,是一项经常讨论探究的课题,同时也是一个常讲常新的论题.追求课堂讲解的效率,犹如企业家所追求的最大效益和利润一样,成为广大学科教学工作者孜孜不倦努力探求和兢兢业业探究的远大目标.作为初中基础知识体系重要架构的数学学科,要想获取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最优化,必须认清和掌握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丰富内涵和内在特性,掌握其内在本质中达成教与学二者之间的和谐共生,合作共赢.基于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有效教学目标要求,本人现简要谈谈对有效教学内涵特性的认知和获得渠道方法.

一、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内涵特性

一是丰富教材资源的合理运用.教师在讲授教材内容要点的实践活动中,其主要实施主体需要对教材、参考资料以及教辅用书、教学环节等众多的教学资源进行研究、分析、整合和提炼,从而归纳形成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高效的讲解活动实践进程,数学教师就必须将多种多样的教学条件、教学资料、教学参考以及讲解经验等进行深入吸纳和充分吸收,并在教学活动的不同环节、不同侧面以及不同阶段进行有的放矢地运用和实施,从而保证教学活动过程效果实现最大化和最优化.当今科技发展进步迅猛,更多发展成果已经渗透和运用到各个学科领域.其中现代化的教学器材成为课堂教学讲解的重要可使用资源.初中数学教师在概念、性质以及定理等内容讲解时,将多媒体教学器材运用其中,对数学知识内容的讲解和传授,起到很好的促进和助推作用.二是学生主体技能的充分展现.学生在新课改背景下,始终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焦点.其中学生主体学习技能培养和呈现,是其重要的一个侧面.课堂教学取得实效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将学生主体纳入其中,得以充分训练,并使其技能得到有效锻炼,从而使主体风采得到充分展现.新课程要求下的数学教学,更多关注和考量的不再是教学情况和表现,更重要的是关注和衡量主体在课堂进程中的表现和效果.初中生数学学习技能是否得到提升,是否得到锻炼,是否得到展现,是其衡量和评判课堂教学效果的重要参考值.三是师与生之间的深入开展.数学学科的课堂讲解,其实质就是讲和学的互动、互通、交融、共赢的实践活动.课堂讲解有效目标,不是过去的教师如何教为侧重点内容的教学形式,而是更加看重教师和学生这个群体之间是否真正得到锻炼并且二者之间真正沟通、互动的过程.教者一方面要发挥出本身的主导作用,做好他们参与课堂教学的引导工作,积极配合“教”.另一方面学习主体应该积极参加教学活动,成为不可分割的重要一份子,进行遥相呼应的双向、同频活动.四是预设目标任务的有效实现.任何一项教学实践都是为了达成预定的目标或愿景才付诸于实践行动.每一节课讲解实践,都有非常明确和清晰的预设目标和既定要求.教师实施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数学,引导学生进行合作讨论等等不同类型活动,其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完成课前所设置的教学目标要求,实现每一节课教学活动的完美“收官”.预设目标要求成为一根“红线”,一以贯之的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整个始终.

二、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方略

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参考资源的研习,认为实现课堂有效教学这一目标必须坚持做到“两个重在”:一是重在良好氛围的有效设置.教育心理学认为,适宜的教学氛围,对教与学的实施主体能够产生渲染和影响,由外而内对其产生触动.要取得讲解有效目的,就需要师和生两个群体的积极参与和高度配合.良好活动氛围的设置,是其重要而成效的手段之一.实践证明,良好实践氛围的创建,是课堂讲与学有效开展的第一任务和首要工作.教师要实现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目的,就需要切实做好浓烈外部教学环境的设置这一工程.不管从数学学科的内在特性层面而言,还是从现行初中数学教材编排内容而言,还是从现有教学资源角度而言,课堂氛围设置既有先天优势条件,又有外在有利时机.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借助数学应用特性、丰富直观画面、声情并茂场景等等,营造良好教学氛围,从而呈现出轻松、愉悦和真实的教学氛围,促进教与学深入互动提供外部环境.如“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梯形的性质”、“一次函数”等等讲解中,教者采用情景教学法、场景渲染法或生活情景法等手段,设置出“现实生活中的飞机、蜻蜓”、“要木棍固定平行四边形木门”、“修建水渠”、“销售员工资与销售货物的数量之间关系”等真实案例,为有效教学提供情感基础.二是重在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有效教学,需要多样教学方法的实施,更需要教学策略的科学运用.常言道,教法精当,效果是事半功倍,教法不妥,则效果事倍功半.笔者以为,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教学策略科学运用,应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方面是教学方法要不拘一格.在同一数学知识点讲解时,在主导性教学策略的映衬下,可以渗透和融入其他形式的教学方式.如在案例讲解中,教师整个面上主要采用的是“探究性教学方法”,但在具体讲解进程中,围绕题意分析、解题要求、思路找寻以及解题过程等方面,将交流式教学法、合作式教学法、谈话法、评价法等教学手段融入了其中,保证案例讲解达到预设目标.另一方面是讲解的方法要善于融合.教师要将多样而不同的教法和手段进行认真的加工和变化,多样合一,渗透于整个数学教材或问题案例的讲解进程之中.再者就是要科学地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运用,做到对症施药.教学方法不妥,教学手段不当,是不少教学工作者讲解中的不足之处.教者应紧密结合所教内容以及学情,认真研究、综合研析,筛选出最适合、最贴近课堂实际的方法手段,切实解决存在不足,从而有效讲和练.需要指出的是,课堂教学进程,有许多变数,需要及时应对和处置.这就决定了有效课堂教学,要重在对突发事件的高效解决.充分调动一些教学资源,发挥自身教学机智,合理高效处置突发事件,保证课堂教学有序、深入、高效推进.

