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建设建议和对策

时间:2022-06-19 11:06:57

农田水利建设建议和对策

1临夏州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1.1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农民用水者协会素质参差不齐

1.1.1水利管理服务体系不健全

临夏州水利工程管理工作仍采用的是传统的管理模式,县(市)属的水利工程由国有水管单位管理,管理人员的工资列入水管单位财务预算,非县属小型灌区由乡、村、社集体管理。同时,水管体制改革没有引进市场竞争机制,没有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小型水利工程水利改革步伐缓慢,改革力度不大,致使小型水利工程普遍存在投入和管理主体缺位、管理水平不高的问题,小型水利工程老化失修严重,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1.1.2农民用水者协会素质参差不齐

虽然,农民用水户协会参与式灌溉管理模式在临夏州得到迅猛发展,在管理末级渠系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普遍较低。目前,全州成立了49个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灌溉面积1.022万hm2,但是灌区内绝大多数管理人员没有受过专业技术培训,对水利工程与灌溉管理的业务知识掌握的很少,对流量测定、渠道、涵闸工程维修养护知识等许多业务问题没有真正弄清、弄懂,只是按照灌区确定的有关规程进行操作,在灌溉过程中,难以对水量调度做出灵活、及时、准确的决策,不能完全适应灌溉管理的有关要求,需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二是灌区工程配套率较低,农民用水户协会管理困难较大。由于国家投入灌区小农水资金严重不足,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管理经费严重匮乏,灌溉工程配套、设施维修养护、设备更新等方面工作压力很大,农民用水户协会灌溉管理力不从心、困难较大,已出现末级渠系实际灌溉面积急剧萎缩的被动局面。三是农民用水户协会的社会地位不够明确。受传统观念影响,大多数农民用水户协会成员对自己的社会地位和依法进行民主管理的工作概念模糊、认识不清,既想民主管理好自己的灌溉工作,又怕形成多部门管理的复杂局面。

1.2国有水管单位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落实困难,水价改革工作进展缓慢

按照2008年水管体制改革成果,全州49个灌区水管单位应落实公益性维修养护经费521.97万元。由于临夏州各县(市)财政收入拮据,灌区群众贫困面大,尤其是沿黄四县移民区群众,经多次搬迁困难程度尤为严重。因此,在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经费的落实方面有很大困难,甚至无法落实。水价改革工作进展缓慢,水费仍实行按亩收费的方式,群众节水意识淡薄。水利工程产权单一,经营体制不顺,机制不活,融资渠道不畅。工程运行管理和维修养护经费不保障,资金管理粗放。水费征收难度大、征收率低,特别是临夏州西南片尤为突出。各灌区没有形成以水养水、自我维持、自我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

2原因分析

农民要增收,农业要发展,以现有的农田水利设施是无法得到保障的,分析其中的缘由,可以为今后改善临夏州农田水利建设的现状提供一些参考。

2.1认识不够,思想观念“轻”“”重”失衡

一是国家每年的水利投入都给了大工程、大项目,对给予农民帮助最大的“小工程、小项目”投入不够。在资金投入和水利建设方面,往往出于经济效益的考虑,更加关注的是大型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城市、工业用水的报障,对于农业用水缺乏投入。而地方政府同样因为农田水利投资创造的GDP太低而不愿意把钱花在这方面,而把更多的资金用来招商引资,建工厂、建商品房。二是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原有的“两工”,使得原本依靠“两工”体系提供和维护的原有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被荒废。农田水利设施运行和维护相应机制的缺乏,也使得农村水利公共投入的缺失。

2.2投入不足,资金筹措“供“”需”困难

中央、省级的资金主要投入到了大江大河防洪工程上,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偏小。2009年,国家启动了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临夏州永靖县、积石山县、康乐县先后被列为国家第一、二、三批重点县,2011年国家在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全面解决“五小工程”,积石山县、东乡县、永靖县先后再次被列入解决行列,截至2013年年底,共完成投资约3.6亿元,根据《永靖县小型农田水利规划》,从小水工程的完成数量来说,维修改造全县不足1/5的小水工程,还有大量的小提灌、小渠道需要维修。州、县财政困难,落实配套资金压力很大,很难投入水利建设资金,资金筹措非常困难。

2.3管理不力,设施设备“建““管”缺位

由于政策变化、职责不明、主体不分,除中小型水库和中型灌区外,分布在各乡镇、村、社的小型水利设施由于诸多原因,管理很不到位。有的甚至处于长期无人管理的状况,导致设施提前老化,使用成本增加,利用率降低;反过来,长期不使用水利设施,投入不能产生效益,必然又造成水利设施无人用无人管的局面,限制各方面对水利设施的投入,形成恶性循环。

