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4-29 03:47:11

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现状及对策

一、交通运输部门加强内部控制的重要意义

交通运输部门经济活动主要包括预算、收支、政府采购、资产、项目建设、招投标、债务、筹融资、经济合同管理等等,这些活动开展的各环节都存有一定风险。单位根据各自情况,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程序与职责,防范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单位经济活动合法合规、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信息真实准确,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效果。(一)保障国家财政资金的安全和完整。由于交通运输部门的性质,资金多为财政拨款,如何管好用好财政资金,减少或防止个人贪污、非法侵占国有资产,必须建立和有效实施内部控制制度,使单位的经济活动按照制度有章可循,规范各类收支行为,确保收入及时入账,合理支出,避免经济活动的随意性,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从源头上保障财政资金的安全完整。(二)强化预算执行。预算标准管理是交通运输部门管理的核心内容,它贯穿于单位整个业务活动。新预算法的实施,各单位对预算的管理非常重视,但重视不代表就能很好的执行。建立完备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可以在预算执行过程中强化其执行力,对预算指标的落实起到很好的贯彻作用,增强预算的约束性,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从而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各预算目标的顺利达成。(三)提升资产管理水平。实现交通运输部门各单位的合理理财,其首要前提是强调单位对其资产的管理。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可使单位在资产管理工作中有章可循,使单位资产的采购、使用、报废等情况全面纳入单位控制,便于及时调整资产配置,实现资源的优化。夯实资产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基础,着力解决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中存在的底数不清、账实不符、闲置浪费、违规使用、违规处置等突出问题,堵塞国有资产管理漏洞,推进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化、透明化、规范化运行,实现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管理有机结合。(四)促进单位内部审计工作顺利开展。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本单位经济活动合法性、真实性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现在一般由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内部审计,中介机构的审计意见更加客观,但如果想真正发挥内审的作用,就必须将它放在90ECONOMIC&TRADEUPDATE管理创新内部控制之中,在对内部控制进行补充的同时,内控制度也使内审工作的权威性得以保障。完善的内控制度,必然使内部审计及时发现行政事业单位管理纰漏,并发挥出更重要的作用。