作者:张群芳 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初级中学

第二篇: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策略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逐渐被更高效的教学方法取缔.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应用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培养学生端正认真的学习态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开放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导致师尊生卑的情况出现.在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展开,需要以师生关系平等为基础.开放式教学中,师生关系应当民主平等,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观点和发言、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权利,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开放的师生关系有两个方面:其一,师生对话平等开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负责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也不能够随意地命令学生,在课堂的交流中,应当保证师生关系的平等,教师与学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听取对方的意见和建议,共同创建和谐的学习氛围,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与学生更像是伙伴关系.其二,师生积极互动交流.根据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当着主导者的作用,主导教学中的各类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学生则处于主体地位,是学习的执行者.在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积极开展各类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解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学生在自主学习中要积极思考探究,发散自身的思维,进行开放性学习,同时在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也要表现出充分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构建并完善数学知识体系.

二、开放教学过程

开放教学过程有两个方面:其一,开放教学目标.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学目标是教授学生相应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目标很符合数学的教学,但过于片面,只能够提高学生知识方面的能力,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不能很好地培养,无法展现教学的全面性.在开放式数学教学中,不只是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中心,而是知识、智能、教育三者并重,不仅要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综合能力、学习方法以及道德品质等多方面素质.开放性教学的教学目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全面性,可以有效提高数学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拓展数学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其二,开放教学内容和方法.在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中,重视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通彻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教学中增加生活性的元素,将教学内容开放化,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材中的例题也可以进行开放性改造,一般例题并没有太多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教师可以从教材例题中提炼其问题本质,结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将两者融合在一起,设计新颖的题目.除了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设计,教学方法也要开放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在每一部分的教学中,都引入相应的生活情境,通过向学生展示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同时,这也能够充分表现数学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促进学生综合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学方法的开放化有两个方面:其一,提出问题,引导开放性讨论.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鼓励学生主动学习,而让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进行讨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不断的提出问题和对问题的深化,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其二,重视实践.初中数学并没有实验内容,所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不容易通过实践感受数学知识.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添加数学活动,通过有趣的数学游戏、实验、制作等,增加学生应用数学的机会,深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三、开放探索空间

在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能局限在课堂中,教师应当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课堂之外了解数学,拓展学生的探索空间和思维广度.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操场上测量旗杆的高度h.旗杆很高,直接测量是没有办法的,而根据相似三角形的特性,我们可以利用一根短木棒,间接测量旗杆高度.学生通过实际的操作和探索,能够有效地了解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同时这样新奇的测量方法,能够增加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广度.在初中数学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开放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提高初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潘明障 单位:江苏省建湖县恒济初级中学

第三篇:初中数学教学中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

一、数与代数的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中,代数的学习是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在解答代数问题时,如果仅仅运用代数的解答方法,那么在求解的过程中,则需要处理比较复杂的假设等问题。将抽象的代数与形象的函数图像结合起来,通过坐标、数轴等方式形象化地呈现出来,更便于学生理解与记忆。如运用坐标的方法处理更多的内容,包括二元一次方程组、平移变换、对称变换、函数等。要有效地运用数轴等来将数与代数图形化,通过数形结合,将抽象的代数转变为具象化的图像。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来开展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善于画图来将代数转变为图像,通过点对点的对称关系来贯彻数形结合的思想。在教学中,可以将一元二次方程理解为函数。可见,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不仅有助于具象化地进行教学工作,同时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养成学生善于思考、善于整合的科学学习习惯。

