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

时间:2022-03-30 10:39:12

浅谈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

摘要:目的探析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方法基于汉字形态的视觉艺术特征,以汉字形态的图形美、结构美、笔画美等美学特性为出发点,结合艺术设计的案例来研究汉字美学功能的应用。结论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有视觉愉悦性、信息传播性等美学功能,能够促进消费。在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都应融入汉字形态的艺术特性,让汉字形态的美学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关键词:汉字形态;艺术设计;美学功能

汉字作为记录汉语的书面符号,是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们进行沟通的纽带,是人们相互交流所必备的准则,是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融合碰撞的结果,其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汉字形态包括中国书法艺术、印章艺术、汉字图案艺术、现代美术字体艺术等,属于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能够传送各类艺术方法,抒发当前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情感[1]。在中国现代艺术设计潮流中,人们越来越强调形式和功能并重的思想。汉字在历史的长河中演化出了丰富的表现形式,为设计师进行艺术创作提供了创意源泉,具有美学功能价值。用理性思维来分析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发现其有助于人们在艺术设计中更深入合理地运用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

1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

1.1汉字形态的图形美及应用

汉字形态的图形美是指汉字的外部形态所表现的美感。这种美感主要体现在汉字的整体形状和个体特点上。这些形态迥异、美轮美奂的汉字形态使人有气象万千的感觉。每个汉字的结构不同、笔画各异,从形态学角度出发来审视汉字后发现:每个汉字都由点和线构成[2]。有些汉字在保留了自然界形态美的同时还具有协调美和风韵美。汉字既有大自然的浑厚韵味又有其形态的美感意蕴。例如“艹”,凡是带有“艹”的汉字都和植物有一定关联,比如“莜”和“蓿”都是草本植物。汉字是一种具有美感和想象力的文字,并非只是刻板地表述某种事物,汉字更包含了物体的精气神。当人们把汉字看成一幅幅活灵活现的画面时,设计作品所传递的情感也就水到渠成地表现出来了[3]。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见图1(图片摘自behance设计网站)。城市的名称字体是一个城市乃至一个国家的精神宣传,应与其城市及所在国家的文化历史、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等相关联,鲜明地体现出城市的代表性。图1中的字体设计以城市建筑为创作原型,将各个城市的代表建筑轮廓剪影融于字体设计中。比如“柏林”两字取自柏林大教堂和铁轨轨道的轮廓,字体结构符合德国人稳重严谨的形象。这几个城市名称的字体设计都体现了汉字形态关于图形美的运用,通过改变汉字的外部形态来传达其想要表达的思想与精神。在艺术设计创作中,运用汉字形态的图形美可以使创作形式具象化,给人们带来直观的画面感,有助于人们感受到作品想要表达的情感。

1.2汉字形态的结构美及应用

汉字形态的结构美是汉字形体结构所表现的美学特征,表现了汉字结构个性鲜明、和谐统一的特点。在汉字形态结构中,不能只看到汉字的对称美和和谐美,如果这样就可能会忽视汉字形态个性鲜明的特点。如果只强调汉字结构的独特性,不遵循一定的美学原则,那么汉字形态艺术的结构美也就不存在了。汉字形态的结构在这种和谐美与冲撞美的对立统一中表现出了恒久的魅力[4]。从汉字的演变过程中发现:陶文符号和甲骨文字都把宇宙万物转化成了视觉二维图形。汉字在图形符号和甲骨文字的结构中体现出了其条理性、质感和重力感等特征。汉字是由形态各异的线条在横竖两个坐标上组合成的形体,能自然地表现出其质感,同时还能产生相应的重力感。众所周知,重力的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其作用点是重心,汉字的重心一般在中心或线条的稠密之处。汉字形态充分体现了其重力感,是一个以静为主、动静结合的整体。有些汉字形态结构完美地体现了对称与均衡的形式美,比如,“田”、“大”、“美”、“林”、“中”、“喆”等。《HONGKONG》是一款为庆祝香港回归而设计的海报,见图2(图片摘自深圳新闻网)。海报将英文"Hongkong"分解为"HONG"和"KONG"后再分别旋转变成汉字“喜”,组成常见的吉祥图案“囍”。“囍”字又称双人喜,为左右对称结构,常用于婚嫁等喜庆场合,代表喜庆与祝福。将“喜”字首尾分解为上“壴”下“口”。“壴”与“口”联合起来表示啦啦队,引申为欢乐开心之意。将"Hongkong"组成“囍”的创意来源于文字结构的共性。这款海报设计是运用汉字形态结构美的一个典型案例。在艺术设计中,合理运用汉字形态的结构美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美的视觉享受,而且还可以融合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3汉字形态的笔画美及应用

