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物资采购研究管理论文

时间:2022-06-28 03:53:00

建物资采购研究管理论文

1基本状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基建项目物资采购供应方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计划供应体制已被打破,但新的采购供应的方式还没有建立起来的。究竟采取何种采购供应方式,是许多物资工作者近几年苦心探索的重要课题。

我国基本建设项目物资采购供应从传统的计划分配向市场采购供应的转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从建国初期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基建项目物资采购供应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分配,统一供应,统一定价,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的供应体制。这种体制在物资还十分短缺的情况下,对保证基建项目的物资供应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国家对物资价格采取调整与开放相结合的方针,形成生产资料的“双轨制”,即国家计划内基建项目用料按国家定价,仍由国家按基建项目核定物.

资数量进行分配,且价格较低;计划外的基建项目用料采用市场价格,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组织采购供应。实行双轨制使基建项目的物资采购供应有一定的灵活性,也为生产资料走向市场做了有益的尝试。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价格改革,流通体制改革,建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推动流通现代化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从而,基建项目物资采购供应由集中统一供应全面走向了市场,各种建设项目的物资采购供应由建设单位或施工单位自行采购供应,这无疑使项目物资采购供应更加灵活、方便、及时,且易于保证。

2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由于市场体系还不完备,法治还不够健全,管理也还不到位,在物资采购供应上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把基建项目物资采购权下放给施工项目部,据说这样能调动项目经理的积极性,减少供应的中间环节,可随用随买,灵活方便,而且还可大量精简物资供应管理人员,减少物资管理费用支出。但从实际情况看,这种做法是弊大于利的,存在下列弊端。

(1)发挥不了企业的整体优势。物资集中采购,施工企业必须拥有一支业务精通,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实际工作经验,思想作风过硬的专业队伍,在采购材料上更注重质量、价格,发挥专业队伍的作用,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在采购物资中所产生的差价是企业综合效益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企业的整体利益。而分散采购,则削弱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作用,材料差价上的效益只反映在项目经理部的局部利益上,无法突出企业的整体实力和优势。

(2)发挥不了价格优势。国家《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提出要积极发展配送中心,制和连锁经营等新的营销方式,以改变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流通方式,如北京建工集团由集团材料公司组织集团建筑材料统购网络,集团各成员企业材料分公司均为网络成员,各网点单位按季、月度将主要建材需用计划,由集团材料公司汇总,后与建立有或其它合作方式的厂家衔接,进行用量、品种、规格、时间的平衡与分配。物资集中采购能形成集团用材批量优势,价格得到优惠。而各项目经理部分散采购,则形不成批量,往往以零售方式向市场采购,难以在进货时享受生产厂家的最优惠价格。在物资运输中,由于数量少,易发生铁路零担或汽车运输不够吨位,增加了采购费用,提高了采购成本,影响了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经济效益。

(3)发挥不了质量优势。目前发生的工程质量事故中,很多是由于材料不合格所致。通过集中采购,由于有一支专业水平较高,整体素质较好的采购队伍,对市场经济的适应能力较强,能做到择优选厂,对各种物资生产厂家的产品进行鉴别比较,实行比质比价,失误较少,将伪劣建材产品拒之门外,确保工程质量。而由施工项目经理部自行采购,易发生从局部利益出发,甚至出于私心,由非专业人员来从事材料采购,于是轻质量,重价格,物资无质保单、合格证的情况就时有发生,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

(4)发挥不了监督制约机制优势。物资集中采购,在施工企业内部必然形成材料供应单位与使用单位截然分开的格局,使建筑材料质量得到了“双控”:一是材料采购人员对自身采购的材料质量进行控制,并受到仓库管理人员的监督。二是受到使用单位各项目部的监督控制,这样能进一步把好质量关。而各项目经理部分散采购,就导致自己采购,自己使用,缺乏监督制约机制,存在质量问题容易被掩盖,现场意见反映不上来,易使伪劣产品流入工地,给施工质量留下隐患。