二、“空间与图形”中的数形结合

几何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相比代数的抽象化,几何因直观化的图形图像等,赢得了学生的喜欢。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开拓不足,使得他们在学习几何图形的空间变化时,容易遇到瓶颈,难以真正理解几何图形的变换思路。教师积极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空间与图形的充分结合,来帮助学生更加直观、更加深刻地理解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教师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应该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素材,积极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自己动手试验,探究几何图形的空间转换能力。如在平面图形的几何变换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己动手的方式来亲自演练平面图形的空间变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折纸箱或拆剪盒子等,教师可以在课前要求学生准备相应的材料,授课前引导学生一起动手,共同探讨拆剪盒子的空间变换。如图1所示,两个大小不一、连接在一起的正方形,假设小的正方形是大的正方形边长的一半,如何在只剪两刀的情况下,拼出一个全新的大的正方形呢?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实验的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动手来自我发掘拆剪方式,但由于学生思维能力有限,在拆剪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混乱,不仅无法精准地找到拆剪的方式,还容易因拆剪方式不科学,造成课时的延误或者思路的混乱。但如果仔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题目中说在剪两刀的情况下,构成新的正方形。在转换的过程中,边长发生了改变,但面积是固定的。这样通过计算大小正方形的面积和,很容易得出新的正方形的面积。假设大正方形的边长为4,小正方形的边长为2,那么两个正方形的面积和为20。学生只需要计算出面积为20的正方形的边长,并找出边长在哪即可。可见,在“数形结合”中,不仅可以将代数转变为图像,从抽象过度到具象,同时还可以分析判断几何图形中的“不变量”,从具象过度到抽象。

三、“概率和统计”中的数形结合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概率是相对较难的科目,概率的抽象性较强,学生在理解概率或计算概率的过程中,如果仅仅通过题目给出的提示,那么无疑会增加学生的思维负担,造成学生抽象思维的困顿。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解答概率问题时,将题目中给出的提示,通过统计图表的方式展现出来,这样可以直观地帮助学生分析与判断概率的整体情况,也便于学生全面理解与掌握概率的重点内容。总之,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能够将抽象的数学题目转变为具象的图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题目,同时通过数形结合的思想,还能够提升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有效提升数学课堂的兴趣和活跃程度。此外,数形结合的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数学思维,不断开拓学生的思路。

作者:刘福刚 单位:山东省章丘市第二中学

参考文献:

[1]朱文俊.浅谈数形结合思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2010(10).

[2]朱立明,王久成,王晓辉.巧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中学数学难题[J].中国数学教育,2011(Z2).

第四篇: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

摘要: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的错误往往是责备,产生很多不良的后果。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把学生的错误当成可开发利用的教学资源,那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学生的错误呢?作者就教学实践进行了总结和探讨,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资源;开发利用

无论是什么科目,在教学活动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一旦学生出现错误教师就会对学生进行责备,责怪学生马虎、脑子不转弯,这种对待“错误”的方法导致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抵触情绪,不能及时对错误进行分析利用,对于教学产生一定的危害。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新课程标准提倡教师要正确对待学生所犯下的错误,把错误当做一种资源,对这种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提高教学效率,改善课堂教学效果。

一、什么是错误资源

要想让错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首先要搞明白的就是什么是错误的资源。错误的资源指的就是在一定的教学情境中学生所产生的错误认知,或者是由于粗心导致犯下错误,也有可能是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太片面而导致的错误。为什么说错误是一种资源呢?因为通过学生所犯下的错误,老师可以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弱点,然后进行针对性训练和教学,从而使学生不再犯下相同的错误,使学生都能有所收获,课堂教学效率有所提高。

二、教学中经常会遇到的错误资源

(一)学生对于知识联想的混淆产生的错误认知

学生对于知识都有一定的联想的能力,但是往往有的适用于这个知识的理论并不一定同样适用于其他知识,而学生在进行知识学习的时候很有可能按照自己的逻辑思维进行联想,导致错误的理论产生。

(二)学生由于粗心犯下的错误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在遇到比较熟知的知识的时候容易犯下粗心的错误,造成这种错误的原因不是学生对于知识的不理解,也不是学生知识点的欠缺,而是由于学生的粗心所造成的。举例而言:初中数学会涉及勾股定理,学生对于这一点都很熟悉,如果老师出一个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一条边长是5,另一条边长是6,那么另一条边长是多少呢?学生会考虑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这两条边都是直角边,另一种情况则是6是斜边的长度,5是直角边的长度,这两种情况大家都能考虑到,但是一旦老师出一个题目: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和8,求另一条边的长度,很多学生往往会只给出一个答案就是10,这种形式的错误就是由于学生粗心所导致的错误资源。

(三)由于学生对概念理解不请所导致的错误资源

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部分学生对于老师所讲解的内容理解上出现偏差,因此导致错误的产生。举例而言:教师在教授《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的时候,很多学生对相似和全等的概念并不理解,例如边长为3、4、5的三角形和边长为6、8、10的三角形,很多学生认为这两个三角形的形状完全一样,应该算是全等三角形,这种错误就是由于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不清所导致的。

三、如何对这些错误的资源进行开发利用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对这些错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呢?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点作探讨,希望对各位教师有所帮助。

(一)教师要改变对于学生所犯下错误的态度

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在遇到错误的时候都会产生反感的态度会对学生进行训斥,举例而言:,但是有的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经常会把这个公式理解为,老师会训斥学生:“这个公式一直让你们记住,怎么就记不住呢,脑子怎么就这么笨呢?”这种行为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得学生即使遇到了错误也不敢提出来,这就需要老师纠正自己对错误的态度。在学生遇到此类错误的时候,老师可以这样说:“为什么大家都会认为公式应该是这样的呢?大家想一下我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够下次不再出现这样的错误呢?犯了这个错误的同学也可以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大家一起进行探讨。”老师以这样的态度对待学生所犯下的错误,那么我相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能够更进一步,学生也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错误。