二、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的现状分析

(一)内部控制意识亟待加强。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控制度得以健全和实施的重要保证。许多单位的主要领导缺乏对内部控制知识的基本了解,没有认识到内部控制制度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没有意识到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部控制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认为内控制度其实就是针对财务部门的,与其他部门无关;有的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内部控制根本不可能和单位整个管理制度挂钩,它只是一种管理的姿态而已。这种认识的滋生直接变成推行内控制度的羁绊,使单位内控管理步履维艰;有的单位在制定相关制度、规范时存应付心理,不主动深入讨论、解决一些现实问题,造成内控管理薄弱,内部控制制度印在纸上、挂在墙上、说在嘴上、落实不到行动上。(二)内控制度不完善,或是内控制度建立不合理。许多单位在日常财务工作中仍用财务制度代替内控制度,仅就其开支范围、标准加以限制。所谓内部控制仅仅是凭财务人员的经验以简单的控制,管理的随意性较大;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但不够科学、规范,执行也缺乏力度,根本起不到监督制约的作用;有的单位只知道要建立内部控制,实现制度管理,至于如何建,建成什么样的内控,如何评价内控效果均无从下手;有的单位用财务管理制度代替内控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建立了内部控制,但是它只是把其他单位的内控制度照本搬来了,根本就不符合单位实际。(三)预算控制比较薄弱,财务管理弱化,经费支出缺乏有效控制。近年来随着新预算法的实施,预决算公开的力度越来越大,预算控制在某些程度上有了一定的改善,但实际工作中有的单位的预算控制仍显薄弱。表现在:首先是预算编制比较粗糙,部门预算的编制没有细化到具体项目,预算支出达不到逐笔进行核定的要求。其次是预算刚性不够,预算的计划性、科学性不强,资金使用缺乏预见性,消弱了预算的约束控制力。预算执行随意大,经费常常跨项目使用,没有按照预算批复执行预算,安排各项支出。最后,编制决算报表时按照预算调整账目,使得财务信息失真,不能反映单位真实的经费使用及财务状况。(四)资产管理薄弱。实行政府集中采购制度以后,单位固定资产的购置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使用管理仍缺乏相关的内部控制,重购轻管现象比较普遍。如未按规定建立起定期财产盘点制度,购置的固定资产未能及时登记入账,未登记固定资产明细账和实物卡片,责任不明确等,导致资产账实不符及资产流失。(五)缺乏完善的内外部考核监督机制。内控质量的好坏,首先取决于一个单位监督职能的执行力。交通运输部门在建设项目管理中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既是决策者,又是执行者。可如今的外部监督主要指的事业单位的主管部门例如一级核算单位、财政局、审计局等的各项检查及专项资金审计,他们的监督对象也常常局限于财务部门以及专项资金涉及的部门,局限于财务资金的运用是否合理合法合规,大多偏重于对单位财政资金的运用是否合法,合规,较少对被审计单位是否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有效执行加以实质性检查,缺少有效的外部监督,使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失去外部推动力和约束机制。内部监督则由一些社会中介会计师事务所代替内部审计部门完成,在监督过程中虽相对客观,但往往只对高层领导负责,单位高层领导意见相比制度的执行更为重要。各部门之间没有合理的相互监督和牵制,难以达到真正地控制和制衡。(六)参与内控的人员素质亟待提高。一项制度得以贯彻实施,首先应当是要求有力的执行,而执行者的素质决定了贯彻执行结果的好坏与否。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完善和顺利执行,要由一套高素质的人员参与运行。财务是内控的重点,也是内控的核心部分,有的单位由于自身财务水平较低,参与内部控制的其他部门人员更是不够专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三、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强化内部控制意识。单位负责人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按照规定,单位负责人是内部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主体,对本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有效性负主要责任。但要真正确立单位负责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第一责任主体”意识,还必须强化对行政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及一些相关领导在内部控制方面的培训学习,使他们在了解把握内部控制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内部意识和内部控制环境。(二)健全内部控制机构,健全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构使内控成为具体存在的部门,这是发挥内控作用的首要前提,给内控部门以一定的权力是内控能够进行实际操作的活力,而对内控效果进行适当肯定和宣传是为内控的顺利进行创造积极向上的环境,而每一步骤的实行都需要有特定的部门,所以必须对内控部门有明确的分工,各部门相互配合使内部控制逐步实现,共同担当起监督行政事业单位的重要职责。(三)加强预算的执行和管理,强化预算控制。预算的科学性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精髓,充分发挥预算控制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预算控制主要包括编制、审批、下达、执行、分析评价预算编制与执行的差异等环节。重视部门预算,增强预算业务控制,首先,在部门预算编制环节,现行部门预算编制按照全面性原则,包括基本支出预算、项目支出预算、非税收入预算三个部分,采用“二上二下”的形式进行编制。基本支出预算按照单位的基础信息和核定的标准编制,保证单位的正常运转。项目支出预算根据单位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结合财政部门预算安排和资金来源情况,科学论证项目,细化项目,提高项目预算编制的可执行性。其次,在预算执行方面,根据单位的业务开展情况,在财政部门批复的预算额度内,合理安排支出进度。如单位由于业务发展确实需要变更支出用途的,需通过一定的程序向财政部门申请调整预算,严禁自行随意调整,真正做到有预算才有支出。再次,在决算管理方面,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并作为下一年度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四)完善内外部审计监管体系。交通运输部门内部控制工作是一个动态性相对较强,且系统性和完整性都比较突出的工作,在其实施过程中必须有严格且完善的内外部审计监管体系来制约和鞭策。加强内部监督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纳入管理过程的大量制度及活动实现的。因此,要确保内部控制制度被切实地执行,内部控制过程就必须被施以恰当的监督,为此,必须强化内部审计职能。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强制性外部专项审计。可以聘请社会中介会计事务所对单位经费管理、专项资金进行定期审计;根据审计意见可以由财务部门牵头进行审计整改。同时财务部门也可以协同纪委等监督部门对各职能部门进行定期、不定期的抽查监督,对各职能部门的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控制,强调内控制度的执行力度,通过外部财政、审计部门等主管部门,对单位的各项管理进行全面性的监督,增强对社会民众的透明度,甚至鼓励社会媒体对单位的违纪舞弊事件进行曝光,建立良好的信息平台,及时对外部信息进行合理的反馈和交流,形成一套立体有效地外部监督体系。(五)顶层设计,实现“人控”到“机控”的跨越。内部控制中有人脑控制和电脑控制,尽管许多企业购置和使用了电脑、业务软件、信息系统,但在控制上并没有充分发挥电脑的优势,依然依赖于人脑控制,人脑控制容易出现遗漏、疏忽等,因此,为提高控制的效率和效果,企业应妥善处理人工控制和电脑控制的关系,应充分采用IT系统在控制中作用,将重复性活动的控制置于IT控制中。内部控制中最难的是对“人”的行为的控制和约束,“人”是风险的制造者和最终控制者,其行为贯穿于经济活动的始终,因而也决定了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与否。交通运输行业应当建立内部控制文化,将内部控制的理念融入员工的价值观中,同时建立引导和激励机制,使员工的自利行为让位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是依据环境的变化,制定相应的措施,并通过信息反馈过程进行纠错的系统。一个良好的管理信息系统有助于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因此,必须结合交通运输部门的自身实际,建立适合本部门的内部控制信息系统,以便能够及时、准确地获得有关信息并加以沟通,从而有效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管理目标。通过管理信息系统,员工能够清楚地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知道其所承担的责任,并及时取得和交换他们在执行、管理和控制经营活动过程中所需的信息。(六)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提高相关人员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素质是内部控制机制得以顺利运行的前提。对内部控制相关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也不容忽视,只有使内部控制相关人员意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掌握了科学的内部控制方法,才能真正起到对内部控制的监督作用。得控则强,失控则弱,无控则乱。

总而言之,内部控制是保障交通运输部门高效、稳定运转的必要前提。必须建立起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审计监管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巩固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从法律上给予力量,在宣传上打好基础,使组织机构更加完善才能使其突破现有的障碍,在正确的道路上前行,真正为国家、为人民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丁友刚,王永超.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认定标准研究[J].会计研究,2013(12).

[2]财政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S].2012.

[3]唐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4]郭众.基于市场获得视角的产业集聚机制研究——沪苏浙皖地区的实证分析[J].时代经贸,2015(22).

[5]涂小丽.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高校科研经费管理对策探索[J].时代经贸,2016(22).

作者:曹阳 廖华丽 单位:连云港市灌南县交通运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