(5)发挥不了资金优势。建筑材料费用占整个基本建设投资的70%以上,资金占用量大,如果施工一开始要想买齐各项目所有材料,施工项目经理部在资金上是无法承受的,而等到施工需要时临时采购又失去了质量及价格优势。集中采购供应,站在全公司的角度,以整体利益出发,按轻重缓急合理地、有所侧重地组织供应,能平衡资金,统筹企业,把各项目经理部的库存压缩到最低限度。

除此之外,如果集中采购由材料公司来承担,可使项目经理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现场的管理,创造更多的优质工程,树立企业的信誉,创公司的牌子。

3规范采购的有效方法

近几年来,广大物资工作者为了控制采购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保证物资供应,对物资采购供应方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如企业内部合同供应制,项目物资配送制,项目限额供料制等模式,对降低采购成本,保证物资供应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要真正做到降低成本,保证物资质量,防止采购腐败的发生,笔者认为,招标采购是一种十分有益的采购供应方式。

3.1招标采购的优越性

招标采购是国际上通用的市场采购方式,深受各国企业界同仁的青睐。招标采购即采购单位将所要采购的物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数量及其它招标条件向社会通告,各投标方根据招标要求参与竞标,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由采购方的评标委员会在比质、比价、比信誉、比运距的基础上,选择条件最好的供应厂商为中标单位,并签订供货合同或协议。基建项目招标采购物资是工程招标投标的延续,是生产资料有序竞争的客观要求。在物资买方市场的今天,招标采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其优越性也更加明显,主要优点如下。

(1)可大幅度降低采购成本。由于招标采购的供应商较多,各个供应商为了取得供应权,占领市场,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往往采用降低报价的方法来争取中标。这就给降低直接采购成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条件。再加上选择供应商时的余地较大,可以选择运距较近的厂商中标和减少采购人员的外出,这也给降低间接采购成本提供了空间。

(2)采购的材料质量有保证。由于招标前,企业要对供应商进行资信调查,全面了解和评定供应商的业绩,根据供应商的业绩对供应商作出合格或不合格的认定,从而使采购材料的质量事前得到控制。

(3)可减少材料的积压,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招标采购可以改变层层采购,层层储备的局面,减少材料的积压,加速资金的周转,改善资金循环,提高资金利用率。

(4)有利于公平竞争,强化资源的优化配置。由于供应商有了公平竞争的环境,不公平竞争行为就会大大减少,物资流通就会按市场经济规律运行,从而有利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5)增加了采购的透明度,减少了违纪行为的发生。由于招标采购是“阳光下的交易”,避免了“黑箱作业”,从而杜绝和减少了物资采购中营私舞弊的滋生和蔓延。

3.2当前的重点工作

当前招标采购尚属于摸索阶段,未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推行招标采购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1)加大宣传力度。从实践上看,招标采购的推广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因势利导。可将国内企业招标采购的典型案例,以及本单位招标采购情况利用简报、新闻媒介和会议等形式加以介绍和交流,逐步造成一种声势,提高人们的认识。

(2)制订招标物资目录。总结招标采购的经验,根据《招标投标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市场供求状况,确定适宜于招标的物资品类,明确招标采购的规模和范围,实行强制招标。

(3)加强招标物资的资金管理。招标采购物资的资金管理关系到招标工作的成败,因此对于实行招标采购物资所需的资金,应按照招标计划和消耗定额核定资金需要量,将这一部分资金统一掌握,实行招标后集中结算,避免由于资金下拨导致自购现象的发生而影响到招标。

(4)强化招标物资的计划管理。与招标物资相关的部门应加强沟通,彼此紧密配合,优先安排招标采购物资的项目所需资金;要克服边设计边施工的现象;物资计划管理应优先核定需要量,及早安排;招标部门应制定严格的计划提级程序和办法。

(5)加强招标物资的监督检查。这是保证招标采购工作的重要一环,应贯穿于招标物资计划的生成到合同执行的全过程。重点检查是否存在提前采购进入库存,是否存在需求隐瞒、规避招标的现象;监督检查招投标程序的规范性和合法性;检查中标方是否履行合同,提供的物资是否符合标准,售后服务如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