(二)利用错误帮助学生进行新知识的学习

有的时候学生犯下错误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学生之所以会出错就是因为对这个知识点掌握得尚不够全面,因此,老师可以在新课程的学习的时候把错误当做学生的新知识学习的切入点,从而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的规律。

(三)将学生的错误进行分类汇总,提高学生辨错能力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虽然这句话在这并不是特别适用,但是一个数学知识点,有十个学生错了就可能有十种不同的错误点,如果老师将学生的不同的错误点进行分类汇总,然后根据学生所犯下的不同错误制定出一套可行的解题方法,那么,学生所犯下的这些错误是不是也为教学带来了积极的作用呢?分类汇总,从而避免学生在下次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依旧犯相同的错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辨错能力,使学生在遇到同等类型的选择题的时候一眼就看出来哪个答案是正确的,错误的答案错在哪里。

四、错误资源开发利用的意义

为什么说错误是一种资源呢?因为错误能为教学带来一定的成长与进步。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那么对错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对教学都有哪些积极的意义呢?首先来讲,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能够得到改善,为何这样说呢?因为之前在遇到错误的时候教师总是一味批评学生,而现在遇到错误的时候老师能够积极开发利用这些错误点与学生一起探讨解决,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得到改善;其次,教学效果变得更好。在传统教学中,教师不注重学生犯下的错误,学生的错误不能及时进行指导纠正,因此学生在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依旧会出错,而错误资源被开发利用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了有效探讨,学生意识到究竟错在哪里,在遇到类似的问题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小心,从而避免相同错误的再次发生。错误是一种资源,希望每一位教师都正确面对学生的错误,有效开发和利用错误资源,同时让初中数学的教学变得更美好。

作者:陈婷 单位: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

第五篇: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摘要:学讲计划就是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进去、讲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讲计划;角色定位

所谓学讲计划就是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进去、讲出来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通过采取学讲计划能够让学生逐渐由排斥学生转到愿意学习,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因此,探究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定位,能够有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师定位为课堂的规划者

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将老师的角色定位为规划者,主要是控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顺序。其中,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要讲解的内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准备好教学工具,就如同电影一样等待演出。一部电影的灵魂在于剧本的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如此。老师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从而为打造精彩课堂创造条件。同时,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下,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以往照搬教参进行讲解的习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第一人称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站在学生的角色思考问题,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内容时,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通常情况下,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如:三角板、红领巾等,以便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在解题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二、老师定位为课堂操作者

在整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定位为操作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只顾自己的意见,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是扮演管理者,还需要扮演知识专家的角色,通过实施学讲计划引导学生学习,并给予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从而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举例说明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出不同的图形,老师在一旁观察学生是如何进行判别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老师定位为课堂演员

在学讲计划中,其核心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其中学生是学讲计划这部电影里的主演,而老师则扮演的是配角。其中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老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入学生,或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计算”时,老师可以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展示操作方法。然而,老师则只需要认真倾听,并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提出合理建议,指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及时处理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知识性问题。

四、老师定位为倾听者的角色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只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主动倾听学生的诉求。其中,在学讲计划下,倾听者的身份并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数学老师也需要扮演倾听者的身份,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绝对权威的观念。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站在学生旁边,认真倾听学生心声,从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老师定位为倾听者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为:第一,老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时,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第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在老师倾听学生心声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心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更尊重、信任老师,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时,由于知识点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性,这便要求老师将自己定位为倾听者的角色,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其关键点在于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是否进行了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以便改变教育教学现状,为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刘学成 单位:新沂市时集中学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数理化学习,2015(2).

[2]靳希永.数学课堂:“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新定位[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2014(7):31-31.

第六篇:多样化教学方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单一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学习能力,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让他们综合、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他们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多样化教学;学习兴趣;问题情境;动手操作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行,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改变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针对教学内容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多样化的教学过程中,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主动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学生主动进行学习,使他们的思维灵活性和反应速度都有了提高,能快速从数学知识中进行有用的信息提取,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在进行多样化的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把数学内容和学生的兴趣作为设计的依据,使教学发挥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一、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探究中,需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把兴趣作为指导学生深入探究的内动力,使他们积极地对知识进行分析,促进他们数学综合能力的提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实例进行教学,通过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激发他们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进行新知识的探究和运用,有效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例如,在教学“不等式”时,教师可以结合如下生活实例进行教学:班级中一共有38人,教师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参观,门票40人以上可以按照团购价,打九折;40人以下每人10元,请你算算如何买票最省钱。利用和学生的生活相关实例引出来知识,学生进行了积极的思考和分析。这时,有人产生了疑问:加上教师一共38人,不到40人,只能按每人10元的方式买票,和谁进行比较呢?问题一提出来,有同学立马回答:可以买40个人的票。在问题的引导下,让学生顺利地进入到了“不等式”相关知识的探究中,在掌握了不等式及其解集的内容之后,学生分析教师给出的问题,最终得出了按照40个人买票最省钱。

