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论文2篇

时间:2022-05-23 11:32:57

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论文2篇

第一篇

1做好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意义所在

1.1稳定社会关系

农业丰收则基础性强,农民富裕才能代表着国家繁荣。但是,很久一段时间以来三农问题一直都制约着我们的全面改革。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是否可以优化,经济是否能更好发展都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所以,只有加强了农业的基础建设,才能确保农产品的供给顺利进行,也才能让国民经济更快成长。只有加大了农业发展才能让社会在稳定中前行。

1.2与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相关

当前,我们国家粮食情况所面临的问题有以下几点:农业效率不足、耕地面积极少、人口压力极大、水资源严重短缺等等。而这些都体现在当前我们国家水资源极度不足的情况下。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农业要想大幅度的增加,并且稳定生产力,只能依靠提升灌溉用水的效率。当代的农业,对于灌溉技术、方法等要求都非常高,而现有的技术与条件已无法满足灌溉要求。所以提升粮食的生产能力,就一定要加大、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建设。

1.3可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村经济健康的发展

农业可持续发展包括了农村经济、农民收入、生活改善等几点内容。如果中国的农业在将来无法解决十六亿人口的口粮问题,那么其发展则不具有任何意义。所以说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是基础中的基础,农业也是中国展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农业效率以及降低生产成本的上升,包括综合竞争力的提升都不可离开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2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的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

农田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是黑龙江省现代的农业基础,直到2013年为止,黑龙江水利化水平从20世纪90年代的20%提升到了现有的42%,灌溉面积多达四千多万亩,全省现已建成水库六百多座,总库容为155亿立方米。在已完工并投入使用的水库当中,大型水库有二十多座,总库容达到了117.3亿立方米,中型水库近八十座,总库容占到了24亿立方米,小型水库五百多座,总库容约为14亿立方米。虽然从表现上看,黑龙江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还算可以,但在实际运用中,却存在很多问题。

2.1水利设施不发达、水资源分布不均匀

因为黑龙江省的经济水平发展不快,科技也欠发达,所以农田水利的设施发展比较落后,水资源的利用也不充分、不均匀。而这些都是限制黑龙江水利设施发展的关键所在。例如,在松嫩平原,属于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常年气候影响让这里常年缺水、降水量不足,再加上水利设施不发达,所以此地区的经济情况也不理想,农产品产量不足、农民生活水平一般。

2.2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投入不足

黑龙江省的水利基础建设总体来说是过于落后的,明显跟不上其他的省份。很长一段时间,大多数的投资不是集中在农田水利建设,尤其是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许多地方由于资金不足,水利设施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长期被搁置或是存在资金欠账的情况。

2.3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老化失修

当前,多数现在正在使用的灌溉设备,都是建设于20世纪60、70年代,经过了这些年的使用,很多设施已步入了老化期,很多工程效益无法充分发挥。目前的灌溉、涝区工程都有着不同程度的老化以及失修的情况,并且效果在不断下降,经营与管理成本也是越来越高,非常需要重新开始进行配置。而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

3优化黑龙江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意见

3.1提升认识

黑龙江的严重干旱的原因主要是和气候因素有关,所以我们一定要意识到,水利工程的落后一定会让抗旱的能力降低,这是需要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但是,很多的群众、干部等,对于抗旱不具有强意识,所以,我们一定要统一认识,提升思想觉悟,在面对困难时要团结一心、坚定信念,做得更好。

3.2增加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投

目前,农田水利的建设资金的筹措已成为了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一大问题,级政府、水利工作部门都要开拓自己的思路,以经济手段构建起长效的节水、办水的机制。主要的办法有:第一,各级政府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水利建设的投资。第二,增加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的融资方法,同时积极建立农民兴办水利的工作。政府也要由信贷、税收、政策等几个方面开展对农田水利的帮扶工作。第三,做好劳动力的分配工作。在自愿基础上在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上多投入。

3.3加强工程管理

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项目具有体积小、投资少、项目分散的特点,难以实现三个系统的共同管理与完善。由此,我们还一定要有一定的资质进行规划、设计等工作,设计单位实施项目负责制度,构建起严格的监督体系。提升农田水利基本的建设质量,最大限度发挥水利专家以及工程技术人员的工作能力,严格进行质量方面的管理,提升农田水利的建设。建立一个严格的检查和验收制度,落实责任制,同时加强水利工程的管理,克服重量轻施工管理的趋势。