2.4体制不顺,水利建设“矛“”盾”突出

在现行体制下要发展水利事业,全面加强水利建设,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和矛盾。一是队伍建设“青黄不接”。目前,州、县水利局水利工程技术人员严重缺乏,水管单位技术力量相当薄弱。此外,大量农村青壮劳动力外出,留守的都是老残妇幼,要修水利很难组织民工。二是水政执法亟待加强。目前,水政执法环境很差,执法力度太弱,对破坏水利设施行为处罚难。

3基本农田水利建设的建议和对策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薄弱环节建设,对农田水利的建设、管理、改革作出全面部署,明确了支持农村水利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这是针对农田水利滞后于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做出的重大决策,为农村水利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今后一个时期水利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3.1强化学习,着力在谋划项目推动水利事业跨越发展上下工夫

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支持甘肃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支持临夏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及中共中央《关于2011—2020年扶贫开发纲要》及中央、省、州经济工作会议、农村工作会议、水利局(处)长会议等各方面涉及水利事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投资政策,准确把握国家水利投资导向和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最大限度地用足、用活、用好政策,以发展的眼光,科学谋划,超前思维,果断决策,研究谋划一批加快临夏州水利事业跨越式发展的大项目、好项目。

3.2科学规划,着力在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上求得突破

要结合临夏州州情水情,积极主动的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转变工作思路和方式,依托国家投资导向和投资重点来思考研究。在灌区改造方面国家投资的方向主要是大中型灌区建设,只有临夏县北塬灌区达到0.33万~2万hm2中型灌区的要求,其他县的小型灌区都列不进去。国家对泵站改造也只停留在大中型泵站维修改造,对中小型泵站没有投资导向,这些方面需要认真研究谋划,规划一批项目,争取国家和省上更大的支持,在改善农田水利设施上才会实现新的突破。

3.3积极稳妥,不断深化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

一是要狠抓水管体制改革相关政策落实。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进一步深化农村安全饮水、防洪、灌区、泵站、水土保持等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落实“两费”。积极争取财政部加快落实中央财政对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公益性工程维修养护费用补贴政策的落实,确保工程良性运行。二是要积极推行农业用水水价综合改革,探索实行定额内用水享受优惠水价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把农村集体、农民用水合作组织维护工程费用纳入水价测算,逐步推行终端水价;加强量水设施建设,完善水费计收方式;建立农业用水水权合理转换机制,切实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以“产权明晰、主体到位、责任明确、经费落实”为重点,尽快提出水管体制改革政策向小型水利工程延伸、明确对农业灌排工程运行管理费用财政补助的具体办法,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管理水平。三是要继续推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发展。总结成功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主要制约因素。在此基础上,协调财政等部门研究提出进一步促进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水管单位专业化服务与用水户自主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3.4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乡镇水利服务机构

为贯彻落实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以乡镇或小流域为单元,健全基层水利服务机构,强化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农田水利建设、水利科技推广等公益性职能,按规定核定人员编制,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的有关精神,在下一步工作中,临夏州将紧紧围绕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提高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着眼于农村水利发展的需求,以全面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为契机,充分发挥各县(市)党委政府和编委、财政等部门的作用,通过三五年时间,逐步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组织。

3.5健全机制,加大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

这是关系到全州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临夏州要在积极争取国家加大对水利工程建设投资的前提下,采取灵活的资金筹集方式,吸纳社会各界资金,积极探索多元化、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工程投资体系,为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加强对水利建设的金融支持。落实国家对节水改造、节水灌溉等公益性农田水利项目的财政贴息政策。广泛吸纳社会资金投资水利。吸引社会资金参与经营性水利项目建设。提高村内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占“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比重,逐步加大财政奖补力度。鼓励采取产权置换、投资入股等方式,盘活水利固定资产,吸纳社会资本进入水利建设领域。

3.6注重人才,强化水利队伍建设

一是落实各级党委和政策的责任。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二是推行依法治水。实施治水依靠法律,法律推进治水,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保障治水工作的顺利开展。三是加强水利队伍建设。落实资金保障,壮大水利队伍建设,培养水利建设人才。四是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宣传国情水情,把水情教育纳入国民素质教育体系和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树立典型,表彰先进,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支持水利工作。

作者:陈治海 单位:甘肃省临夏州水务水电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