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加深学生的学习体验

数学知识是严谨、抽象的,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探究掌握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概念和定理,并学会运用这些知识,需要对他们的学习进行引导,利用多媒体创设直观教学情境,让他们在多媒体的辅助作用下通过直观的方式来理解数学知识,能促进他们数学抽象思维的发展,使他们进一步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并能在分析知识的过程中树立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多媒体创设的直观课堂中,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还能充分调动他们的思维积极性,使他们通过多媒体课件的展示,掌握数学知识的推导过程,增加他们的学习体验,使他们积极地进行师生互动交流,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我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一个测量三角形内角和的实验场景,并用给学生设置实验步骤,使他们在多媒体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实验操作,采用多种方法计算三角形的内角和。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运用量角器、纸片、剪刀等工具进行操作,有的学生采用测量每个角的度数进行相加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有的学生制作一个三角形的纸片,然后用剪刀把三个角剪下来拼成一个大角进行观察和测量;还有的学生想到了用四边形的内角和来推导三角形的内角和。通过多媒体创设的实验场景,学生运用自己的能力积极的参与了探究,使他们深刻地掌握了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新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用趣味性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从已有的知识中快速提取信息,促进对问题的深入分析,最终解决问题,使他们的数学思维获得发展。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问题作为学生的认知冲突充分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通过积极的思考,学生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点,使他们通过解决问题获得新的知识,有效提高学习效率。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结合创新方式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快速地进入到分析、思考的状态。在问题教学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指导,使他们通过分析问题的题干掌握有用的信息,使他们顺利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有效解决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时,要充分发挥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在他们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对他们进行启发和引导,使学生能拓宽思路,从多个方面对问题进行探究,实现高效的问题情境教学。

四、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数学新课改的过程中,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进行积极的互动、交流,使他们把自己对知识的理解说出来,通过倾听和分享,让学生了解其他同学的分析思路,结合小组中成员的不同分析方法进行优化整合,把个人独立思考的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成果,以群体的智慧来解决问题。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学生进行合作指导,合理搭配小组成员,选出小组负责人,进行组内分工,并提倡各小组间的资源共享,让桌与桌,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赛。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合作探究学习中,使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实效。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对教学进行优化和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的探究积极性,使他们在课堂学习中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作用,通过探究、分析、推导等过程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加深学习体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从多个方面对新知识进行分析,使他们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学习能力有效提高,实现多样化教学下的高效教学。

作者:邢可香 单位:河北省东光县南霞口镇中学

第七篇: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使用契机

摘要:本文就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契机谈谈体会。在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注意力时、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化解教学难点时、揭示数形关系时运用多媒体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合理运用

借助信息教育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使所呈现的数学问题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实现教学空间的渲染,有效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促使学生轻松掌握数学原理,拓宽数学知识视野,开阔思维空间。应用多媒体教育技术可以清晰地隐性地把数学过程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数学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但是,笔者通过数学教学实践体会到:多媒体的运用不是堂堂课都用,也不是每个教学环节都得用。是否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看教学实际的需要,也要看学生的需要,只有恰到好处地运用,才会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笔者在此就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的契机谈谈体会。

一、在激发学习兴趣和调动注意力时借助多媒体

只有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主动、积极地学习,其学习效率才会高。正因为如此,应当注重借助多媒体在教学中创设科学的教学情境,从而促进学生有效融入情境,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感染学生,才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内容时,大屏幕播放“海上日出”的慢镜头:伴随着悦耳的音乐,火红的太阳渐渐露出地平线,慢慢升起来。老师抓住这一美景,通过圆圆的太阳露出地平线时,形似直线与圆相交的状态;圆圆的太阳将要离开地平线的一刹那,形似直线与圆相切;火红的太阳升高后,离开地平线的状态就是直线与圆相离的状态。在有了直线与圆的三种状态的基础上,学生对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就一清二楚了。这时,我们引导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出直线与圆相交、直线与圆相切、直线与圆相离的三种位置关系,从而非常顺利地掌握这一节课的知识。在宏观的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后,学生通过画图也轻松地掌握直线和圆相交有两个公共点;直线和圆相切的时候,只有一个公共点;直线与圆相离的时候,没有公共点。运用多媒体创设学生喜欢的教学情境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时运用多媒体