4结束语

综上,农业是中国的经济灵魂,也是我们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型产业。而三农问题也一直是我们国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我们国家的农业发展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要想加快经济的发展,提升农业的生产率,一定要从农业基础设施出发,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并且了解黑龙江省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情况,对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法,全面提升黑龙江省的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

作者:王彦飞单位:黑龙江省甘南县甘南镇水利站

第二篇

1新农村水利建设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滞后。当前,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发展成果,但是,与当前新农村发展要求比较而言,还存在不小的实际差距。很多农田水利建设设备都停留在20世纪60~70年代水平,由于当时的技术以及设计问题,很多建设项目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的农田水利发展要求,而且,在维护上需要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投入,并且,应用效果也不令人满意。

(2)新农村农田灌溉需求无法全面满足。农田水利建设通常具有一次性、投资高以及回收期长等特点。尽管政府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但是,由于自身财力等方面的因素约束,很难充分地满足当地农村水利建设需求。随着农村灌溉规模的不断扩大,其对水利建设的需求亦是逐步加大,这更加使得现有的水利建设不堪重负。

(3)水利工程维护措施不到位。一直以来,农村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都是由政府部门投资兴建的,因此,政府是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真正投资主体,同时,拥有着相应的产权,因此,水利设施的维护也应由政府部门进行。但是,在实际的维护过程中,都是由农村地区的农民自己进行维护。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农民的维护投入逐渐与收入比例失调,从而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维护积极性,进而很少进行系统的设备维护。这样,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水利设备在多方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呈现出老化、工作效率低以及故障率高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水利设施的整体运行质量。

(4)管理体制有待完善。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当前,农田灌溉设施的管理企业仍属于事业性质,这些单位为了自身利益,并不是十分乐意通过节水来提高灌溉效率,因为这样会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农田灌区的运行成本大幅度提高。政府拥有着水资源,其不需要担心水价以及水利投资回报率问题,因此,在供水时,很少会全面考虑成本问题,进而导致供水设施的财政预算额连年增加。

2新农村农田水利建设促进措施

(1)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财政拨款作为农田水利建设投资的主体单位,其很难在有限的财力情况下满足农田水利建设的不断需求。因此,要在不断加大政府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投资额的同时,扩大农田水利建设的融资渠道。例如,鼓励金融机构对农田水利项目进行投资,或者给予其一定的贷款优惠政策。进而有效地满足农村水利建设需求。同时,还可以借助政府出台的宏观经济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或者个人加大农田水利项目的投资力度,从而实现政府与企业或个人共同经营农田水利项目的合作管控模式。

(2)对相关政策进行优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长期以来都因为产权不清而导致很多“搭便车”行为出现,进而严重影响到多类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因此,要对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制度以及运作制度进行不断创新,例如,对所有权进行明确。积极推进每家每户的微型农田水利建设项目,进而实现农民的自建、自管以及自用;以村为单位,构建小型的农田水利建设项目,采用合作组织管理模式,有效进行资金、人力等方面的协调合作,从而提高该村的农田灌溉效率;实现跨乡或跨村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并对水利设施进行合作管理与应用,从而借助自然条件等诸多优势,提高农田灌溉能力,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不断提高。

(3)科学进行水利工程设计。我国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痼疾就是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缺少有机衔接,彼此间的匹配性较差,从而制约了水利设施体系中协同效应的发挥。针对这一情况,上级政府层面上,在继续追加投资积极推动大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重点加强对农民直接受益的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投资,做到主支衔接,引水、蓄水、灌溉并重,大小水利并进,强化科学规划,统筹考虑各级各类水利设施的协调与整合,重点搞好不同规模水利设施间的衔接工作。地方政府层面上,则应一如既往地重视中小型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养护工作,通过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体制,逐步引入市场机制,实现农业用水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

3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民的生产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然而,相对于城市建设,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深入解决。比如,农田水利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水利建设相关制度有待完善以及水利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等。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得到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到农村地区的农田生产质量,进而影响到农民的实际收入,甚至影响到社会建设的整体实施成果。

作者:彭俊单位:祁东县曹口堰水库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