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改饮水井建设和管理

时间:2022-07-11 11:00:11

强化改饮水井建设和管理

广泛集资,大搞农村供水工程建设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饮水不安全地区水质和贫水区吃水难的问题。我们狠抓了改饮水井和无水源饮水井的建设,并同时解决了吃自来水的问题,彻底解决农村群众吃水的两大难题。搞供水工程建设的关键是资金问题。在防病改水经费使用上,我们层层把关,坚持做到专款专用,杜绝占、挪、用的现象。现在要打一眼改饮水井或无水源区的深井再加上自来水工程全部配套,需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这样大的资金来源仅靠国家补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资金筹集上,采取民办公助,大家的事大家办,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坚持国家、个人、集体一起上。2000年至现在全县共投入改饮水井及供水工程建设资金达2850多万元。其中国家补助1140多万元,省市补助570多万元,群众自筹、集体筹资1140多万元。共计建设了86眼改饮水井。其中68眼井配套安装了自来水,18处村屯建为集中供水点。为了充分发挥改饮水井的工程效益。我们坚持做到了建设一眼配套一眼,受益一方群众的做法。做到当年打井,当年受益。对于有条件的井,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的实施踏查测量,进行方案比较,设计施工了一些一井多用工程。即用一眼井做供水水源,几个自然屯受益,达到了工程花钱少,受益群众多的目的。

加强管理,搞好服务

在过去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感到工程建设是开源,而建设服务是供给。所以我们在工程管理服务上抓了以下工作。建立组织,搞好服务。县水务局防病改水办公室,负责全县的改饮水井自来水工程建设及维修管理和技术人员培训工作。全县每年举办一次改饮水井管理和供水工程管理人员培训班。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尽量减少改饮水井和供水工程事故的发生。在服务上成立了以水利排灌公司为主的县乡两级服务网点,负责全县的防病的改水井和自来水工程建设所需物资及配件的供应,做到购置零配件及设备维修不出县。建立制度,管理有依据。我县自2000年建设改饮水井以来,我们建立了打井工程项目和竣工验收等各项制度。即每年由水务局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资金情况按着先重饮水不安全地区后轻饮水不安全地区,先贫水区后半贫水区的原则,并根据群众自筹资金情况落实当年的改饮水井和自来水工程计划。每处工程由水务局工程技术人员负责进行规划设计,并按设计进行施工,工程竣工之后由水务局、地方病办、卫生防疫站共同进行工程验收。这样,工程建设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为今后的管理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建立井卡,图表对应。为了便于工程管理,我们建立了农村改饮水井档案卡片,并绘制了全县改饮水井及农村自来水工程示意图。卡片注明成井时间、地质情况、井深、井管材料、井上设备配套型号、工程效益及使用情况,并分别落实到示意图上。做到了图卡对应、一目了然。发挥效益,改变面貌。防病改水井及无水源井的建设促进了我县的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了农村的精神面貌,给饮水不安全的无水源区的人民带来了希望。改变了水质,减轻了病情。凡是打改饮水深井的村屯,多数的是大骨节病,地甲病的村屯。打改饮水深井之后,经卫生部门化验,水质有了改善,达到了国家颁布的人畜饮水标准。不但控制了地方病的发生,同时也改变了那里的卫生条件。有的饮水不安全严重的地区,过去都因水质不好,地方病严重,不少农户准备往外地搬家,有的人家把孩子送到了外地,远的把孩子送到了山东、辽宁,弄的人心惶惶。2000年在国家的支持下,打了改饮水深井,改变了水质,并吃上了自来水,控制了地方病的发生,稳定了人心,改变了落后面貌。卸下包袱,解放劳动力。凡是生活在贫水区的人民,无不为吃水的困难而苦恼。有的村屯有历史上留下的大口井,井深都在40米以下。屯里的人们为了吃水,打水时要排起长长队伍,而且打出的井水混浊不清,一桶水要有半桶不能吃的浑泥水。群众为了能吃上一点清水,要半夜三更去打水。春旱时,井里无水,要到几公里外的屯拉水。“冬吃冰雪水,夏吃河泡水”,是经常的现象。类似这样的村屯打了深井和吃上自来水后,解放了这里的劳动力,使农民群众的生活也有了提高。促进了生产的发展,改善了群众的生活。过去这些饮水不安全区和无水源区地处山区,生产落后,生活困难,是我县的贫困区。自打了改水井吃上了自来水后,这些地区的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他们利用自来水发展庭院经济,在塑料大棚中搞立体开发。有自来水的村屯,三坊(豆付房、油坊、粉房)明显增多。经我们调查,这些地区过去一亩水田也没有,自2000年以来,他们采取打井、建抽水站、修塘坝、拦河坝等“五小”水利工程,使全县的水田面积由原来的7万亩猛增到现在的86万亩。其中,井灌水田面积46万亩,占全县水田面积的53%,使我县95%以上的村屯都种上了水田。这样不但改变了群众的饮食条件,也提高了农业收入,同时也改善、提高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作者:徐志华工作单位:延寿县新城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