数学概念一般都是比较抽象的,所以数学概念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常常是最憷头的事。教学时,借助多媒体丰富的演示功能,搜集、整理、播放学生熟悉的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教学案例辅助数学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例如,在讲授《平行线》这节内容时,为了列举大量的身边的平行线的案例,通过大屏幕展示我们日常生活中身边常见的有关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如播放笔直的高速公路,广场上并排矗立的彩旗旗杆,大理石瓷砖铺满的会议室的地面上一条条笔直的缝隙,以及教室的黑板同一走向的边框,五线谱里面的横线,等等。这样借助多媒体将学生非常熟悉又常见的画面搬上大屏幕,既加深了对平行线的理解,又巩固了所学内容。如此,就可以使得每节课的时间得到充分利用,教学和学习效率均得到有效提高。像这样,教师将多媒体巧妙运用到数学教学中,就可以完成从抽象的数学知识教学到形象具体的形象思维到转变,避免了传统教学中的死板和枯燥,教学效果自然随之增强。借助信息教育技术教授学生,可以通过教学课件呈现学习内容,从而逐步掌握数学知识和原理。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概念,还可以通过比较和分析,增进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而且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探究的兴趣,拓宽数学知识视野,开阔的思维空间,从而培养学生勤于思维、善于思考、积极思维的良好数学学习习惯。

三、化解教学难点时运用多媒体

多媒体的运用,较生动形象地呈现抽象、枯燥的数学问题,对数学知识的形成能够清晰地还原其形成过程,使本来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直观、形象,同时还会增强其趣味性。这样在大屏幕的演示引导下,学生的各种感官都会被调动起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也变得清晰简单明了,所以,在化解教学难点时运用多媒体能辅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和掌握教学难点。例如,《正负数的认识》这一节内容中,虽然知识简单,但是学生对正负数的认识和理解很费劲,教学时用大屏幕呈现用温度计测量室外的气温和冷库的温度的情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特写镜头画面,使学生很容易地理解正负数的概念和含义,同时也加深学生的理解过程,印象极为深刻。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遇到这样抽象的数学概念,恰当巧妙地运用多媒体,都会给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轻而易举地化解教学难点,帮助学生顺利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四、揭示数形关系时运用多媒体

在数学教学中,为了达到直观形象的教学目的,我们常常会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数学问题。数形结合即把较抽象的数学定理、数量关系等用比较直观的图形来展现。也就是把抽象的数学问题变得直观形象,用生动具体的图形理解数学问题。数学教学中应用数形思想有助于挖掘数学问题的实质,使难以理解的数学问题得以解决。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的图像》这一节内容时,学生通过多媒体画图软件,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变量变换不同的数值后,生成双曲线的图像。学生在直观形象的图形中很容易发现并归纳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这比老师干巴巴地讲,以及在黑板上画图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诸如此类如集合问题、线性规划问题、方程的解与不等式的解的问题等,通过运用多媒体揭示数形关系使学生轻松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决方法。总之,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把握好运用的时机,是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要看教学的需要,要看学生的需要。只有恰到好处地把握多媒体运用的时机,才能充分发挥其辅助教学的作用。

作者:邢丽宁 单位:任丘市石门桥镇马村中学

参考文献:

[1]付丽丽.多媒体技术在中学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探讨[J].中学教学,2011(11).

[2]孟园园.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体会[J].中小学电教,2011(1).

[3]李刚.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数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J].数学教育,1999(01).

[4]赵云.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浅析[J].河北教育,2002(03).

[5]胡萍.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吉林教育,2002(02).

[6]栗裕.郭红梅.多媒体技术在数学教学应用中的反思[J].教师,2010(09).

[7]连銮英.浅谈信息技术与中学数学教学整合的条件[J].广东教育,2005(05).

第八篇: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的整合

随着新课程改革和“互联网+”教育的快速推进,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优势和作用越来越明显,它以形声兼备、动静结合、色彩绚丽的多样的表现形式,备受师生青睐。在具体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将教育技术与课堂教学进行有效整合,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率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成了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研究与思考的重要任务。

一、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整合的优势

(一)教育技术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或某一知识点产生了浓厚兴趣,才能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大多抽象、枯燥,加之学生到了初中以后,由于生理和性格转变等多方面原因,大多不爱积极发言和思考,不喜欢与人交流和讨论。这种情况下,数学教师如果能利用好教育技术有形有声、动静结合的表现形式,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枯燥的教学,变课堂气氛的消极为积极,通过调动学生兴趣来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在“二次函数的图象”教学中,传统教学的难点有两个:一是抛物线的形成,二是对抛物线在对称轴两侧增减性相反的理解。为了突破这两个难点,我一改传统的“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师生讨论”的教学模式,把学生带进计算机教室,为他们提供一个学习软件,让学生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赋予自变量不同的数值,来自己“绘制”抛物线,并最终归纳出二次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特别是在抛物线动态生成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让学生对称轴两侧的抛物线上升和下降情况看得清楚明白。学生兴致盎然,掌握情况当然很好。类似的数学活动,不是让学生一味地理解数与形,而是自然而然地由数到形,加深了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育技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初中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占主导及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利用教育技术可以把静止图象变为动态画面,起到把问题变复杂为简单、变抽象为具体的作用,既能促进学生思维的纵向发展,又能增强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学习的主动性。如在七年级教授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物体截面这两部分内容时,如果只是去说、去讲的话,部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差,不一定能听得懂、画得出图形。但如果能利用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如几何画板等工具,让静态的几何体动起来,展示出三视图和截面的动态生成过程,学生就会一目了然,此也使教师摆脱了“说不清楚”的窘境。

