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造型设计探讨

时间:2022-02-02 10:13:09

少数民族聚居区建筑造型设计探讨

摘要:在时代的发展和社会变革以及多元文化的交互影响下,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现代建筑造型语言也不断发展,产生了各种形式、语态和现象。这些实践行为和理论探索有价值、有局限,也有不足。分析当下少数民族聚居区面临的更加复杂的、多元的、不断变化着的语境,利于在今后的创作和研究中,进一步探寻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公共建筑造型设计语言构建的思维和方法。

关键词: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公共建筑;现代造型语言;构建;语境

现代主义的地区化,民族建筑的现代化是历史的必然。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建筑设计也必然无法脱离这样一个历史进程。然而贵州少数民族聚居区相对封闭,原生文化留存较好,其本身的文化多元,建筑形式多样,加之时代变革、社会影响、文化融合兼具,因此与其他地区相比,其公共建筑的现代造型设计会遭遇更多的困境和面临复杂的语境,但同时也会有更多的生长空间。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和说明

少数民族聚居区是指以少数民族人民为主聚集生活的地区。而本文研讨的范围包含贵州少数民族自治州、县、乡、村及少数民族集中生活的非行政区划区域。贵阳因是贵州这样一个民族省份的省会,必然会以某些民族特色的现代公共建筑体现省情,加之其周边集中或分散居住了较多少数民族,因此,也会涉入其中。由于公共建筑具有较强的公共性,是民族文化、地域文化、艺术、社会活动等的物质载体,往往作为重要形象为某一区域“代言”,因此本文把其设定为研讨对象。而其中又以文化类和标志性公共建筑为主。当然,例证时也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普通类型建筑。

二、各种设计现象与困境

近年,不少建筑师立足贵州本土,结合贵州当地的民族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对新地域主义和民族主义建筑理论与实践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力求在现代化进程中延续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第一种现象最多,它直接复制、模仿和重现传统。如西江苗寨等地的许多新建筑,全部按“古制”修建,或改变部分结构形式及材质,当然也包括给砖混结构的平房穿上“木头衣裳”,戴上“青瓦坡顶帽子”的改造建筑。第二种现象是沿袭传统建筑形态,但体量、功能以及与人体的比例关系已改变。如花果园西入口的鼓楼和风雨桥,凯里和都匀的公交候车亭等。它们即便使用了最传统的造型语言,建筑也都会或多或少地具有一定“现代性”。第三种现象是建筑造型主体无论在造型、构成方式还是材质、空间、功能等方面都采用现代语言,却又直接取民族传统建筑的屋顶、构件置于建筑顶部、门头、梁柱等处,甚至把完整的建筑单体搭接、组合于建筑顶部或局部。这一种形式语言的应用相当广泛。典型的如黔东南民族博物馆、体育场、印江民族体育场还有玉屏、大兴、印江、平坝高速公路收费站等。第四种现象是建筑造型完全现代,为照应少数民族传统,在建筑局部以少数民族题材、浮雕、纹样进行装饰,但这些装饰部分本身进行了新的创作。这一类建筑如原贵州民族博物馆、贵阳市图书馆、青岩堡的部分建筑等。第五种现象是脱离对民族建筑本身的参照,以少数民族图腾、器物、纹样进行组合,对牛角、芦笙、唢呐、铜鼓、银饰、面具等元素直接、简单组合应用。这一形式的实例如巴拉河公路入口景观。第六种现象是建筑主体造型采用纯粹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语言,但各个传统建筑单体进行重新组合、排列,建筑总平面依据民族元素而产生新的形式,再设置民族特色或现代气息的装饰构架、环境小品。气质和装饰内容的入口、装饰柱、构架以及现代景观等。这一类建筑如多彩贵州展示中心、凯里民族风情园主体建筑。第七种现象是取传统建筑意向,更加含蓄地照应传统。比较典型的有贵州民族文化宫、花溪迎宾馆、铜仁机场等。第八种现象是建筑造型语言更加抽象、隐晦,创作来源不一定局限于民族建筑,更多地是对人文、历史、自然、地理环境的结合和映射。如省博物馆新馆、贵阳机场新航站楼、黔西南民族文化宫方案等。第九种现象是传统意蕴较弱,更多地以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的设计语言参与建筑造型,或完全丢失地域性与民族性。

