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审计工作

时间:2022-08-24 10:57:39

如何做好精准扶贫审计工作

摘要:“精准扶贫”对我国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新形势下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于扶贫工作的开展要进行严格的把关,加强精准审计。本文从扶贫审计的必要性入手,分析了审计工作的重点,探索了几个精准扶贫的审计办法。

关键词:新形势;精准扶贫;精准审计

我国扶贫工作的开展最早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在三十多年的努力下,对贫困的治理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还有很多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依然没有脱贫,扶贫工作还有很多不明确的地方。2013年11月,在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自从提出以后,精准扶贫这一思想不断的得到贯彻实施,前期扶贫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扶贫工作的落实相比以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而,随着我国的精准扶贫工作进入到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如何实现扶贫资金的阳光化运作、监督扶贫资金的去处和落实情况成了重中之重,我们必须加大扶贫审计的力度和精准度,发挥审计的重大监督作用,在扶贫审计的监督下确保我国2020年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

一、新形势下做好扶贫审计的重要性

(一)有助于审计机关践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实现中国梦的中心,坚持群众路线并不断深化改革,中国梦的实现离不开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要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审计机关做好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就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保障,尤其要保障贫困人口的根本利益,现阶段,中央已经将精准扶贫视为了一项政治任务,要求各级政府认真的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扶贫政策,彻底的改变我国某些地区的贫困现状,实现我国的脱贫任务。因此,审计机关也要将扶贫审计工作上升到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高度来落实。(二)有助于基层组织落实省政府的扶贫要求。新时期扶贫工作的落实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大局,只有将扶贫工作很好的落到实处,才能保障我国的经济发展不被贫困的地区拖后腿。基层组织在扶贫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该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带领基层贫困的地区、村庄、农户摆脱贫困,从而保证我国的脱贫任务顺利完成,然而,在基层组织实施扶贫的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很多地方的乡镇政府对于扶贫工作应付了事、缺少扶贫工作的责任心、扶贫对象的建档工作也是走走过场,上述这些扶贫乱象主要是由于各级监督部门缺少对于扶贫工作的有效监督导致的。因此,做好新形势下的扶贫审计工作,实现对基层组织的监督,才能保障基层组织能够选择正确的扶贫对象、合理使用扶贫资金、完成省政府的扶贫任务。(三)有助于强化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做好扶贫审计工作,可以更好的保证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将这部分资金真正的发放到贫困地区,送到贫困人口手中,实现扶贫资金的精准化,保证精准扶贫总目标的实现。例如,2015年发生的广西马山县假扶贫事件,扶贫资金出现了违规使用的情况,接受扶贫的总共116人,其中,近半数的人不符合享受扶贫资金的资格,此外,还有违规享受农村低保、贷款贴息的乱象,导致扶贫资金都被浪费在了不需要的人身上。扶贫审计工作虽然不能完全的规避这些不良的问题,但至少可以起到审计监督的作用,减少一部分不必要的浪费,强化资金的精准化使用。

二、把握精准扶贫的审计要点

(一)突出精准扶贫的跟踪审计。从扶贫对象的选取、扶贫项目的设定、资金的流向、具体脱贫措施、定向派人到脱贫成果统计都要接受相关部门的审计,通过每个环节的严格把关,争取用最低的扶贫成本换来最大的脱贫成效,推动国家扶贫政策的精准落实。对精准扶贫的严格审计,避免有些乡镇政府打着扶贫的旗号套取国家的扶贫资金,避免出现基层组织不作为、假作为的乱象,审计工作也是明确责任的过程,将每一环节落实到具体的基层组织或者责任人身上,便于后续的问责整改。(二)瞄准扶贫资金的具体使用。扶贫资金可以说是贫困户的“救命钱”,这部分资金的正确使用可以有效的缓解贫困地区贫穷落后的现状,促进其早日实现脱贫,因此,精准扶贫的审计要重点关注扶贫资金是否真正的做到了“精准”,严格追踪扶贫资金的去向,从国家扶贫政策规定、各地方预算申请、审批通过到扶贫资金拨付进行全过程的跟踪,逐级进行监督,尤其是扶贫资金拨付到贫困户及后续的使用问题,通过严格的跟踪审计,确保扶贫资金得到了“精准”使用。(三)准确的选择扶贫对象。现有的扶贫政策在扶贫对象的确定上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选择扶贫对象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没有严格的执行标准;没有充分的掌握贫困对象的信息,不了解其为何贫困;没有为贫困户建档立卡。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精准扶贫工作的进行,因此,后续的审计工作要将其作为审计的重点,严格的筛选扶贫对象,并建档立卡,在保证精准扶贫的同时,便于后续对扶贫对象的跟踪审计。