二、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整合的几点思考

目前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方式多为教师单机演示模式。在这种模式中,以教师使用教育技术为主导,鼠标成了新式的粉笔,数控一体机成了多彩的黑板,表面上看课堂信息量大,实际上则是一派“讲者忙、看者乱、听者慌”的现象,使用时间长了还会使学生失去新鲜感和积极性。如有些数学教师课件制作不顾授课实际,一味追求画面精美、内容丰富,而忽略了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的感受,只是戴着教育技术的“高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这就违背了教育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初衷。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达到教育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程的有效整合,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媒体手段的使用应力求实用高效

初中阶段学校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如果说其他学科都可以经常利用教育技术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话,唯独数学例外,那么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同时,不是说每一堂课都必须要用多媒体课件,有些教学内容使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变复杂为简单、化腐朽为神奇,起到积极的作用;而有些教学内容,则无需多媒体课件,必须通过扎实的讲解和练习才能取得实效,如有理学的运算、解方程等内容。数学有她自身的独特魅力,课件中呈现的内容画面应精炼、简洁,不能戴着教育技术的“高帽”,哗众取宠,喧宾夺主。

(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支粉笔写到尾,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板书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这段时间正是学生思考和消化新知识的时间。而利用教育技术于课堂后则出现了这样的情况:由于枯燥的知识被转化成了有趣的动画演示,并插进了美妙动听的音乐,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学习兴趣浓厚,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很关注,教师也主观地认为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学生应该掌握得很好,可实际上教学效果却很差。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教师在展示多媒体课件的过程中,一味追求所谓的高强度和大容量,而没有留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去思考和消化。教师和学生贪图了热闹,却没有注重实效,因此,我们在数学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课件时,一定要认识到课件的呈现和学生思维之间存在着一个较大“时间差”。教师在运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一实际,多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只有学生的真正掌握才是高效课堂的实质。总之,数学教师应真正从数学教学规律出发,将教育技术与数学课程实施进行有机整合,以丰富课堂内容,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教学设计,营造出轻松活泼、引人入胜的课堂氛围,使教育教育技术成为如黑板、粉笔、三角板一样得心应手的工具,让学生切身体会到数学的美,从而从整体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促进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构建出和谐高效的数学课堂。

作者:孙兴平 单位:甘肃省高台县城关初级中学

第九篇: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合作学习的意义是在遵循教学原则基础上,要让学生心甘情愿,增加兴趣,敢于创新,陶冶情操。同时也会让教师和同学之间各自所感受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总而言之,新颖的数学教学和课堂上的合作学习是整个集体所注重的。

一、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数学老师自身的问题

一个只知道课本知识的老师不是好老师,他们的知识仅仅局限在一个小的空间范围内没有办法让他自己的学生开阔视野,这个严重的问题体现出一个数学老师应该有的专业素质,只有具有高水平的专业素质,才能让学生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例如,在讲解《反比例函数》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在习题教学时,先让学生组成小组讨论,利用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进入到数学学习中去,然后在数学习题的讲解时,用多个思维方式来给这堂课润色,帮助学生主动合作学习,因此,想要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合作学习,教师在中间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学生间的合作不够主动

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过程中,互动、交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有些小组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大眼瞪小眼不知如何沟通,各自忙自己的学习任务,不会合作,更不会去分享学习数学的思路。这样的合作学习背弃了最初衷的意义。从侧面可以看出新一代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自私的成分。因此,合作学习离不开热情主动。

(三)重点目标不明确,完不成教学任务

合作学习之所以没有贯彻落实,是因为初中数学老师在教学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教育目标过于狭小、目光短浅。教学目标狭小是因为数学老师眼光短浅只知道课本知识的重要性,而忽视数学是生活中随处可见、随处可用的一门学科。各级教育部门对教师们高质量的教学要求,只能从抓学生的成绩入手而忽视了数学的实用性。让教学目标更加迷茫与模糊,从而使得合作学习与教学任务都完不成。

二、初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必要性分析

本文通过上述对初中数学教学合作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可知,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数学老师由浅入深将同学们带入自己课堂,用自己专业的知识以及个人的人格魅力和优秀品质去慢慢的渲染他们,进而让他们组成小组合作学习达到最终的目标,才能让整个集体对学习更加热爱。理所当然,初中数学教学课堂要做到这一点是很有必要的。就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来说,有很多方面不足,例如教学环境差,教学老师的个人素质,教学目标模糊不清晰,学生没有积极性去合作学习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正因为教学过程中存在种种的问题,所以开展班级小组合作学习是很有必要的。