三、所遭遇的困境

缘于旅游业和风貌塑造的动机,贵州民族聚居区的许多地方利用“方言”大量模仿的民族建筑,使得建筑的现代性、创新性缺失。而一些公共建筑直接借用民族建筑语言,改变传统材质和结构形式,放大传统建筑体量,使固有的建筑比例失调,与人体可对话的比例关系打破产生了一种“反文化”的行为。将民族建筑元素和单体与现代建筑造型主体相组合的造型语言较为直白,是初级的形式语言。但由于它强烈的民族特征,能直观的“看图达意”,所以又往往会被决策者和普通民众尤其外来者接受,这种行为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现代公共建筑语言的发展。黔东南民族体育场、世博会贵州馆等建筑采取邀请民间工匠按古建木作方式对传统部分进行施工的方式来贴近传统。但传统工艺的逐步失传会使这种设计思路的实现越发艰难,同时增加造价,也使造型设计更依附传统。在城市中大量设置完全民族风格的候车亭等建筑,丢失了民族建筑本身依赖的环境,也无法获得群体建筑的聚合效应,显得十分孤立和突兀。利用民族题材的壁画、浮雕、器物、纹样、图案对现代建筑进行装饰,是一种较容易关联传统的方法,但塑造的建筑形象却不一定整体,为了装饰而装饰,难以引发人们的共鸣。在民族聚居区使用民族图腾、器物进行建筑、景观创作的现象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尤其局限在铜鼓、牛角、芦笙等极为有限的民族元素上,且手法具象、直白。还有一部分作品会简单地把一些民族符号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造型,如把铜鼓和头部装饰的银饰进行直接拼贴,是一种粗暴的创作方法,缺乏整合的力量。采用明确的民族传统建筑形式语言进行重组的建筑造型,民族特征明显,建筑色彩、形象明确,单体与群体之间容易谐和,但因为现代功能要求,必然会使建筑细部和整体之间、各功能空间产生一些矛盾。部分传统建筑单体主要为了风格、造型服务,却不易发挥实用价值,有可能成为“摆设”。取传统建筑意向而不是直接模仿,不局限于借鉴传统建筑而拓展更广阔的创作思源,是较高级形式语言产生的前提,具有积极的意义。但在这种形式下,于传统与现代两极向度的把握上却很难。过于描摹传统,容易被判定为缺乏创新意识;过于变化与大众文艺加工,又不易在新形象中解读传统。同时,新的建筑造型要做到整体、完美而有文化内涵,要能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实属不易。由此,对造型语言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就连普遍被大家认可的依据侗族鼓楼而进行创作的贵州民族文化宫,其整体造型和细部装饰的统一性、顶部造型及其与主体造型的组合形式、比例等问题,还可以作进一步研讨。现代公共建筑讲究理性、强调功能,忽视民族文化层面,轻视周边的原在环境与建筑,采取国际主义设计手法,与地域文化对决,整体建筑形象趋同。其新的建筑语征,往往在制造了耳目一新的感受和强烈的视觉刺激后遗留着虚无和空泛。

四、需应对的语境

少数民族聚居区现代公共建筑造型设计语言所关联的语境要比非民族地区或其他地区更为复杂。有经济、政治、文化、观念、审美、发展等因素,也有文化融合、社会变革、民族意识、地域特点在内的综合因素的影响,还有外来经济、文化的影响。复杂语境下的设计行为常常表现得矛盾、暧昧和游离不定。其语境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具体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一是特定的高原山区地理环境,环境多样、气候特征明显。受地理条件的限制,保持了良好的生态风貌和民族原生文化。在构建新的建筑造型语言时,需综合考虑山地、生态、地域、民族、现代等要素,但民族化、本土化程度应比别的地区更加强化。二是贵州除汉族外,有着苗、侗、布、彝、水、仡佬、土家等17个世居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37.85%。其分布特点为成片聚居,交错杂居。民族内涵丰富,民族风情异彩纷呈。具备独特、多样、神秘的文化、风情、习俗、服饰、节日、建筑等。民族文化的多元,增加了建筑造型语言的表达的难度,但也提供了更多的创作源泉。三是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村寨聚落形态多种多样。黔中地区有岩石建筑,黔东南地区有干阑建筑和吊脚楼,黔北仡佬族、铜仁土家族、黔西彝族、黔南瑶族的民居都富有特色。建筑一般都具有“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尊重自然的环境特色及结合山形地势的建筑空间特色,还有利用自然条件、就地取材的营造特色。这说明可以直接借鉴的建筑造型本体语言的复杂多样。四是由于交通和信息的进步,少数民族聚居区原有相对独立的文化圈体被打破。发达地区与民族地区之间、各民族聚居区之间、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融合加剧,建筑形态也互相借鉴、模仿。汉族地区“民族建筑”所走过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在今天的少数民族地区正以某种同时呈现的方式存在。如何借鉴并区别汉族传统及现代建筑造型语言?不同地区同一民族的公共建筑如何表达个性?同一地区的多个民族又如何协调其文化在公共建筑中的体现?是以哪个民族的文化为主还是综合表现?不同功能的公共建筑在彰显民族文化的同时又如何体现自身的性质和创新性?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使得创作时对于文化的选择、甄别、照应产生较大难度,公共建筑的文化、主题、形态确立也更加复杂、困难。五是当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全球化思潮的冲击,同样呈现出许多具有国际色彩的设计思想和作品。民族地区的民众既有民族文化的根性,又有求变的诉求。一部分力量坚持对固有建筑文化的坚守、强调和放大,一部分力量又倾慕于现代建筑文明。因此,少数民族聚居区的公共建筑往往并存国际化设计手法和本土传统设计意识,两极分化明显。六是现代文明的冲击及城镇化的发展,使得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生产方式正逐渐改变。原有影响建筑生成的条件诸如地理环境、材料、民族文化、稻作文化、技术等在不断改变。快速发展使传统建筑缓慢而有机生成的系统被打破。摆脱欠发达,走向现代文明与留存古老民族文化间客观地存在矛盾。在现代建筑生成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定义自身价值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对自身文化的信心。

五、结语

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重视“变”的思想,变是一种永恒的规律。从来就没有恒定不变的民族传统。我们无法阻止民族文化的交互影响、融合分化与异化,我们也不必忧虑少数民族聚居区各种现代建筑造型设计语言发展面临的复杂语境,而应立足于少数民族的当代诉求和民族传统精神的深层次思考,重新定义自身价值认同感的心理需求,建立民族文化自信,以多元化的语态和复合理念、前沿思想和综合手段来应对。

参考文献:

[1]罗德启.贵州民居[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6).

[2]曹勇.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民族建筑”概念的语境流变[J].首届中国民族聚居区建筑文化遗产国际研讨会,2010.

[3]杜海斌,林涛.浅谈民族传统与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地位与作用[J].工程与建设,2008(02).

作者:范昭平 单位:贵州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