三、探索和实践精准扶贫审计的方法

(一)强化审计监督。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角度强化精准扶贫的审计工作,事前的审计主要体现在对扶贫对象的资格审查上,保证扶贫资金真正的用到刀刃上,基层组织在建立贫困户档案之初,就要对这些贫困群体进行严格的核实,确保这些人符合扶贫的条件,同时,确保没有遗漏更贫困的人口,之后,相关部门对于基层组织建立的档案进行再次审核,做好把关工作;事中的审计,主要体现在审查扶贫资金的使用上,尤其是那些落后地区的扶贫项目,比如山区修路、吊桥改路、农田改造等,更应该严格审计的流程,从项目开始实施甚至实施之前,审计人员就应该进行提前的摸底,便于后续严格的把控资金的流向和使用,避免出现资金被挪用的问题;事后的审计,主要体现在审计结果的公开透明,既可以便于贫困户获取精准的扶贫信息,又可以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同时,还可以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二)实现精准扶贫的联网审计。通过将被审计的各种信息上传到相关的审计机关,实现适时、动态、精准的联网审计,是未来审计发展的趋势,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公开有利于审计机关实现阳光下的监督,然而,信息的公开也对信息的保密和信息的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应该致力于培养复合型的审计人员,能够精通计算机、财务、审计等多方面的软件,同时,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在联网审计的过程中,灵活的处理被审计单位的相关信息,注重对联网信息的保密。(三)优化精准扶贫的考核机制。扶贫工作的指示从上级传达到基层,扶贫工作执行的时候是从层级一步步落实的,因此,要更加重视对基层扶贫工作实施效果的考核,将扶贫取得的成效纳入到基层干部的考核体系中,将精准扶贫的审计结果上报给上级的人事部门、纪检部门等相关部门,作为对基层领导干部考核、任免的依据。将精准扶贫的实施效果纳入到考核中,一方面,可以量化基层领导干部的考核机制,使考核更精确;另一方面,可以督促基层领导干部落实党中央的扶贫任务,确保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借助大数据进行扶贫审计的分析工作。新形势下,面对扶贫对象众多、扶贫资金庞大的精准扶贫工作,必须借助计算机的大数据功能,对各部门上交的扶贫对象进行信息的核实,通过个人身份信息的比对,剔除那些伪造虚假身份信息的帮扶对象、剔除重复信息及那些不符合扶贫条件的信息。初步的信息审核之后,继续借助计算机的大数据功能进行审计的深度分析,根据上报的贫困户信息,结合采集到的相关领域信息,确认贫困户是否在企事业单位参保、是否有企业登记、名下是否有房产、家里是否有车辆等,借助数据的比对,准确的掌握扶贫对象的信息,并及时的反馈给相关部门,确保扶贫工作精准进行。

四、结语

我国人口基数大,扶贫政策在落实的过程中,难免会存在各种问题,很难做到精准扶贫,因此,加强对精准扶贫工作的审计和精准跟踪,有利于发挥审计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便于早日实现精准脱贫。

作者:李春梅 单位:陕西省甘泉县审计局

参考文献:

[1]杜婕.加强审计监督护航精准扶贫[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7(08).

[2]刘淑炎.主动适应新常态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审计[J].理财,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