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风险控制途径研究

时间:2022-06-08 03:42:28

国家审计风险控制途径研究

摘要:国家审计机关没有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组织审计工作就会造成审计工作出现风险,轻则导致国家审计机关造成经济损失,严重的会使得国家审计机关权威、名誉受到损害。基于此,本文将结合国家审计风险的影响因素,对国家审计风险的控制途径进行分析,希望对提高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具有一定促进作用。

关键词:国家审计风险;影响因素;控制途径

国家审计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赋予强制的监督权和独立的监督地位,具有法制性、强制性、独立性、系统性和广泛性等特征,国家审计职能包括预防功能、揭示功能和抵御功能,所以对国家审计工作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一旦出现一点错误都将给审计机关带来不可避免的风险,因此需要明确影响审计风险的因素,从而找到有效的控制途径。

一、国家审计风险影响因素

(一)审计主体。审计主体对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审计人员自身专业素质,例如政治思想、职业道德、专业知识以及业务水平等,简单的说缺乏职业道德的审计人员必定会给国家审计工作带来更大的风险;审计人员结构,比如一个项目需要具备财务、法律、管理以及计算机知识的人员才能最大程度避免风险发生,而本次审计活动中缺乏懂得计算机知识的人员,就会造成审计风险加大;审计方法,选择正确的审计方法不仅可以突出审计重点、提高审计工作效率,还能降低审计风险;审计管理水平,审计管理水平高的机关能够科学的开展各项审计工作。(二)审计客体。审计客体对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水平,被审计单位不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给审计人员的工作带来阻碍,导致审计风险加大;被审计单位财务状况,财务状况良好的被审计单位能够为审计机关提供准确的财务数据,从而得到准确的审计结果,反之则会导致审计结果的失误,从而加大审计机关的风险;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管理水平成为审计机关衡量被审计单位发展和经营状况的因素,被审计单位管理水平越高,国家审计风险越低。(三)审计环境。审计环境对国家审计风险产生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干预程度,我国当前体制下,审计机关在业务上虽受上级审计机关指导,但其主要行政隶属关系在地方政府,所以政府干预程度越大,国家审计风险就越大;经济发展水平,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水平不断提升,审计对象也越来越复杂,经济发展水平余越高,国家审计风险就越大;法律法规完善程度,一方面审计主体运用法律法规的范围很广,需要很多法律依据作为支撑,另一方面随着新兴事物的出现,法律法规更新和增加成为必然趋势,所以法律法规完善程度越深,国家审计风险越低。

二、国家审计风险控制途径

(一)控制方法。根据国家审计工作的性质,控制国家审计风险的方法包括审计风险预防,即在风险发生之前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将风险消除的一种方法,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做好前期资料收集、提升自身判断能力、通过科学分析得到客观结果;包括审计风险转移,即将审计风险转移给其他方的方法或技术,例如审计师发现自身能力和水平不适合现在审计的项目,可以选择更换专业审计师的方法;审计风险控制,即通过一系列方法对审计风险进行控制,比如完善法律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素质、运用科学有效的审计方法等;审计风险回避,即通过恰当安排不同项目的审计时间、确定适度的审计目标和审计范围、合理界定审计责任等方法避免承担部分风险;审计风险自留,即审计机关、审计人员可能根据风险大小和重要性承担一定比例的法律责任,包括经济责任和其他责任,从而实现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二)控制策略。从审计主体角度来看,可以通过提高审计人员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水平、强化审计人员法律意识与风险意识、健全完善问责及时和业绩考核机制以及审计人员自身的技能等手段降低审计风险的发生。审计组成员具有多元化特征,所以在一个审计项目开展时选择正确的成员非常重要,人员结构的优化和知识结构多样化,有助于团队合作的效率提升,从而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因此在确定审计主体时注重从审计人员能力素质、审计人员结构、审计方法恰当性、审计管理水平等多个角度考虑,从而组建最适合审计工作开展的各个成员。从审计客体角度来看,可以通过发挥审计建议的制度完善功能对风险进行控制,审计人员要注重加强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有效沟通,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问题进行严格处理,并督促其落实完善;增强审计建议的针对性,根据审计结果,针对被审计单位存在的所有问题进行整改,给出的审计建议就是要严格围绕企业存在的问题展开;加大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和效果,审计单位在出具审计建议书后不是就功成身退了,而是应该督促企业根据审计发现的问题进行严格整改,直到整改起到一定效果才算完成基本工作;审计人员要充分揭示被审计单位的风险隐患,帮助被审计单位认清自身发展现状,同时也有利于降低审计风险;增加被审计单位违规经营的成本,审计人员一旦在审计过程中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违规经营现象,就要处以严厉的惩罚措施,必须严格执法、违法必究,充分发挥审计震慑性作用。从审计环境角度来看,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审计监督的协作配合减少政府非正常干预,充分保障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原则;积极探索省及以下地方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现对于审计署而言,省及以下地方审计机关工作更加容易受到政府权利干扰,所以推动审计机关人财物管理改革创新非常有必要;积极推动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进而促进国家审计工作的规范化和法治化,使其工作更具权威性,从而降低国家审计工作风险。

三、结语

随着国家审计活动覆盖范围的扩大和审计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国家审计工作量也逐渐增多,那么更加应该科学开展审计工作,最大程度避免风险的出现,通过本文的研究,确定影响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审计主体、审计客体以及审计环境,并通过国家设计风险控制方法和策略的分析,确定降低或避免风险发生的控制途径。

参考文献

[1]杨怀伟.风险导向的增值型内部审计应用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18-121.

[2]王凡军.审计现场质量及风险控制刍议[J].审计月刊,2015(11):31-32.

[3]易金翠.公司治理与审计质量的辩证关系探究——基于审计风险模型的视角[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3(08):95-99.

作者:杜婷婷 单位: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