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下的水利水电论文

时间:2022-08-04 10:14:37

质量管理下的水利水电论文

1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实施原则[1]

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科学、系统、严密、动态的过程,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水利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振兴,而且也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因此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阶段要时时、事事、人人都坚持“质量第一、用户至上”的原则。

(2)以人为核心的原则。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个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过程。在企业中,所有人都与质量相关,可以说质量管理,人人有责。参与工程建设的所有人既是质量的创造者又是质量的管理者,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必须坚持“以人为核心”的原则,充分发挥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质量管理人员的责任感,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通过全员参与来保证工程的质量。

(3)预防为主的原则。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预防为主,运用科学手段。对施工过程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质量管理与监控,其中包括对中间、工作质量、工序质量以及产品的质量的全面监督,使整个工程的质量始终处于管理与监控状态之中,及时发现、解决问题,把所有质量事故都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与国家标准。

(4)一切用数据说话的原则。工程的质量标准是评价工程质量的准则,必须严格遵守;检测数据则是质量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科学的质量管理,必须依据准确的检测数据。

(5)科学、公正、守法的原则。质量管理人员在处理工程质量问题的过程中,应尊重客观事实,尊重科学,准确把握质量标准,做到客观、公正。

2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的特点[2]

(1)管理对象的动态性特征。首先由于建设项目的投资来源包括中央投资、地方投资、中央及地方合资等多种途径,使得质量管理的对象具有复杂多样的特点。其次这些工程被应用于防洪、供水、灌溉、发电以及围垦等多个领域,这就决定了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对象多变的特点。同时在较长的建设过程中,由于受到自然环境、技术投入、资金保障以及使用用途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以及所处行业的行业标准与规范处于不断改进与完善的过程当中,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表现出了极为显著的动态性特征。

(2)管理目标的综合性特征。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所涉及的面广,工程量巨大,技术工种众多,施工难度大,因此对环境要求高,这就需要从成本、安全、效益、质量等多个方面入手,结合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情况,对质量管理目标进行合理的调整与优化,使其与项目施工实际之间保持契合,才能有效地保障工程的质量。

(3)管理行为的专业性特征。水利水电工程是一项基础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建设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水利水电工程的质量管理是一种多层次的组织行为,这就要求所有的施工人员将具体的行业标准与施工实践充分结合,最大限度地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各项质量管理目标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

3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

(1)人的因素。人是水利水电工程的直接参与者,是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作为施工的主体,要尽量避免产生失误;作为施工的动力,要充分调动所有人员的积极性,发挥人的主导作用。为此,除了要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劳动教育、职业健康教育、专业技术培训,健全岗位责任制,改善劳动条件公平合理地激励劳动热情以外,还需要根据工程特点,从质量管理的要求出发,在技术水平、生理缺陷、心里行为、人员组合等方面来控制人的使用。

(2)材料因素。材料是工程施工的物质条件,材料质量是工程质量的基础,材料质量不符合要求,工程质量就不可能符合标准。所以材料的质量是影响工程质量的最关键的因素。

(3)机械因素。机械因素包括机械设备、工具等的使用与维护。施工阶段必须综合考虑施工现场条件、建筑结构形式、施工工艺和方法,经济合理地选择机械设备和工具,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好机械设备,因此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最佳使用状态是保证工程项目符合质量标准的重要前提。

(4)方法因素。方法因素包括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施工方案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控制能否顺利实现。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由于施工方案考虑不周而拖延进度,影响质量,增加投资。因此对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措施等的制定和审核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和工程的质量。

(5)环境因素。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较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工程管理环境、劳动环境等良好的施工和生产的环境,能够为确保工程质量、进行安全生产创造条件。

4当前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质量管理目标不明。主要表现在思想上重视不够,虽然很多项目工程都提出了“优质工程”、“一流工程”、“精品工程”等口号,但这些目标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是模糊的,而在具体施工中往往存在“重速度”而“轻质量”的倾向,一些施工单位在建设过程中首先考虑的是工期,是施工进度,而不是工程质量,这就导致对工程质量要求的把握很难全面、准确,因此无法保证建设工程质量。

(2)建设管理关系不顺。一方面,大规模水利水电建设动态的质量管理工作中,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管理人员队伍的水平与素质欠缺,难以保证监督检查的深入和及时;另一方面,工程的建设单位和设计、施工、监理单位以及质量监督部门有时隶属于同一个地方或部门,容易导致地方和行业保护,施工单位资质不够,也不利于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

(3)建设程序执行不严。水利水电工程大多数为公益性项目,很少有直接的利益回报,而且多以国家投资为主。地方政府和建设单位的工作重点往往放在争取国家投资上,这样前期的准备工作就不够充分。而在争取到建设资金后,往往又不执行规定的建设程序,匆忙开工,甚至连立项审批手续都不办理,这样就导致工程完工后无法验收,对整体工程质量也就无法及时准确地进行评价。

(4)施工过程管理不严。在施工过程中缺乏精细化管理,施工作风粗糙,导致质量缺陷多。同时质量管理措施落实不到位,制定的作业指导书、施工措施等没有严格执行并落到实处。再者管理基础薄弱,质量记录不及时、不准确也不够完整;生产性试验不够,对结果的整理、分析、总结和改进的不全面。

(5)质量管理人员素质较低。质量管理专职人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技术水平有限难以保证对工程质量全面、及时的掌控。加上少数现场质量管理人员责任心不强,不按施工规程和工程监理的有关规定操作;同时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偷工减料现象普遍存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工程质量。