三、改变数学教学合作学习的策略

通过对以上初中数学教学过程合作学习中提出的必要性分析,可以针对下面三个方面来改变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不好的作风。

(一)创新教学方式

教学的方法要选择适合学生年龄段所能接受的方式,例如风趣的语言表达,数学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和同学多一些有效的互动,在难点上要一遍遍重复耐心的讲解,用新颖的思路去贯穿整个课堂,也可以通过小组教学进行知识比拼让孩子更有效的接纳和吸收知识。例如,在进行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几何图形》这个课时的学习时,数学老师可以开展课堂导入教学,通过向学生介绍课本中的趣事来勾起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堂数学课中。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几何图形的历史发展背景,亦或是让他们以小组形势进行知识竞赛比拼,渲染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帮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最快的掌握住知识点,通过这节有趣的课堂,既是老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也让同学们在合作学习中学会合作。

(二)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的作用

数学的课堂上除了教师就是学生,学生占多数,教师起的作用是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潜能和自己的思想意识,数学教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利于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一起讨论结论的胜利果实。不少名人和专家总结出:“课堂上好多失败的根本原因,绝大多数都是老师没有理清思路的时候就给学生上课,上课是学生和老师共同的劳动成果,首先是由师生间的相互关系来决定的。”如果学生只是通过教科书这个载体、教师的讲解这个传播体来进行的话,合作学习会变得毫无意义可言。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学会主动与别人一块学习,一块分享知识的成果,由它去引出课外那浩淼无边的知识海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感受数学的奥妙。

(三)制定清晰的教学目标

目标具有指导性和激励性的作用,它可以检验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首要符合数学课程的特点,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在课堂上合作学习。

四、结论

综上分析可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运用灵活的教学方式和课堂合作学习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乐趣,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

作者:郭合芳 单位:岚山区巨峰镇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黄景峰.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施策略[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03:127

[2]吕旭东.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6.06:38

[3]徐其权.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06:85

[4]李静.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调查[D].山东师范大学,2013

第十篇:数学游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初中数学知识

初中生正处于喜欢玩耍的年纪,对于学习却不是十分用心,因此老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学生爱玩的心态出发,采用新的课堂游戏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此外,老师可以利用相关的教学游戏给学生创设一个较为活跃的课堂教学气氛,把复杂的数学知识全部转换为简单化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更容易深入理解、记忆数学知识,且帮助学生在课堂游戏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数学的难点、重点知识,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视图知识点的过程中,可利用游戏的方式在讲桌上摆放一个茶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从各个角度来观察茶杯,并形象地绘画出自己所看到的样子,然后老师将学生绘画出的茶杯进行比对,让学生思考为何对一个茶杯所绘画出的图形却完全不相同.让学生在游戏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将抽象、难懂、复杂的问题通俗化、简单化,且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事物的思维能力.

二、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

因为数学课上学生对数学教学内容的专注程度以及接受能力不一样,许多学生都无法及时地消化掉老师在课堂上所讲解的知识,而且对于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来说,更没有其他学生可以帮助其理解课堂的数学教学知识,进而导致其整体教学质量下降以及教学成绩的不理想.但是,如若把数学游戏的教学模式引入初中数学教学中,这样的情况就会得到有效的缓解,从而改善其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而游戏是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接受且乐意参与的教学模式,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通过加入到学习能力、接受能力较好的层次学生群体中,让学习好的带动学习差的学生,以合作、互助的形式共同完成教学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互相帮助、共同学习知识.如:老师可通过折纸游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反复折叠一张正方形纸片,纸上留下的痕迹有许多几何内容,老师可利用其给学生讲解全等等数、对称等数、相似等数.同时若一张纸可以对折30次以上,其高度比珠穆朗玛峰高出十倍.在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反复实验、验证、计算,感受数学知识中的奥妙,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理解、应用数学知识.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及创造性

以人为本的新课标理念提出,要转变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教学观念,需要开展鼓励性的教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老师应创设一个能够让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积极学习,且让学生充分发展.而数学游戏就具备这样的效果,采用数学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做游戏的同时学会独立思考,判断自己的设想是否正确,使学生自己探索,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思维的创造性能力,帮助学生在遇到难题时通过其较强的创造性思维很好地转换思路,制定出有效的解题方法.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既可以让学生牢固掌握数学课堂知识,还能帮助学生锻炼学习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其思维的高效转换能力,为其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从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的回顾中,引出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用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在纸上摆出一个图形,看两根线的四个端点顺次连接起来的四边形是不是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说自己的摆法,老师可以给学生一定的鼓励,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去动手摆出平行四边形,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从而使课堂效果更突出.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游戏教学不但具备游戏的特性,而且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牢牢掌握数学知识点,进而更加有效地加以应用.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应不断深入分析、研究数学游戏,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探寻、研发出越来越多的初中数学教学游戏,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初中数学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学习初中数学的兴趣,同时老师还要擅于进行总结,确保教学内容和数学游戏互相辅助,进而提升教学效率.

作者:唐奎 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学院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