汉字的笔画是从上古时期逐渐演化而成的,其演变要追寻书体的变化方向。汉字书体的演化进程可以归纳为甲骨文、篆书、隶书、草楷行书4个阶段。汉字的笔画在演化过程中从单调简单到形态多变,不断被美化,有一定的艺术表现力[5]。任何印刷体和书写体的基本笔画都可以归结为点、横、竖、撇、捺、提、折、钩这8类。这些汉字的笔画都是由长短线和点组成,具有线形或点的特点。汉字的笔画走向、粗细、形状的不同,使汉字的字体种类丰富多变,使每一种字体都有其自身的性格特点[6]。点和线组成的笔画就能构成汉字,但这些笔画不仅只具有几何意义,还体现了大自然的灵动,充满了动感和节奏美感[7]。汉字形态艺术的笔画美体现在字体部首和字形整体上。面馆招牌设计见图3(图片摘自logo社网站),由“有”、“滋”、“味”3个汉字组成,这3个字的笔画均做了变形处理。将“有”的最后一笔“亅”和“滋”的“氵”相连,还将“氵”衍生成一个小圆圈,“味”的“丶”直接演变为一碗面,与面馆的主题相扣,使整个店面的招牌活泼生动。这款招牌设计运用了汉字形态的笔画美,重塑了汉字本身的笔画形态,赋予了作品相应的灵性和神韵。

2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

2.1增强视觉愉悦性

在艺术设计中,字体的选取和设计是至关重要的,这主要是因为字体本身具备一定的感情色彩,可以给人们带来愉悦。汉隶字体:其视觉效果是长方宽扁状,风格多样,笔势生动,让人感觉古朴庄重、气势宽博;草书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给人一种自由不羁的感觉;行书字体:没有草书的狂野,缺少楷书的稳重,给人带来丝连流动的感觉;楷书字体:横平竖直,形体方正,让人感到雄壮庄重。在艺术设计中合理选取字体并进行恰当的变化会给人带来不同的情感体验和崭新的视觉效果。例如,儿童的包装设计可以选择比较趣味的幼圆或胖头鱼字体来完成,给孩子带来较强的视觉愉悦,引起孩子对该物品的兴趣。现代汉字在形式、审美上都在不断地演变,渗透进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成为一种富有情调和艺术感染力的设计语言。汉字的结构变化、笔画变化、图形变化、风格变化等都会给人带来不同的视觉愉悦[8]。

2.2利于信息传播

在艺术设计领域,每种载体都传达着某种宣传信息。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视觉传达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汉字本身是一种具有含义传达作用的符号,因此具有文字和图形的双重特性。汉字经过不断地演变再运用到字体设计中,比纯文本和纯图形更具有直观性和易识别性。纯文本一般用于传播对严谨性与逻辑性要求较高的信息,纯图形常用于传播抽象性与文艺性的信息。“永久”自行车标识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经典标识,上海永久股份公司logo见图4(图片摘自Rologo网站)。把汉字“永久”和自行车的图形轮廓相结合创作出的标识简洁直观、极易识别,比起纯文字或纯图形更能对“永久”品牌起到传播和推广作用。汉字形态的美学特性丰富,在信息传达中兼具了精准性、直接性、情感化、趣味性等特征,具有信息传播的功能。这些特点相互补充印证,使所宣传的信息通过汉字形态本身的字义和美学特性准确、全面地传达给了大众。

2.3促进消费者购买

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人们的消费观开始由单纯的物质消费转向精神消费。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艺术设计领域都利用美学功能来迎合消费者的心理需求,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汉字形态渗透进艺术设计的各个领域,对消费者的动员作用不容小觑。例如,购买一款产品时,产品的广告设计、界面设计、包装设计等各个环节都可能运用到汉字形态,其美学功能促使消费者购买此款产品,美学功能对女性消费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字体设计对消费者有直观的冲击,消费者对不同字体有不同的感受,并不由自主地对其进行比较和分析。随着消费者审美水平的不断提高,汉字形态美学的促进消费作用就越明显。汉字形态美学既具有刺激消费者购买欲望的作用,又有着广阔的市场潜力。

3结语

汉字的艺术形态是在汉字与民族审美文化相互交叉的发展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9]。这里先从图形、结构、笔画3个方面论述了汉字形态的审美特性,随后从视觉愉悦、信息传播、促进消费3个方面探讨了汉字形态在艺术设计中的美学功能。其实汉字形态的艺术美感在艺术设计中的功能价值还远不止于此,有的学者还从汉字与音乐的同构性出发探讨了汉字的旋律美,还有的学者从汉字结构与建筑物构造的相似性出发探讨了汉字的平衡美和力学构造美[10]。汉字美学在艺术设计上的理论层出不穷,人们应该把这些立意出新的理论运用到实际创作中,多考虑汉字形态美学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之间的关系,表达出作品想要传达的设计意图[11]。

作者:王茹 单位:天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孙昊楠.文字形态艺术设计中的情感表达[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1.

[2]高聪蕊.汉字美学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14,35(8):92—95.

[3]唐巍人.简析汉字的艺术精神在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意义[J].青年作家,2010(10):38—39.

[4]张燕.汉字形体美的探讨与汉字教学[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4.

[5]许飞.汉字字形美与汉字美育[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02.

[6]楚晓红.论中国汉字形态构成艺术的线性特征[J].聊城大学学报,2008(2):363—364.

[7]廖振华.浅谈汉字结构的艺术美[J].衡阳师专学报,1985(3):110—115.

[8]代秀芳.包装文化的美学审视[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9]罗礼平.论传统汉字的多维形态及其在设计中的运用[J].装饰,2010(12):137—138.

[10]孙红阳.探讨汉字在艺术设计中的审美特性[J].包装工程,2014,35(8):5—8.

[11]肖燕萍.汉字设计之意境美[J].包装学报,2015(3):83—87.