(6)执纪执法力度欠缺。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地方配套资金不到位的情况一直未在政策层面上得到解决,导致“多少钱办多少事”的现象比较普遍;水利水电施工、监理等有关资质的审查、核准工作也相对迟缓,一部分具备相应条件的水电施工、监理企业及其人员无法参与市场竞争,对各种无证或越级从事工程建设以及挂靠、转包和违法分包等行为的监控和查处也不够及时和有效,制约了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提高和质量管理工作的深度开展。

5高效管理体系的建立

从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原则出发,考虑到影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因素以及当前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在实际施工操作过程中高效的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则非常重要与紧迫,一个高效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必须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领导,建立质量管理责任制。领导得力与否是搞好质量管理的重要前提,因此必须全面落实项目经理责任制和项目成本核算制。首先要明确项目经理在质量管理方面的责任,确定所有工程参与者的质量管理责任,每一个人的岗位职责必须明确,形成项目经理全权负责,亲自抓质量管理,所有工程参与者人人有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其次要建立高效、完整的责任机制来保证项目经理责任制的落实,这些机制包括完善的市场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服务机制和监督机制等。三要着力提高工程参与人员的整体素质,既要提高项目经理自身的素质和项目部的管理素质,同时要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建设队伍才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障。四是要建立有效灵活的项目管理组织体系,为工程项目的进度、质量、安全、成本提供有力的保障,加强合同管理、现场管理、信息管理和生产要素的管理,是保证工程项目三大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3]。

(2)做好项目施工质量前期管理。工程项目前期:主要指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资询评估等,工程项目的规模、建设内容、产品的构成、市场分析、技术水平分析、风险分析、财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是否深入全面,各项数据是否符合实际,直接决定项目的前途和命运,如何做好前期工程质量管理:一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认真做好质量管理前期准备工作;二要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制;三要制定项目质量计划;四要建立咨询工作成果的质量评审制度[4]。

(3)严格施工项目技术管理[5]技术管理包括技术责任制、施工日记、图样会审、技术交底、技术复核、材料检验、技术档案、工程验收等制度。技术责任制。要求每个工程技术人员要有明确的职责和权限,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便于做好各自分工的技术工作。施工日记。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负责人必须把施工中有关每项工作情况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法与结果详细记录,完好保存,作为竣工验收和质量评定的依据。图样会审。此项工作对于减少施工中的差错、保证和提前完成任务、确保施工质量至关重要,一旦发现问题,就可以及时纠证,并详细记录,存入技术档案,达到消除差错的目的。技术交底。使参与施工任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和工人全面的了解所负担工程任务的特点、技术要求、施工工艺等,做到心中有数。技术复核。在施工全过程中,对每项技术工作的实施,要有专人进行复核,防止偏差,纠正错误,避免人为工程质量事故。材料检验。施工工地新用的各类材料如钢材、水泥粗砂、石子等都应抽样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方可使用,以保证施工质量。技术档案。为了系统地积累施工经验、完善资料,应从工程一开始就建立技术档案,收集整理有关资料,直到工程结束。所有资料必须保存原始记录,如实反映情况,并有技术负责人的正式审定意见,不可擅自修改、增补。工程验收。在每一个工程的各部位单项,尤其是隐蔽工程,完成一项验收一项,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或部位的施工,同时也为竣工验收提供完整的技术资料。

(4)控制施工环境与施工工序。在项目施工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的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施工工序是形成施工质量的必要因素,为了把工程质量从事后检查转向事前检查,达到“以预防为主”的目的,必须加强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序质量的控制应用数理统计方法,一是通过对工序部分检验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判断整个工序的质量是否稳定、正常,其步骤为实测-分析-判断。二是控制工序活动条件的质量,主要活动条件,有施工操作者、材料、施工机械、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只有将它们有效地控制起来,使它们处于被控制状态,才能保证每道工序质量正常技术。三是及时检查工序活动效果,工序活动效果是评价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的尺度,因此必须加强质量检验工作,对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及时掌握质量动态,自始至终使工序活动效果的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四是设置质量控制点,以便在一定时期内、一定条件下进行强化管理,使工序始终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

(5)正确处理业主、监理、施工三方的关系。业主、监理、施工方各自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重要的,对号入座,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合同双方平等互利的关系,业主和监理虽然不同,但都在各自岗位上共同对国家负责,关系是否正常,关系到工程施工是否有了良好环境和顺利进行。监理工程师是施工质量控制体系,承包商是施工质量保证体系,后者是基础,没有一个健全的运转良好的施工质量体系,监理工程师很难有所作为。因此,监理工程师质量控制的首要任务就是在开工会之前,检查施工承包商是否有一个健全质量保证体系,没有肯定的答复,不签发开工令,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多虑,也不能代疱,监理工程师的职能是指导、监督和检查,“指导”是向承包商提出应如何去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监督”是实施过程中考查其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情况,制止一切违规行为,“检查”是对运行结果进行考核,包括各工序阶段的检查,验收和质量评定工作。

6结语

施工企业项目质量管理是一门科学,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搞好项目施工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不断地探索质量管理的新途径,探索更好的先进科学的管理措施,是每个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技术,完善企业管理及技术标准,保证项目施工优质,才能使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很好地生存、发展。

作者:孟友培工作单位:湖南省水利水电第一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